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旅游概况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使旅游者领略农村乡野田园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能够满足旅游者求异、求知、求根等需求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产生于 19 世纪中叶的法国.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由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高度发展,乡村旅游在这些国家空前兴盛起来,各国政府以各种方式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时至今日,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熟,成为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绝大多数国内学者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城市周边游.2001 年国家旅游局制定了《全国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2006 年、2007年分别创建了"中国乡村旅游年"、"中国和谐城乡旅游年"的主题乡村旅游活动.2012 年,据国家旅游局初步统计,全国共有 8.5 万个村开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经营户 170 万家,年接待游客 7.2 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 2160 亿元,约占旅游总收入的 8.4%.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近三十年来,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增加乡村就业、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诸如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竞争无序;乡村旅游从业人才匮乏,导游服务质量不高,等等.
二、乡村旅游导游讲解服务现状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中,导游讲解服务环节普遍薄弱.在农家乐、渔家乐等这些最原始状态的但目前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的乡村旅游活动中,导游的服务基本体现在简单组织客人乘车、就餐和简单介绍景区概况等等,大都没有规范的导游讲解服务内容,更谈不上讲解技巧了.
三、乡村旅游导游讲解技巧分析
导游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良好的导游讲解可以增加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景区(点)的认知和感受,有利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从而为乡村旅游增加客源,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今天,导游员应该掌握乡村导游讲解服务技能技巧,更好地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1. 熟悉乡村旅游景区(点)的状况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导游员对于客人将要游览的景区(点)不了解、不熟悉,怎么可能有好的讲解服务呢?作为乡村旅游的导游员,应该熟悉乡村旅游景区内线路走向、各景点分布状况、景点的重要度、设施设备配备情况、服务与管理状况,熟悉门票的淡旺季门市价格、对各种特殊人群价格,熟知购物店的分布、产品构成情况及产品特点等.只有这样,导游人员面对客人讲解时才会信心百倍,胸有成竹,娓娓道来.
2. 感情真挚,热爱尊重乡村旅游
作为导游员,在乡村旅游服务中首先要对目的地的乡土、乡情充满无限的热爱,富有诚挚的情感;热爱淳朴、善良、勤劳的劳动者,这是讲解的原动力!其次是对乡村旅游目的地以主人翁的热情去介绍去讲解,将乡村旅游的口号及理念等内容通过导游的真情讲解,使游客受到感染、引起游客的共鸣,让游客通过住农家院、吃农家饭、泡温泉、摘蔬菜、尝野果、赏荷花、购特产、体验民俗风情等活动尽享农家乐趣,让人们在休闲玩乐中接受环境教育,在游览中回归自然.
3. 讲解中注意导游肢体语言的运用
一般来说,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声音的抑扬顿挫、行站姿势等.面部表情是肢体语言很重要的一部分,一定要大方、自然、得体.面部表情主要从眼睛和微笑来体现和流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要正视游客,目光要柔和,要与游客交流;微笑是春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笑容一定要从内心深处流露才能感化游客.声音的润色也很重要,要有抑扬顿挫.行、站姿势要得体,保持导游风度.总之,肢体语言是导游讲解的助燃剂,能够使导游讲解锦上添花.
4. 讲解语言朴实 , 突出"乡味儿"
"乡味儿"即是原汁、原味、原生态 - 没有被特殊雕琢,没有被商业化污染,处处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而"乡味儿"区别于"城市味",只能是来自于对农村乡野风光、农民生活风情、农业产业属性及特征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挖掘.导游讲解必须贴近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做到语言朴实、清新.讲解词必须有浓浓的"乡味儿",这是乡村旅游景区(点)区别于他类景区(点)的最大魅力所在.
为了更好地突出"乡土味",导游员首先要融入到乡村旅游的生活当中,体会到乡村旅游的乐趣,自己体会不到,对客人的讲解要富有"乡土味"也无从谈起;第二,导游员应当将乡村旅游所要传达的信息 -- 即闪光点传达给客人,要从农家纯朴的乡情、乡乐及也许司空常见的事情、甚至是物品,探究历史,将这其中的历史渊源讲给客人,让客人体会发现其中的奥秘、乐趣,学习到原来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游客体会到与城市生活的不同乐趣,从而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第三,"乡土味"要求导游对当地的生活习俗及方言要有所了解,站在游客和乡村旅游开发者的角度把游客此行的"感受生态之美,畅享自然风光"的旅游目的和乡村旅游目的地传达给游客的"体验农家乐趣,观赏生态美景,欢度休闲时光"的理念通过自己的讲解"二合一"地表达出来.
5. 突出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以农村自然风光为基础,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是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新的增长点.可以预见,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游客对乡村自然环境的天然性和纯净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乡村人文环境的"文化性"越来越热衷.
乡村旅游资源融纳着古代先人的思想、情感、意识形态,承载着古代科技成果,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通过导游员生动形象和传情的讲解,旅游者才能真正领略乡村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奥秘,从而丰富乡村文化知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6.强调乡村旅游资源的教育作用
导游员要深刻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育人内涵,通过自己的精彩讲解,让客人接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或者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更好地突出旅游资源的社会效益.
7.注重对游客参与体验内容的讲解服务
乡村旅游不同于其他的旅游方式,乡村生活体验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往往要求在农村亲身参与农业劳动,亲手制作和品尝农家特色的食品,在田间、果园、鱼塘或牧场领略乡村生产和生活.可以说,追求心神的宁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健康快乐以及渴望乡村风土人情体验是城市人到乡村旅游的主要目标.因此,导游员需要熟练掌握乡村旅游资源中的"体验性"内容,至少做到自己本身就是"熟练工",这样才能以更好更鲜明和更特色的解说服务于客人,让客人收到良好的体验效果.
8. 凸显灵活性针对性
由于职业、学历、专业、地域和性格等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景点,不同的游客有不同的认识,感兴趣的地方也不一样,所以导游在讲解前应认真分析游客组成,灵活选取有针对性的内容给予讲解,而不是"千客一词".比如,导游在讲解云南石林时,一般都会重点给客人介绍"阿诗马与阿黑"的传奇故事,但其实不少游客的兴趣点不是这故事,他们希望导游能从地质地貌的角度介绍石林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从而获得地质科学知识.
9. 充分体现环境保护的思想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折射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贴近自然、原真性的景致才是可持续的、永久的.所以,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农村生态环境、村落环境、文化景观等的保护问题.乡村导游员本身就是环境保护的宣传员,在导游服务尤其是讲解服务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贯穿环保理念,同时激发客人的环保意识,共同做好环境保护事宜,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德刚 .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 [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 .
[2] 周建明,蔡晓霞,宋涛.试论我国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历程及体系架构【J】旅游学刊,2011,26(2).
[3] 王煜琴.模拟导游 [M]. 北京 :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3.
[4] 王云才,许春霞 .,郭焕成.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J].干旱区地理,2005,28(6).
[5] 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 [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全国悄然兴起,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体验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凭借其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旅游发...
0、引言自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之后,乡村旅游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议程与重点扶植对象,发展更是迅速。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作用显著。但...
一、引言作为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传统文化甚是丰富多彩,其中的民俗文化更是积聚了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具有多姿多彩的文化特征。应该来说,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文化资源,为旅游业中的新兴旅游形式-乡村...
古村落一般是指有幸保存下来、并具有一定历史底蕴的古代村落。我国古村落数量多,分布地域广,历史文化价值高,古朴的民俗民风与美丽如画的乡村田园风光交织在一起,表现出独特的旅游观赏价值。我国古村落乡村旅游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古村落乡...
众所周知,乡村旅游迎合了21世纪全球人居与旅游回归自然的生活质量意识,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旅游趋势。根据国内外现有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从旅游形态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的特色农家乐休闲游;二是乡村农业观...
1、共生理论的涵义共生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早源于生物学,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97年首先提出,是指不同生物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与其他生物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互相依赖,各能获得一定利益的一种生物...
一般认为,京郊农村旅游业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京郊农业旅游取得长足的迅猛发展,呈现了覆盖范围广、类型丰富多样、从业人口多等特点。据北京市旅游局统计,2013年北京市农业观光园1299个,总收入27.4亿元,增长1.8%....
题目:海口市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路径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相关概念和理论(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功能1.乡村旅游概念2.乡村旅游的基本功能(1)对旅游者的功能(2)对旅游目的地的功能(二)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1.形象与旅游形象2.乡村旅游...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关于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也进入轨道,但是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规划开发、营销管理、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阐述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梳理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文献,为乡村旅游利...
一、引言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2011年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