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社会语言学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08 共2230字
论文摘要

  1.社会语言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别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一般而言,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言制(diglossia)、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

  1.2 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social dialect 或 socialect)、标准语和土语(vernacular)、正式语体(formal style)和非正式语体(informal style)等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1.3 交谈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1.4 社会以及不同的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

  1.5 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等。

  2.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2.1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都将重点放在语法知识上,忽略了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整体上在笔试考试中表现不错,但一到开口说英语的时候就退缩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很少练习,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同时由于爱面子怕犯错误。因此,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从心理上改变认识,消除畏惧心理,放开地去表达自己。

  2.2 学生们尽管掌握了很多的语言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表达方面碰到很多难题。其典型表现就是用中式思维去组织语言,于是出现大量的中式英语(Chinglish)。

  2.3 课堂模式单一,学生缺乏丰富的实战经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依然是围绕词汇、语法和篇章分析展开,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只有“输入”没有 “输出”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适合我们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指出:“语言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 Hymes认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胡文仲也曾说过:“没有语言能力为基础,交际能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3.社会语言学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社会语言学研究对英语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3.1 英语学习是否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认识。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明白什么是良好的语言习惯。只有认识到这两个问题,才能端正对语言学习的态度并掌握语言的使用规范。二语习得研究表明,学习态度的正确与否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达到的水平。

  3.2 既然语言变异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教师决不能因为学生语言不够标准,或者有口音而歧视他们。相反,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关心。如果教师对他们怀有成见,势必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将影响教学效果。

  3.3 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语体意识的培养。人们使用语言是在特定的场合,就特定的范围,为特定的目的,与特定的对象进行交际。因此,人们的语言交际就有一定的语域范围,这样人们在不同的语域中进行交际时就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因此,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下,人们要使用不同的语体。语言功能变体对我们的英语的教学、学习和使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4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注意语言的规范,区分什么是美的能够为人们接受的语言,什么是丑的不为人们接受的语言,懂得什么是合乎语法规范的语言,什么是不合乎语法规范的语言,对新出现的语言现象有自己的分辨能力,既不盲目排斥,也不追求时尚,刻意模仿。如果不掌握正确的语法规则,就没有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导致不良语感的产生。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规范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3.5 英语教学必须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学习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另一方面,对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该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该语言中,更自信地使用该语言并用该语言表达自己。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务必将文化教学作为重要的一部分。

  3.6 外语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 On Communicative Cortq~tence 一书中指出:“语言必须有使用原则,否则语法规则就失去意义。”(Hymes,1972)他的“使用原则”就是在交际中语言使用的得体性。所谓得体性就是在“什么场合讲什么话的能力”。这里的“场合”,即是社会语言学家或功能派所指的“语境”。社会语言学理论把在一定语境中产生某些意义连贯的话语称为语篇。外语教学培养社会交际能力这一原则,决定了英语教学要在语篇层次上组织教学活动:即从整体到细节,到语言点到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要搞好英语教学,教师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层面的东西,而且还必须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研究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使用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务必导入相关文化知识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Halliday , M . & Hasan , R . Language , Text andContext[M]J.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2]陈源.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3.
  [3]王德春,孙汝建,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