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物流工程硕士论文 >

福州市物流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引言(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05 共609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1.2.2 国内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研究综述

  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起点低,物流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目前,我国物流发展的弊端是各地、各行业、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实施标准,造成物流信息数据不规范,难以互通,物流信息化成为国家、地方加快发展的阻碍。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将有效破解难题,推动物流信息化的加快发展。因此,2009 年 4 月,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明确的提出我国将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随着国家、地区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作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其规划与建设已是迫在眉睫[25].

  (1)区域物流信息化理论国内的物流信息化理论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发展现状,提出的物流信息化理论,即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区域物流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网络规划,实现区域物流资源信息共享,提升物流全过程的整体运作水平,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资源、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并以此来带动周围地区的物流发展,促进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57][58].蒲忠等(2007)在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找出我国在发展物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物流信息标准的不规范、不统一成为制约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就推进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举措、平台建设,技术手段、人才培养、企业合作等提出了建议[24].赵爽(2010)以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作为研究方向,认为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主要依赖于制度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和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构建[28].

  (2)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支撑技术方面从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来看,区域物流平台的优化运作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支持。不少学者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信息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张洁(2010)分析了我国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现状与背景,以功能需求为切入点,提出了构建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的详细解决方案。该平台采用Web service 和基于 XML 的数据交换技术,整合原有各方信息资源,能够跨平台调用软件组件,重复利用原有软件资源;并采用基于 Java 组件和 J2EE 平台技术,能更好地保护和整合软件资源,具有良好的平台无关性和可扩展性[40].张劲珊(2009)按照物流运营的全过程,结合计算机,网络,POS,EOS,EDI,条码,系统地探讨了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42].彭扬,傅培华,陈杰(2009),阎光伟(2008)等介绍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条码技术,射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信息技术等。

  (3)结合我国地区区域实情,理论指导实践方面(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实例)程志君,王菽兰(2008)认为对物流信息的强烈需求,使得建立一个全面、实时、快速、易用的协同物流信息平台非常迫切。该平台可提供个人、企业发布、浏览、查询相关的物流信息,可以借助平台交互,通过网络,短信,语音,移动网络等,真正意义上使整个用户群体的及时获得实时信息[45].朴光赫,杨威(2011)结合延边现状,确定适合当地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用户主体、市场类型、服务区域、及基本网络体系结构,并为延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提出了战略建议[50].陈教义(2008)把实际工作经验的想法与理论相研究,提出了浙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建议,即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规范的应用系统,引进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并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51].黄永斌(2010)认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可对物流资源有效整合,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并对区域物流系统,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22].在物流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外各种经验,国内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渐渐有了发展:浙江、江西、吉林、上海、安徽等省市先后建立起了区域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综上所述,欧美日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一般占该国 GDP 的比重较低,空载率也较低,关键就在于他们应用了信息管理技术,尤其是 ERP 技术、GIS 技术、GPS 技术和通信技术,并且依据区域特色,建立了为区域物流信息化服务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及时准确的提供各类物流活动的信息,达到资源有效整合的目的。国外区域物流信息化的特点:①物流信息化的核心是服务;②物流信息化基础是标准;②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是应用。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都在积极推进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但区域物流信息化发展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仍以专线为主,不利于物流信息的沟通;良好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缺乏,使得物流信息化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物流信息化缺乏整体的规划;物流信息化标准尚未出台;物流信息化综合应用人才严重缺乏等等。区域性以及物流服务定位的差异,使得区域性物流的用户群不同,用户群对物流信息的需求也会不同。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应怎样规划及如何运用区域物流信息的相关理论,体现区域物流的特点,就成为一个值得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针对福州市区域物流的发展现状,依据现代物流、区域物流和物流信息化的相关理论,以物流信息平台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政府部门、物流企业、企业客户三方面进行供需分析,提出构建福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总体思路,探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整体架构,设立物流信息平台信息处理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最后对该平台建设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各种物流活动更为高效与顺畅,使物流系统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为物流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1.3.2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

  文献归纳法。通过广泛阅读研究国内外有关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文献、杂志、网上等资料,并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掌握与本研究论文相关研究成果,为论文提供研究依据和理论基础。

  定性分析法。根据物流、区域物流、物流信息等相关理论,采用定性的方法,介绍了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分析了福州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需求,提出了福州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构想。

  实地调查法。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涉及政府、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和企业。本人在研究过程中,深入各地充分调研,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广泛交流,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事实依据。

  本文的创新点如下:本论文立足福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化实际状况,结合现代物流,区域物流信息系统等理论,探讨该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策略,并从平台的总体构架,功能模块,实施策略进行了战略分析。预期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福州市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进程中,极需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目前,不少专家学者对福州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有较好的总结,但对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环节,即物流信息化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重点把握物流信息化研究方向,论证了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的必要性,提出了福州市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战略目标、总体框架结构、实施模式、保障措施等,相关对策与建议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较强,可为政府部门提供有益借鉴。(2)本文密切联系福州市物流发展的实际问题,从政府部门、物流企业和企业客户三方面的物流信息需求出发,站在物流供应链的角度全面分析,深入阐述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运作。论文选取的角度较为新颖,数据比较翔实,论文论证充分有力。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物流工程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