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大学生群体相比,具有群体自身的独特性,应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根据对某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测试及访谈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优于全国常模,男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略逊于女生,各项因子得分在性别上略有差异,恐怖因子得分的性别差异显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四个方面。根据测试和访谈结果,对高职院校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更强的管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SCL-90;
经历高考后,很多学生即将步入大学校园,他们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具有文化层次高、发展潜力大、生理发育成熟,但心理尚不稳定的特点,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大学生群体的基础之上,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如何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加以合理地引导和管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北省唐山市某高职院校(以下简称T学院)新生情况进行分析,从该校新生中整群抽取1193名学生,采用SCL-90量表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1142份,有效回收率为95.72%。其中男生806人,女生336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世界着名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用访谈法对学生、辅导员老师进行访谈。
1.3 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9.0版本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T学院学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表1 T院校学生与全国常模(青年组)的对比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表同)。
将T学院新生SCL-90测试得分与全国常模(青年组)通过t检验进行对比。表1显示,与全国常模相比较,T学院新生在总分及各项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显着。高考低分数群体较普通大学学生而言,测试分数偏低,整体心理健康状况高于普通大学生。另外,通过表一发现,T学院新生在测试中排名前四位的因子分别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抑郁。
2.2 不同性别学生的情况对比
表2 不同性别学生在SCL-90测试中的对比
表2显示,T学院女生在抑郁、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比男生略高,而在恐怖因子上的得分显着高于男生;男生在总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上的得分略高于女生。除恐怖因子外,其他各项因子没有性别间的统计学差异。该结果基本与男女性别角色相吻合。女生天生敏感,易体察到男生体察不到的情绪。而男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般不愿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扰,与女生比较,少了很多有效的宣泄方式,不良情绪的宣泄会以较偏执的行为表现出来。
2.3 异常因子情况分析
在SCL-90测试中,任一因子得分≥3,即视为该因子异常,提示有中等以上的心理问题。调查中筛选出因子分≥3的学生,并对其情况分布做了统计,T学院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因子比例排名前4位的依次为:强迫症状3.23%、敌对1.66%、人际关系敏感1.48%、抑郁1.05%、评定心理健康不仅要看因子分,还要参考总分,我们以样本(119.31±33.76)平均数以上2.08个标准差的分值189为标准,筛选出总分大于189,任一因子分≥3的学生共72人,属于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约占测试总人数比例6.3%。
2.4 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筛查的结果,通过访谈法对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所在班级的辅导员老师进行访谈。结果发现,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大体可归为五类:班委、异地生源、高中时期成绩优秀、存在家庭问题、曾经历过重大生活事件。担任班委的部分学生来到大学校园后,需要应对来自学习、班级工作和社团活动的多重压力,热情有余,经验不足,容易产生压力;异地生源的学生,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在大学校园生活易产生紧张感和不适感;部分学生在高中期间成绩优秀,但来到职业院校后,其心理落差较大,如不能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学生曾经历过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过世、亲密关系破裂等,如未经过较好的处理,对其性格和心理易造成影响。另外,存在家庭问题的学生(如:家人病亡、抚养人非父母亲等情况)也易产生较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3. 结论
根据对T学院新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学生在测试总分及各项因子上的得分均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好。
不同性别人群相比,男生总体心理素质略低于女生,只有在恐怖因子上的得分男女存在显着性差异,这与国内的相关研究结果大体一致。
根据SCL-90量表,筛选出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72人,占测试总人数的6.3%。其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等方面。
根据访谈结果,对于班委、异地生源学生、高中时期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家庭问题的学生,曾经历过重大生活事件的学生,应在今后的心理健康工作中多给予关注。
4. 建议
从上述测查结果中可以看到,T学院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尚属理想,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或干预:
4.1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可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通过心理网站,校园广播、心理讲座、心理活动等形式,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4.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关注问题多发的高危人群,发现其存在心理困扰时,及时给予调节和疏导,不让心理困扰进一步恶化,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普测过程中,对已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专业的心理辅导,并尽可能创设能帮助其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环境。
4.3 加强学院三级心理保健网络工作体系的构建
加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院—各系—班级”三级心理保健网络工作体系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防范工作,及时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形成更为完善的、全院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监控和干预网络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环境。
参考文献
[1] 流沙河.青少年学生心理疾患日益增多[N].健康咨询报,1989-09-23(17).
[2]范中攀.采用SCL-90测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2007,(29).
[3]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77.
[4]王浩,俞国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2),10-14.
[5] 蔡春燕.高职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当前, 我国已将产教融合提升到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基本制度的高度, 总体政策环境已经形成。产业在实现转型升级过程中, 亟须高校的智力支持与创新贡献, 参与驱动力正在强化。...
通过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了解了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现状,为大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人际关系是一生的课题,从小到老,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建立这样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为我们带来许多的益处,下面是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论文6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建立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就是要让宿舍成员能够在思想上、情感上、行为上产生连结, 在温暖、和谐、安全、有爱、轻松的宿舍氛围下, 宿舍成员互助互爱、友好协作。...
针对大学生宿舍矛盾的成因进行对策研究,提出把人际关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在高校里面反反复复,辅导员应将宿舍人际关系建立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并持续关注和教育引导学生,为帮助学生今后真正进入社会做好储备。...
在林某袒露家庭情况时,注意谈话技巧,充分运用倾听、共情,对其产生现在问题的根源稍加解释,建议其至学校心理中心接受系统的心理咨询,以帮助她更深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重新建构生命叙事,帮助她认识到她是如何发展出这样的人际互动模式的。...
所谓公共关系, 就是社会组织运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 在其内部和外部形成双向的信息流通网络, 从而不断地改善管理与经营, 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取得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完美统一的政策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