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

城市居民小区人际关系影响因素与改善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0-23 共3984字
摘要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原本需要依赖他人帮助来完成某件事或获得某种利益的必要性大大降低。同时,现在发达的市场交换环境可以让人快速地获得各种社会资源,很多人甚至认为由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友情、爱情等人类所必需的情感都能够靠金钱获得,人际关系中经济化倾向太过明显。此外,市场交换注重等价交换,随着社会中的交换行为的不断增多和深入,人们在交换中所遵循的等价原则,也促使了他们独立意识和平等意识的形成,而且还教会了每个人维持独立的自我,从而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这种独立平等的观念作用在城市小区的邻里关系上,就是居民对私有空间的过分关注和对其外部公共空间的冷漠。

  1 影响城市居民小区人际关系的各种因素

  1.1 社会发展导致的社会环境变化

  现代社会的结构越来越细化,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同一小区的居民在社会各方面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居民之间的异质性非常明显,不利于居民间的相互交往和互动。在课题组所调查的小区中,外来租户占到了整个小区的30%左右。另外,还有部分是社会白领层,当然也有一部分拆迁户,居民相互之间的职业、收入、文化水平、经历、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最容易拉开小区居民之间的距离,阻碍居民间交流的流畅性,导致了现在小区人际关系的淡漠。(个案 1,32 岁,女,外来租户,现住太平花苑北区)"我老家是河南的,出来打工已经 7年了,我老公在对面大众上班,我平时就在旁边超市收银,我们一直住在太平花苑租的一间地下室,房东就住在我们上面,是这里的拆迁户,平时我们除了房租的事有所交往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过多的接触,他们不喜欢说普通话,南京话说快了我们又听不大懂,所以不常讲话。他们拆迁后补了很多房子和钱,现在有的都不怎么上班,靠租金就能过得不错,我就总觉得他们有点看不起我们打工的,于是我也就不爱和他们牵扯太多。"

  1.2 通讯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

  在这个通讯技术和网络快速发展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利化,人们之间的联系不再局限于当面的交流,而是可以借助通讯工具来完成。而且通讯技术的发展还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使人际互动不再局限于身边的人,许多远距离的交流也得以实现。现在,由于学习、工作压力占据了人们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挤掉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间。人们为了提高效率,跟邻居交往形式不再依赖于面对面的交谈,而是转而通过网络、电话等大众传播媒介;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途径,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吸引了许多人参与使用,小区居民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或通过看新闻、视频、小说来打发自己多余的时间,甚至很多人沉迷于各种社交网站和网络游戏,拒绝与身边的人去交流互动,导致了邻里关系的疏离。(个案 2,14 岁,男,拆迁户,现住太平花苑南区)"现在我才懒得和同学一起玩呢,我父母下班比较晚,放学后我一般就待在家里上网打游戏,我觉得打游戏比和同学们一起打乒乓球有意思多了,而且还可以升级,我在游戏里认识了很多好哥们儿,经常一起并肩作战,我们一般约在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大家一起上线打游戏,这种感觉实在太刺激了。"1.3 生活节奏的加快。

  传统的邻里关系大多都建立在生活节奏慢、社会活动圈较小的基础上,居民之间的交往既有需求又有时间。而在现代社会中,紧张的工作和学习,忙碌的生活挤掉了人们之间许多交流感情的时间。人们要经常加班、学习,不但空闲的时间少而且身心疲惫,致使现代小区居民缺乏交流的时间和欲望,无暇顾及邻里关系。(个案 3,40 岁,男,外来住户,现住太平花苑南区)"现在每天工作都太忙了,8 小时根本就没办法完成工作,公司每天加班已经成了家常便饭。甚至很多时候周末都加班,自己能支配的闲暇时间少之又少。

  而且现在一天高强度的工作下来,整个人都非常疲惫,回到家什么也不想干只想睡觉。以前我还喜欢和身边熟悉的人下下象棋,现在我完全没有了下棋的欲望,记得从前我可是特别喜欢下棋的。唉,现在被工作弄得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都没精力和兴趣了。感觉还挺悲哀的,而且像我这样的人非常多,大家都是由于各方面压力没有时间和兴趣去和邻居交往了。"1.4 住房模式和居住环境的变化。

  现在的住房模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高楼、窄梯给人们的互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课题组调查走访中,有一位小区居民回忆说:"原来在拆迁之前,大家都住着平房,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宽敞的屋檐下,大人们都在家门口喝茶,下棋,拉家常,孩子们就在家旁边的空地上一起玩耍,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导致他们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谐的邻里和地理位置退居二线,对家的安全感和自身的隐私权的考虑居至首位。面对如今土地资源的高价格,房地产商为了保证自身的利润,一味地追求小区住宅楼的高度和密度。这样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和越来越少的土地规划之间的矛盾,但却极不利于住户之间的交往互动,不利于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

  1.5 社会互动的缺乏

  社会互动主要是指社会中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和群体间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社交活动。在现如今的小区中,社会互动的缺乏主要包括两种情况:首先,在有的小区特别是修建较早的小区,公共空间极度缺乏,使小区居民交往互动的平台受到局限。课题组所调查的小区就存在这样的情况,据课题组观察,太平花苑小区内的公共空间主要以长廊和座椅为主,而且数量不多,缺乏体育锻炼场所和儿童游戏场所,这也导致了该小区邻里关系的冷淡。其次,小区互动的组织者的缺乏,也是导致居民间社会互动不足的重要原因。就算所在小区的公共空间充足,没有推动大家互动的主体,居民的交往欲望也无法被激起。这种情况在很多小区都存在,课题组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发现,太平花苑小区的组织活动的频率为一年一次,明显过于低下,不能满足居民互动的需求,也反向推动了小区人际关系的淡化。另外,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居委会等社区管理者的多元功能逐步弱化,转变为如今相对单一的功能组织,这也导致居民游离于社区互动之外,造成了居民人际关系的疏离。

  1.6 信任危机的影响

  很多理论和实证证明,社会的转型期往往会伴随的社会"失范"现象,会引发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转型的加速期,信任危机尤为严重。很多本地人对外来人口特别是流动性外来人口都抱有警惕和排斥的态度,拒绝与之交往或深交。所以彼此间信任的缺乏给小区居民之间的互动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个案 4,62 岁,女,拆迁户,现住太平花苑北区)"我年纪大了,儿子媳妇经常跟我说不要在小区里和不认得的人说话,他们说有很多骗子专门故意接近老人和小孩来骗取家里信息进而偷盗,所以我除了和几个认识的人聊聊天,一般不和其他人聊太多。而且这个小区里经常有很多打扮奇怪的年轻人来往,看着不像好人,我一般不跟他们说话。"

  2 改善小区邻里关系淡漠的对策

  2.1 积极制定相关政策,重视和鼓励社工的介入政府在大力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小区人际关系的发展,要站在一个统领者的位置,从宏观方面来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出台各项文件和法规,来引导全国各省市注重社区环境和小区邻里关系的改善,为城市小区邻里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指明大的方向。目前社会上有一些志愿者组织会经常进入到小区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这对改善淡漠的小区邻里关系也是很有帮助的,政府要积极地引导相关组织和个人更多地投身到社区志愿服务中,为社区带去更多的活动和帮助,以有效缓解小区人际的冷漠现状。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专门服务社区的群体---社工,社工在改善小区人际关系方面比普通的志愿者更加专业、有效。让社会工作者能在和谐小区人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推动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搭建网络中介平台利用网络在社区内部建立自己的网上互动平台,保障小区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双重推动作用。目前已经有部分社区采用这种方式,但还没有普及。社区的网上互动平台作为一种邻里间新的沟通方式, 在密切社区邻里关系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邻里之间可以在网上社区里进行各种互动,比如分享各种生活经验,共同探讨改善小区环境的策略。还可以将社区分各种板块,如"育儿版"、"厨艺版"、"棋牌版"等,让志同道合的居民相互交流分享。这不但给了那些爱好上网的居民一个展现自我个性的平台,也促进了小区的信息共享、互惠邻里,增强了小区人际关系。很多原本不熟乃至根本不认识的居民, 通过社区网络空间的交流,相互了解, 增进感情, 有的甚至而走下网络, 走进生活, 在现实中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2.3 居民个体积极参加社区各项活动,构建宜居环境利用共同的兴趣爱好改善邻里关系。兴趣爱好对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自己喜欢打羽毛球,如果邻居也喜欢的话可以邀请他(她)和自己一起去打,或者自己喜欢看电影逛街,那么当自己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记得叫上自己的邻居,尽量和邻居间采取朋友间的交往方式。

  当你的邻居是你的朋友的时候,那么和邻居之间的交流互动自然就会融洽起来。要学会包容、理解和相信自己的邻居。对小区居民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困难的时候,当我们遇到困难急需帮助时,空间距离上更近的邻里的援手会比远在千里的亲人的问候来得更及时有用,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的陌生化的邻里关系最缺的就是邻里间的互相帮助,要是邻里间的帮助能多一点,也就不会发生南京市泉水新村两名儿童饿死家中的惨剧了。所以要改变目前城市小区邻里关系的现状,就要试着在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多多伸出援助之手。

  参考文献:
  [1] 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 顾朝林。城市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 费孝通。费孝通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人际关系论文
返回:城市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