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探索式公德教育机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16 共4459字
论文摘要

  老人摔倒在地“扶不扶”成为我们目前社会公德教育的一个热点。2013年6月15日,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正南花园小区,三个正在玩耍的小孩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主动将老人扶起来,但是老人起来后却说是小孩玩耍将其撞倒。后经当地民警调查,三个目击证人出面作证,证明老人是自己摔倒的。2014年1月2日,广东河源市东源县漳溪乡45岁的村民吴伟青用自杀来证明自己没有撞倒同村的老人周火仟。吴伟青的自杀,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对老人摔倒在地“扶不扶”的广泛关注。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扶不扶》将这一讨论推向了高潮。深刻反思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一社会现象,说明传统的公德教育存在缺陷和不足。“扶不扶”不是一个应不应该扶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扶的问题。

  在学校教育中,历来教育学生要帮助别人,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助人为乐成为社会的公共美德,更是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极力倡导的高尚道德行为。所以,教育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是公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公德教育存在明显不足。 固定化的思维方式,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传统的公德教育中,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就是教育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在告诉学生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做的。

  但是,却很少告诉学生如何做,更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做的最佳方案。“通常我们认为,一个人受到的正规教育越多,就越有文化。但是,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看,受到的正规教育越多反而越容易束缚创新思维。于是,很多人尝试解决‘书本定式’的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何去帮助别人也需要创新。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是公德教育的时代使命,但是公德教育固定化的思维方式却在逐渐地抹杀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毁灭学生的创新能力。当我们简单地告诉学生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的时候,仅仅是告诉学生一个价值观上的选择,却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选择而不是那样选择,更没有告诉学生如何去做出这种选择。我们没有给学生一个独立的思考过程,更没有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去自主性地做出选择,学生只是简单的接受应当去做什么。新华网在2013年12月11日报道了承德市一起小女孩让座遭老太太索赔的事件。公交车上一位十多岁的女学生起身给老太太让座,结果由于急刹车老太太摔倒在车上,小女孩马上过去搀扶,但是老太太却向小女孩索赔,并说“你不给我让座,我就不可能摔倒,现在我摔坏了,你得负责。”

  这一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上对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广泛讨论。在这一事件中,小女孩和老太太都没有错,错的是公德教育出了问题。在公交车上应当给老人让座,这是公德教育提供的常识,小女孩肯定也是受到了这样的教育。但是,没有人告诉小女孩,如何让座才能避免意外的发生。

  在行驶的公交车上,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各种复杂的情况,如何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实施帮助别人的行为,取得好的效果,这需要小女孩进行独立思考和进行自主选择。

  脱离社会实践的公德教育,抹杀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公德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应该是在培养学生高尚道德行为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公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本质是教会学生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帮助别人的最佳方案。公德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然而我们却过多的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强调告诉学生应当去做什么,不应当去做什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价值层面,对于社会中发生的与学校公德教育不一致的现象,则往往是进行批评,而没有深层次地去分析原因,更没有告诉学生针对类似情况应该选择的行为方式。例如对于老人摔倒在地,传统的公德教育是教育学生应当将老人扶起来,但是现实中却发生帮助老人反遭到讹诈的情况,这是一种客观现象,属于事实层面。针对这种特殊的个案,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客观的看待这一社会现象,理性的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增强自身的保护意识。公德教育面对的事实层面既要关注一般的普遍的事实,又要关注特殊的事实,尤其是特殊的事实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2013年9月17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改革面临的是社会中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公德教育本身不能离开社会实践。社会中发生的问题正是我们所要努力解决的,而现行的公德教育恰恰忽视这些具体的问题,没有注重在具体的场景中教给具体的行为方法,导致助人者反而受到冤枉和伤害。

  以自我为标尺的公德权威教育,抹杀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意识。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课堂上讲授的知识都是特定认识背景下的产物。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要不断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新的理论,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知识来源于实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但是,我们在传统的教育中,往往以自己的标尺来要求学生,树立一个权威,要求学生服从权威,从而忽视了在面对充满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的场景中,对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索意识的培养。公德知识的获得只是一个过程,永远没有终点。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质疑的思维,是公德教育要求学生具备的一项能力。“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就要进行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不唯权威的教育。”

  不断的质疑、不断地探索,是人类社会不断往前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探索,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我们处在一个充满问题的时代,教育应当为解决时代的问题提供服务。“扶不扶”的社会争论反映的不仅仅是老人的道德素质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认识问题。老人由于生理上的特殊性,认知能力不断下降,在其晕倒或摔倒的一瞬间,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个别老人甚至不清楚是自己摔倒或是被人撞倒的。对于存在的这种特殊性,应该帮助学生探索一种帮助别人的最佳方案,既能帮助别人,又避免被讹诈情况的发生,而不是用一个统一的标尺来要求学生应当去做什么。

  由此,公德教育的重构迫在眉睫。

  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探索式公德教育机制。公德教育的重构应该面向市场,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德教育,才能接地气,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首先,教育工作者要面向市场转变公德教育理念。培养适用市场需求的人才是公德教育的出发点,市场是公德教育的土壤,公德教育的种子只有在市场的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深入发展,市场对现行公德教育的挑战越来越明显。市场永远是对的,没有不好的市场,只有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公德教育。单纯的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的公德教育理念,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应当转变公德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既保护自己又能帮助别人的行为能力。培养学生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每一个公德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

  其次,将社会热点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课堂是一个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场所,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将课堂教学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只有让学生针对社会热点案例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探索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不断地积累知识的过程,探索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对“扶不扶”的社会热点问题,应让学生来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来探索解决的最佳方案。例如,有教师将“扶不扶”这一社会热点引入课堂,学生讨论得很热烈,最终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应该扶,但应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帮助别人。同时,注意保留扶人的证据。显然,不回避社会热点,勇于探索社会热点,应该成为课堂教学应有的组成部分。再次,减少学生的课堂教学数量,增加社会实践的时间。真知来源于实践,课堂获得的知识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检验和发展。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学生围绕着如何获得高分来学习,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除了学校、家庭和自己的同学以外很少接触社会,导致社会适用能力薄弱,缺乏市场的生存能力。学校应当广泛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通过这一桥梁,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获取知识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将教育机构推向市场,深化公德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本身是一项社会服务,而不是一项权力。由市场来办教育还是由政府来办教育,这是教育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公德教育不应该游离在市场之外,教育本身是市场的一种资源,应该由市场来进行资源的配置。但是,现有公德教育体制的设置几乎是政府一统天下,虽然存在民办教育机构,但其数量与公办学校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我国的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首先,事业单位的定位,使教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靠吃财政饭生存,而不是靠市场生存。这种旱涝保收的收入机制,很难使教育机构面向市场来培养自己的人才。尽管教育主管部门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善教育质量,但只要是不和市场接轨,一切的教育改革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其次,教育资源的垄断排斥教育市场的形成。在政府办学的大背景下,教育资源由政府掌握,形成绝对的垄断局面,无法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再次,招生资源被垄断,排斥公平竞争。在高考这一制度下,学生从一进高校就被贴上了标签,分成了三六九等。211、985等高校有绝对的招生优势,并且享受着招生方面特有的优惠政策。垄断排斥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因此必须将教育推向市场。应增加民办学校的数量,减少公办学校的数量。目前,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教育,都是收学费的,应将高中和大学教育推向市场,激发教育市场的活力,增强其创造力。我国教师队伍是参照公务员的待遇来进行管理的,缺乏必要的交流竞争机制。由于没有参与社会养老保险,阻碍了教师队伍的自由流动。教师在教育市场中只是一种人才资源,既然是资源就应该让其进入市场自由流动。应该打破现行的教师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师队伍的自由竞争。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化公德教学体制改革。创新来源于市场,与市场脱节的公德教育体制必然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目前的教学体制行政化倾向明显,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除了义务教育需要国家行政权力的干预外,其余的都应根据市场来进行设置,由市场来决定教学的内容。政府要做的只是引导教学在市场中进行合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灵魂,而创新教育的本质在于思维方式的创新。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认识的结论只是某一发展阶段的结论,人类认识没有止境,是一个无休止的探索过程。说教式的公德教育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能力。创新来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善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往往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法治思维是一种规范思维,注重对具体场景的分析,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灵活的处理,有利于克服教条思维方式的弊端。再次,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和机会。创新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离不开特定的土壤。公德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学生接触市场,在了解市场需求的过程中获得创新的机会。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社会公德论文
返回: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