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电气工程硕士论文 >

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系统优化设计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02 共503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本文通过搭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模型,得出了单台和多台电动汽车充电机工作时的谐波和无功功率的特点,改进了混合型HAPF的控制策略,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站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问题,相关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1)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站工作过程中对电网造成的电能质量问题:应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仿真模型,分别对单台和多台电动汽车充电机工作时的谐波和无功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下面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的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介绍了几种传统电能质量的治理方法,针对传统方法的缺点,提出用一种注入式HAPF来治理电能质量,对HAPF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了注入式HAPF的经济性和优越性。

  (3)介绍了几种传统的谐波和无功电流的检测方法和传统规则采样法,针对传统方法的缺点,提出用改进型算法和改进型规则采样法进行控制,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采用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4)为了验证所采用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搭建了仿真模型和实验样机,仿真结果和用电能质量分析仪采集到的HAPF投入前后的对比数据显示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展望

  由于时间关系,本文只对电动汽车充电站并网后引起的一部分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来的后续研究工作应该在下述问题中展开研究。

  (1)对于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治理来说,建立一个精确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模型是十分重要的,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要想建立一个精确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模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电动汽车充电站模型的建立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2)对于HAPF的控制策略来说,尽管本文采用了改进型的控制策略,但是应更加深入的研究HAPF的控制策略,寻求更好的控制策略,使HAPF的控制变得更为简单、精确、安全、稳定、智能、经济,从而提高HAPF的性能。

  (3)对于HAPF本身来说,因为HAPF的种类众多,应该对新型HAPF加以研究,使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的治理变得更加经济、有效。此外,对于应用在高压场合的HAPF也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4)由于精力有限,只对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引起电网可靠性、电网局部过负荷、网损等问题没有进行研究。此外,智能充电技术、新型电动汽车电池、电动汽车的控制技术等方向也是当研究的热点。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尽管由于各种原因,电动汽车还没有大规模的普及,但因为电动汽车本身具有各种优点、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必定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陈清泉,詹宜君.21世纪的绿色交通工具一电动汽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胡泽春,宋永华,徐智威.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2012,32(4):1-10.
  [3]尹春杰,张倩,刘振.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系统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J]?电力电子技术,2011,45(12):63-65.
  [4]朱世盘,刘峰,从洋.电动汽车对城市配电网的影响和谐波分析[J].华东电力,2012,40(5):6-39.
  [5]刘国海,魏明洋,陈兆岭.电动汽车充电机谐波抑制工作机理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1,45(12):11-13.
  [6]杜学龙,刘志珍,王建.电动汽车充电站谐波抑制方法的对比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19):139-143.
  [7]肖湘宁.电能质量的分析与控制[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8]高赐威,张亮.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的综述[J].电网技术,2011,35(2):127-131.
  [9]李惠玲,白晓民.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7):38-42.
  [10]郑竞宏,戴梦婷,张曼.住宅区式电动汽车充电站负荷集聚特性及其建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32(22):32-38.
  [11]李增国,丁祖军,梅军.基于坐标的谐波与无功电流检测方法及仿真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11):71-73.
  [12]林海雪,范明天,薛慧.电力系统谐波[M].北京:电力出版社,2008.
  [13]谭甜源,罗安,唐慧欣.大功率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3):41-45.
  [14]姚为正,王群,刘进军.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方式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1999,14(6):47-51.
  [15]陈全世.先进电动汽车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16]谭云强,仇超武.智能电网下电动汽车充馈电分析与设计[J].华东电力,2012,40(5):85-87.
  [17]牛利勇,姜久春,张维戈.纯电动公交充电站谐波分析的模型方法[J].高技术通讯,2008,18(9):953-957.
  [18]张谦,韩维健,俞集辉.电动汽车充电站仿真模型及其对电网谐波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2012,27(2):159-164.
  [19]曹秉刚,张传伟,白志峰.电动汽车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38(1):1-5.
  [20]Chan CC.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electric and hybrid vehicles[J] .Proceeding ofIEEE,2002,90(2):l-29.
  [21]田春霞.电动汽车用先进电池的现状及发展[J].电池,2000,30(2):83-85.
  [22]赵俊华,文福拴,杨爱民.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其调度与控制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4):2-10.
  [23]刘继权,张茂松.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新型谐波检测法[J].电测与仪表,2012,49(10):29-32.
  [24]李圣清,罗飞,张昌凡.基于及&运算方式的改进型谐波电流检测方法[J].电气传动,2003,36(2):48-50.
  [25]王兆安,杨君,刘进军.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6]卢艳霞,张秀敏,蒲孝文.电动汽车充电站谐波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6,18(3):51-54.
  [27]王帆,包海龙,徐凡,顾洁.电动汽车接入对配电网运行影响的研究与分析[J].华东电力,2011,39(7):89-92.
  [28]Gomez J C, Morcos M M . Impact of EV battery chargers on the power quality ofdistribution systems[J]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 2003, 18(3):975?981.
  [29]黄梅,黄少芳.电动汽车充电机谐波的工程计算方法[J].电网技术,2008,32(20):20-23.
  [30]罗安,涂春鸣.电网谐波分析与谐波系统的研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32(6):631-634.
  [31]李春舟.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05,20(7): 44-47.
  [32]周丽,蒋平,曹莹.基于本彳坐标变换的畸变电流矢量检测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22(12): 17-19.
  [33]马莉,周景海,吕征宇等.一种基于变换的改进型谐波检测方案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20(10):55-60.
  [34]宋焕东.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5):21-23.
  [35]黄梅,黄少芳,姜久春.电动汽车充电机(站)接入电力系统的谐波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32(5):85-88.
  [36]涂轶昀,李灿,承林.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华东电力,2011,39(7):85-88.
  [37]计长安,罗亚桥,徐斌?电动汽车充放电站谐波治理仿真[J].华东电力,2010,38(11):1682-1684.
  [38]曹武,江楠,刘康礼等.改进谐波分次检测结合集中电流环的APF谐波独立控制实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3):387-396.
  [39]荣飞,罗安,范卿.一种新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J].高电压技术,2008,34(1):138-141.
  [40]张秉良,孙玉田,李建样.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谐波特性及治理措施[J].低压电器,2012,20(15):44-49.
  [41]刘晓东,徐豉.正弦脉宽调制技术幵关时间点精度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30(12):55-59.
  [42]叶健诚,桑林,李昱凌,等.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谐波分析与仿真[J].电测与仪表,2011,48(549):34-37.
  [43]高聪哲,姜新建,李永东.一种新型自均压二极管钳位级联有源滤波器[J].电力系统
  [44]赵俊华,文福拴,杨爱民.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其调度与控制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4) :2-10.
  [45]张志伟,顾丹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2013,46(6): 91-95.
  [46]陈新琪,李鹏,胡文堂,等.电动汽车充电站对电网谐波的影响分析[J].中国电力,2008,41(9): 31-36.
  [47]JQIAN Kejun,ZHOU Cheng,ALLAN M etal.Modeling of load demand due to EVbattery charging in distribution systems[J].IEEE Trans on PowerSystems,2011,26(2):802-810.
  [48]CHEN M,RINCON-MORA G A.Accurate electrical battery model capable ofpredicting,runtime and I-V performance [J] .IEEE Trans on Energy Conversion,2006,21 (2):504-511.
  [49]王研.电力系统谐波抑制技术与仿真分析[J].电气应用,2012,31(18):80-84.
  [50]CLEMENT-NYNSK,HAESEN E,DRIESEN J.The impact of charging plug-in hybridelectric vehicles on a 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grid[J].IEEE Trans on PowerSystems,2010,25(1):371-380.
  [51]张秀娟,杨潮,唐志.串联型电能质量控制器注入电压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23(2):15-20.
  [52]吴敬兵,罗安,马伏军,等.无功和谐波补偿装置的控制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31(5):43-48.
  [53]李娜,黄梅.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充电机接入后电力系统的谐波分析[J].电网技术,2011,35(1):170-174.
  [54]肖国春,刘进军,王兆安.电能质量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J].电力电子技术,2000,34(6):58-60.
  [55]马惠,刘静芳,刘斌帅.改进的有源电力滤波器三角波脉冲调制电流控制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24(11):30-33.
  [56]FERNANDEZL P,ROMAN T G S COSSENT R,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on distribution network[J].IEEE Trans on PowerSystems,2011,26( 1):206-213.
  [57]王克柔,吴燕仙,李玉玲.一种电流型三相逆变器PWM调制的数字实现[J]电力电子术,2011,45(4):76-78.
  [58]KemptonW,Tomic J.Vehicle-to-grid power implementation:from stabilizing the gridto supporting large-scale renewable energy[J].Journal of PowerSources,2005,144(1):280-294.
  [59]ChristopheG,George G.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vehicle-to-grid(V2G)implementation[J]-Energy Policy,2009,37(11):4379-4390.
  [60]李俄收,吴文民.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对策[;r].华东电力,2010,38(1):109-113.
  [61]BassR, Harley R,Lambert F, et al. Residential harmonic loads and EV charging[C].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WinterMeeting, 2001: 803-808.
  [62]HadleyS W. Impact of plug-in hybrid vehicles on the electric grid[R].ORNL/TM-2006/554,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Oak Ridge, 2006: 1-30.
  [63]JIANG Xiaohua JIN Ji A le emedi. Adaptive fundamental component detectionapproach to power harmonic compensationbased on the RLS algorithm[J] .ChineseJournal of Scientificlnstrument 2006, 27(1):1-8.
  [64]姜钰梁,谭智力,董彦敏.基于FFT的电网谐波检测误差分析与研究[J].电源技术,2012,36(9):1383-1385.
  [65]叶德云,罗欢,刘开培.基于Fryze功率定义的三相系统广义无功实时检测方法[J].电气应用,2005,24(10):142-146.

  
  致谢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在兰州理工大学这片莘莘学子向往的知识沃土学习生活了三年,在此期间我收获了许多未来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知识与道理。如今,我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许多人的关心和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学业,在即将毕业的时刻,在这里我要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党存禄教授,在学习方面,党老师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为人正直、态度和蔼可亲,在开题和撰写小论文和毕业大论文的过程中,对我进行了大力的指导,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我的论文进行审阅,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党老师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小论文的发表和毕业大论文的撰写,并逐步培养了我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在生活方面,党老师对我关怀备至,多次对我的生活状况进行询问。此外,您还是我未来道路上的引路人,教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无论是在以后的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对我起到很大的帮助。“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您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是这三年来收获最好的诠释。在此,谨对党存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与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甘肃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葛智平老师,葛老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教给我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要求我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在我小论文和大论文撰写过程中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此外,在做实验过程中,甘肃省电科院也提供了许多的帮助,使我能顺利完成实验,在此,向他们表达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还要感谢我实验室的室友,尤其是已经毕业的刘虎、林国富、赵鹏林、王成珠学长和同届的赵晓刚、张宁、李勇同学对我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了莫大的帮助,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使我受益匪浅。在此,祝他们前程似锦,一帆风顺。

  再次,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正是有他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才有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在此,祝你们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最后,衷心地感谢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电气工程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