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繁荣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民族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时代走入大众化时代,民族高等教育正面临新的严峻考验。如何渡过难关,与时俱进,实现民族高等教育呈现可持续、健康的良性发展态势,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从事民族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项重大课题。
众所周知,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课程设置、观念滞后、师资不足、重视不够等原因,致使内蒙古地区高校以民族语言授课大学生的日语教学和研究相对滞后。长期以来,人们都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觉,认为蒙古语和日语由于同属阿尔泰语系,在语法、语音、语序等方面有很多相近之处,因而蒙古族学生在学习日语时,比汉族学生容易。的确,这种母语的正迁移现象确实对蒙古族学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人们往往忽略二者的差异性,即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对学习造成的影响。这种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如果不对学生及时加以指导,就会严重影响蒙古族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不利于我区少数民族外语教学的良性发展。因此,结合自治区经济建设和内蒙古高校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教学实际,找到适合蒙古族学生日语学习的相关策略,不仅有利于开发蒙古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全区以及全国的少数民族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对外经济建设,也颇有借鉴价值。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外语学习中,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发现并使用语言规则,使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目前我国的外语课堂教学存在理论研究滞后、课堂教学目标模糊、课堂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这种现象在内蒙古自治区表现得尤为明显。长期以来,蒙授日语教学指导思想仍然滞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层面上,课堂话语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从教学方法来看,很多教师仍然把日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当成主要的教学目标,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外语“人际交流”,课堂语言实践活动生搬硬套,与生活完全脱轨,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事实上,外语人才不但需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社会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外语人才。我国早在 2001 年《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就已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日语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也在发生变化,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将成为 21 世纪日语教育的重要目标。”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由培养知识型人才转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指导者的课堂教学模式; 由原来纯粹的语言教学转为以语言教学为基础,文化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为延伸和扩展的教学。如修刚所言: “今后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从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向运用语言优势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以学习日语为目的走向通过日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为目的,从培养学生从事与日语相关工作的能力走向培养学生适应任何相关工作的能力。”
三、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主张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历程,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功课好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那些善于运用学习策略的人。随着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课题。有研究者通过调查少数民族外语学习情况,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学习策略使用意识淡薄。尤其是学习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最为淡薄。而研究表明,通过慢慢培养和正确指导,学习策略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对于蒙古族占多数的内蒙古而言,通过对蒙古族大学生日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能够发现蒙古族学生学习日语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从而提高蒙古族学生学习日语的信心和兴趣。为了让蒙古族和汉族更好地、更有效地学好日语,最主要的就是消除本民族语言文化习惯对于学习日语的影响,而尽量利用本民族语言文化和日本语言文化的相似特征顺利接轨实现跨越。即利用好母语的迁移现象。母语的迁移现象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广为探讨的重要问题。
对于蒙古族学生而言,他们的日语学习必然会受到母语和汉语的迁移作用。尤其是母语的负迁移现象一直是困扰语言研究者和学习者的疑难问题,它甚至已经成为蒙古族学生深入学习日语的主要障碍。日语和蒙古语同属于阿尔泰语系,具有黏着语的属性,在语音、语法和语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而蒙古族学生在日语学习中必然会受到母语的正负迁移的影响。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引导蒙古族学生利用好这种语言上的先天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在师资配备上,尽量由蒙古族教师任课,蒙古族教师精通蒙汉日三语,可以直接用蒙语授课,学生在课下可以和教师用蒙语沟通,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的思维转换环节,可以有效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四、结 语
随着全球国际化的到来,内蒙古和外界的交流进一步频繁,尤其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日语专业人才日渐成为外语人才需求中一个重要部分,特别对于日语实际交流运用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笔者作为民族院校日语专业教师,认为在日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应该搞清楚蒙古族学生学习日语的困难点,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影响蒙古族学生学习的原因和策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因而,笔者认为,今后,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蒙日双语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应该加大研究和实践的力度。
【参 考 文 献 】
[1]束定芳. 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 3) .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编.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 前言) [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修刚. 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 4)
语用失误的研究最早开始于英国,英国的语言学家JennyThomas在《跨文化语用失误》(1983年)一文中首次提出该术语,她指出只要说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或认为应该为听话人所感知的意义不同,这是就产生了语用失误。语用失误的语言表达有的...
随着我国与日本贸易往来的密切,高校二外日语的教学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日语教学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提高日语教学有积极的意义,对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亦有积极意义。因此,对于日语教学中的影响因素我们要科学分析、认真对待。一、影响日语教学的各...
当今全球化、国际化已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经济、富民强国的战略共识,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中国与日本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日语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日语教学本身起步就晚,加之教学模式的陈旧,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当...
文化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语言则是构成文化系统的一种要素,语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背景的制约。因此,语言的学习要与文化的学习相联系、配合,而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文化背景的过程。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文化上联系紧密,从历史上来看,...
一、研究背景及课题概况本课题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六届教学建设与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高级日语课程。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目标为结合校日语教学的特点,探讨高级日语教学的教学环节设置,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并培养...
一、引言商务基础日语课程是为培养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而设置,是商务日语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采取以项目为导向的授课方式推进教学。CDIO工程教育理论,分别是构建(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
一、引言当前,独立学院蓬勃发展,很多学校都以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作为主干课程的日语精读课的教学方法、效果便至关重要,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成为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
在日语中敬语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存在。但敬语学习却一直是中国人日语学习者面临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中日敬语体系的不同①以及对敬的理解的不同造成的。在国内目前的日语教学中敬语的指导一直以来都是以敬语和非敬语的对立形式进行,以让...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开设日语专业的大学和学习日语专业的学生快速增加,我国高校日语专业迎来空前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教育环境的变化以及中日两国之间交流的广泛展开,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长期以...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共同主体,而经济全球化则是发展的核心趋势,在全球经济贸易合作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语言交流成为保障沟通质量和合作质量的关键,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语学习成为全民性的活动,对外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也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