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在法文中为proverbes,成语为locutions prover-biales.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形式上,谚语一般都是句子,用来表示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而成语一般都是固定短语或词组,通常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存在,因此常常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翻译。谚语和成语一般来源于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民间寓言故事、文学作品或民间习俗,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说法,为同一文化内部的大部分人所理解、接受并且应用。谚语和成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同时又深入浅出地记录了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的智慧、习俗和行为准则。
中国和法国都有自己的成语和谚语,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两种语言互译时,既要考虑到其形象和意义,又要尽量符合其语言习惯。然而由于谚语和成语背后包含着浓郁的文化信息,法语中的某些谚语和成语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说法。我们如果直接从字面理解,很容易产生歧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结合谚语和成语同文化密切相关的特性,在理解的同时,更要探究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中法谚语及成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
(一)地理环境
各国的文化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内,因此它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该国的地理环境特征。地域不同,相应的自然地理特征也不同,具体反映在语言文化上也有所不同。
中法两国存在很多反映自然景观的谚语或俗语,它们在表达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中国有句俗语“有眼不识泰山”,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具有重要价值的事物。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等。而“泰山”“黄河”“长城”都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事物,在法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说法。而法国的地理环境适合种植葡萄和鲜花,与此相关的谚语也比较多,如:“Point de rosessans épines.”哪有玫瑰不带刺,比喻有乐必有苦。“Levin est tiré, il faut le boire.”酒已取出就得喝,比喻一不做二不休。因此,要充分理解这些谚语的含义,就必须先了解这些谚语中用作比喻事物的地理文化内涵。
(二)饮食习惯
中国和法国都注重饮食,其美食在世界上均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两国的饮食习惯却不尽相同,我们可从各自的谚语上窥见一斑。中国人常说“上车饺子下车面”“冬吃萝卜夏吃姜”“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这些谚语都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在中国,北方人习惯吃饺子,姜、大蒜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中国人说:“姜还是老的辣”,然而在法国做菜用姜不多,类似的寓意法国人则说:“C'est dans les vieux pots l'on fait lesbonnes soupes.”老罐儿里出好汤。另外,面包、奶酪、葡萄酒、咖啡都是法国人饮食文化的特色,由这些元素构成的谚语也是非常丰富的。例如法国谚语有:“Un repas sansfromage est une journée sans soleil.”一顿饭没有奶酪就像一天没见太阳;“Enlever le pain de la bouche àquelqu'un.”从别人嘴里抢走面包。在中国没有这样的饮食习惯,但某些谚语也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寓意。例如最后一句中国谚语“抢了人家的饭碗”可以与其对应。
(三)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法两国谚语中,宗教信仰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中国谚语有“不看僧面看佛面”“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临时抱佛脚”,这些都是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俗语或谚语。源于佛教的成语就更多了,例如借花献佛、在劫难逃、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等。
法国文化受宗教影响更深,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基本上渗透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有关的谚语有:“L'hommepropose, Dieu dispose.”谋事在人,成事在天;“Paroled'ange, ongle de diable.”天使的言辞,魔鬼的爪子。比喻口蜜腹剑;“Le talon d'Achille”阿克琉斯之踵,出自希腊神话,比喻致命的弱点。这些谚语都带有明显的宗教信仰烙印。
(四)历史文化
每个国家的谚语和成语背后都包含着浓厚的文化信息,这使得浸透着中法两国民族文化独特内容的成语和谚语在互译时遇到障碍。如法语中的“aller à Canossa”,如果直译为“去卡诺萨”就会让人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事实上,该短语的意思是“请罪,投降”.这类的成语在汉语中更是数不胜数,例如“举案齐眉”就包含着一个中国典故。
如果按字面译为“présenter le plateau à son mari enl‘élevant à la hauteur de ses propres sourcils”,法国人看到这种表达时显然会不知所云。对于这种饱含文化内涵的成语,需要诠释其意义,而不是简单地直译。所以“举案齐眉”应当译作“des époux qui vivent en bonneentente”.
二、法语谚语和成语的翻译策略
(一)等值翻译法
在中法两国的谚语和成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无论在意义、形象还是表意形式上,都基本相同的表达方式,即喻体喻意完全一致。那么等值翻译法就是最好的翻译方法。例如:“?il pour oeil, dent pour dent.”以眼还眼,以牙还牙;“Année neigeuse, année frutueuse.”瑞雪兆丰年;“Les murs ont des oreilles.”隔墙有耳;“Il faut battre le fer pendant qu'il est chaud.”
趁热打铁。有些谚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所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即喻体不同寓意相似。例如:“Jeter des perlesdevant les pourceaux.”把珍珠投在猪前。比喻对牛弹琴。
“Chose fait par force ne vaux rien.”强行要来的东西不值钱。比喻强扭的瓜不甜。“Chacun mouche son nez.”
各擦各人的鼻涕,可译为“各人自扫门前雪”.类似的谚语还有很多,这些谚语从侧面体现了中法两国人民在地域文化和思维观念上的某些相似之处。
(二)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传递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持话语的形式不变。当法语的谚语或成语在汉语中无法找到对应表达时,我们可以使用直译的方法。直译不仅能够在内容上向目的语读者传递“异国情调”,而且在语言形式上也是如此。例如:“Tous les chemins mènent à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Rendre à César ce qui appartient àCésar, et à Dieu ce qui appartient à Dieu.”是凯撒的当归凯撒,是上帝的当归上帝;“Bouche de miel, c?urde fiel.”蜜糖嘴,胆汁心;“Mieux vaut s'adresser àDieu qu’à ses saints.”求助上帝好过求助他的圣人。
(三)意译法
某些法语的成语和谚语无法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如果采用直译法则有损它的形式,而且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难以在字面上体会其含义,往往让人产生误解甚至无法理解。此时我们可以依据法语成语或谚语的寓意,借用汉语中表达类似意义的成语或谚语来进行翻译。例如:
“Bon sang ne peut mentir.”法语字面的意思的是“血统不会撒谎”,汉语可译为“龙生龙,凤生凤”;有些谚语出自法国历史典故,例如,“Le jeu n'en vaut pas lachandelle.”字面意思是“”游戏不值蜡烛钱“.16世纪法国的赌场没有电灯,稍好的地方都是用蜡烛照明,有时赌客们整晚下来连蜡烛的赏钱都赚不够,故得此谚语,应译为”得不偿失“.再如:”B?tir des ch?teaux enEspagne.“字面的意思是”在西班牙盖城堡“.公元500-700年,西哥特人占领了西班牙和法国大片土地,战争频发,西班牙土地荒芜,民不聊生。此时去西班牙盖房子过平静生活是不可能的。后来这句话用来比喻”制定不可实现的计划“,汉语可译为”天方夜谭“.
三、结语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谚语和成语总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相关,或来源于民间习俗,或来源于宗教信仰,或来源于文学作品,它们是在悠久历史中积累下来的民族财富。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其语言中有各自的反映,谚语与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翻译时,我们除了要理解这些谚语或成语的字面含义,还要考察它们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避免出现错误。
【参考文献】
[1]许均。法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刘成富。法语笔译实务[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3]李克勇。法语中的谚语化问题管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03):79-83.
法语谚语和成语能否翻译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能否准确而自然地将原文的文化内涵传达给译文读者, 这就要求译者充分了解法语谚语和成语的文化背景及内涵。...
本文从汉法禁忌语的演变出发,揭示汉法语言禁忌现象的共性与个性,探讨了汉法禁忌语的社会语言功能。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中法语言禁忌的共性与个性分析的法语论文。原标题:汉法语言禁忌对比与功能分析摘要: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通俗易懂的短语或短句。谚语具有极强的口语性,一般所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谚语的形式丰富,包括了农事谚语,比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事理谚语,比如路遥知马力,...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不同程度浸润着本民族独有的文化特征,体现出不同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由于成语的结构固定,讲究修辞和语体色彩,故无论是口语或文章中,人们都喜欢引用。中法两国历史悠久,语言发达,俗语词汇皆丰富,...
在中法建交50年之际,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学生选择法语作为他们的第二外语,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对法国浪漫语言和文化的向往或是感觉同英语相似度高而容易上手。英语同法语均由拉丁语演变而来,虽然后来被分化在日尔曼语系和罗曼语系之中,但是在词汇,语...
法语初学者都会遇到日期、四季等主题的学习,在以季节(lesquatressaisons)为主题的课文中,我们会看到以下句子:Quandlhiverfinitle20mars,leprintempsarrivele21mars.[...]lautomnevientle23septembreavecsontapisjaune.[...]lhiverva...
一、合成语段的界定要理解synthme的概念,首先要弄清楚法语中monme,lexme和morphme这三个词的含义。一般而言,在词典上这三个词都可以译为词素、符素或语素,似乎没有严格的区别,并且在实际使用当中很多时候并不加以严格区分,甚至有些语言学家也经常...
在《史记》法译缓步向前的同时, 法国涌现的作品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史记》的身影, 但绝大多数都是学者们以《史记》的内容为依托, 对中国的历史、文学或哲学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对《史记》的研究。...
谚语是人类语言最精华的部分, 它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 如地理、宗教、历史等。尽管两种语言完全不同, 但是在跨文化背景下我们可以将两种谚语在隐喻的概念下找到联系。不同的动物形象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 有时会产生不约而同的巧合。...
一、语用学简介语用学是语言学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个是意义,一个是语境,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应用的学问,深入研究怎样通过语境去理解和使用语言。在言语交际中,并不只是简单的表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