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目的入手,带着问题学习
历史教学的艺术表现在诸多方面,而巧妙的质疑设问,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并把知识化为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勇于提出与课本、教师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展开讨论,会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可以启迪无限丰富的联想,形成创见性的观点,还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探索中体会发现的快乐。设问的方法有许多,可层层递进式的提问:如问“是什么”一“怎么样”一“为什么”,步步深入;也可逆向提问,如中国历史第一册中的《伐无道,诛暴秦》一课,可设问:“若不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代历史人物发问:“如果你是商鞍,你将如何实施变法?”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增强主体意识,渲染历史情境。一切创造性学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二、课堂教学环节设计
(一)导入设计
设计妙趣横生、形式多样的导入语,能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理因素。
如在学习《大变革的时代》这一课时,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到春秋战国时期许许多多的有趣的故事,在这一段的历史时期当中还发生了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就是一个人只要能扛起一条木棒就可以得到50金,同学们说稀奇不稀奇呀?你们想不想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去看看呢?”这样就可以很容易提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导入新课。
(二)教师语言生动化
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人们很难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活生生的感性材料。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具体,例如,讲到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中法战争时,教师应义愤填膺、痛心疾首,让学生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可抓住一些重要知识点,配之以相关小故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例如,晋楚争霸中穿插“退避三舍”,长平之战中穿插“纸上谈兵”,巨鹿之战中穿插“破釜沉舟”等,这些小故事紧扣教材,有意义、有趣味,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教具
历史地图、事件插图和人物图像,制成教学挂图,指导学生边看图边听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兴趣倍增。如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利用放大了的《时局图》,在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多种手段,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后,向学生指出图上鹰、蛇、熊、狐狸等动物所指代的殖民侵略者,以及它们肆虐横行的地域范围,从而使学生对帝国主义国家占据中国大半河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
通过实践开阔了学生视野,放开了思维,有亲手触摸历史的体验,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写作、设计思路、纠正错别字、增长历史见识等动手动脑能力,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
(一)编演历史短剧
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提前去准备,去捕捉隐藏在课本之外的“大教材”,让学生自己分工排练,教师加以指导。历史剧搬进课堂,学生仿佛看到历史的画面,有身在其中的感受,活生生地将历史再现出来。若有创新,也可将历史反串,让学生找错,学生会更加踊跃参与。如此一来,学生增进了知识,丰富了课堂。例如,讲到三国历史时,事先让几位同学自行设计精心组织了一场《吕布戏貂蝉》的历史剧。吕布貂蝉董卓王允都让学生模拟,学生于是找资料,模拟语言、学谈话姿势,甚至坐下来看了一段《三国演义》。当堂表演时,学生们仿佛看到连环计的精彩,同时将这段历史牢牢熟记于心。
(二)建立兴趣小组
考虑学生年龄特点,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听老师讲解、讲故事比赛、读历史资料、出历史园地、听戏剧录音、看录像电影、搞外出活动等。在现有情况下,老师讲解是一种常用形式。例如,上春秋战国时,在课后活动中可讲些孔子、孟子、屈原、孙武等的故事;又如,讲述三国时期历史时,可看一些《三国演义》等影视资料。对于参加历史兴趣小组的女生,则可有意识地介绍一些女性名人,如武则天、女词人李清照、女纺织家黄道婆、“鉴湖女侠”秋瑾等。
(三)仿制历史文物
为了使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具体化,在历史课后活动中指导学生动手仿制各种历史文物。例如,制作原始陶器、“甲骨文”“竹简”“雕版印刷品”“活字印刷品”“罗盘针”等。学生在制作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他们对祖国的灿烂文化就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同时,把学生的作品应用到课堂中,使制作者感到无比光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而其他学生在羡慕不己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评价中,没有历史整体视角和人类生存的深刻惫义的背景将是肤浅的,而思想的深度指标也需要有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材料的支持才能言之有据。由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应坚持在主流意识的核心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提供的历史整...
只有将情感教育放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而改进问题,使情感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历史教学。作为教师,必须中重视情感教育,树立起强烈的情感意识,在积极教学中探索改进情感教育的方法,这样才能将情感教育转变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程度。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高中历史...
在现行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乡土史料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史料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全国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史。乡土史可以说与整体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具特色。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高效课堂打造,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也是现在我们历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时下农村中学由于条件限制,普遍存在师源不足的现象。许多小学科的任课教师大多是半途出家,非本专业教师担任。专业知识欠缺...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我的经验告诉我,历史教学效率不高一直是广大历史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改革的积极开展,使得历史教学也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适应国家教育形式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大胆...
鸦片战争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现行初高中历史教材在讲述这一问题时往往一语概之,如清政府组织抵抗很不力或清王朝政治腐败等。教师通常采用客观原因(外部原因)+主观原因(内部原因)+根本原因的模式,同时又将主观原因分解为政治+经济+...
2006年重庆开始自主命制高考历史试卷,2013年重庆首次命制新课改后的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改前后重庆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有很大的变化。通过对新课改前后重庆高考历史命题特点的研究,对今后高考历史命题工作的稳步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同时也能给中学历史...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新课改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诸多的新要求,高质量的历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还对满足高考需求,提高文科学生高考成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和指针,改变教学理念,认真总结高中历史教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