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以积滞为例简述《中医儿科学》通俗授课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19 共2645字
论文摘要

  传统以来,《中医儿科学》教学时,多按部就班、宣科讲授。反观当今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多疏国学,进入大学后,要理解、掌握并运用阴阳、五行、藏象等传统中医理论,实在不太容易。笔者从事《中医儿科学》教学多年,在面向不同专业、层次学生的授课过程中,尝试着将教学内容联系日常生活,采用通俗教学法进行授课,使之朴实易懂。本文仅以儿童常见脾胃病证之积滞为例,探讨《中医儿科学》通俗教学法的运用。
  
  1《中医儿科学》理论教学及研究的概况
  
  目前,《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教学方法,虽然有案例分析法、病例导入法等新的教学法开展,但多数仍是沿用传统教学的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完善,多媒体教学应用越来越多,但很多属于不合理运用,有些仅是多了些影像资料,忽略了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近年来的教学研究,都集中于培养专业中医学人才,不能完全胜任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丰富教学手段很重要,改进教学方法也非常关键。面对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学过程中更应积极采用通俗教学法,将中医学知识更加通俗易懂,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于其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有利于中医文化的推广和普及。
  
  2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设置及其学生群体的特点
  
  如今高等中医院校,都在着力建设强校、名校,投入大量师资,丰富专业设置,主要以培养医学专业为主,而且其中大部分学生热爱医学,专心成医,喜欢传统的授课方法,喜欢老师讲授经典。但是,高校所设专业中,医学英语、医药信息、医药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其目标就不是培养医药学专业人才;学生中不少人不专医学,另有规划,其根基薄弱,对中医学知之寥寥。面向这些学生,传统授课方法的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应该尽量将课程讲授得通俗、易懂而有趣。
  
  3以积滞为例初探《中医儿科学》通俗授课教学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亦或国内、国外,都一样。通俗教学法的特点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风趣幽默的表述、形象生动的比喻来传授科学知识,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兴趣,更利于其理解和掌握。为人师者,若能将医学知识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讲解出来,自然简明易懂。
  
  积滞是儿童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病,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嗳腐、吞酸、大便不调为临床特征。
  
  在讲授积滞的内容时,笔者曾和学生一起探讨备受关注、众所周知的一个民生问题———交通堵塞,因为积滞和交通堵塞都是壅堵、不通,区别只是一个堵在道路上、一个堵在肠道上而已,实际上二者发生的原因是相似的,出现的症状表现是雷同的,处理的方法实则也是相通的。
  
  首先是发生原因,为什么会造成交通堵塞?其原因主要大致有二条,车辆涌入过多和道路承载不足。肠道饮食积滞的原因也就两个方面,进食数量增多和脾胃肠道运化不足。
  
  车辆涌入过多,可因车主不熟悉路况,不能事先做出选择,或大家都往一个好地方赶,例如节假日人们都去某个方向、某个地方旅行,超过了道路的承载能力。进食数量过多,或因儿童不知饥饱,暴饮暴食;或因贪恋美食、肥甘厚腻,无节制;或者家长以个人期望为标准,要求儿童摄入定量食物,例如添加辅食过多、过快,超过脾胃运化能力、胃肠消化能力。
  
  道路承载不足,或为最初规划设计不合理,缺乏远见,未预计到车辆数量的增长速度,道路建成就承载不足;或为道路破损失修,或修路封路,或雨雪天气道路湿滑,导致原本正常的承载能力下降。脾胃运化不足,或为禀赋不足、脾胃素弱,运化素弱;或因饮食不当,如生冷寒凉、坚硬难化,或因药物、疾病,以及郁闷恼怒等情绪不调因素损伤脾胃,导致消化能力降低。
  
  其次是症状表现,交通壅堵则车辆难进、难出。
  
  同理,胃肠积滞则胃之受纳、肠之传导失职,导致饮食难入、难排,即表现为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大便排泄不爽或便秘等。
  
  交通壅堵,车辆必然行进缓慢,甚至停止不前。
  
  饮食积滞,定然中焦气滞、升降失常,气滞不畅可导致腹胀、腹痛、大便不畅,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见呕吐乳食等症状。交通壅堵则事故必然增多,车辆剐蹭、破损增加,甚至整车报废。积滞肠胃则胃之腐熟、脾之运化肯定失常,导致饮食消化不良,则症见嗳气酸腐,呕吐酸馊,或大便不消化食物残渣,甚至完谷不化等。
  
  道路上壅堵大堆车辆,发动机释放出来的热量增多。饮食积滞在肠道,也会蕴积化热,导致儿童面颊绯红,手脚心、肚腹发热,或者体温升高。车辆堵在路上,会让乘坐人员都感到焦急、烦躁抑郁或愤怒;饮食积滞在肠胃里,同样会使患儿烦躁、哭闹不安。
  
  交通壅堵,车辆以及事故增多,会增加道路耗损及燃料消耗;饮食积滞,定然导致损伤脾胃,耗伤正气。
  
  最后是处置处理,如何治理交通堵塞?一方面要减少涌入的车辆,包括对于车辆的限买、限行,如北京、上海等地摇号,分时间段放行,单双号限行,还有开辟公交专线,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绿色出行等,减少路上的车辆,以减轻交通压力。积滞无论偏虚、偏实,其治疗都要节制饮食,减少进食的数量,控制进食的质量,限制油腻、肥甘等食物的摄入,应该进食清淡、易于消化的,即古人所说“损谷”,以便减轻脾胃负荷。
  
  治堵还要疏导车辆,把车辆从主干道分流到绕行其他线路,缓解交通压力。积滞也要消积导滞,清除宿食,疏通肠胃,减轻胃肠负担,常用的保和丸、化积口服液、四磨汤口服液、清热化滞颗粒及枳实导滞丸等都能够起到这样功效。
  
  治堵尚需完善道路交通的规划、建设,包括拓宽道路、建设立交、快速行车道等,提高道路的承载和通行能力。治疗积滞也要健运脾胃,通过药物内服、外用以及推拿等手段,提高胃肠的消化和排泄功能,可以选择健脾丸、曲麦枳术丸、小儿香橘丸及异功散方剂等加减。
  
  防治交通堵塞,也要不断强化交通法规,让车辆驾驶人员按规定行驶,减少交通事故,减少道路破损,注意道路的合理规划、减少以及养护、修缮。防治积滞,同样要合理喂养、调节饮食,避免肥甘炙煿、生冷零食以及偏食,忌暴饮暴食,要饥饱有度,做到“乳贵有时、时贵有节”,慎防损伤脾胃。
  
  这样讲解,形象有趣,简明易了,只要知道交通堵塞,就会明白积滞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了。
  
  总之,根据学生的专业、层次等情况,适当运用通俗教学法,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讲解、分析“积滞”一病,也包括其他中医儿科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可以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正如《道德经》所言:“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参考文献
  [1]汪受传,虞坚尔.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3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