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

纪录片《美丽中国》对文化中国形象的塑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30 共7480字
论文摘要

  在世界大国的崛起过程中,以文化维度为国家形象的目标导向是一个普遍经验,例如美国、德国、日本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上都经历过从以军事、经济、技术形象为重心到以文化形象为重心的过程,英、法则更是一直以文化国家形象享誉国际社会。因为文化能够超越权力的较量,在人类共同约定的价值尺度上促进不同文明形态的对话,从而有利于国家处于谋求发展的和谐秩序之中。当前,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格外重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中国给现存国际秩序带来了震荡性影响,受认知习惯、政治文化差异与社会心理失衡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丑化、妖魔化中国国家形象的声音不断被炮制和传播。

  为正视听,中国从不同方面积极进行国家形象的对外宣传,试图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友善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纪录片《美丽中国》避开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国家形象展示,着力于文化中国的形象塑造。

  该片对中国文化的展现,既有特色文化,也有普世文化,更有发展着的动态文化,三者兼备生动而有效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气质和面貌。

  一、以特色文化传播民族精神

  《美丽中国》是一部由中、英联合摄制的6集系列纪录片,该片致力于全方位记录、表现中国珍稀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摄制组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拍摄了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86种中国珍稀野生动植物以及30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影片于2008年5月在BBC第二频道首映,2009年获得第30届美国电视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类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三项大奖,截至2010年底,已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近90个媒体机构购买了该片的播映权,目前销售仍在继续。它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输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重大意义。

  《美丽中国》全片分为“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六集,每一集都力图展现中国不同区域独特的人文特色和生态景观,从东北的赫哲人生活到桂林的船上人家;从中华民族标志性建筑长城到西南边陲的苗族村寨;从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到秦岭的野生大熊猫,再到云南的亚洲象;等等。它们代表着中国文化特质的元素、载体和路线,是中国文化独特性的体现,也是中国留给世界人民最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中国武术、龙图腾和饮食文化,《美丽中国》在表现这些特色文化时致力于揭开其神秘面纱,尽力摆脱猎奇式的异化表达,着力从内在民族精神的层面重新认识中国特色文化。

  外国人尤其是一般的外国民众对中国武术的印象总是和“功夫”联系在一起。这一印象最早来自于清末民初的义和团,中国人凭借赤手空拳、刀枪棍棒对抗外国人的洋枪大炮,其作用主要是克敌制胜。

  后来随着中国功夫电影在国际上的传播,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影星带着功夫走向世界,扩大了中国武术的世界影响力,但在功夫片中主要展示的仍旧是武术技击、对抗的一面,而此绝非中国武术的核心内涵。中华武术界有句俗谚:“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中国武术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习武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在此问题上,《美丽中国》将镜头对准了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少林寺,少林僧人依靠对野生动物的观察和模仿修得了猴拳、鹤拳、螳螂拳等武术。在表现这些武术时,影片并未落入窠臼、一味刻意渲染中国武术攻击、对抗性所产生的感官紧张与刺激,恰恰相反,其拍摄重在通过对时间的艺术延展给观众营造一个细细品味与理性思考的诗意空间:耳畔流动着舒缓的背景音乐,呈现于眼前的是僧人在寺院内习修鹤拳、猴拳、螳螂拳的慢动镜头,自然界中白鹤舒展双翅、猴子跃动林间、螳螂挥动镰状前臂的画面又以交叉剪辑的方式穿插其中不断闪现,二者所构成的理性蒙太奇深刻揭示了中国功夫与大自然之间玄妙的哲学关系。回到现实时空,师父释彦廷正在塔林教授孩童习修猴拳、螳螂拳,同期声带来的强烈现场感配合解说词从现实层面真实揭示了中国武术促进气血流动、增强体质的实际训练目的。《美丽中国》的这些表达恰恰是以往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中,中国武术经常被忽视或被掩盖的本质内涵。

  在东西方文化中,“龙”皆为虚拟形象,但其文化内涵却迥然不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黑暗、残暴的象征,《新约圣经》中将其描绘为魔鬼、撒旦,能够迷惑普天下之人。在西方语言中赞扬龙的词语非常少,常常含有贬义,例如“dragon'steeth”表示相互争斗的根源,“chasethedragon”意为吸食海洛因,“dragonlady”则指蛮不讲理、河东狮吼式的女人。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则能够兴云降雨,是吉祥的象征。文化差异必然导致外国人对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这一中华文化产生距离感。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龙文化最为浓郁的时刻,《美丽中国》借新年时中国人扎龙灯、舞龙的热闹庆祝仪式将中国的龙图腾进行了最为直观而有效地阐释与传播。画面中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中国百姓对龙顶礼膜拜以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龙并非西方人心中凶神恶煞式的魔鬼,恰恰相反,它散发着一种类似人类童年时代原始文化的稚气之美:竹木的骨架质朴无华,纸糊的外形童趣十足,颜料涂抹的花纹艳丽而古拙,这就是中国的龙图腾,它口衔绣球为人们送来吉祥安康;镜头切换到夜幕降临,人声鼎沸,百姓人人参与其中,用一盏盏烛光摇曳的灯笼连成长长的游行队伍,鞭炮和鸣中这条温暖的长龙在夜色下蜿蜒舞动,此刻中国的龙图腾在静止形象之外,呈现出另一层文化内涵,即中国人庆祝新年的民间舞蹈狂欢。相较西方万圣节,中国人在龙图腾及其相关仪式中所呈现出的童稚和热情与之异曲同工,各自的民族精神蕴藏其中。

  中餐常被人戏谑描述为“任何有脚的都吃,除了桌子;任何有翅膀的都吃,除了飞机”。《美丽中国》在讲述中国餐饮文化时则透过这些表面现象,较为深刻地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精神。

  中国人是节俭的,不浪费食物是一种传统。除了大鱼大虾,即便是微小到令西方人不屑一顾的蜻蜓幼虫,抑或是令其惊诧至极的眼镜蛇,甚至海洋环境恶化的标志性生物———水母,在贵州草海湖渔民的网中、香港的蛇餐厅和胶东半岛的初旺港都会被视为珍宝,加工成中国人餐桌上颇受欢迎的食材。中国饮食注重保健,蛇餐厅内大快朵颐的人们不仅是在品尝美味,而且更是因其相信蛇肉有助于清血、增强体力与养颜美容。然而,水母被放上餐桌这一饮食现象除保健理念之外,更渗透着中国人融通的生存之道。在世界范围内,受海洋污染、浮游生物激增以及过度捕捞、天敌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水母大量繁殖,这一被其他国家视为环境危机的现象,在胶东半岛初旺港渔民的眼中却有不同,大批水母被捕捞、运送至市场,再变为餐桌上的水母切片,问题转化为发展机遇,中国人快速适应着世界的万千变化。当然,中国人又是重视礼仪的,福建的制茶业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中国人喜爱这种带着苦味的东方树叶,不仅因其有着特殊的保健价值,而且因冲泡、品茗过程带有强烈的仪式感,有助于表达主人对来客的热情、拉近宾主距离,是客家人的待客之宝。所有这些餐饮习惯都透露着中国人节俭、保健、融通、重礼仪的民族气韵和信念。

  国家形象不仅仅是外在“形象”,更需具有民族精神。如同美国的“星条旗永不落”、英国的“创意英国”、日本的“国益至上”、韩国的“身土不二”等等。有了民族精神,外在形象才有所依托,外界对它的认知与了解才会更加清晰和深刻。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美丽中国》式的深层民族精神发掘与传播值得借鉴与推广。

  二、以普世文化增强国际交流

  特色文化的价值在于个性和珍贵,要达到国与国之间的融通和交流,国家形象塑造中普世文化的意义尤为重要。普世文化所包含的基本思想和精神是全人类一致认同的价值观,但其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在十七八世纪时,为了反封建,自由、平等、博爱等文化具有普世价值;19世纪以后,西欧出现了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的新普世主义;20世纪以后,因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上的霸权地位,资产阶级的人权观在世界上以所谓的普世价值的名义占据主导地位;而当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之间在政治上注重交流和合作,文化发展则呈现出多元与包容的态势。普世文化的特征就是不同文化间相互尊敬、相互包容、共同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文化上的多元发展及包容气质由来已久。在《美丽中国》中我们可以看到泼水节上的傣族、溜索上的怒族、马背上的蒙古族、冰上的赫哲族、与驯鹿为伍的鄂温克族、丝绸之路上的维吾尔族和逐草而居的哈萨克族等等,中国民族文化丰富而多元。更为重要的是每一种民族文化在中国都得到尊重、保护和发展。军人往往是国家政权力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包容气质在军人形象所出现的两个段落中得到了最为突出的表现。《美丽中国》中军人形象一次出现在彩云之南傣族的泼水节上,一次出现在冈底斯山脚下的藏族的萨噶达瓦节上。在泼水节中,身着民族服饰的傣族百姓以相互泼水来表达彼此的友爱,水花飞溅处欢声笑语,给人印象极为深刻的一幅画面是身着制服的中国警察也融进了这场过瘾的水战,水花四溅中其脸上洋溢的笑容将军民鱼水情以及中国对多元民族文化的包容表达得淋漓尽致;噶达瓦节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辰、成道、圆寂的日子,也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在飘扬的经幡和飞舞的风马旗中,两个身影安闲地比肩而坐———一位是专注地低头缓缓整理风马旗的年轻军人,一位是沉浸于节日气氛而凝神远眺的中年藏族男子,这一画面将中国对藏族文化的包容与尊重彰显无遗。有容乃大,在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中,包容气质一方面有助于塑造自己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感染不同文化的受众,促使其悦纳具有独特民族性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

  当然,人类要获得更长远的发展,除了社会文化上的多元与包容,也必须面对近代社会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森林覆盖率下降、物种灭绝加速、淡水资源匮乏、沙漠化扩大、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增加、海洋污染与过度捕捞、空气污染等。保护环境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国家和民族都需反思和重视的问题,因而尊重自然、保护生命成为当今世界普遍持有的价值观。在《美丽中国》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广阔的沙漠,温差可从烈日杲杲降到雪虐风饕,有云雾弥漫的森林庇护着的稀有动物,一望无际的狂野草原及丰饶的热带海洋等多元的自然生态文化,更能够看到中国对自然与生命的保护和尊重。与展现国家建立的1500多处自然保护区相比,《美丽中国》中普通百姓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更加耐人寻味。影片中,贵州苗族人家的屋檐是金腰燕安乐的家,苗族人认为金腰燕象征吉祥,会在燕归季节保持窗子开放以迎接鸟儿归来;在东北,半野放的驯鹿每一只都有名字,鄂温克妇女会充当它们的助产士并亲手喂养其长大;在北京,公园里受到精心呵护的鸳鸯被认为是爱情与忠贞的象征,被天坛庇护的猫头鹰是赏鸟会员镜头的最爱;在山东,烟墩角村也奉行尊敬自然的传统,天鹅常常与渔船相伴而行,甚至连孩子都养成了拿剩菜喂养天鹅以助其过冬的习惯;在西藏,藏传佛教相信大地充满神奇的力量,认为环境和其他动物的重要性与人类一样,寺院明令禁止捕杀野生动物,并奉行善待动物的信念,野生藏马鸡可让女尼近距离用手喂养,村民会自觉照顾受伤的鸟儿。尊重自然、保护生命的文化遍布中国各地。《美丽中国》中普通百姓的表达视角尤能体现中国文化中这一普世文化价值观的深入与厚重。

  除此之外,保护环境还有一层极为重要的意义,即节约资源。中国人节约资源的传统由来已久,表现在生产与生活中就是物尽其用的价值理念。在生产中,中国百姓对土地资源尤为珍惜。云南元阳农民在海拔2000米的丘陵上用水牛、耕犁和锄头依山而上开辟出条条狭窄的带状土地,筑成座座梯田用以种植稻米,这一古老的人类遗迹既是美景,又是中国人不浪费一寸土地这一民族精神的象征;与之相比,浙江龙县梯田的乡民在稻田内饲养鲤鱼,收获稻米的同时捕获肥美的鱼儿,这种一田生产两种作物的劳作方式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而且体现出中国人重视生产资源之间的相互配合、追求资源最大有效化的智慧;同样的民族文化还出现在福建的客家茶园,茶农在生产中延续着数千年的传统方式,即茶园牧羊法———将羊群放养于茶园,园内杂草是山羊最好的食物,而茶叶因富含苦味化学物可幸免于羊口,同时山羊的排泄物又可很好地肥沃茶园,最终达到除草留茶、茶肥羊壮一举两得的效果,这种对茶园和山羊的资源管理方式实在令人赞叹。此外,中国人在生活中也充分展示物尽其用的民族精神。在云南哈尼族百姓生活中,竹子被开发出多种用途。幼小的竹笋鲜美多汁,是哈尼人家餐桌上的鲜美食物;成熟的竹子坚韧牢固,做成桌子、烟筒可供几代人使用;而竹篾则可被编制成筛子、竹篓等各种生活用品,没有一点会被浪费。凡此种种,中国人珍惜资源、有效利用资源的精神由来已久,并渗透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今,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前所未有地密切,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美丽中国》所呈现的普世文化将有助于消弭中外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与误解,也将有助于纠正以往中国在国际上被异化的形象,重塑一个亲切而友善的文化中国。

  三、以动态文化进行真实完整表达

  国家形象不是静态的,它会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已不再是那个落后而神秘的古老国家,它不仅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影响着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以往致力于打京剧、功夫等历史牌的策略相比,《美丽中国》对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并非片段式的截取,而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元素,致力于古老中国、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文化的完整表达,呈现出一个既有历史传承,又有现代文明的动态发展着的中国形象。

  在片头画面中,《美丽中国》就已确立了完整探索中国文化的影片宗旨,不断闪现白鹤、藏羚羊、大熊猫、娃娃鱼等珍稀野生动物以及绵延起伏的长城、造型奇特的客家土楼、饱经沧桑的古城楼和丝绸之路等文化遗迹,它们是中国文化留给世界人民神秘而古老的印象,但同时在画面中也不乏灯火辉煌的城市夜景、熙熙攘攘的街道、高耸的烟囱、川流不息的汽车等现代元素,它们汇聚于片头,在这个提纲挈领的段落中以符号化的方式告诉观众,中国既有古老的传统文化,又有与世界同步的现代文明。

  在整部作品中,中国文化的动态发展形象主要通过一系列传统文化所经历的现代演变得到了更加丰满而立体的展现与塑造。这种演变大致分三种。

  一是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成为一种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在这一问题上,影片中鄂温克族和哈萨克族所经历的文化涤荡极具代表意义。

  传统鄂温克人生活在大兴安岭深处,祖祖辈辈以狩猎和放养驯鹿为生,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年轻一代鄂温克人更多地选择到城市定居、放弃山林游牧生活,鄂温克人与驯鹿延续了数百年的亲密关系即将结束,影片中仍在山林中放养驯鹿的几位鄂温克妇女成了这一游牧文化的最后守护者。同样以游牧文化著称的哈萨克族也正经历着相似的不可逆转的文化消逝,驯养金雕以狩猎是哈萨克人传统的狩猎术之一,而如今影片中82岁的哈萨克老人齐亚带着金雕去冬猎的画面成了这种已有6000年历史的传统生活方式的最后绝唱。该段结束时,大远景内老人、小马和金雕化作皑皑白雪上遥远天际的一个小黑点,传统文化在新旧文明更迭中不可挽回的历史命运感油然而生。传统文化的消逝令人惋惜,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同世界上其他文化的更迭一样,一种文化的消逝又代表着另一种文化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转变为另一种极具时代气质的文化现象。例如漓江上的鸬鹚狩猎文化。竹筏、渔民与鸬鹚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出现在影片开头时,渔火、竹竿击打声、渔民号子声的烘托使它们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古文化气息,这种形象实际也是许多西方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一贯印象,但在正片铺展的叙述中,影片话锋陡转,明确指出现代先进渔业技术的发展,使这种看似十分神秘的延续了上千年的合作共存关系已演变为娱乐游客的表演。前一刻的神秘想象与后一刻的技术危机、商业现实感之间构成了一股强烈的冲击力,更加清晰地提醒观众,中国在发展、中国文化正随时代而变迁。同样的文化演变还有:曾经给人严酷感的北方冰雪如今在哈尔滨冰雕节上成了令人惊叹的艺术奇观和叫人流连忘返的游乐园;建立之初用以防御塞外游牧民族的长城、开辟用以沟通东西文化的丝绸之路,如今都成了历史遗迹供人瞻仰和参观;秦岭地区,人们对朱鹭、羚牛等野生动物的保护也不再是基于它们象征吉祥等人类原始而蒙昧的主观祈愿,而是因为保护自然已成为社会公认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甚至中国人的龙图腾在寄托国泰民安等传统愿望的同时,也增添了环境保护这一新的时代心愿。商业和科学等现代因素正在影响并改变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

  三是古老传统昂然挺立并与现代渴望交织在一起和谐共存。《美丽中国》中展现北京这个现代国际大都市的一些段落,犹能说明这一问题。清晨的北京,喧嚣的人群和川流的汽车透着一派繁华都市景象,但镜头切换,红墙黄瓦的古建筑掩映着提笼架鸟的老北京人养鸟为伴、以鸟会友的热闹场景,这种延续了上百年的传统生活方式如今依旧在中国最繁华的现代都市和谐地存在着。另一段落中,随着镜头由上及下的摇移,画面内容也由高楼大厦渐变为青砖黛瓦飞檐斗拱的四合院,悉心照料豢养在房顶的鸽群是市民周国光每天的必修功课,这也是他摆脱城市生活压力的美好时光,此时豢养鸽子的老北京文化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没有消逝的传统符号,而是古老传统具有弥补现代发展缺憾之能量的一种隐喻。此外,夜色中胡同内觅食的黄鼠狼更以一种极具自然气息的状态彰显着现代社会中国人仍保有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信仰;而机械轰鸣的现代建筑工地与公园内悠然练习太极拳、太极剑的老人又不断交叉剪辑。这一幕幕现代繁华与古老信仰与习俗和谐共存的奇景都彰显着中国最古老的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与传承。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种现代演变,不论哪一种,它们都是中国文化动态发展形象的构成部分。

  时代和环境在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态也在变,蕴含其中的中国文化既有传承,又有更新,它呈现出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大国文化形象,这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中国,也是一个真实的文化中国。

  参考文献:
  [1]冯惠玲,胡百精.北京奥运会与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构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16-25.
  [2]刘艳房,张骥.国家形象及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研究综述[J].探索,2008,(2):69-73.
  [3]冯欣.《美丽中国》全案研究[J].中国电视(纪录),2012,(8):22-39.
  [4]张杰.从《河殇》到《走向海洋》———中国纪录片的观念革新与文化追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1):9-13.
  [5]于涓.普世价值与中国人权之路[J].江汉论坛,2009,(8):45-48.
  [6]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新闻界,2007,(3):5-1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