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07-04 共2404字
论文标题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对英语应用人才的人力资本需求增加,大学英语教育目的和经济意义也发生了一些认识上的转变。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评价和英语教育人才的优化配置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效益评价体系,而作为教育经济学的分支,语言经济学的兴起,突破了社会语言学对语言仅仅是沟通工具和民族、身份界定因素的传统认识,而是开始从经济学视角来审视语言和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从不同角度诠释语言的经济意义,这对尚处在不断摸索和探讨中的大学英语教育来说,无疑是非常有益的理论指导和效益评价体系。本文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为切入点,从语言经济的角度,深入研究英语学习的经济效益,并针对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见解和对策。

  二、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与评价

  (一)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面的不足之处

  1.学生对于大学课程的要求是多元化的。而我们的教学过程有的时候就会忽略这一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大多采用“精读+ 听力(听说)”的模式。虽然《课程要求》要求高校本着“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但是大部分高校还是使用原来的分级教学等教学方法。但由于各地区高中生英语基础不同,所以学生什么水平的都有,这种分级教学方法很难满足部分学生的要求。结果,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太简单,时间长了引起懈怠,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情况;而学习很差的,也还是跟不上进度的要求,也同样提不起学习兴趣。

  2.达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预期收益。语言(包括外语)的学习也是讲求预期收益的。它的预期收益通常和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的。获得经济价值的方法主要表现在:(1)学习者在语言的帮助下完成某项工作;(2)学习者使用语言参加某项职业或参与某种活动;(3)使用语言满足劳动市场上的某种社会需求。

  作为一种人力资本,语言(外语)既能使学习者获得知识和本领,又能做为人力资本并使其增值的有益补充。然而,在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也就是说课程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各类学生的选择,供他们提高外语的综合能力。而为了满足未来就业形势的需要,实现其预期收益,达到利益最大化,很多学生选择自己出钱参加一些校外的培训课程,并以此方法获得相应地考试证书。

  (二)现行英语教材体系的问题

  1.可操作性不强。一种教材的可实践程度至少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是教材的难易程度是否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符合;二是教学学时是否与配套教材相一致。现在很多学校使用的是《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我们就以此为例,这套教材由课本、网络课程、光盘、语料库与试题库等组成,,每册书 10个单元,,每单元至少有两部分课文组成,再配以大量的练习,包括词汇、语法、篇章知识等。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不少于 280 课时,也就是说每周约 5 课时,这样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如此系统的听、说、读、写、译的练习显然是难以落实,还要配以相关听力教材练习,只能将部分变成课外学习,辅以课内抽查的形式完成。这样,整套教材的使用率和可实践程度均大打折扣了。

  2.大学英语教材市场目前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每个高校都开展公共英语教学部分,这使得对大学英语教材存在巨大需求。

  据统计,大学英语课本平均一学期的全套教材(包括光盘课件)在 80 元左右,通常学习两年,也就是四套教材,350 元左右。而大学英语教材现拥有 2 亿元规模的市场。这么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各大出版商纷纷组织编写大学英语教材,希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这也使得大学英语教材参差不齐,学校和老师应该认真选取可用教材,让教材优胜劣汰,满足学生需要,实现教材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

  (一)改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

  第一,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课程设置要以是否满足学生学习要求为市场导向,根据不同学习目的的人才需求的变化来不断调整,包括社会变迁带来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自身学习的目的性的改变、英语教学对于职业市场的对应性的改变等等。如果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上看,学校就好比市场,学生则成为消费者,老师们是商家,而教授的课程就是商品,营销的内容是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市场经济学中,商品的实用性、适时性、竞争力、优越性,都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由客观事实来证明其是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符合经营规律,行销对路,这也是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来说,通过有意识的投资而获得市场认知的前提。第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满足英语学习的预期收益。

  语言(包括外语)的预期收益是通过经济价值体现出来的。结合目前大部分高校沿用的大学英语教学教材来看,的确存在经济价值偏低的现象。要获得英语学习的预期收益,大学英语教学就应考虑逐步分类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设类别不同但产生经济价值的英语辅助课程,如商务口语、专项视听、涉外礼仪、英美文化、口译、专业英语翻译、新闻类英语等一系列课程。这样大学英语学习的延续性得到了有效保证,同时也迎合了学生们的需求,学习英语的预期收益无限增大。

  (二)加强大学英语教学师资力量

  目前大学校园内的英语教师,中青年教师较多。青年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应及时提到日程上来。如由教研室指派一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做导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规律,明确教学目的,熟悉教学方法,深入理解教学工作的真谛。另外,大学应适时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授课比赛或进行优秀教师示范课,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同时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也是重要的提升手段,不断地加强学习和交流会使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结合上述观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顺应社会发展,为大学生将来贡献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2]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