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信力是大学获得公众认同、信任与尊重的力量。在社会转型阶段,我国大学正逐步遭遇公信力危机。大学公信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理想、信念的建构。重塑大学公信力已经成为迫切的时代需要。为此,有必要全面、深入和具体地分析大学公信力危机的成因,有针对性地重塑公众对大学的认同、信任和尊重。
一、大学遭遇公信力危机
在长期的发展中,大学获得了诸多雅誉,如“时代和社会的精神灯塔”、“引领社会发展的道德灵魂和社会模范”、“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殿堂”。这些雅誉塑造了公众对大学的社会认知,也成为公众对大学的期待与合法性要求。
我国现代大学产生于民族危难之时,在100余年的发展中,其社会环境、角色和作为不断变化,其公信力也起伏不定。在革命时期,大学表现出了较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艰苦的条件中彰显了现代大学的精神与气质,培养出了大批卓越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为工农兵服务”的指导下,大学教育的公平性大大提升,公众满意度持续增长。
但1958年以后,由于受“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影响,大学办学逐步偏离大学的本质属性,1966年以后更是异化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这引发了公众广泛而深刻的不满。“文革”结束后,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指导下,大学办学逐步回归其本质属性,大学发展也迎来了黄金时代,公信力不断上升。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大学开始了市场化改革。这在增加教育机会总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广大中低收入者的经济负担,甚至演化为隐性淘汰,大学教育机会分配中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阶层差异逐步加大。在1999、2000年的全国“两会”上,部分代表对部分经济发达省市的分数线与一些中部省份相差100多分的现状提出质疑,受到与会委员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以整版的篇幅开辟了“倾斜的高考分数线”讨论专栏,持续近一个月,刊发了大量观点鲜明、言辞激烈的文章,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2002年,我国教育方针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加上了“为人民服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众对大学满意度下降的现实。
公共媒体反映并引导着公众的心声。近年来,公共媒体对大学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大学受到的抨击层出不穷,舆情中的公众话语与民情表达充满着对大学普遍而深刻的不信任。“官员博士”、“天价培训班”引发了公众对于“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的追问;诸如“学术不端”、“评估造假”,让作为“神圣的科学殿堂”的大学不断蒙羞;基建、招生、后勤中的腐败现象,让大学显得蝇营狗苟。在公众媒体的参与下,大学中的一些内部矛盾也逐步公开化。陈丹青愤离清华、贺卫方拒招研究生等都引发了一系列公共讨论与质疑。曾经宁静的大学开始显出乱象。
从统计数据来看,新浪网和《中国青年报》2005年联合开展了网络调查,在参与调查的6549人中,认为中国大学办得不成功的比例高达90.72%,42.85%的人认为上大学“不值”。
2013年,大约有100万应届生放弃高考。据估计,弃考人数或以每年10万人速度增加。高中毕业出国的学生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在增长。
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公信力的流失。
可见,我国大学公信力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正面临着深刻的信任危机。信任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大学公信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理想和信仰的建构,重塑大学公信力已经成为迫切的时代需要。
二、大学公信力危机的成因
大学公信力是一种价值判断,它体现的是大学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关系。大学公信力危机的出现,既有大学自身的原因,也有复杂的社会背景。
1.大学精神的迷失在社会转型阶段,我国大学越来越有钱,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但大学精神却出现了迷失。在与政治系统的交往中,大学逐渐表现出官本位倾向。推崇等阶,惟官是重;趋炎附势,惟官是奉;俯首听命,惟官是从;行政至上,惟官是大。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等传统的核心价值观遭到消解。在与经济系统的交往中,庄重、宁静的大学表现出了急功近利的浮躁。
大学成为资本兑换和追逐名利的场所,成为权力的婢女和资本的仆人。在与世俗化社会的交往中,庸俗之风席卷大学校园,大学原有的高尚机体不断被腐蚀。
在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民族,大学都是精神的脊梁。没有精神支撑的大学,再光鲜的外表也只能是金玉其外。大学精神一旦迷失,整个国家和民族也就失去了理想和信念,这样的大学也就失去了社会信任的根基。
2.教育质量低下,毕业生就业日益严峻在市场化进程中,大学办学的商业思维越来越明显,EMBA、天价培训班、大课题、大项目成了赚钱的经营。不少位高权重者都忙着争取大课题、大项目,乐于搞培训。从事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的多是“没有办法”的年轻人。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中心地位自然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危机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高等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越来越明显。众多学子之所以愿意寒窗苦读,众多低收入者之所以要举全家之力让子女读大学,就是怀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期待,期望通过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毕业即失业的现实却让大学生感到无奈。更为恼火的是,为刷高就业率,一些大学规定:不签就业协议不发毕业证,为了毕业,学生只好“假就业”,宁愿花100元钱网购假就业协议,一个小超市也可以“签约”20名毕业生。
对于国家重点打造的“985”“、211”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或许不是那么突出,但这些大学本应培养为天下人代言、为社会谋利的社会精英,而结果却培养了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毒的罂粟花”。
钱理群教授在2012年研讨会上的这一发言一上传到微博,一夜之间的转发率就达到3.5万,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传播。这是对精英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无情拷问。
3.现代大学日益开放,公众的关注不断增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显得神秘和陌生,公众很难有机会认识其内部的运行过程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快速提高,1978年只有1.55%,2013年达到34.5%,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大学逐步从社会舞台的幕后走向台前,公众对于大学的参与和关注也越来越多。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伴随大学运行的日益透明,大学的“好”与“不好”越来越直观、快速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在网络社会,信息传播的途径、过程发生了重大改变,信息传递具有扩散性,情绪表达具有感染性,各个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话语权。当前,大学问题或危机的呈现和解决越来越在“直播下”进行。QQ群、微博、微信上,一个心声就能让上万人看到,一个吐槽就能遭受万人唾弃。这样,大学改革与发展中一些很细微的问题也可能引来全社会的聚焦,问题的严重程度也有可能被无限放大。
4.公共媒体立场的变化公共媒体在公众面前拥有天然的权威与信誉。公共媒体提供的信息、表达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对于公众的社会认知和态度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伴随市场化改革,我国公共媒体的生存空间发生了重要改变。在计划体制下,公共媒体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政府的认可与支持对公众媒体的立场和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市场体制下,公共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依靠市场,网络的点击率、电视的收视率、报刊的发行量等对于公共媒体的立场和行为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大多数公共媒体都表现出了明显的草根倾向,愿意为中下层代言,为弱势群体请命。公共媒体对民众利益与诉求的表达,并不总是客观和建设性的,往往具有批判性,有时甚至为迎合公众对于大学的不满情绪,专门寻找大学的问题进行报道,对公众关注的焦点事件加以炒作。
与此同时,公共知识分子也开始与公共媒体结盟。公共媒体为公共知识分子提供资源和表达的平台;公共知识分子利用其专业知识表达民众的利益与诉求,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刻的专业分析,扩大公共媒体的社会影响。这样,大学发展中的问题或危机就容易得到更为深刻和彻底的暴露。舆论压力的持续聚集,必然对大学的社会声誉形成重要影响。
在公共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下,公众对大学的拒斥反应积少成多,日益强烈,结果公众对大学也日渐疏远、排斥和抵触。
5. 公众对于大学的需求和评价标准日益多元,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维权能力显著提升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社会阶层快速分化,而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需要和利益诉求,这样,公众对于大学需求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也日渐突出。但是,我国大学的分类发展、多样化发展远远没有跟上。这样,大学改革就难以让所有公众满意,必然出现一些不为公众接纳、认可的事情。
市场化和民主化改革在观念上赋予了个体利益的正当性,伴随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公众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社会认知能力和维权能力不断提升。
借助网络平台,公众可以轻易获得与大学相关的信息,并对其中的问题与细节重新检视,也可以获取大量的专业性支持。大学教育机会分配公平和大学教育质量关系到各阶层的切身利益,成为重大的社会公共事务,牵动着公众的神经,引起了公众的持续关注。
一旦感知到高等教育对于自己的不公平,公众对于大学的认同和接纳就难以保持和延续,一旦感知到大学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公众对大学的反感情绪也就很容易激发。
三、大学公信力的重塑
要重塑大学的公信力,必须依据社会信任的生成机制,结合大学公信力危机出现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增强大学的合法性支持
大学发展必须要有合法性的承认。大学要获取合法性的支持,不仅要遵循相应法规,更为重要的是符合公众关于大学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期待。当前,要重塑公信力,大学必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发挥好历史赋予的职能,切实提高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对于“985”、“211”等精英大学而言,必须强化精英意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努力成为“国家的思想库”、“人类社会的动力站”“、社会的道德灵魂”、“社会之光”,防止出现“真”的彷徨、“善”的迷失和“美”的缺席。既要培育各类社会精英,也要提高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贡献度与影响力,还必须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必须要合理定位,不缺位、不越位,注重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此,需要加强开放办学,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基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合理定位,面向行业和岗位需求,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专业体系,依据行业和岗位具体的人才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2.建立大学办学的自律机制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我国大学的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大学丧失了自律机制,传统的规范失去了效用,新的规范尚未建立,大学办学没有了敬畏,失去了规范与监管。因此,重塑大学公信力,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建立大学的自律机制。
第一,建立并执行监督、防范和惩戒制度。“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当前,治理大学乱象必须依据国家反腐败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安排,依据教育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指导,建立相应的监督、防范和惩戒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笼子的钥匙交给民众”。 与此同时,切实推进制度的执行,防止因为制度不落实而伤及制度的权威性和神圣性。
第二,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结构。信任的基点在于多元参与。当前,重塑大学公信力,必须以大学章程的制定与执行为突破口,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结构,明确多方利益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使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民主管理成为大学制度的精神内核,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大学办学。
第三,加强学术自律,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学术不端是学术系统中的毒瘤,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是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准则。但是,近年来,解决学术不端问题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当前,为加强学术自律,必须尽快做毒瘤摘除手术:加强宣传与舆论引导,让学术不端者成为“过街的老鼠”,随时感受强大的舆论压力;建立通畅的检举制度、及时的处理与反馈机制,让学术不端行为无处藏身;加强对学术不端的惩戒,让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保护伞没有安身之处。
3.建立大学信息公开机制
信息公开是取得社会理解、认可和信任的基础。
要化解公众的不满,增强公众满意度,必须建立大学信息公开机制,便于社会监督。当前,建立大学信息公开机制,有必要着重开展如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公开经费来源、年度预决算。教育部2010年通过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对大学公开经费来源、年度预决算做了明确规定。但在第一年的实施中,112所“211大学”没有一所向社会主动公开学校经费来源和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这表明问题的严重和推进工作的难度,有关部门必须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改革的决心与勇气,斩断其中的利益链条,加大经费公开的推进力度。
二是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教育部要求本科学校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教学质量报告是于2011年启动的,2013年全面推行。这是有益的开始,可以倒逼大学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但前两年的实践效果并不明显,已公布的教学质量报告被质疑为“没质量”,“晒政绩的倾向大于向公共诚意公开”。
要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教育部还需要进一步做到:规范教学质量报告的内容,强化向学生(家长)、社会大众报告的意识,突出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数据和事实;加强监管,让各校的教学质量报告定期上传到教育部和本校网站;加强宣传、指导与服务,引导考生及其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关注各大学的教学质量报告,知道如何查阅大学教学质量报告。
4.建立大学与社会的沟通机制
现代化进程让大学再也不可能封闭于社会之外,当前,要化解公众的不满,重塑公信力,大学需要与社会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一方面,要增强开放意识,在开放的状态下寻求信任危机的解决。当代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不出现问题或危机是不可能的,出现了问题或危机想要通过“控制”“、封闭”解决也是不可能的。信息封闭或垄断已经不再构成公众持续追责的障碍,封闭式的管制已经不能阻止公众的“说三道四”,网络控制也面临诸多法律、技术、资金、人力等多方面的障碍。因此,解决大学公信力危机,只能在开放、透明的状态下寻求解决思路。
另一方面,与公众建立互动机制。在不利于大学的新闻报道、网络舆情出现后,大学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平台(如官方微博),或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表明态度,提供事实证据,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将各种谣言化解于萌芽状态。
5.建立大学危机管理体系
重塑公信力,必须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大学危机管理体系。
第一,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防范体系,健全民意表达机制,让相关利益主体特别是权益容易受到侵犯的学生、教职工有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
第二,加强领导干部危机应对能力建设。包括调整工作的价值取向,强化危机意识,更新危机应对时的思维方式,增强危机识别能力,熟悉应急处置的策略,提高危机处置时的心理素质。
第三,建立公共媒体舆情收集系统,形成基于舆情民意的回应机制,提升适应公共媒体的能力,减少公共媒体的消极阻碍作用,发挥公共媒体的积极作用。
第四,建立健全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大学要建立应急联动体系,当有损公信力的突发事件出现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领导小组和若干工作小组,将相关的部门和个人纳入一个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让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让整个危机应对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陈舒扬.官员博士名利场[N].时代周报, 2014-03-20.
[2]北大天价培训班:“官商混招”项目不少[EB/OL].
[3]你觉得中国的大学办得成吗? [EB/OL].
[4]百万学子为何放弃高考? [EB/OL].
[5]刘召.论政府信任[J].云南社会科学,2011,(6).
[6]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
[7]高校为刷高就业率出招五花八门“虚假繁荣”误导社会[N].广州日报,2013-07-20.
[8]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 2012 年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教授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9]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10]Dalberg-Acton, John Emerich Edward(第二卷).
[11]傅根生,赵泽虎.大学社会公信力与大学治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9,(11).
[12]柏木钉.治理学术不端,莫让“零容忍”变成“零作为”[N].人民日报,2011-09-22.
[13]调查显示“211 工程”中 112 所高校全部未公开经费来源年度预决算信息[EB/OL].
一、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外语专业始终被当作是具有基础学科性质的专业教育,外语则一直被定位于文学学科门类中的外国语言文学类,而外语类专业肩负的使命则是教授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等课程,培养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
一、引言在各个工程行业中,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的企业,无论是执行还是决策机构,都发现存在着难以获得高级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的问题。我国工程院的研究发现,其直接原因在于我国的工程管理人员绝大部分出身于技术专业,这种现象导致了普遍存在的、对工程管...
随着军事理论课在高校的普及,其教学模式也越来越走向成熟,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如何继续完善其教学的实践途径,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也是我们军事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1开设军事理论课的实践意义(1)军事课程的开设是宪法和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
【摘要】:1985年,国家教育部颁文提倡我国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中文系应当把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近30年来,不少地方高校在本科影视教育发展期间不无遗憾地沦为第三世界。若要改变弱势现状,就必须设立影视专业,将影视课纳...
语用失误的研究最早开始于英国,英国的语言学家JennyThomas在《跨文化语用失误》(1983年)一文中首次提出该术语,她指出只要说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或认为应该为听话人所感知的意义不同,这是就产生了语用失误。语用失误的语言表达有的...
一字体设计概念与范畴字体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方传来的现代设计里,字体设计原词应该是TypefaceDesign,这是从铅字时代传承的概念,单指一套铅字的文字造型设计,发展到现在往往指一套电脑字库的文字造型设计,所以字体设计可以说...
审计学是一门专业性、逻辑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都较强的学科。审计的过程就是排除合理怀疑的过程。是审计人员基于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生产、技术、产品、市场的了解,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入手,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提出合理的怀疑...
1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1应用型本科的内涵及特征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应用型本科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适应社...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到临床课的桥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对后续课程学习及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务院于2009年4月出台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培养中医药人才是促进中医...
一、研究背景与改革目标2010年9月,在贵州大学教务处的安排指导下,贵州大学人文学院选择西方哲学通论作为教学方法改革试点的实验课程,我们为此花费数年时间开展了积极研究和努力探索。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西方哲学通论课程的前身是为哲学系本科专业开设的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