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分子生物学论文 >

二硫键蛋白表达策略的研究新进展(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17 共8013字

 

  3.3.1 Erv1p 体系在二硫键蛋白表达中的应用
  
  细胞内隔室的情况相反,它们存在二硫键从头形成的催化酶,如巯基氧化酶,包括内质网的Ero1、酿酒酵母线粒体内膜空间的 Erv1p 等。如果向大肠杆菌细胞质引入二硫键从头形成体系,可能会大幅提高活性蛋白的产率。但是,此类巯基氧化酶不是直接作用于底物,它们需要媒介蛋白的辅助,如 Ero1 依赖 PDI,Erv1p 依赖 Mia40 等[34].另据文献报道,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dinucleotide, FAD)存在时,酿酒酵母的 Erv1p 可能独立于 Mia40,直接利用氧气分子催化巯基形成二硫键[35].另外,人们发现没有任何辅因子时,Erv1p能有效地使变性牛胰胰蛋白酶抑制剂(含两对二硫键)重新恢复自然状态[34].因此 Erv1p 可能是一种单独的催化二硫键从头形成的氧化酶。

  利用这一特性,2010 年 Hatahet 等[34]将酿酒酵母的 Erv1p 引入野生型大肠杆菌细胞质,首次获得比 (trxB-, gor-) 菌株产率更高的活性目标蛋白。他们的结果不仅颠覆了长久以来野生型原核细胞质不能产生二硫键的普遍观点,还使人们认识到蛋白的氧化折叠除与反应环境相关,还与催化酶类有关。随后,Nguyen 等[36]报道,利用预表达体系可进一步提高 Erv1p 对蛋白氧化的促进效应。但同时还需要融合标签防止折叠中间体聚集。

  他们通过在细胞质预先表达 Erv1p 与二硫键异构酶,使活性 vtPA(含有 9 对二硫键)的产量比过去仅依靠 DsbC 共表达时提高 800 倍以上。另外,该体系也可应用于分子间二硫键蛋白,如人类抵抗素(Resistin)是一种抑制脂肪细胞摄取糖分的激素,成熟的 Resistin 含有 5 对二硫键,并依靠 1 对分子间二硫键形成同源二聚体。以往的表达体系难以获得可溶的或均质蛋白,利用上述方法显着提高Resistin 同型二聚体的产率。由此可见,这类巯基氧化酶似乎可以促进多二硫键蛋白的高效表达。

  3.3.2 QSOX 体系在二硫键蛋白表达中的应用

  另一类静息巯基氧化酶 (quiescin-sulfhydryloxidase, QSOX) 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具有多功能域的氧化酶。QSOX 包括两个类似硫氧还蛋白的功能域、富含螺旋的间隔区以及 FAD 结合功能域。与其他单功能域巯基氧化酶 Ero1,Erv1 等类似,QSOX 可催化二硫键的从头形成,且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37].利用这一特点,2012 年 Abskharon 等[38]

  报道了一种新的大肠杆菌表达体系,他依靠人源重组静息巯基氧化酶(HsQSOX),在细胞质中成功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朊蛋白。随后研究人员针对 QSOX 催化二硫键形成展开了深入研究。2014 年 Zhang 等[39]将 QSOX 与PDI 在 Origami B 细胞质中融合表达,构建了一种超氧化性细胞(superoxidizing cells)。他们以一类新近报道的对氧化还原敏感的绿色荧光蛋白(redox-sensitiv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roGFP) 监测细胞内巯基-二硫键氧化还原电位,发现新型超氧化细胞的细胞质氧化还原电位为-196 mV,比哺乳动物或酵母细胞内质网(约为-230 mV)还高。

  因此,这种超氧化性细胞非常利于二硫键的形成,明显提高富含二硫键蛋白 Gluc、vtPA 等的氧化折叠效率,为利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真核生物多二硫键蛋白提供了新策略。

  4 展望

  蛋白的氧化折叠除了具有热力学、动力学基础之外,还涉及复杂的分子体系,所以它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科学问题。如果蛋白还存在二硫键、糖基化等修饰,其表达折叠将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虽然近年来,人们利用(trxB-, gor-)工程菌株、超氧化性细胞或者二硫键从头形成体系,已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多种二硫键蛋白。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局限性,它们或许只适用于小范围的蛋白。随着生产、研究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更多新型、通用的二硫键蛋白表达菌株或体系,这将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但值得一提的是,2014 年 Georgescauld 等[28]

  发表的研究成果解析了分子伴侣辅助蛋白折叠组装的作用机制,这为科学家们理解蛋白折叠的分子机制带来了巨大帮助。同时,这些理论成果也有助于优化已有的方法策略,或为研发高效的二硫键蛋白表达体系创造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DEMAIN A L, VAISHNAV P. 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by microbes and higher organisms[J].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09,27(3):297-306.
  [2] WONG J W, HO S Y, HOGG P J. Disulfide bond acquisitionthrough eukaryotic protein evolution[J]. Molecular Biology andEvolution, 2011,28(1):327-334.
  [3] LOBSTEIN J, EMRICH C A, JEANS C, et al. SHuffle, a novelEscherichia coli protein expression strain capable of correctlyfolding disulfide bonded proteins in its cytoplasm[J]. MicrobialCell Factories, 2012,11:56-71.
  [4] GOEMANS C, DENONCIN K, COLLET J F. Folding mecha-nisms of periplasmic proteins[J].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2014,1843(8):1517-1528.
  [5] DARBY N J, CREIGHTON T E. Catalytic mechanism of DsbAand its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J].Biochemistry, 1995,34(11):3576-3587.
  [6] INABA K, MURAKAMI S, SUZUKI M, et al. Crystal structureof the DsbB-DsbA complex reveals a mechanism of disulfidebond generation[J]. Cell, 2006,127(4):789-80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分子生物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