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

前期策划是一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

来源:未知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0-20 共3462字
  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试图从选题策划、前期调研等几个方面,浅析纪录片前期策划在整个作品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对纪录片创作者有一定的启发。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前期策划是一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的电视纪录片论文。
  
前期策划是一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

  原标题:浅析纪录片前期策划的重要性--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摘要:2012年5月14日,由中央电视台投资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正式在CCTV-9纪录片频道晚间时段播出,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了两岸三地无数观众的称赞与青睐。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试图从选题策划、前期调研等几个方面,浅析纪录片前期策划在整个作品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对纪录片创作者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前期策划;《舌尖上的中国》。
  
  在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纪录片一直被排斥在大众主流媒体之外,仅仅是部分精英人士和小众群体追捧的对象。在新兴媒体如此兴盛的时代,在“娱乐至死”的现代社会理念下,很难有人再平心静气的面对一部纪录片。因此,纪录片的发展问题成为许多电视媒体人担忧的问题之一。而一部好的纪录片,却能对人的价值观、情感表达、道德观念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纵观中外纪录片库,好的纪录片如中国的《大国崛起》、BBC的《人类星球》等,无疑都是抓住了纪录片的本质,即真实性;立足于纪录片的主体,即人或事,来进行叙事。叙事的展开离不开编导的悉心策划,即从选材直至剪辑完成的全过程。策划理念贯穿纪录片创作的始终,成为纪录片创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前期的策划,如选题、调研等又如一部纪录片的根基一般。根基打不牢,即使片子完成也达不到优秀纪录片的水平,无法引起观众的收视欲望,无法获得预期的收视率。因此,前期策划是一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在一部纪录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小中见大的选题
  
  《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曾说:“纪录片《舌尖》策划的原始版本是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结构进行分集,每一集从远古人类早先对七种原料的发现到如今成为生活必须品的演进过程。[1]”而导演赋予了这部作品更多的现代性,使《舌尖》脱离了美食文化传播的传统套路,摒弃了纪录片一贯的制作方式和叙事形式,用全新的语言方式,从全新的视角,讲述老百姓平实的生活,从生活里自然地流露出浓厚的历史、文化、乡土、人情等。任导说:“这部纪录片是中央电视台为开办《魅力纪录》栏目量身打造的纪录片之一,可以算是央视的命题作文,而如何把这个命题作文做好,却成为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如果一味的循规蹈矩,按照传统套路来,只能说是做完,而不能说是做好。如何把传统的故事,传统的题材叙述的有趣,生动,让观众爱看,成为纪录片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自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纪录片就不断探寻以平民化的视角,记录社会的变迁和百姓多变的生活形态。如曾获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优秀奖、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委会奖的《老头》和曾获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的《北京弹匠》等,都是把摄像机对准了普通人的生活。关注人,关注生活,关注细节,关注情感,更加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近年来纪录片创作者关注的焦点。《舌尖》之所以成功,也是把视线对准了普通人和普通人的生活,而不像其他美食类纪录片那样,只是以讲解和介绍各地美食为主线。这就避免了叙事的单调以及主题的空洞乏味。以“人”为主,以“美食”为线,以“情感”为节点,铺展开来,在时空的宏观调度中形成一个结构严谨,意蕴丰厚的影片。在观看之余,融历史、文化、情感、哲理于一体。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在座谈会中曾表达他对《舌尖》的感受:“第一,小中见大。第二,味中品人。第三,以舌动魄。第四,该纪录片是一部立意高远、视野开阔、返朴归真、动人心魄的中国文化纪录片,它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事件。[2]”由此可见,由小处着眼,选题立意明确、结构合理的纪录片才是受观众欢迎并乐意接纳的纪录片。《舌尖》的成功,离不开导演前期的选题与精心的策划。这是影片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二、目标明晰的前期调研
  
  1.搜集资料。在选题确定的前提下,开展调研成为纪录片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任长箴导演说,她在纪录片策划的初期是意图把《舌尖》拍摄成为一部中国人文地理片,而不是单纯的美食类纪录片。这就把《舌尖》定位于人文地理类,而不是以讲美食为主。在初期策划中她就把最初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分为了食物的获取、食物的消费、食物的加工(化学)、食物的储藏(物理)、食物的烹调、食物的调味和食物的健康这样七个主题,并把七个主题分配给了七个导演,这样就把宏大的主题细分化,每个导演一集,分头展开调研,采集素材,这样的制作方式既节约时间和成本又保证了片子的质量。把“美食”改为“食物”,因为“美食”是文人墨客酒足饭饱后谈论的话题,而食物是最本质的食材,这就把片子定位于寻常百姓的日常饮食,厨房、后院,而不是星级饭店各种花色的菜肴。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是前期必须做好的工作。有了以“食物”为准线的根基,以七个主题为构造的板块结构,就需要大量的资料来补充起七个板块的结构。为了节约时间,创作团队买来了1995~2011年所有的中文版的关于人文地理的书,如《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炎黄地理》、《旅游地理》等。用三周时间,把杂志的每一页全部撕下,按地域分好,如山东的一摞,云南的一摞,等等。然后和分集导演聚在一起,从每一摞里搜信息,按七个主题重新组合,例如有一页是介绍松茸的,可以把它归为食物的获取这个主题;再如,有一页是介绍绥德盛产糜子,可以把它给讲主食的这集的导演。最终每个导演都有了一摞关于自己要拍摄的这一集的素材,分集导演再从这些素材中找8~10个故事来组织片子,这样就简单轻松多了。
  
  2.样片实验。纪录片的摄制大多是导演依据现场环境适时调整镜头景别大小、视角仰俯等拍摄要素。纪录片是以客观记录为原则和基础、以摄取真实素材为内容的影片形式,因此真实性为纪录片的本质属性。而《舌尖》作为系列纪录片,既具有纪录片的属性,又在形式上类似于系列专题片,“要在一个相对的时间内,保持观众持久的关注度。[3]”这就要求《舌尖》每一集在制作风格上相对统一。执行总导演任长箴在前期阶段就与摄像师一同做了许多样片,包括景别大小、拍摄视角、画面构图等方面的尝试。例如,拍摄锅中正在煮炖的鲜鱼,应用特写,景别大小以取景器摄取锅的边沿为准;再如拍摄晨曦和傍晚的画面,应尽量用长焦镜头等等。对于画面和拍摄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七集纪录片在形式风格方面达到了一致,虽然分属于七个导演,在总体的构造上,没有分散,反而更加聚合。
  
  3.实地调研。纪录片的拍摄是一个时间长,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巨大的工作。只有把前期工作统筹计划好,目标明晰,方法得当,才能在之后的拍摄和剪辑中游刃有余。实地调研,就是俗称的“踩点”,是在前期准备工作做完的前提下,在正式拍摄之前,导演与摄制组成员一同前去拍摄地点调查研究。《舌尖》导演曾说,在实地调研之前,他们并不知道在云南香格里拉有个卖松茸的单珍卓玛,只是从杂志上知道云南香格里拉盛产松茸。摄制组提前去到香格里拉这个地方,在一堆等着卖松茸的人中寻到了这个小姑娘,她焦灼的眼神里透露着不安和焦急。于是,以单珍卓玛和妈妈为主体,以松茸为主线的故事才慢慢铺展开来。实地调研在纪录片前期策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调研,能让创作者把纸上的策划变为实际的素材,而不是空谈、乱论。调研,能更好地修改、补充、完善策划,并能捕捉到许多真实的细节,这些原不是策划就能做到的。《舌尖》的每一集,导演都是拿着那一摞杂志去调研,去寻故事,从吉林查干湖的鱼把头到大澳做虾膏虾酱的郭少芬,每个故事,每个故事中的人物,每个人物身上体现的精神,每种精神中传递出的中国文化,都在这些“食物”中,在乡间、在田舍、在百姓的家里,在每个人的心里。
  
  三、结语
  
  《舌尖》的成功让我们更加关注纪录片,这个一直被边缘化、被忽略的类型。它如一缕春风,唤醒了“沉睡的”观众,连续七个夜间的守候,淘宝网关于美食不断飙升的出售纪录,互联网不断飞出的“舌尖体”,都预示着一个崭新的纪录片时代的来临。要做出好的纪录片,获得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无疑成为纪录片创作者的一项重任。而好的纪录片离不开选题的新颖,明晰的前期调研以及缜密的统筹策划。只有把前期工作做好做全,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受众喜欢的纪录片。
  
  参考文献:
  [1]高红波。《舌尖上的中国》的国际传播特性解析[J].南方论坛,2012(3)。
  [2]兰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2012(8)。
  [3]任长箴。在山东潍坊《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上的发言,2013-04-01.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