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基于晋文化的山西特产包装设计问题研究
【第一章 第二章】山西区域文化的形成和产品特征
【第三章】地域文化对产品包装设计风格的影响
【第四章】山西特产包装设计的现状
【第五章】山西特产包装设计的提升方法
【第六章】晋文化影响下的特产包装未来展望
【结语/参考文献】传统文化对山西特产包装的影响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选题的价值和特色:地区的特色产品能够充分呈现出地域特色,产品包装更是展现地区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山西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艺术种类繁多,这些传统的地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资源,但由于设计意识的薄弱和商业目的作用,致使现在一些包装设计雷同,缺乏艺术价值和地域风格。所以,对地区特产包装设计深入了解和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包装设计中带有地域色彩的研究就有了实际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阅读书籍、研究图片和文献材料,笔者意识到国外关于地区特产包装设计的研究不多。现在国内的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传统元素的重要性,开始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值得借鉴的元素融入设计中,笔者认为要想推广传统文化元素,从各个地区开始着手才能更深入,也能引起大众的共鸣,为大众所接收。全面的研究本土化的包装设计,这种针对性较强的特产包装设计和地域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不多。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1.深入研究晋文化中的文化特色和民俗习惯,总结其中能表现在设计中的元素,主要是民间美术和工艺。
2.地域文化差异影响下审美特点和设计元素的差别,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差别和国内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别,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3.晋文化影响下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分析特点,总结其存在的问题。
4.产品包装设计提升的方法,如何将本土的民俗文化和现代设计有效地结合,在设计中既保持民俗特色,形成地域风格又不失其时尚性。
5.山西特产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展望。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参考大量文献来考究那些晋文化中民俗文化的由来和功能,再研究它现存的范围和形式;2.访谈法:可用访谈法对一些熟知文化特色和民俗习惯的人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看法;3.观察法:观察法去观察和搜集晋文化中的独特元素,了解运用的程度,还有一些产品包装设计的特点;4.最后用分析归纳的方法,根据功能的差别,将晋文化中的传统元素进行分类,系统的研究晋文化中的传统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并把这些理论结合实践,借助一些包装设计的案例来分析研究。
5.比较法,选择有文化差别的不同地区,对其包装设计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对比其造型结构、样式、图形、色彩等,以此来探究包装设计中所表达出的特有本土的文化意识和艺术的可贵资源。
第二章 山西区域文化的形成和产品特征
一、 历史文化特征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华夏文化的文明古国,而山西省在我国地区中是历史比较完整,悠长的。山西地区的历史演进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留下 35000 处文物古迹,跃居全国首位,更有 119 处为国家保护单位。所以山西能称得上是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研究和欣赏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
(一)地理环境
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因此得名山西,在春秋时期,山西的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①。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山西省气候干燥,降水量集中,由于开发较早,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环境相对恶劣。但是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二)历史文化
山西省处于黄河以东,自古以来黄河地区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据考证从史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山西地区就开始发展。②山西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文化的体现。特殊的地理和自然情况,加之漫长的历史文化的传承,让山西地区的本土文化大放异彩。
山西地区曾经商业相当繁荣,曾经一度作为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李唐的江山,是从这开始的,所以唐朝时候太原被封为“北京”.北魏时期的大同被封为都城,时称平城。
明清时期更是商业活动兴盛,晋商也从此声名显赫。山西自古以来都是全国文明的繁华地区,也有很多历史名人来自这片土地。曾经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造就了一个多方融合的文化区域,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更迭,山西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越发浓厚。
(三)旅游资源
山西地区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充满历史内涵的人文景观和民俗艺术景观,还是宗教圣地,旅游资源特别丰富,比如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悬空寺、太原的晋祠和榆次老区、祁县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五台山、皇城相府、洪洞大槐树,吉县壶口瀑布、永乐宫壁画、普济寺、黄河铁牛等等。
二、地域民俗风格
(一)地域特点
山西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植被稀少,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民俗风格,建筑、饮食和特色产品。
1.建筑
山西地区的城市建筑也很有特点保存下来的有大同、太原、平遥等古城,城市建筑多城墙、寺庙、钟鼓楼、戏台。这也能现实出来这一地区人们的信仰和文化生活。
山西地区由于南北地域延伸比较大建筑的种类也很丰富,民居中比较有地域特点的有两种,一种是窑洞,一种是砖瓦四合院。
(1)窑洞
窑洞是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比较理想的居住环境,它的形成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选择,由于黄土地的质地坚固不容易坍塌,这里的气候条件又是风沙较大,夏季不太炎热冬季寒冷干燥。窑洞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又比较结实,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山西西北山区的民居一直保持这这种居住环境,甚至到了现在一些稍微偏远的农村还保留着窑洞。正是因为窑洞的建筑特点,房屋面积小,只有正面有窗户,人们才格外注重房屋的装饰,窗花、墙画、年画等都是人们用来美化屋子用的。
(2)砖瓦四合院
砖瓦四合院大都存在和兴盛于晋中地区,那里是晋商的发源地,也代表这明清开始商业的兴盛。人们积累了一定财富之后建造封建家长制式的庭院,方便凝聚和管理家人。例如祁县的乔家大院和王家大院。不同于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砖瓦四合院更显得高大坚固,而且庭院的面积也比较小,这也是自然环境的影响所致,有抵御风沙和严寒的作用。砖瓦四合院中窑洞造型的房屋在王家大院、平遥古城中都有,可见窑洞的造型在当时也是为民间所欣赏的。
2.饮食
由于历史文化悠久,农业持续发展,山西地区各种谷物的广泛种植和饮食习惯的保留,为人们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提供了基础。山西人喜欢吃杂粮,将杂粮作为主食干、稀饭结合,相互调剂,制作成各种类型,有时既当饭又当汤。晋南晋北饮食风味也略有不同。
晋北山区寒冷、风沙大,人么爱吃淀粉含量高耐饥寒的粗粮,莜面、豆面、玉米、土豆。萝卜、白菜腌制的咸菜作为配菜。晋南地区的人们主要以饼子、干馍为、小米饭作为主食。在山西面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面食的种类特别多,花样也特别多,传承到现在有的做面食的方法甚至成为一种艺术。小米既能做成稀饭也能做成干饭,白面做成的各种形式的面条、馒头、花馍、花卷,莜面做成的各种形状,黍子面做成的炸油糕等等,主妇们充分发挥厨艺将有限的杂粮种类蒸、煮、烹、炸发挥到了极致。
3.节日
(1)生辰
“百岁”:山西地区的人对生辰的庆祝仪式很重视。小孩生下来的一百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俗称“百岁”,也就是祈求孩子“长命百岁”,健康快乐,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举行仪式和家宴,邀请亲戚好友来参加。家里给孩子带上金锁或银锁,等孩子 12 岁“圆锁”时候把这锁打开,在医疗不发达的时期以这种方式祈求孩子生命圆满,孩子“百岁”的这一天家里人会用花馍做成一个大圆圈套过身体祈求健康幸福。
普通生日:每年的生日都会吃上一碗长寿面也叫浇汤面或臊子面,面条以长为吉利,甚至还有的地方由一根面揪成一碗来祝寿。有的地方还有用面做寿桃寿石榴的说法。有为高寿的老人祝寿的席间,来祝寿的客人在吃面时,要挑出一根长面条,搭在事先放在饭桌上的一根大葱上。名为“添寿”,意在祝福老人延年益寿。
圆锁:小孩 12 岁生日的时候,山西地区的人称为“圆锁”,是为庆祝小孩从少年踏入青年成人阶段的一个仪式,这也是需要隆重庆贺的。
逢九:逢九是年龄每逢九的倍数时都需要“扎红”的习俗。民间有说法无论大人、小孩遇到九的倍数的年龄过年的时候,都要穿红背心、裤衩,扎红腰带,这样类似贴春联的习俗来避凶祛恶,祈求来年吉利安康。
总的来说山西人对于传统的生日庆贺方式贯穿着人的一生,从出生到高寿的每个阶段都是值得庆祝的,这也是人们对身体健康、长寿延年的一种祈求,到现在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坚定得传承着。
(2)传统节日
山西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降水量集中,过去是真正的靠天吃饭,所以对天地神明很是崇敬,逢年过节都会供奉天地神明、祭祀土地,来祈求风调雨顺,温饱丰收,这些活动传统节日和祭祀活动,在现代逐渐化繁为简,转变为一些庆祝活动,体现着劳动人民丰衣足食、健康幸福的传统心理。
春节活动:春节在整个中国是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在山西地区也是如此,在山西人们奉行过完十五才算过完年,正月这一个月几乎都是节日,甚至天天都有讲究、有禁忌。春节前贴窗花、门神。在农村有的地方每年都会请来戏班子唱大戏,天天晚上去看唱大戏也是老人跟小孩们正月里欢乐的事情。
晋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过春节的时候民间有垒“旺火”的风俗,大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都会用煤块垒成一个圆锥形的小堆,临近凌晨 12 点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点起“旺火”,祈求来年家运兴旺,全家人一起围着旺火左三圈又三圈来回转,这个时候不能有外人在会把“旺气”带走,所以有的传统一点的人家若是女儿出嫁了就不容许女儿回家过年,害怕把“旺气”带走。除夕夜还有供奉天地、恭请财神、祖先的习俗,每家每户都会摆出供果、花馍。
端午节:端午节的山西地区除了有包粽子赛龙舟等全国广泛的庆祝方式外,在大同地区,还要准备五色线、五色腊光纸(符条)、符块(五色纸编的马、青蛙)、剪纸鸡,以及各式荷包、香囊、艾草。家家户户都要在在家门上贴艾符、五色纸编的马、剪纸鸡,农村家里的水缸上贴上剪纸青蛙,以避邪。家家户户还用艾草泡的水洗澡或泡脚,来驱虫祛毒。还要做凉糕,与亲友邻里共同分享。早先时候母亲会为儿女缝制装有五谷的荷包祈求平安,荷包上有各种刺绣图案。
(3)祭祀活动
山西地区的人们传统观念还是比较强的,逢年过节都有祭天拜日月、供奉祖先的活动,一般这种祭祀活动都不是大规模的,以每家每户个体的形式祭祀为主。春节的时候祭天地都要摆花馍、枣山(花馍上面放置红枣),还有一些水果等贡品。清明节、七月十五等节日是为了怀念和供奉逝去的先人,都有重要的祭祀活动。
(4)其他
山西地区还有很多其他节日有特别的风俗习惯,还有一些节日活动的庆祝方式和其他地区相似的,在这里笔者简单介绍几个典型的节日,对其他节日不一一介绍了。
(二)民间艺术元素展示
山西地区独特的地域民俗习惯和民间传统观念的传承,使其民间形成了丰富的艺术宝库,无论从构图、图形、纹样、色彩上都有很多艺术元素值得传承和借鉴。下面笔者简单介绍几种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
1.民间炕围画
窑洞这种特别的居住环境,催生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炕围画。严寒的冬季,农村都用火炕来取暖,炕围画是用油漆来作画的,这样既保护了墙面,又特别美观,是一种融合了壁画、建筑彩绘和年画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整个山西地区都有分布。
(1)构图特点: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炕围画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固定形式,就是上下两组边框,中间的面积按照固定的规格大小来设计,形成主框架,中心部分是炕上的部分,灶台和看墙部分是辅助部分。炕围画中边框和画中心的组合,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美感,又符合简繁对比,主从相映。
(2)色彩:炕围画的底色一般用红棕色或浅绿色,加上画的主体部分用色大胆,色整体色彩对比强烈,俗气中见雅致。
山西地区民间炕围画是颇具本土性和地域性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不仅描绘的题材内容丰富多彩,还集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2.民间雕刻艺术
由于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商业的繁荣发展,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修建宅邸,对自家住宅的装饰也特别注意,住宅中的砖、石、木、瓦等细节做一定雕刻修饰,来展现家业兴旺,所以流传至今我们看到的山西民间雕刻主要反映在砖雕、石雕、木雕、瓦雕等民宅装饰的雕刻上。
民宅中的雕刻不仅在斗拱、门楣、柱石、阶石、影壁、牌坊、走廊等显而易见的地方,就连门框、窗棂、门墩、栏杆、石桩、瓦当等细节之处,都雕琢了精美的图案,并且都维妙维肖,使建筑物显得精细华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1)内容题材:山西民间雕刻艺术题材广泛,大致有戏曲故事类、吉祥寓意类、历史传说类、民情风俗类等。内容注重情趣,雕刻手法主要像中国画的写意情境,比如“五福捧寿”,把五只蝙蝠和福字设计联结在一起,在“福”字上刻出寿星头,既符合主题又设计的巧妙。
(2)构图:雕刻构图繁简相应,主次分明,形式和内容相对统一,整体和局部相互呼应。
纹样:在砖雕、木雕中都可以看到许多字纹,如龙、凤、象、祥云等纹样。花草、动物类纹样,如牡丹、梅、兰、竹、菊、龙凤、蝙蝠等③。
(3)手法:乔家大院门楣上的雕刻各个精致细腻,动物栩栩如生。人物的雕刻更是质朴生趣,表情刻画的生动自然,人物衣纹线条讲究,颇有中国工笔画的感觉。
3.剪纸
剪纸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由于它材料简单易得,装饰性比较强,所以很容易就普及起来。剪纸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和传播,促进了它的盛行,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样式。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春节、结婚等喜庆节日中更突出。
(1)用途:在山西民间艺术中剪纸是一种很普遍的形式,在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窗花,窗花的内容和样式要根据节日而定,还有贴在墙上的墙花。粮仓、水缸等生活必须品的盛放工具等也会贴上剪纸装饰它们,在物资缺乏的年代人们祈求丰收,粮仓上贴“鱼”希冀家庭富足,余量丰富。水缸上贴上鱼或者青蛙有水源用之不竭之意。
(2)色彩:常见的是以单色为主的剪纸,设计感十足,手法干练写意。晋北地区也有染色剪纸,色彩明快丰富,主要用色是常用的红、黄、蓝、绿、粉、紫、橘黄、橘红等颜色,因为作品要表达丰富的层次同类色之间会分染出色阶差异。如图 2.9 是晋北地区的染色剪纸剪纸。
山西的民间剪纸,既有粗犷、大胆、质朴的风格还有婉约华丽的风格,也因地域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造成南北各地风格有差异。造型写实,手法精致细腻。山西民间剪纸产生和成熟与劳动人民的手中,并广泛流传不断创新,展示着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和智慧。
4.木板年画
木板年画是春节习俗的产物是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并且在绘画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是研究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山西木板年画在文化风格、戏曲艺术、民俗风情的不断作用下,形成了极有特色的造型体系和风格,木板年画在山西最着名的要数平阳的木板年画。
(1)用途:主要用于春节时房屋的墙壁装饰和大门上,房屋内装饰的内容以个人审美情趣为主丰富生活情趣,大门的装饰一般以门神为主,有辟邪驱凶的寓意。窑洞的窗户一般都用麻纸来糊,不容易破漏,还防寒保暖,麻纸上印上木板年画观赏性更强了。
(2)构图和造型:平阳的木板年画特别具备绘画意味,在构图上疏密结合,点、线、面搭配有致,造型上比例夸张,想象力丰富。
(3)色彩:色彩一般为人物服饰装饰上做文章,色彩纯度较高,对比鲜明,描绘细致色彩丰富,在设色上都不失专业水平。
木板年画的艺术价值是很高的,不仅为民间所广泛应用,同时也得到了文人和艺术家的认可,达到雅俗共赏的高度,是研究我国绘画历史的重要资料。从民俗、戏曲、历史文化等诸方面向各阶层的学者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珍贵的形象资料。
5.民间刺绣
山西的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内容题材丰富,图案质朴、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在广大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很难想象那些做工精巧、构图别致的民间刺绣大部分来源于寻常的农村妇女。
(1)用途:刺绣的装饰功能主要表现在服饰、生活用品、祭献物品三大类上。
日常生活用品和衣帽服装,多以刺绣来装饰,像衣服的领口、袖口、裙边、鞋帽等都有不同纹样的刺绣图案,家里给小孩子绣马甲、肚兜、围嘴、虎头鞋、帽子等。
生活用品:被面、枕头、坐垫、鞋垫等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绣品。还有为儿童缝制玩具的,虎头玩具配上刺绣及生活化又有情趣。新人结婚的时候嫁人要为其缝制枕巾,有鸳鸯、鱼等形象,象征夫妻美满生活和睦。还有端午节有母亲为子女绣制五谷“荷包”.
祭献物品:对祭祀活动的重视使得民间用于祭祀的绣品出现,灵堂、供桌、神龛帷幔等精美的绣物,在为亡人送葬的时候,亡人穿的寿衣裤也有刺绣,并且用料做工都特别讲究。
(2)图案:民间刺绣的图案,大多是喜闻乐见,寓意吉祥的题材,如鸳鸯戏水、孔雀开屏、喜鹊登梅、松鹤延年、二龙戏珠、凤凰牡丹等。绣品犹如一幅幅中国画,形象鲜活,构思完整。
(3)色彩上底色与绣品颜色对比鲜明,而绣品色彩和谐、绚丽多姿。刺绣的针法也多种多样,展现出灵活多变的形象,充分反映了农村妇女们手艺的精巧和丰富的生活智慧。
6.面塑
面塑的制作在整个山西是很广泛的,晋南和晋北地区都很普及。过年过节或是重大节日的时候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准备面塑来祭祀祈愿,并且每个节日面塑的造型和内容都不一样。面塑的制作过程是,把发好的面用筷子、刀、梳子等日用品,通过捏、夹、切等手法做成各种形状,既可用于食用也能观赏,造型花样繁多,(1)用途: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用于生日祝寿,祭祀活动和节日庆贺中。
(2)造型:面塑的造型一般是外型简洁、饱满,既有抽象概括的造型,更有具象质朴的人物、动物、植物形象。各种不同造型的面塑代表着特定的民俗节日。
庆贺生辰的面塑:一般用于小孩“百岁”的面塑被做成一个大圈的形状,上面装饰有十二生肖、寿桃等还有一些装饰纹样。高寿的人用的面塑一般以寿桃、石榴等形象为主。
节日用的面塑:过春节主要是对对天、地、神的祭祀,祈祷新一年本能够丰衣足食、吉祥如意。这时候山西各个地区面塑的形式也有不同,晋北地区供奉天地神的叫枣山,在做面塑的时候给上面放上红枣,一点一点的红枣。春节前做成各种花色,上边点红枣然后蒸出来的“花馍”,这种花馍做够数量用来祭供,供奉活动从除夕夜开始,大年初一迎神、供奉先祖等。春节期间的面塑倾注了人们对天地神的敬仰和想象,所以这时面塑的造型大多是抽象的、理想化的。
清明节的扫墓主要是祭祖祭先人。宗庙,祖坟的活动为主,祭扫时都要用面做贡品。
清明节的祭祀一是怀念已故先人,二是对春季来临的祈愿,希望这一年五谷丰登,丰衣足食。
还有其他祭祀的节日比如每年七月十五百姓称之为“鬼节”,也是祭祀故人的节日,也要蒸做面塑贡祖上坟,也是对秋收的寄望。这时候家里也会做一些动物的面塑赠与家中的子女,十二生肖,二子戏桃,五子争腚等都是小孩比较喜爱的形象。
结婚做面塑的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越发成为一种民间习惯,结婚当日男女双方互赠龙凤面塑,龙凤面塑用红线相连,祝福结婚男女幸福相守。家里还会准备“喜馍”供宾客欣赏和食用。
(3)色彩:面塑用色鲜艳,一般都是民间常用的颜色,色彩纯度高,但面塑一般都是原色打底颜色稍加点缀,有自己独特的装饰意味。
这些实用性与装饰性结合的用途和独特的造型色彩共同构成了山西特色的民间面塑文化。
7.其他
山西地区还有很多民间工艺,而且由于受其他地区的影响和文化的融汇作用很多民间工艺也在发展和变化,笔者介绍了这几中民间工艺是传统的较有特色的,希望从造型、色彩、构图、纹样等角度对包装设计有所作用。
(三)山西地区的土特产
近年来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促成了各地特产的频繁流动,地方特产除了供当地人生活使用外,也是全国其他地区旅游者带回自用或赠送亲友的佳品,因为地区特产表现的是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和地域习俗,从某些方面讲地区特产就像当地的一张“名片”能展示和反映当地的特色。每个地区的特产有其特点和类型,下面是笔者概括的山西特产的特点和类型。
1.产品特点
山西地区由于历史悠久,传统观念强,食物和加工食物也以传统谷物粮食为主,粮食种类比较多,例如莜面、黄小米、黍子、苦荞等都是比较有特色的,保留下来的传统工艺多,工艺水平比较高,如上文介绍的炕围画、剪纸、木板年画、面塑、刺绣等一些民间工艺品。其中山西老陈醋,汾酒集团的汾酒和杏花村酒早已驰名中外,四大民砚之一的澄泥砚等等。这些地区特产也为推广山西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2.产品类型
山西地区的特色产品特产种类主要以农产品、农副产品、食品和手工艺品这几类为主。
食品:
油炸糕、刀削面、豆面、凉粉、太谷饼等]
农产品:
黍子(糕面)、苦荞(苦荞茶)、小米、莜面、红枣、核桃
农副产品:
沙棘、胡麻油、陈醋、汾酒
手工艺品:
麻纸、平遥推光漆器、剪纸、面塑、砖雕、煤雕、澄泥砚、刺绣品、年画、草帽编。
还有很多传统工艺杏花村的酿酒工艺、老陈醋的酿醋工艺、手工制麻纸的工艺等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
第四章山西特产包装设计的现状山西地区特殊的文化历史特点和传统工艺的保留,造就了丰富的特色产品。山西的老陈醋、大枣、莜面、黄小米、苦荞茶还有汾酒集团的杏花春酒等已经驰名中外,畅销全国。笔者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当下山西地区的特产已经有了一定的...
结语山西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晋文化是山西地区经过悠久历史,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民俗习惯得以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晋文化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民间艺术宝库,还有富有特色的地域产品,这些都是山西地区的文化财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山西地区的产品销售范...
第五章山西特产包装设计的提升方法一、深入挖掘本土民俗文化元素山西地区由于悠久的历史,本土的民俗文化元素是非常丰富的,不仅拥有独特的地域产品,最重要的是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流传下来,而且值得推广和保留。明清以前山西地区商业繁荣,跟其他各个...
摘要产品包装是展现地区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地区的特色产品能够充分呈现出地域特色。山西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艺术种类繁多,这些传统的地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资源。由于设计意识的薄弱和商业目的作用,致使现在一些包装设计雷同,缺乏艺术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