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经济学论文 >

共享发展理念论文(强烈推荐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08-24 共1899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共享发展理念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体现。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篇关于共享发展理念论文范文,供给大家参考阅读。

共享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一篇:基于共享理念的沪甬两地再制造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刘永健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共享经济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共享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创新能力有限、发展环境不良、绿色发展水平较低、企业国际经营能力不足、公共服务领域共享不足等问题。因此,应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提高共享经济企业创新能力,以协调发展理念为共享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共享经济企业绿色发展,以开放发展理念推动共享经济企业跨国经营发展,以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共享经济公共服务领域全民共享,助力我国共享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共享经济;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刘永健(1996-),男,辽宁葫芦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共享发展.png

  一、新发展理念与共享经济的科学内涵

  (一)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它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1]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内容的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

  创新发展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2]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在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目的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是实现资源均衡配置的全方位协调发展。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要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推动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倡导企业节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放发展是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对外开放的战略作用。要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发展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理念,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仪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共享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念[3].坚持共享发展,不仅要把"蛋糕"做大,更重要的是要把"蛋糕"分好,这就必须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理念,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是指导和引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和行动指南。

  (二)共享经济的科学内涵

  共享经济由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即通过"协同消费"来对闲置资源进行利用。从经济学角度看,共享经济是指通过一定模式使某一特定领域内闲置资源的使用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转移,满足使用人需要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它通过分离物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降低了市场行为主体参与生产和消费的门槛,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地增加了供给,有利于缓解供需双方之间的矛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享经济以互联网为发展平台,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参与者密切联结起来,在明确供需双方信息之后进行相应的供需信息匹配,通过非面对面的交易模式实现物品使用权的转移,具有高效快捷等特点。从社会政治角度看,共享经济是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合理开发与利用社会闲置资源,来实现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4].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更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社会生活方式的"共享化"发展。

  共享经济是对传统市场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它催生了新的供给模式和需求模式,对缓解供需双方之间的矛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新发展理念与共享经济的相互关系

  (一)新发展理念引领共享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新发展理念为共享经济明确了发展目标并开辟了新思路。创新推动共享经济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共享经济企业必须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不断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协调推动共享经济企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共享经济在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绿色推动共享经济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5]因此,共享经济企业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放推动共享经济企业"走出去".开放是我国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要求,共享经济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企业的国际经营能力。共享推动共享经济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共享经济的宗旨是"共享",共享经济企业要不断提高民生领域的有效供给,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公开,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共享经济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发展共享经济是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实践。共享经济企业不断提供新产品是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例如,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是共享经济模式创新的重要体现。共享经济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共享经济企业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共享经济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把自己的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地,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共享经济企业在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有利于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对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发展共享经济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三、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现状

  (一)我国共享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共享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它能够高效快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促进我国服务业转型发展、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共享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2828亿元,同比增长11.6%.共享经济的发展逐步从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模式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率的集约模式转型,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其次,共享经济为我国服务业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共享经济范围涉及交通、医疗、饮食、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网约车和在线外卖等行业发展尤为迅速。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达37.1%,在线外卖收入占全国餐饮业收入的比重达12.4%,共享出行服务支出占城镇居民交通支出的比重达11.4%,共享住宿收入占全国住宿业客房收入的比重达7.3%.可见,共享经济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共享经济对稳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共享经济平台具有灵活性、弹性就业的特点,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为8亿,其中服务提供参与者人数约7800万(同比增长4%),平台企业员工约623万(同比增长4.2%),这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就业矛盾,推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我国共享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其发展过程较为复杂,在给人们提供全新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 共享经济创新能力有限

  首先,共享经济基础设施配备不高。移动支付和物联网技术是支撑共享经济发展的基本技术,但我国共享经济企业移动支付和物联网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移动支付技术水平较低,信用体系薄弱,消费者在支付过程中存在支付风险,个人隐私容易泄露,移动支付平台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物联网设施设备低端,无法满足共享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物联网设备如传感设备、集成电路、高端芯片长期依赖进口。其次,共享经济企业研发资金不足。共享经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投入相应的研发设备和充足的资金,但部分共享经济企业难以承担研发成本,科技创新能力难以提高。最后,共享经济行业创新型技术人才缺乏。我国共享经济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对共享经济创新型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大,但现有的共享经济创新型技术人才无法满足行业需求,阻碍了我国共享经济进一步发展。

  2. 共享经济发展环境不良

  首先,共享经济监管体系不完善。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缺乏明确的行业规范,我国政府部门还未建立共享经济这种新兴业态的监管体制。近年来,因共享经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热点事件频繁发生,这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对公共安全问题提出了挑战。其次,共享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我国还未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部分共享经济企业利用法律的空缺开展违法经营活动,严重影响我国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最后,共享经济企业与传统企业存在利益冲突。共享经济模式具有成本低、参与度广、方便快捷等优势,它冲击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削弱了传统企业的竞争力,给传统企业带来巨大竞争压力。以滴滴快车与出租车相比为例,滴滴快车收费低、订单多,而传统的出租车运营成本高、价格高,逐渐失去市场份额,这自然会引起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的不满,出租车司机抵制网约车司机的现象屡见不鲜。

  3. 共享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较低

  首先,共享经济行业绿色消费装备供给不足。我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而共享经济处于发展初期,共享经济企业研发和生产绿色产品的能力有限,绿色产品的有效供应不足,部分消费者共享绿色消费方式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我国共享经济企业生产的绿色产品价格较高,降低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购买和使用欲望。共享经济企业绿色消费设备更新升级不及时,在数据共享过程中易造成消费者个人隐私泄漏等,安全性有待提高。其次,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薄弱,共享经济资源循环利用率较低。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普及,网络购物、在线外卖带来快递业务的迅猛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35.2亿件,同比增长25.3%.有多少快递,就会产生多少快递包装废弃物,大部分消费者不愿意循环使用快递包装,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有待提高。

  4. 共享经济企业国际经营能力不足

  首先,共享经济企业经营战略不合理。我国共享经济企业经营模式单一,企业内部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不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制约了共享经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我国共享经济企业大多属于小微企业,品牌效应不强,在国际市场上品牌竞争力明显不足;我国共享经济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例较低。其次,共享经济企业缺乏相关政策支持。政府未出台支持共享经济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相关政策,缺乏对共享经济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我国共享经济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科技发展水平较低,资金匮乏,而共享经济企业跨国经营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充足的资金投入。最后,共享经济企业国际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共享经济企业跨国经营需要大量对共享经济企业有着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但我国共享经济企业国际经营管理人才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共享经济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的需要。

  5. 共享经济平台公共服务领域"共享"不足

  首先,共享经济平台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不足。我国人口众多,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领域共享平台需求量较大,而共享经济企业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未能有效提供共享平台,相关共享平台供给数量不足。例如,在共享医疗领域,虽然出现了"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共享医疗平台,但这些平台的数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医疗服务的需求,人民群众无法充分利用共享医疗平台共享"闲置"的医疗资源,2019年我国共享医疗服务支出约为80亿元,仅占全国医疗支出总额的5.3%.其次,共享经济平台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共享经济平台公共服务项目的信息透明度不高,公众缺乏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导致公众参与度偏低,共享经济平台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共享经济平台在公共服务领域配置失衡。共享经济平台在公共服务领域缺乏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政府和共享经济平台对公共服务供给缺乏明确规范,共享经济平台与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信息数据资源对接不充分,共享经济平台在公共服务领域缺乏有效的信息数据资源,导致共享经济平台在公共服务领域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缓慢,普及率较低。例如,2019年我国网约车在网民中的普及率达47.4%,外卖餐饮在网民中的普及率达51.6%,而共享医疗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仅为21%,共享医疗服务支出占个人医疗卫生服务支出的比重仅为0.59%.

  四、促进我国共享经济良性发展的对策

  (一)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提高共享经济企业创新能力

  首先,加强共享经济企业创新与技术变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共享经济企业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筑牢共享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提升共享经济平台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提高共享经济移动支付平台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支付安全。要大力发展高端传感设备、集成电路、高端芯片等产业,提升我国共享经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我国共享经济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制,不断优化安全防护技术,切实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其次,为共享经济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应对符合条件的共享经济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加大对共享经济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机构对共享经济企业的服务机制,解决共享经济企业融资难和研发资金不足问题。最后,培养共享经济创新型技术人才。要大力发展共享经济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共享经济创新型技术人才,政府要对共享经济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科研人员投身于共享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提升共享经济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以协调发展理念为共享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首先,建立健全共享经济监管体系。政府应加快制定规范共享经济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高共享经济平台市场准入门槛,为共享经济发展制定明确的行业规范,加大对共享经济行业的监管力度,对共享经济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为共享经济企业的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共享经济平台也应加强行业自律,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规范管理[6].其次,完善共享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立法机关应加快制定关于共享经济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共享经济配套的法律体系,完善共享平台认证机制,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和义务,使我国共享经济的各项发展有法可依,为共享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7].政府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征信系统,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加大对信用缺失行为的惩罚力度,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制度建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应提升自身素质,加强道德修养,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共享经济的发展中,为共享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推进共享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协调发展。共享经济发展涉及供给方、需求方、共享平台和政府等主体多方面的协调关系,要以协调发展理念为指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传统的商业垄断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为共享经济的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鼓励共享经济企业与传统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共享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融合协调发展。

  (三)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共享经济企业绿色发展

  首先,倡导共享经济企业采用绿色消费装备。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共享经济企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促进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共享经济企业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用绿色消费装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扩大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为消费者打造绿色消费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消费需求。降低绿色产品的价格,促进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购买和使用,提高共享绿色消费方式的普及率。共享经济企业应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消费体验,促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消费,例如,共享住宿行业应使用环保建材和节水马桶等绿色消费装备,构建和完善绿色消费市场体系。其次,提高共享经济资源循环利用率。共享经济平台应鼓励共享经济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对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8]要加强对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理念,鼓励人民群众践行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鼓励消费者在共享经济平台积极传播绿色消费信息,促进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提高。

  (四)以开放发展理念推动共享经济企业跨国经营发展

  推动共享经济企业"走出去"是我国发展高质量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我国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9]要以开放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鼓励和支持共享经济企业"走出去",提升我国共享经济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促进我国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使共享经济成为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首先,引导共享经济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共享经济企业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共享经济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创新海外投资模式和国际经营方式,构建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共享经济企业要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品牌效益,增强共享经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共享经济企业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企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其次,加大对共享经济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共享经济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互利共赢开放战略,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共享经济企业"走出去",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构建共享经济企业全球服务平台,为共享经济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全球化服务;政府要制定支持共享经济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为共享经济企业跨国经营发展提供财政补贴,并为共享经济企业提供技术援助,提升共享经济企业研发能力;立法机关要进一步完善共享经济企业跨国经营相关法律法规。最后,培养共享经济企业国际经营管理人才,推动共享经济繁荣发展。

  (五)以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共享经济公共服务领域全民共享

  首先,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共享经济平台有效供给。要大力支持共享经济平台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扩大共享经济平台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供给,增加公共服务领域相关共享经济平台的供给数量;积极发挥共享经济企业在公共服务领域为人民谋幸福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公共服务领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其次,完善共享经济平台公共服务体系。共享经济平台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提高公共服务项目的信息透明度,畅通公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有效整合公共服务领域中公共利益的诉求,提升共享经济平台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共享经济发展,使人民群众共创共享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最后,优化共享经济平台资源配置。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共享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应为共享经济平台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优化共享经济平台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配置,推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公平共享发展成果;在政府和共享平台之间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共享经济平台和政府之间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实现共享经济平台和政府之间公共服务信息数据资源的充分对接,为共享经济平台提供精准有效的信息数据资源,有效发挥共享经济模式对提高公共服务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作用,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最大化,努力实现共享经济在公共服务领域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

  五、结论

  共享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共享经济也正处于上升时期,因此,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共享经济规范化发展。在发挥共享经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带动就业重要作用的同时,还要确保共享经济企业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促进我国共享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01-11)[2021-02-01.http://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leaders/202 1-01/11/c_ 1126970918 .htm.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2016-05- 10)[2021-02-01.ttp:/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6-05/10/c_ 128972667 .htm.

  [3]张- -桐新发展理念下中国共享经济发展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0:6.

  [4]蔡文华共享经济的发展趋势研究[J]民营科技,2018(12):250-251.

  [5]习近平:建设美丽中国,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EB/OL].(2016-12-01)[2021-02-01.ttp://cpc people .com. cn/xuexi/nl/2016/1201/c385476- 28916113.html.

  [6]卢思哲中国共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6.

  [7]吕宣玲互联网视域下共享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现代营销( 经营版) ,2020(10):12-13.

  [8]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EB/OL].(2017-05 -28)[2021-02-01.htp://cpc. people com .cn/n1/2017/0528/c64094-29305569. html.

  [9]听!习近平开放"最强音[EB/OL].(2019-11-04)[2021-02-01.http : /www.ce .cn/xwzx/gnsz/szyw/201911/04/t20191104_ 33517356 .shtml.

  文献来源:刘永健。新发展理念视域下共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21,38(07):14-19.

共享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二篇:共享发展理念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意涵

  作者:李计平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从历史发展来看,"共享"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源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民共建的过程、成果共享的过程、动态共享的过程。共享发展理念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内涵包括普遍满足人民的需求、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共享理念本质要求的回归以及遵循发展规律的渐进共享。从实践举措来看,全民共享致力于共同富裕、全面共享推动均衡发展、共建共享激发内生动力、渐进共享遵循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对我国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共享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力点;

  作者简介:李计平(1994-),女,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1].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为治国理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其中共享发展理念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是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同时也要看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内部发展矛盾逐级显露,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日益严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目的、如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从而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新时代的新胜利,离不开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

共享发展.png

  一、"共享"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不断实现两个目标: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二是共同富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党治国理政的必然选择。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活力,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兼顾人民群众不同利益诉求。同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无论从主体、客体还是制度保障而言,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共享是动态中的共享。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民共建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正是因为人的劳动实现了自然财富向社会财富的转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社会发展领域的复杂历史过程。可以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是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实现为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历史过程,也是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解决社会发展各种问题与挑战的历史过程。因此,无论是就前者的生产力发展来说,还是就后者的解决问题迎接挑战来说,都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

  同时,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来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实现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中,人民群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面既有对人民需求的高度呼应,又有对群众经验的深刻总结,同时还有对人民群众创造力与实践力的充分动员和广泛激发。因此,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无论是在理论的要求上、实践的逻辑上,还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上,我们都必须发挥全民共建的重要作用。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成果共享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他明确论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马克思在深刻揭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阶级矛盾之根源的同时,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个不同于以往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私有制不复存在,人民创造的产品为人民所共有,人民共同占有社会的财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提出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是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奠定发展基础的关键环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历史发展进程而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目标是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后续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论从现实目标、后续目标还是最终目标来看,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始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向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包括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还包括其他更多方面的共享。政治方面,形成更加民主、更加健全、更加公正的政治生态,使人民群众共享良好的政治发展环境;文化方面,形成更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大众性的精神文明成果,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社会方面,形成更加基础、更加完善、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共享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生态方面,形成更加和谐、更加整洁、更加美丽的生存发展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舒适宜居的美好环境。总之,要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个人,覆盖每一个发展领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3]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动态共享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这一阶段中,人不断发展变化,共享的成果不断丰富,共享的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因此,人民群众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动态中的共享。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人是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的人。因此,就人的认识活动来说,由于其处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人的认识有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享的客体是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在我国社会欠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缓慢、政治制度不健全、文化娱乐形式单一、社会生活缺乏保障、生态环境面临困境,改革发展成果相对不足。与此相适应,人民群众发展需求低,更关注物质利益的满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党治国理政措施不断完善与落实,生产力高速发展、各种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科学技术更加进步,创造出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可以享受的发展成果更加丰富、人民的利益诉求不断得到满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制度保障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主客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离不开社会制度的保障功能。社会制度的建设、巩固与完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实践指引、问题导向和理论总结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与完善,这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党治国理政不断取得新进展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及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体现的正是我国社会制度发展的动态变化。

  二、共享发展理念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向度

  共享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表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续目标,无论是共享理念的提出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最根本的价值向度都是增进人民福祉,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展的阶段不同、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发展中出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是必然的发展现象,这正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共享发展理念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关注与解决的重点问题。我国实现的共享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是对资本主义"共享"的否定,是对马克思共享思想本质的创造性回归与创新性发展。

  (一)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贯穿共享发展理念的始终,其中最终的价值旨归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人民群众作为需求的主体,是现实中的"人",是处于社会生活领域、进行社会生产实践、具有社会性的现实存在。因而,人民的需求也是现实性的社会需求。

  一方面,共享主体要普及到每个群体。作为现实中的人,人们的需求总会受到社会基本矛盾的制约,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需求层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高的地方,人民的需求内容相对全面、丰富,不仅注重物质财富的富足,更倾向于精神生活的满足;而生产力发展相对不足的地方,人民关注更多的是物质财富更加丰盛、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共享就是要不断解决不同群体的现实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需求,提供相应的发展条件、提高相应的发展水平,从而使不同群体的需求都能得到有效满足。

  另一方面,共享内容要遍及各个领域。社会是一个全面的发展系统,不仅有经济领域的发展,还包括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的发展。人处于社会之中,处于社会发展的历程之中。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必须使共享的内容遍及发展的各个领域,不仅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发展需求,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对先进文化的享用、对社会保障的享有以及对美丽生态环境的期盼,真正实现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全面享有。

  (二)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同时必须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6].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改变了过去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但我国发展仍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从国内来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日益显露,并成为当前和今后党处理各项事务的重要现实依据。

  一方面,共享之"共"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发展的领域、发展的区域和共享的群体三个方面。发展领域不平衡主要指长期改革发展实践促进了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我国不断调整发展政策,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发展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相对不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指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发展差异,长此以往将导致富裕与贫困的两极发展;共享群体的不平衡主要指共享成果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不能合理满足所有群体的普遍需求。

  另一方面,共享之"享"还存在不充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发展的总量、发展的程度和发展的态势三个方面。伴随改革开放以来各项改革措施的深化,我国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我国是人口大国,发展总量仍不充分;我国发展的某些领域、某些行业相对于已有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而言,发展水平弱、效率低、质量差,发展程度仍较低;长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快速转变,应对风险和挑战能力不足,发展态势尚不够稳固。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着力解决的发展难题。

  (三)共享理念本质要求的回归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7马克思所指出的改变世界,就是要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独享"和"私享",从而实现"共享",实现生产力的使用者与生产资料的占有者的统一,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应然状态。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源是坚持资本主义私有制,它的基本特征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2]286.在此制度之下,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资本家雇佣只有一定程度上拥有生产资料使用权的工人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部分归资本家所有,工人得到的只是自己生产价值中最微小的一部分。资本家无情地榨取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实行"福利政策",进入"福利国家"行列,实现生产资料的共同享有,只不过是资本家给其残酷的剥削穿上了善良的外衣,实质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共享是共建的最终目的,使人民群众不分等级、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共同享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果,这是我们奋斗的基底。"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7],就是对这两者的辩证认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共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激发共建共享主体的内生动力需要从多方面考量。

  (四)遵循发展规律的渐进共享

  遵循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准则。社会发展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律,有自然界发展的规律,也有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始终是我国社会发展不可动摇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是实现人民群众共享所有权的基本保障,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体现,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生产要素的使用者和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实现现实的统一。这样劳动人民不仅可以进行自由生产劳动,而且可以根据实际自行支配生产资料,同时公平合理占有社会劳动产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最终变为人民群众自身的需求与人民群众如何满足自身需求的矛盾,真正实现为满足自身需求而不断进行生产劳动,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根源性破除。共享发展理念是新时期进一步实现所有权共享的新思想、新理念,共享发展的实质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要求,共享发展的目标就是实现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共同享有。

  三、共享发展理念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着力路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新征程,共享发展理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遵循,更是指引这一新征程的理论指南。共享发展理念内涵丰富、目标性强,从共享的主体、共享的程度、共享的成效以及共享的方法入手,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将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一)全民共享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8]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重视共享主体的需求,即实现全民共享。全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不同层次群体需要、增进人民福祉、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共同富裕迈进必须坚持的发展要求,实现了共享主体与共享目标的统一。实现全民共享必须不断解决发展主体的不全面、不同层次需求无法充分满足等现实困境。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归根结底必须落实到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9].因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享发展,必须把全体人民放在发展的至高点上,围绕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制定方针政策,从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共享主体的全覆盖。其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中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有效发挥公有制的制度优势,探寻更多现实路径,完善国有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全民共享机制,从而实现社会成员对经济发展利益的共同占有。最后,着力解决低收入人群问题。这是实现共享主体全面覆盖的关键环节,主要集中于贫困山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发展程度不同、原因不同。政府部门可采取鼓励、兜底政策保障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企业可积极投资,以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促进地区经济良性发展。

  (二)全面共享推动平衡充分发展

  平衡充分发展是社会稳步向前的重要前提,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原则。全面共享发展理念是对这一发展原则的历史性传承与时代性表达。全面共享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各方面成果的共享,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共享社会公平正义、共享精神文明成果、共享社会和谐环境、共享美丽生态空间等等,但我国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为了满足社会主体对共享发展成果的全面享有,必须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这是实现社会平衡充分发展的必要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出现地域性差异、区域性差异、群体性差异、发展总量不充分等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足。要不断完善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经济发展路径、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为社会平衡充分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其次,坚持先富带后富的同时更加兼顾社会平衡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10]因此,在积极鼓励一部分群体、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另一部分群体、地区的发展水平、发展现状,采取针对性的举措、保障性的政策,激发人民群众发展活力,探寻地区发展的潜力。最后,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弥补发展中存在的短板。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提供发展资源的同时,满足经济欠发展地区对能源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对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需求。

  (三)共建共享激发内生动力

  内生动力是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推动力。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在共建事业中不断磨砺,需要在共享发展成果中不断激发。共建与共享是我国社会发展中辩证统一、具有必然联系的两个环节。共建是共享的基础,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只有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才能创造出丰富的社会发展财富,使每一个人拥有共享社会成果的机会。共享是共建的最终目的,使人民群众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共同享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果,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民共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激发共建共享主体的内生动力需要从多方面考量。

  首先,加强宣传引导,解放思想。通过社会媒介推送、政府官员宣讲、模范人士激发等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旨归,让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并理解共建才能共享、共享需要共建的支持。其次,发挥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体,"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人民作为利益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力量来源"[11].在发展中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汲取人民群众发展的智慧与经验,积极问计于民。最后,加强社会制度的保障功能。对社会发展中经济基础薄弱的行业、地区实施一定程度的社会政策保障,特别是对落后地区的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采取社会托底政策,解决群众发展后顾之忧,坚定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与信心。

  (四)渐进共享推动社会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共享不可能一蹴而就,受社会发展阶段国际环境的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阻碍、各地发展情况不一致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是一个不断克服发展制约因素进而实现发展目标的渐进过程,是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不全面向全面、不平衡向平衡、不充分向充分的跃进过程,是不断增强发展能动性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进过程。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社会历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同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享也是一个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到发展水平、发展因素的影响,具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阶段性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探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能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通过改进社会发展方式、完善社会制度机制,逐渐解决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要制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发展的基础与成效差异,合理规划符合实际发展的阶段目标,避免因过分追求发展速度而造成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后果。最后,要坚持脚踏实地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在提出阶段性目标后,从实际出发,遵循发展规律,求真务实,不断在落实阶段性目标的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作为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以说全民共享、全面共享体现的是发展目标的要求,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体现的是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性做法,四者相辅相成。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激发内生动力中不断实现平衡充分发展,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重要发展基础,对新时代新阶段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奋斗[N]解放军报, 2020-10-3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J].中国应急管理, 2016(5):11-19.

  [4]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70.

  [5]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求是, 2020(1)-

  [6]韩震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的科学判断[J].行政管理改革, 2018(5):24-28.

  [7]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八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 2018-01-01(1)。

  [8]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 2020-11-04(2)。

  [9]包心鉴率先探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以深 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视角[J]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0(2):60-69.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111.

  [11]周文娟,李包庚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出场逻辑[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20(6):45-50.

  文献来源:李计平。共享发展理念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意涵[J].理论研究,2021(03):60-66.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发展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