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从国家统治宏观层面来看,我国检察机关是宪法定位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国家权力整体架构中,人民检察院所享有检察权应被认定为法律监督权;同时,在检察权实际运作和检察机关系统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检察机关履行的各项具体权能也具备本质的法律监督属性。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和检察权的性质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关系到检察机关在国家机关的角色功能定位及作用的发挥。
法律监督是中国法治实践与检察学理论研究中的专门术语。在我国宪政语境和法治状况下,法律监督指专门的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运用法律规定的手段和程序,对法律实施中的守护法律、制衡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等具体情况进行监察、督促并能产生法定效力的专门工作。我国法律监督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以公诉为核心的犯罪追诉活动,也不同于苏联的广泛意义上的一般监督,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总体上我国法律监督具有专门性、程序性和法律性,三者均有着中国特定的内涵。
基于各国实际政治背景和传统文化的不同,监督与制约权力的思想也有着各自特点,进而为各自国家治理的需要形成特色化的法律监督思想,并指导实际的社会中权力的运作。法律监督思想是法律监督权制度,即权力制约与监督模式的理论先导,有什么样的法律监督思想就决定了什么样的法律监督模式,进而根据这一模式构建相应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制度。西方国家在三权分立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分权制衡思想和苏联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形成的列宁法律监督理论,是人类在法律监督的思想领域进行的两种各具特色的理论探讨,进而产生了各自的法律监督制度。西方国家除了基本的政治体制实践着权力制约与监督目的外,还根据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统治需要所设置的检察制度也进一步推进权力制约与监督实践。随着新型国家的建立,苏联主张在国家最高权力之下设置检察机关并履行一般监督权,对国家政治法律实践中的各种法律实施活动进行广泛的监督。
为了论述方便,本文认为法律监督权即是指我国检察机关享有的法律监督权,法律监督权制度即是指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制度,法律监督权和法律监督权制度实质上分别是检察机关享有的法律监督权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制度的简称,并且法律监督权与法律监督权制度二者可以在具体制度构建与实际运作中相互转化与共通使用。现代国家均有各自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模式,在实际制度运作中体现为不同的法律监督机制,而实际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模式为整个人类社会寻求权力如何更好地运作于社会提供了实践和经验借鉴。我们可以看到,同是具有法律监督功能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模式,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是在国家整体权力层面设置具体的制度来实现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苏联则采取设置特定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置于国家权力的框架中,除了构建类似西方已有的权力架构之外还创新性地设置了检察权,并且行使着监督其他国家权力的职能,并且已经实际发挥了重要成效。
在历史延续性和文化继承等方面,中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对我国当前法律监督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和广泛的示范作用。中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是指在最高权力,即君权之下独立设置的监视、察看全体官员违法犯罪行为,为维护政令、法律统一的政治法律制度。这一制度的维护法制统一的目的、独立运行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具体作用的社会环境均与我国当前检察制度有着诸多的相似性。现代检察制度中的优秀蓝本——法国的检察制度和苏联的检察制度,在检察机关的宪政法律地位、具体组织领导体制、职权与工作程序和制度的功能目的等均为我国建国后检察制度的诞生与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的检察制度是在列宁法律监督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国情和现阶段状况,在结合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所构建的全面符合实际需要的法律监督权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如何实现这一体系中的各个层面的法律规范得到有效实施,是当前宪政与法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宪法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和法律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是维护其尊严和权威的必要条件,任何完备的法律规范也只有在现实的法律制度实践中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得到改革与完善。构建高效、权威、公正的法律规范实施的保障机制是相关法律规范在社会治理实践的现实得到真正的全面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无论是西方注重以法院为中心建立实施法律规范的司法裁判机制,还是前苏联规定检察机关享有最高监督权以构建检察制度,都在各自国家背景下实践着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中国当前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等等领域出现的诸多滥用侦查权、审判权出现腐败及低动作效率、刑罚执行和监管机关的违法执行行为、行政执法部门权力扩张导致的侵权等等不良现象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并消解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理想状态。当前中国法律监督理论研究中出现的行政权性质说、司法权性质说和行政司法双重性质说等观点论争进一步加剧了检察理论研究的困境,更进一步增加了检察制度实践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确定性。因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重新定位和重构我国的法律监督权制度,进而保障整个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
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权和法律监督属性是我国法律监督权制度的核心要素,是构建完备法律监督制度所必备的逻辑前提,在法律监督制度中贯穿着有关法律监督概念、法律监督行为、法律监督法律关系、法律监督范围、法律监督程序、法律监督责任及责任追究机制,等等。强化当前法律监督权的统一立法是解决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疲软乏力的治本之策,具体落实过程中则有必要扩展法律监督的范围、完善法律监督的程序和手段和强化法律监督的法律责任。
返回本篇博士论文目录查看全文 上一章:中英文摘要 下一章:法律监督权概述
对于大多数现在的法学或法律工作者来说,法律只是一个知识、技术、科学或专业问题,而不是一个同时关乎人格与生命的实践问题,也缺乏将其作为一个实践问题来对待的自觉意识。...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式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后, 如何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成为当前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法律监督权及其制度(一)当代中国法律监督权的内在结构准确界定我国人民检察院所享有行使的法律监督(权)概念,必须充分尊重和理解中国当前政治现实和法治状况,并在此基础之上与之相结合,同时又不能超越现实法治的阶段发展水平。因而,...
一、市场经济模式具有多样性与发展性美国商业部对市场经济有六个法定要求或者说具体标准:货币的可兑换程度,劳资双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自由程度,设立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的自由程度,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政府对资源分配、企业的产出和...
目录摘要Abstract目录引言第一章人身安全权的权利概说一、人身安全权的渊源(一)生存权(二)生命权与健康权二、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权(一)煤矿工人职业的特殊性(二)煤矿工人人身安全权的孱弱性(三)煤矿工人人身安全权保...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我国公诉意见书在本质上都是不断寻找可利用的说服手段的过程。本文主要论证两者结合的可能性以及两者是如何在法律修辞的层面上深度结合的。由于我国公诉意见书中存在词语混用误用、词不达意、逻辑不清、论证不足、说服力不强等问...
法律推理将知识、命题、范式、推论等因素综合起来,实现合目的性判决结论,意味着一个理性化法律活动。在法律推理中,所有前提的选择、认定都涉及主体性的因素,涉及价值选择与追溯,要使法律推理结论与法律体系性、完整性与可预期性匹配,建构法律意义上的...
一、法的价值。法的价值问题不仅是一个法哲学、法伦理学的问题,其对立法、执法实践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法的价值的探究一直是法律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法学流派对法的性状、作用的期望也彼此不同。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就是...
守法是法律运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得不到遵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而法律被有效的遵守,则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终追求。在某种意义上,守法可以涵盖法律运行所有环节和过程,完全具备彻底表征法律的意义和价值。人们为什么要遵...
洞穴奇案是当代西方法哲学大师富勒虚构的一则洞穴探险者因被囚困洞穴无法获救并最终以抽签方式杀害一名同伴以果腹求生的奇案,并以此撰写了最高法院五位法官意见书,萨伯续写了九位法官意见书。在尝试阅读和深入思考《洞穴奇案》这本着作之前,事实上我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