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

基于《中国诗词大会》探讨文化传承与价值传递

来源:新闻爱好者 作者:赵晓丽
发布于:2021-08-05 共524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中国诗词大会论文范文第六篇:基于《中国诗词大会》探讨文化传承与价值传递

  摘要:《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介质,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价值传递的双重达成,其内在原因在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关联。借鉴《中国诗词大会》经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传递,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有机融通、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探寻传统内容的现代传播。

  关键词:文化传承;价值传递;中国诗词大会;文化传播;

  在当今的中国文化思想生态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个意义重大的关联命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他还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主流媒体在文化建设中承担着传播文化、传递核心价值观的重任。《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主流媒体实现文化价值传播和引领功能的一个重要且有重大影响的载体。

中国诗词大会.png

  一、文化传承与价值传递的双重达成:《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传播效益

  《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介质,通过多渠道、跨媒体联动,吸引最广大的诗词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关注,在诗词的赏析中浸润心灵,在诗意和远方中探寻中华文化基因,在生活之美的品味中感受浓厚的情怀。

  (一)文化传承

  作为一档文化益智或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灵魂毫无疑问是文化。从节目本身来看,其定位为"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通过诗词诵读、比拼实现人们对曾经熟稔的古典诗词的重温和再识,同时将古诗词或重置原时代场域或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本身及其现代转化的体认和思考。同时,节目组通过种种设计实现了表现形式的丰富化、代入感和吸引性,比如,在开场环节设计了百人团齐声朗诵开场诗词的方式,并辅以卷轴、汉字、祥云等文化符号,给人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将人瞬间带入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后面的几季中,在场景布置上更加考究,通过牡丹、祥云、荷花、华表等元素的表达和立体声光电等手段,营造出全方位的古典文化意境。从参与情况来看,从报名到百人团,从演播现场到微博、微信,从稚龄的学生到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可以说,《中国诗词大会》充分体现了参与的全民性,无愧"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称号。可以说,节目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以极高的可视性和传导性实现了其对以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价值传递

  《中国诗词大会》虽然是一档诗词类节目,但是并未仅仅停留在诗词教育和传播的层面,而是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的传播效果。节目不仅在诗词的选取上倾向于传达自强不息、乐观豁达、忠诚国家、天人合一等价值观念的文本[1],而且在一些环节或一些解读中,将诗词与某些价值观念联系起来。比如,第四季第十期开场,主持人引用了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后,感慨"诗词从来就不局限在诗人一方小小的书斋里,它更包含着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一份情怀".将诗词与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了由诗词而精神而价值观的递进。另外,节目还挖掘参赛者的故事,他们身上自强不息、诚信、友善、乐观豁达等精神特质在潜移默化中为受众传递着价值导向。

  (三)文化传承与价值传递的完美结合

  从传播效果上看,《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文化传承和价值传递的完美结合和双重达成。节目以诗词为介质,不仅进一步唤醒了大众的诗词记忆,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更通过诗词及传统文化元素为人们传递了和谐、文明、爱国、友善等主流价值观念。从节目的文化意蕴和底蕴来看,该节目一反当前影视综艺节目泛娱乐化的倾向,致力于传统诗词的普及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与同系列的其他节目一同被视为"清流".从媒体的价值传递来看,该节目一反传统主流媒体在价值传播方面给人留下的"高冷"印象,用生动的、丰富的、易于为人接受的形式和方式,在诗词的审美、文化的享受和竞技的角逐中让受众放松戒备,接受节目融会的主流价值信息,从而实现润物无声的价值传递。《中国诗词大会》在诗词的盛宴中为大众呈上的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的"硬菜",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润实现价值的熏陶,达成了文化传承与价值传递的双重效果。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中国诗词大会》实现双重达成的内在原因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达到文化传承与价值传递的双重效果,不仅得益于节目的全方位意境营造、嘉宾点睛解读、人员参与的广泛性等因素,更为重要的是,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关联,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有机融通;而二者内在关联的基础,则在于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是特定民族的文化,体现为文化发展的连续性。"由民族性展现的文化的民族内容,则相对稳定且多姿多彩,它使文化得以形成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抒情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以及文化诸因素的结构方式,即形成自己特有的类型"[2].文化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其一旦形成便具有较为恒久的稳定性,并通过民族习俗、民族性格、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形式深深地影响感染本民族的每一个个体,且在代代相传中保存并强化。文化的民族性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继承传统、保持根本,"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其实讲的就是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维理路、人文关怀、目标价值、实践品质等方面都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在思维理路方面,修齐治平是中华传统文化一贯的人格实践要求,这不仅是对生命个体德性提升和完善、个体圣贤人格追求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为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情怀和担当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包含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诉求,也包含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这种"三位一体"的价值体系正好契合了中华民族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

  在人文关怀方面,对人的关注和重视一直是传统文化的风格和精髓,中华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人、为了人的学问,因而也是最具人文关怀的学问,无论是积极入世的儒家、墨家,还是清静无为的道家、禅宗,无一例外把人看作终极目的,延而伸之,对天地万物的珍视和爱也是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以人为核心,通过国家维度的价值目标为人文关怀描绘蓝图,通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为人文关怀营造氛围,通过个人层面的评判标准为人文关怀提供规范,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其最终目的就是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这也是人文关怀的直接体现。

  在伦理价值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体系,指向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自身的和谐。而优秀传统文化也将价值指向定位于人内在维度和外部维度的和谐统一,强调通过个人修为、立身处世、社会愿景等方面的自觉追求,达到和合中庸、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实践品质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立足于实践、服务于实际的务实精神,无论是诸子学说还是诗词歌赋,抑或是民间信仰,都倡导"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的精神和风格,"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基于实践需求而产生,其弘扬与培育,也遵循着认知、认同、内化、践行的实践规律。

  三、探寻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国诗词大会》文化价值传播的启示

  文化传承和价值传递是当今文化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主流媒体应承担的任务。《中国诗词大会》以及中国大会系列节目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也提供了有益镜鉴。

  (一)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有机融通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当代中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使命,基于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可知,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须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提升,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又须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托举。因此,深入挖掘、探寻二者的契合点,以此为基点开展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6].使二者有机融通、相释相长,可以像《中国诗词大会》以及央视的其他中国大会类节目一样实现文化传承与价值传递的双重效果。比如将农村传统劳作方式拍成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的李子柒现象,其实也是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有机融通的很好尝试,其在艺术地展现传统生产方式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善的沐浴,其中深蕴的和谐、敬业、自强、友善等价值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中为受众所接受。

  (二)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使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连接当下,可以激活大众文化基因、唤醒受众文化记忆。《中国诗词大会》采用国画等形式,形象地配合和表达诗词意境,助力人们理解、感悟诗词原意。如在谈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时,演播室大屏上呈现出群峰林立的国画,很好地表达了诗中的意境,也为人们联系到红军长征的艰险与勇毅提供了绝好的切入点。再如,点评嘉宾在解释诗词或古文化常识时,经常带入当下时尚的流行语,如"宝宝心里苦""高富帅""凤凰女"等,一下子拉近了受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让人们意识到传统诗词乃至传统文化并不是故纸堆里的高冷物,而是可亲可近的古人生活生产的体现。其实,除了中国大会系列节目,也有一些致力于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尝试和探索,比如通过移动汉字连成古诗就能"过关"的一款在线小游戏,通过精心的设计寓教于乐,深受人们喜爱;再如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将意蕴深远的传统文化符号与"神马""赞"等网络流行语嫁接,在斗图圈引起热捧等。这些尝试都将传统文化置于时代脉搏的跳动节律之中,通过创新实现表达方式现代化、年轻化,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现代社会生活。

  (三)探寻传统内容的现代传播

  文化、价值的传播效果与传播手段和方式息息相关,要实现文化传承和价值传递的双重达成,亦必须探索传统内容的现代传播。"在媒体融合深化改革的今天,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创新视听表达与呈现,能够使电视新闻作品在新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7].《中国诗词大会》就充分运用了跨媒体、融媒体手段,将微信、微博等传播手段"一锅烩",注重线上线下交流互动,把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价值观念转变为大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因而激发了全民关注和参与的热情,也丰富和提升了节目的表现力。北京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积极适应互联网技术重构的社会空间以及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文化生态、文艺生态的巨大变化,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以互联网思维开展数字化工程,让文化在现代技术手段下"活"起来,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播方式的有益尝试。"传统文化要想进行更好的传播,必须适应当下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在传播过程中优化渠道,并增加符合时宜的表达形式"[8].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需要研究当下的文化市场特点和传播环境,如借助于当下人们熟悉喜欢的常用网络移动终端等传播方式,营造兼具舒适性和私密性个性化需求的传播场所,将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植入人们更易接受的大电影、大IP剧中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柯云丰诗词竞技类电视节目的文化价值传播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2]庞朴。继承五四,超越五四[A]杨朝明孔子文化奖学术精粹丛书庞朴卷[C].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397-398.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9.

  [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6]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2)。

  [7]高红波,郭京新时代视听传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发展路径探析:兼评第29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获奖作品[J].新闻爱好者,2020(7)。

  [8]顾晓多屏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从《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收视率谈起[J新闻爱好者,2018(11)。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河南建筑学院
原文出处:赵晓丽.《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传播价值及启示[J].新闻爱好者,2021(01):58-6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