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86 例卵巢肿瘤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有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 2 组,良性组 48 例,恶性组 38 例。所有的患者手术前均进行二维彩超和三维彩超检查,根据患者血管的分布、走行和分支的情况等特点将血管的类型进行分类,计算并记录血管形成指数( VI) 、血流指数( FI) 、血管形成-血流指数( VFI)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维彩超诊断准确率高于二维彩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维彩超下恶性组的 VI、FI 和 VFI 值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恶性肿瘤中的Ⅰ型血管的比例低于良性组,Ⅲ型血管的比例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三维彩超用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而且影像学具有独特的特点,表现为肿瘤实质内的血管丰富,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三维超声; 卵巢肿瘤; 良恶性肿瘤; 诊断。
卵巢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女性中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对于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之一[1].超声诊断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诊断方式,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中,表现出比二维超声更加具有优势的诊断效果[2].三维超声技术是运用三维技术对需要检测的地方进行血流相关的成像,使得需要检测的病灶部位的血流和血管的构造情况能够立体、全面而且动态的展示出来,而且具有无创和可重复性测量的优点[3].二维超声对卵巢肿瘤进行诊断能够对肿瘤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以及血流状况等情况进行显示,但是误诊率比较高[4].而三维超声则能够将病灶处的血流情况更加直观和清晰地呈现出图像,从三维彩超的图像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肿瘤的内部血管中的比较细微的结构,也能够更加明确地看出血管的分布情况,因此能够提供的病灶的信息要远比二维超声所提供信息丰富[5].三维超声的图像比较有立体感,能够对病灶进行更加清晰和直观的表现,我院拟采用三维超声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进行诊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6 月到我院就诊的附件包块的患者共 86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并对肿块进行了病理诊断。纳入患者的年龄在 18 ~ 65 岁之间,平均年龄( 46. 19 ±10. 21) 岁。根据所有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 2 组,良性组共有 48 例患者,恶性组共有38 例患者。
1. 2 检查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手术前均进行二维彩超和三维彩超的方式进行检查,超声的频率设置为 5. 0 ~ 9. 0 MHz,对卵巢肿瘤进行三维立体图,并根据患者血管的分布、走行和分支的情况等特点将血管的类型进行分类,如果肿瘤的实体内部没有血管分布则记为Ⅰ型血管; 如果肿瘤的实质内有少量稀疏的血管分布,仅有简单的分支,则记为Ⅱ型血管; 如果肿瘤的实质内有丰富的血管而且分支也比较复杂,则记为Ⅲ型血管。并对三维能量多普勒的直方图进行分析,计算并记录血管形成指数( VI) 、血流指数( FI) 、血管形成-血流指数( VFI).用 VI 来表示组织内的血管,用 FI 来表示三维扫描时间内的血流强度,用 VFI 来体现彩色比重值得血管和血流信息的结合,用来对血流和血管的综合进行评估。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 0 软件对本次研究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的方式表示,组件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的方式表示,组件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当 P <0. 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维超声和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比较
三维彩超诊断准确率为 93. 02% ( 80/86) ,高于二维彩超的 81. 40% ( 70/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8. 192,P < 0. 05) .
2. 2 三维彩超下良恶性肿瘤的 VI、FI 和 VFI 值比较
恶性组的 VI、FI 和 VFI 值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见表 1.
在妇科的检查中有经腹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检查,三维超声成像等[1].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三维超声成像引起了医学者的关注....
妇科疾病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与子宫疾病等,需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避免病程延长而对生育功能产生影响。但是很多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的有关知识,未及时就诊,使病情加重,增加了治疗难度[1],...
近几年,患有卵巢肿瘤疾病的患者例数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肿瘤之一,于任何年龄段均会出现。对于此类疾病患者而言,在症状表现方面缺乏特异性,从而往往同系列疾病表现出互相混淆的现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