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内保险市场逐步对外开放,促进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保险市场繁荣,保险机构需要大量具有较强实践分析与判断能力的保险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重视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保险市场的发展。
一、医疗保险专业发展现状
医疗保险是一个新兴学科。作为保险学与医学交叉的新兴专业,其培养目标为: 具备比较扎实的保险学、管理学及相关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商业保险机构、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机构从事销售、核保与理赔、客服、培训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保险人才。据调查显示,全国约有 20 多所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与保险有关的专业,多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或公共事业管理下的医疗保险方向或保险专业。
商业性健康保险的迅猛发展大大增加了对医疗保险人才的需求,然而医疗保险人才的供需情况是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突出表现在医疗保险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影响医疗保险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突出因素是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差,致使医疗保险人才供求出现了“两难错位”: “保险公司人才难求,保险学生工作难找”.
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根本原因在于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陈旧,校内实践教学不能满足学生专业课程实践训练,校外实习缺少系统科学实践技能培训,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扩大医疗保险毕业生毕业与就业的距离。完善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科学的实践体系已经成为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开设医疗保险专业的高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其中医疗保险模拟实践探索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医疗保险专业模拟实践平台的建设
改善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医疗保险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内实践和技能训练。课内实践主要在校内进行,通过案例分析、保险业务流程的训练,来强化业务技能。技能训练则在实习基地进行,通过到保险公司考察、观摩、上岗等训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然而,校内实践是以课程为主线,缺乏综合实践设计,校外实践过于集中,造成校内外实践教学相互割裂,缺少有效衔接。
医疗保险实践模拟平台是根据医疗保险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设计模拟软件,利用计算机让学生在虚拟保险环境中模仿保险业务的专项技能或综合能力。医疗保险模拟实践平台是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打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离式教学模式,构建综合性实践项目,实现校内外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医疗保险模拟实践主要是根据医疗保险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设计的模拟工作过程、工作环境、岗位职责的专项技能或综合能力的一种实训,旨在要求学生把已经学到的专业知识迁移为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双重性: 一是要为学生毕业工作做准备,二是要为将来进一步深造预留接口。为此,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上就要突出实践性,通过校内模拟实践平台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应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医疗保险专业实践模拟平台的功能
1. 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某一专业的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成为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的人。培养目标具体包括: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疗保险人才,是各个高校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要实现此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对于保险机构业务管理,尤其是承保、核保、理赔等实务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模拟保险实践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医疗保险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可以锻炼学生保险业务操作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
2. 能缩短毕业与就业的距离。医学院校开设医疗保险专业 ( 或方向) 优势在于医学教育资源,劣势在于保险师资力量薄弱。校内专业教师缺少医疗保险实践经验,校外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管理松懈,而校内实习指导教师难以介入,导致学生见习与实习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模拟保险实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教师实务经验不足的缺陷,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缩短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工作的时间,缩短学生毕业与就业的距离。
3. 可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具有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及自身可持续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随着用人单位对医疗保险专业毕业生要求的不断提高,实践能力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指标。部分用人单位要求学生上岗就能够胜任医疗保险业务工作,为使毕业生达到 “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过硬”的目标,提高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开展校内模拟保险实践教学,提升毕业生医疗保险业务技能显得极为必要。
4. 增强专业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医疗保险模拟实践平台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而且能够促进保险专业教师实务操作能力的提高。校内保险教师一般都是来自高校毕业生,没有保险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践技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受专业保险师资数量限制,专业教师到保险公司等部门进行挂职锻炼的计划长期得不到实现,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没有锻炼和提高。如何提高保险教师实践能力一直是困扰医疗保险专业教学的瓶颈难题。开设模拟保险实践,为解决这一难题找到了可行途径。这样既能提高保险教师实践能力,又能扩大其研究领域。
5. 是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的崭新平台。模拟保险实践教学的全面、系统的展开,能够为高校与保险企业在教学、科研、培训等多方面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有效利用这个综合实践平台,一方面高校可以运用自身的科研能力为保险企业的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培养企业文化、产品改良、新产品开发等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实践教学设施和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团队可以为保险企业员工提供高质量的实务操作性培训,实现高校和保险企业的科研合作和社会保险人才的 “再教育”功能。
四、医疗保险专业模拟实践平台建设思路
医疗保险模拟实践平台是在医疗保险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建立一种网络教学平台。
1. 医疗保险模拟实践平台的建立模式。目前,国内医疗保险模拟实践平台建立模式主要有单独模式和复合模式两种形式。单独模式是指建立单一医疗保险实践模拟平台,侧重于医疗保险、寿险精算和商业健康保险,以培养保险技能; 后者建立综合保险实践平台,集财险和寿险、业务模拟与精算为一体的多功能保险实践。鉴于模拟实践平台功能,应积极拓展其使用率,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者有机结合。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模拟实践平台建立应从单一业务模拟保险实践起步,发展方向为综合模拟实践平台。医疗保险模拟实践平台建立可以尝试校企合作形式,即学校与健康保险公司合作,学校投入硬件设施,保险公司负责人员和技术的支持,强化教学与实习基地的有机结合。
2. 医疗保险模拟实践平台的管理机制。医疗1理体制,采用 “学生为主导,教师为指导”的管理方式。模拟实践平台按照商业保险公司内部机构设置,包括医疗保险营业柜台、保险营销与谈判、保险战略与规划、保险理赔与法律服务等模拟办公场所。根据教学需要,学期初制定实践课课表,由实践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对学生保险业务操作进行指导; 课余时间实践平台面向学生自由开放,保证学生及时进行业务训练。这种 “类似企业”的管理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实践平台运行中来,促进了学生们对保险公司业务的熟悉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3. 医疗保险模拟实践平台开设的实验项目。开设科学的实验项目是模拟实践平台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重视保险实验,合理安排保险实验内容,才能使得保险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实验项目由实验课程决定,根据医疗保险实验课程性质,实验项目主要包括: 专业基础实验项目、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以及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目前专业基础实验项目和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进行探索。
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主要包括保险业务的团队模拟训练和个人模拟训练。团队模拟训练是指在仿真模拟情境下,学生在虚拟的岗位上完成相应的岗位职责,实现保险业务正常运行。个人模拟训练是指给学生不同实务案例,让学生按照保险公司运作方式,独立完成业务活动。通过相关业务的模拟( 仿真) 训练,即学生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和客户特征下分别模拟客户或保险公司进行 “交互式”操作,按照预设的虚拟保险业务情节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其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把已经学到的专业知识上升为职业能力。
医疗保险实践内容覆盖保险公司运作过程,主要包括承保、核保、制单、缴费、保全变更、理赔、核赔、给付等八大项目。学生通过团队 “互动式”操作逐步熟悉现实保险业务的工作流程,达到熟悉健康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的目的,提升毕业生业务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内综合实践教学方式,医疗保险实践平台建设仍处于探索过程中,开办医疗保险专业的高校必须面向社会,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保险企业拥有丰富教学资源,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才更能发挥平台的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曹乾,张晓,翟成凯。 我国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缺陷与改进路径[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 2) :10 ~11.
[2]冯文丽,郝洁。 校园保险超市实验教学模式及构建对策[J]. 全国商情,2011,( 16) :94 ~95.
[3]陈珍。 高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 甘肃科技,2010,( 7) :176 ~177.
[4]刘波,曲青春。 高等院校金融学科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1,( 18) :65 ~66.
[5]张瑞纲。 财经类高校保险实验室的建设初探[J]. 上海保险,2008,( 9) :53 ~54.
[6]袁春兰。 保险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J]. 甘肃科技,2010,( 23) :179 ~180.
目前,社会对秘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秘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需要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跑出去能干的复合型应用型秘书人才。这就要求高校秘书学专业培养融知识、能力、技能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川。但是,长期以来,秘书学科归属于汉语言文学一类,其...
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将实践教学放在一个相对较轻的位置.近年来,许多高校意识到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开始重视实践教学.但是相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方式方...
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国际交流日益广泛频繁,翻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用国际译联主席贝蒂科恩女士的话说:假如这世界有一天没有了翻译,联合国将不复存在,世贸组织将无法运行,一切国际机构都会瘫痪。传统意义上讲,高校翻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将《宪法学》课程置于精品课程建设的视域下,对其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发展进行探析,以期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到理想的改革与完善路径,切实提高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质量。一、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的要求(一)先...
引言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席卷全球的绿色革命,以绿色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为迎接这一革命浪潮的到来,从20世纪末期开始,全国很多高校都开办了生物技术专业(或生物工程专业),但办学水平却参差不齐,与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
《审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审计学专业和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学生最重要的专业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应用各种基本的审计方法来处理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学生对审计方法的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审计...
证券投资学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融合了财会、经济、金融等学科的知识,是一门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课程。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社会对理财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升,用人单位更注重人才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高校过去根据自身情况采用的一...
物业管理行业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伴随房地产市场而产生和发展,因此,可以将物业管理列为房地产行业的延伸或者附属,但房地产行业近年来发展遇到瓶颈,但物业管理行业则朝气蓬勃,发展势头明显超过房地产行业.正是如此有潜力和发展空间的行业,迫切需...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实践性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渐成了国际高教界一股新的教学思潮,近年来,强化实践教学环境也成为国内的诸多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的重点,要求专业特色与地方特色相融合,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将...
2013年,赤峰学院开始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按照教育部转型发展的改革要求,遵循《驻马店共识》提出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方向,我院将在原有的转型发展大框架下,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全校之力打造应用型本科大学。同时,学院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