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数字技术下大学摄影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08-28 共3641字
论文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对审美的进一步需求,数字摄影迅猛发展,高校摄影教学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造成人们需求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这对多年来发展相对缓慢的高校摄影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带动影像传播渠道的拓展和延伸,全新的传播方式改变了摄影的生态环境,这对高校摄影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摄影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摄影教学和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目前,如何将数字技术和高校摄影教学有机结合,明确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索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摄影课程教学的多重定位高校摄影课程根据不同的专业和授课对象,在教学目标定位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要适时调整好授课内容、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摄影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类,它们面向的授课对象是不一样的。高校摄影选修课是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的通识平台选修课,是一门公共艺术类课程。在数字技术时代,摄影课程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教育,同时还是一种审美教育。通过摄影课程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高校摄影选修课可以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和兴趣,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因此,高校摄影选修课应该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为宗旨,使其可以通过镜头来观察社会和感受人生。而对于新闻采编与制作、影视编导、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而言,摄影学习更强调专业性和综合性。它既注重理论的学习,也强调实践学习的重要性。专业摄影课程的教学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其主要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观察力,而是要从专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运用摄影理论和摄影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使其成为新闻领域、影视摄影领域等的专门人才。

  因此,针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法和手段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整,切实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之达到相关的培养目标。但目前的专业摄影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摄影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传统摄影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摄影教育起步于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后,相比其它学科起步要晚,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也相对显得薄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意义上的摄影有了新的意义和内涵,但教育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国内部分高校摄影课程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路,导致摄影教学和摄影实践脱节,不能够有效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

  (一)教学理念落后,重技术轻艺术

  传统的摄影教学以学生熟练掌握摄影的技巧和技法,能够应对各种场景的实践拍摄为目标。教师授课的内容大多也基于这一教学理念展开,如摄影器材的使用、曝光的控制、光线的运用、摄影构图以及各种专题摄影等。在这种“重技术轻艺术”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限于简单的理论和实践层面,而对影像画面的内涵表现认识不够深入,学生创作出的作品也往往因缺少内涵难以打动观众。

  (二)教学内容陈旧,不符合时代发展

  传统的摄影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相机的种类和构造,胶卷的性能与冲印,影像的曝光与控制等,其中传统影像暗房技术是教学的重点,它强调摄影的技术性。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相机器材的内部结构,图片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渠道发生了质的变化。而目前部分高校的摄影教学仍未涉及数字摄影的知识和技能,课程授课内容陈旧,教学器材设备老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摄影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学手段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摄影教学过程往往是先理论讲授和教师演示,然后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拍摄,这种授课方式看似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长时间的理论教学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单纯的实践拍摄也往往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学生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因学生过多而不能一一指导。此外,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和激励学生创作等方面也很少顾及。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手段,往往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数字技术下摄影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影像的发展,高校摄影课程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全面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数字摄影的实践操作能力,以适应新时期摄影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注重人文素质培养

  摄影最重要的特征是对影像画面记录的准确性和逼真性。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摄影照片的真实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尤其在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领域,如“挟尸问价”、“周老虎”等新闻误读和新闻造假事件,让公众对摄影行业提出了质疑。作为摄影人必须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阶段应该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在摄影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灌输,将与摄影有关的著作权、肖像权等法律法规融入课堂教学,并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公益、弱势群体等话题的关注和讨论,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其养成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的习惯。

  (二)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创新教学设计

  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将摄影带入了数码影像时代,记录影像的设备由胶卷相机变为数码相机,图像的呈现方式由纸质照片变为电子照片,照片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与亲朋好友分享等。数码摄影和传统摄影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区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的整合教学内容,保留传统摄影基本的理论知识,如影像的曝光、光线的控制、摄影构图等。另外还需要增加数码摄影的知识内容,如数码相机的原理和使用、数码图片的管理与编辑等。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合理整合摄影课程授课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将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摄影教学程序是“理论到实践”简单的转化,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做到学以致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技能和素质的双重培养。

  1、互动式教学:在实践拍摄环节,有效引导学生对所拍摄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打破教师单向评点的做法,这是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高自身艺术审美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手段。2、激励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之外,举办学生作品展,成立摄影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摄影活动和竞赛,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摄影的热情和兴趣。3、工作室教学:成立校内摄影工作室,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关商业摄影拍摄,承接校内外的摄影拍摄项目,让学生通过参与相关工作来锻炼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摄影课堂教学内容固定,学生可选择余地较少,仅有的课堂教学也不能实现学生技能素养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因此,在新时期可以探索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通过这一方法可以丰富摄影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摄影的兴趣。在互联网时代,各种题材的摄影作品充斥各大摄影门户网站和论坛,如蜂鸟网、色影无忌、中国摄影在线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合理地安排时间,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实现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的互补。此外,还可以开发建设校内摄影教学互动交流网络平台,开设摄影讲座板块、作品展示板块、名家名作欣赏板块、互动交流板块等贴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栏目。

  (五)优化考核方式,完善考评体系

  传统的摄影课程考核一般采用试卷考核或提交相关的专题摄影作品,而这种考核方式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显得不够全面和完整。因此,摄影课程考核应以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为主,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在具体评价内容和方法上,可以采取灵活直观的综合考评方式,主要由平时课堂考核、期末作品考核和期末笔试考核等方面组成。既要注重学生摄影技能的考核,也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艺术审美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这样既可以体现摄影课程较强的实践性,也能够体现出理论知识对摄影实践的指导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摄影的内涵和外延不断的拓展和延伸。摄影的发展必定带动摄影教学的改革。面对新时期摄影艺术的发展,摄影教学必须大胆创新、积极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艺术审美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楠.摄影教育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兼论视觉素养教育与摄影教育的关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82-84.
  [2]刘萍,宋永琴.摄影教学中媒介素养的培养[J].新闻界,2007(6):168-169.
  [3]李益,夏光富.艺术设计类专业摄影教学改革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1(7):143.
  [4]杨建荣.摄影教学中网络资源的运用与思考[J].电影评介,2012(4):98.
  [5]潘燕.摄影教学网站的建设与发展[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