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建构主义教学观在二外俄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14 共4530字
论文摘要

  21 世纪高等教育将发生的重要变革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的教育转变,树立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点。
  
  笔者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极大的启示作用。下面,我们就将结合二外俄语教学的教学课程来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的问题。
  
  一、建构主义的内涵及对教学的启示
  
  1.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又称作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是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西方教育心理学最新教学理论,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 J.Piaget) 于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被看做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此外学家维果斯基、布鲁纳等人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反对客观主义反映论,它反对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及客观主义认识论。和实证主义所提出的本体论上的客观现实世界不同,建构主义承认的世界是主观经验世界。
  
  建构主义关注经验现实,并认为客观现实是我们无从知晓的,我们只能得到世界的“经验现实”。对世界的理解和自我的知识和经验密切相关,每个人自己探索知识的建构,形成“万物皆备于我”的局面。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积极主动建构的一个过程,他是根据以前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针对性来知晓新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不是在被动地接受新信息。因为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毕竟十分的有限,在这种基础上建构的当前事物的意义,不一定就是事物真理的最终面貌。
  
  当然,知识的建构也不是随心所欲或者任意建构的,建构知识的过程是通过与学习伙伴的交流、协作、会话达成一致,并且还需要加以不断的修正。这个过程,可能要受学习伙伴、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由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所处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学习情感的个体差异、事物的复杂性的存在,所以每个学习者对于相同事物建构的意义是不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学习的社会性、学习的物理情景、学习的自主性。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我们要合理地看待各种客观或者主观因素,从前大家只重视知识的传统教授,教师担任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知识的灌输,没有个人的想法,现在建构主义重新对课堂的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进行定位,教师担任的角色仅仅是知识的引导者、学习合作的伙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交流学习最终合理建构个体合理的知识。从这一点来看,这与我们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不谋而合的。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 及教学过程) 的稳定结构形式。”( 余胜泉等 2000: 7)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张的是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括情境、会话、协作、意义建构 4 大要素。我们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理解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领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环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何克抗 1997: 74)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对我们教师的教学组织是一个更大的挑战,现在的信息传播快,知识的来源面宽。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水平千差万别,教师的知识更新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教材传授的知识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媒体也不全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教师要能起到组织者、指导者、领导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进行学习环境的创设、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也就是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协作式探索学习。显然,这与传统的照本宣课,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截然不同的。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在二外俄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作用,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以合作为主的主要学习过程来完成意义建构。
  
  在二外俄语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不重视,对学习目的的不明确,要完成这一门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基础课,这就需要二外老师在和学生的相处中,比平时要了解更多,这有利于开展学习环境创设,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我们认为,在二外俄语教学中开展建构主义的学习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非常有益的。
  
  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来指导二外而与的教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就以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二外俄语《大学俄语简明教程》第 9 课《我的大学》的教学实践为例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1. 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烈主张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个体出发,以人为本。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首位。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习的主题和要点。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习者的这个个体,考虑到学习者的特征( 包括学生的技能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心理特征等) ; 其次要尊重学生本身内在的逻辑体系特征,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结构关系、以便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为学生创设学习的环境。
  
  建构主义强调的学习应该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减少课本知识与需要解决问题的差距,强调的是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不是学习的知识是摆设,不能应用。因此,教师创设的主题应该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在这课的学习中,我们尽量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多媒体制作视屏为学生创设一个仿真的情境。我们根据课本内容的描述,利用同学们熟悉的校园图片信息,和学生熟悉的任务、校园环境做成课件,这样以下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具有主动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动性。本课设计的学习情境包括了: 背景情境( 大学的普遍形象) ,交际情境( 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语言情境( 讲解词语的搭配,句与句的联系) ,演练情境( 提供同学对话演练的主题) 。老师在上课前的准备时就应做好这些情境设计、并将这些设计嵌入教学的过程中。其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往往在讲解单元知识点的时候,老师不要举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例子,二要努力提供一些实际相符的例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能获得一些实用的知识,老师在讲解后再提供一些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表述,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的迁移,也有利于学生成就感的培养。
  
  2. 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学习
  
  在本课教学正式开始以前,老师应该依据为学生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预先提出一个教学任务,向学生告知这课需要了解、理解、掌握的知识点,主要解决的问题( 包括形容词的性数、物主代词的性数以及与名词的搭配) ,如наш университет,наши аудитории,новый и большойуниверситет; 寻找参考资料,拓展学习指导等等,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探索问题,,有助于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形成了一系列的以设疑、质疑、释疑的教学过程,成功的教学活动往往是多种学习策略的有机结合,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就针对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使用建筑行业中“脚手架”作为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是通过支架( 教师的帮助) 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例如,本课课文的将课文是分阶段进行的,先解决词组的搭配,在解决动词的基本用法,再解决浅层的理解,再到转换成自己的知识。这里,老师负责提出问题,给出提示,最终由学生解决问题。
  
  “抛锚式”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影响力的真实问题或真实事件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问题或真实事件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这类事件或问题一旦被确定了,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也就被确定了。学习者要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个教学模式特别适合本课的教学,因为这片课文描述的内容就是一所美丽的大学校园,校园里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操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都是学生每天经历的场景,特别有亲切感,原来大家的大学生活都差不多,就像在描述自己的校园一样,让学生在可控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重现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非常有用。
  
  3. 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策略,教学是与学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并要扩展每一个学习者的环节。这个理念鲜明地告诉我们。现代教育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讲到底的单向的信息传递,而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应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各种信息的反馈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观察力和分析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共享的,学习过程的主动建构。在二外俄语的教学中,可以用到协作学习的教学活动非常的多,比如针对语法、词汇、会话、问题的讨论等等均可以开展不同规模不等的写作学习。这课的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可以让学生把所学过的所有的形容词和相应的名词搭配,把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对话,根据课文内容相互提问并解答。如一组学生可以问: Где находится ваш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Какой вашуниверситет? Что делают студенты в общежитии? 等等问题,另一组的同学则负责按照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在课文掌握的比较熟练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之间用自己的话改变人称形式来复述课文或者描述自己的校园。当然教师在组织协作学习时,应该能够把握全局,通过提示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代替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协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意义建构; 协作学习还能适应不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更能增强学生的平等意识。同时协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沟通,学会处理分歧,学会分享学习成果。
  
  四、结 语
  
  建构主义从全新的视角拓展了当前教学领域,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通过体现以人文本的精神,开展以学生为重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存进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培养,完善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最终达到作为二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74~81.
  [2]胡凡刚.建构主义理论及对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2):78~81.
  [3]赵蓉晖.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俄语精读课教学设计[J].中国俄语教学,2006,(4):40~43.
  [4]薛国凤,王亚辉.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5]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