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培育新动能的策略研究

来源:中国商论 作者:熊爽
发布于:2020-04-21 共4559字

新型城镇化论文参考阅读10篇之第七篇: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培育新动能的策略研究

  摘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指引,地方政府应当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本文以沈阳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培育新动能为研究内容,利用SWOT分析对培育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新动能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科学谋划发展布局、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等培育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新动能对策,为沈阳在新时期的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培育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

  1 概述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1]

新型城镇化

  2 培育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新动能现状分析

  2.1 优势

  2.1.1 沈阳整体经济水平发展趋势平稳

  近十年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总体趋势为稳定增长,2017年达到5784.73亿元。如图1所示。

  图1 2008-2017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趋势图

  当前沈阳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持续壮大,整体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因此,沈阳市已经具备新动能培育的有利基础条件。

  2.1.2 沈阳各个领域代表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沈阳培育新动能的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的企业代表,带领沈阳数以万计的企业为沈阳培育新动能发挥引导和引领作用。新松公司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成为沈阳乃至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佳助力。格微软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航空产业取得巨大成就,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知识图谱".华晨宝马新工厂、恒大新能源电池、轮毂电机及配套项目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推进沈阳高质量发展。

  2.1.3 城镇化发展水平趋于平稳

  沈阳市的常住人口约有829.4万,其中城镇人口668.2万,农村人口161.2万,城镇化水平约为80.56%,位居全省排名的首位。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市区,省外人口主要来源于东北地区。沈阳市的城镇化发展对于拉动东北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沈阳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体现了"城市化过程曲线"规律。在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前提之下,沈阳城镇化发展过程将速度和质量统筹兼顾,如图2所示。

  图2 2000-2017年沈阳市城镇化水平分析图  

  2.2 劣势

  2.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大产业总体上依然存在着"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问题。较低的第一产业产值却占据着大量的劳动力,第三产业由于发展不充分,导致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沈阳的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部门(包括餐饮、仓储、商贸等),现代服务业(信息服务、金融、物流等)发展水平一般,仍处于发展演进过程中较初级阶段。近年来,新兴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不作为经济增长的显著动力,传统服务业仍是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如图3所示。

  图3 2009-2017年沈阳三大产业比重变化趋势图  

  2.2.2落实绿色发展困难重重

  沈阳资源消耗较多,绿色制造已成为沈阳工业发展新坐标,接连涌现出像沈鼓集团、东药集团这样的一批绿色工厂。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将绿色工厂建设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机器人自动喷漆单元采用自产喷涂机器人,实现零人工、机器人整机喷漆。

  2.3 机会

  2.3.1 国家市政府机关推动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对于新动能进一步进行说明:"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扩增量、优存量、抓融合、补短板,新的发展动能持续集聚成长。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因此,国家和市政府机关的政策导向,为培育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新动能提供机遇和环境。

  2.3.2 沈阳培育新动能政策措施落地

  沈阳各地区落地培训新动能的各项政策措施。如沈阳高新区于2019年10月29日,重磅推出了《沈阳国家高新区关于加快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体育休闲四个主导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立足产业促进、企业培育、双创发展,引领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

  2.3.3 工业互联网国际峰会在沈阳召开

  坚持创新引领,推进创新智造。有效整合全区创新资源,推动政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发挥中德创新委员会等创新智库平台作用,组建专家智库,积极探索与德国工业4.0有效对接新路径。

  以此次峰会为契机,充分发挥互联网经济"推进器"作用,抢抓新一轮工业革命机遇,在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中贡献沈阳力量。

  2.4 威胁

  2.4.1 国内外经济形势多变

  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来看,新旧动能转换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繁荣的关键。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调整发展战略,超前部署面向未来的创新行动,积极抢占发展制高点。从国内来看,培育新动能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十三五"时期沈阳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进一步推动质量和效率变革以及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2].

  2.4.2 转变创新思想仍需加持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持续创新思想的涌动。***总书记提出,形势变了,市场变了,需求变了,资源条件也变了,我们的思路和工作重点要与时俱进,不能总在那些老项目和资源开发上打转,而是要坚持凤凰涅槃、腾笼换鸟,该优化升级的优化升级,该转型的转型,该淘汰的淘汰。沈阳近年来经济发展困难,支柱性的传统产业衰退,新动能产业未得到充分发展。这个时候,老化的供给创造不了新的需求。振兴的要义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

  3 培育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新动能对策

  3.1 科学谋划发展布局

  培育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新动能要解决沈阳区域范围内定位和功能作用等问题,在培育新动能规划过程中,确定布局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做到充分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潜在优势;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沈阳应坚持"双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的总体布局。"双核引领"是充分发挥铁西区和浑南区经济新动能,打造培育沈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引擎。创新资源富集等综合优势,有效整合资源,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高端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沈阳现代化绿色化智慧化新城。

  "多点突破"是以和平区等11区为重点,明确各区产业发展方向,创新区域管理运营机制,培育沈阳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定位,创造多个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内生点。"融合互动"是坚持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着力资源有效协调配置,使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

  3.2 确定主攻方向

  培育新动能需要明确的主攻方向。确定主攻方向要根据全球经济趋势,紧紧围绕知识、信息技术、人才等新支撑点,以新技术、新产业为核心,将发展新技术作为关键的主攻方向。各个区域明确培育新动能将发展新技术作为重要的主攻方向,明确应重点发展哪些新技术以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尤其是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由于各个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领域不同,因而必然要把重点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作为突破口,并以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吸引和培养关键的人才群体、必要的资金投入等为基础加以持续推进,这样才能打造出新技术优势,从而打造出带动产业优势、新经济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3.3 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3.3.1 有效推进产业智慧化

  引领区域和企业运用新技术新管理新业态新模式,以国际标准视野,推动传统产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农业和服务业向智慧化发展,提升全产业智慧化水平,全面提高工艺装备、产品技术和能效标准水平,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整体跃升,着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特质增效,将传统产业培育成重要的新动能。

  3.3.2 引领智慧产业化

  要通过智慧产业化来发展智慧经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抢先占领创新型经济制高点、知识型经济制高点,重点聚焦大数据挖掘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云平台、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智慧生活等领域,在区域内打造一批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聚集区、特色项目和特色产业集群,并衍生出新业态新模式。

  3.3.3 促进品牌高端化

  沈阳市企业打造国际品牌要实施分步走战略:一是要坚持产品标准的国际化。高质量的产品是获取国内外市场认可和国内外消费者信任的关键。企业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不仅要达到国际标准,甚至应超越国际标准。二是重视在国外注册商标,实现商标国际化。应尽快建立国际名牌数据库;对获得国际名牌称号的企业,应在设立融资的绿色通道、项目贷款的财政贴息、扶持优先上市、科研立项、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各类工程招投标加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激励。三是学会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把我市品牌带到国际投资者面前,并借助国际投资者推广品牌。四是敢于和善于到国内外去建立研发体系和市场网络,树立良好形象。

  3.4 建立培育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新动能的政策体系

  3.4.1 产业政策

  培育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动能。产业结构围绕"质量、动力、效益变革,提高TFP"这一目标导向来设计,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市场和政府双调节"的基本原则。通过市场引导,完全竞争以及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等协调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坚持产业绿色发展。将绿色制造作为沈阳工业发展新坐标、新名片,打造绿色工厂。鼓励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坚守环保底线,发展循环经济,打造资源能源节约型的"生态工业"产业链。

  3.4.2 人才政策

  要积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在沈阳各大高校和研究院所增设新学科专业,建设新型高端智库,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新业态创新团队。同时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在沈阳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一批省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专家服务基地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完善科技人才创新荣誉制度,设立"省市级科技领军任务工作室"等。

  3.4.3 财政政策

  统筹整合财政资金政策。结合培育新动能的规划编制,配套编制中期财政规划,明确分年度的投资计划和财政资金保障目标,加大资金跨年度统筹力度,提高预算安排的精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更好的满足新动能培育的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

  吸引金融及诸多社会资本对壮大培育新动能领域的投入。同时设置培育新动能的省市级基金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完善培育新动能项目库建设和入库项目的支持政策。如设立培育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基金,加大对重点产业、关键领域支持和引导力度。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培育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财政政策应该提供积极地支持,积极创立关于支持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财政资金扶持政策。

  3.4.4 金融政策

  为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化金融科技手段。坚持以信贷结构调整支持产业机构调整,支持培育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新动能过程中所涉及的产业转型升级。如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医疗健康、航天航空、医疗健康"五大新型产业"与绿色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产业和现代金融"五大优势产业"作为资金投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赋予沈阳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化增长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本刊两会报道组。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J].中国科技产业,2019(03)。
  [2]《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有关人社工作论述摘录[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8(03)。

点击查看>>新型城镇化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沈阳工学院
原文出处:熊爽.关于培育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新动能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20(05):206-20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城市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