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乡土史料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史料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全国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史。 乡土史可以说与整体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具特色。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对中国的通史要有所掌握,也应该了解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
伴着学校开发校本教材的同时,我发觉我们溧阳的乡土历史史料与教材中有相互补充的效果,更加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知识,丰富历史学习。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最原始的 、 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 如果从学生最直观的、最熟悉的史料入手,学生对身边的史料有一定的认知,这样就能把教科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教材。 乡村学校周围的事物不仅可作教科书的补充,同时它本身就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教科书。
合理适当地运用乡土历史资料能帮助学生从局部到整体来了解全国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科书中的内容,补充运用有关的地方史料,可以帮助学生从一个地区的情况看到全国的情况,从而加强对全国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我们溧阳等周围地区以前是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活动地区,遗留了大量的遗迹和史料。 我在上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及失败的历史时,结合我们戴埠镇上的太平锣鼓介绍了太平天国在我们溧阳的情况,学生显出了特别高的积极性,相互讨论自己所在乡镇的有关太平天国的历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再结合教科书中的内容,帮助学生以小见大,从一个地区的情况看到全国的情况,理解太平天国在全国兴起、发展以及失败的原因考察。 更加深学生对太平天国知识点的掌握。
在现行教学创新中,乡土史料的运用时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我们溧阳也同样有着丰富的地方史料可以供我们使用。 例如我们溧阳在秦朝建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我在上课时,给学生讲“史贞女义救伍子胥”等一些关于我们溧阳的历史时,学生显得非常感兴趣。 这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学生都是耳熟能详。 学生普遍地都对自己身边的故事和人物、风俗习惯非常熟悉,对自己身边的历史带有深厚的情感,“遍地是黄金,只要明眼人”. 史料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平时做个有心人,加以收集和利用,合理地运用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去,使史料切合我们的教学实际, 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将乡土教材作为我们平时阅读和积累的出发点。 身边的历史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时的注意力和主动性,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在教学过程中适量地穿插一些乡土历史知识, 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能够帮助学生从历史表现入手,进而形成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心理学上认为,人的思维活动和感情变化,往往是和知觉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所使用的乡土史料学生耳熟能详,在学生的脑海中就能形成比较熟悉的历史表象, 进而形成生动的历史概念,就能让教材中抽象的历史概念能够生动化和形象化,这样有利于对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很有裨益。 例如,已有 5000 多年历史的武进。 淹城一带是武进古代先民活动频繁之地,淹城遗址是全国现存保护最完好的三城三河地面城池遗址。 春秋时期常武地区始设延陵邑,武进是吴国季札封地,秦置延陵县,西汉初年先后改称毗陵县、毗坛县,晋太康二年(281 年)置毗 陵郡 、县 ,永嘉五年 (311年)改称晋陵郡、县,分丹徒、曲阿以东地置武进县。 此后,晋陵、武进两县时分时合,数易其名。 清雍正四年(1726 年)分置武进、阳湖 两 县 ; 辛 亥 革 命 胜 利 后 中 华 民 国 元 年(1912 年 )合 并为武进县 . 身边的这些生动的史料,学生本来就有印象,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讲解,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的身边环境形成具体的感受和验证,这样就有利于历史概念的形成。 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
合理地运用好乡土史料,也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解决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突破寻找到有效的途径,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 历史本是人类社会已经消逝的各种现象和事件,中学生要搞清楚并理解这些过去的历史情况,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更是如此。 而教师恰当地运用乡土史料来补充说明重点问题和阐释难点问题,就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时的困难,更好地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 例如,在上黄水母山发现的“中华曙猿”等大量化石,经中、美、德多国科学家的考证,距今4500 万 年 ,被认为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堪称世界之最,溧阳被称誉为“人类之家”. 这在讲解的“人类起源之谜”,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地方史料,或参观或作具体介绍,就可以一改学生对这些知识的遥远感和陌生感,缩短感觉上与教材内容上的时空差距,从而加深了解和认识教材中的重点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讲述一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或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地方史料,激发学生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 这正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所要体现的,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适应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材中补充进地方史的内容,为原来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做适当的补充。 形成教育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 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 更好地激发学生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过程与方法,提倡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试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史料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的水平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重视史料并且熟练地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不...
新课标理念下对于课程的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古板教学方式,突破对课本相关史实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采取趣味课堂教学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发现,勤于思考,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此,在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提升历史课教学实效性应从每堂课的导入入手。何谓课堂教学实效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感情,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那么,如何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对于神入的理解,我国于友西等编写的《历史学科教育学》中这样描述:历史的神入,则是从人物的角度思考当时的历史情境。具体来说,神入即是指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历史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信仰、...
在历史课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生这样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为数不少的高中生热衷于观看历史影片和阅读历史课外书,却讨厌历史教科书;对历史充满兴趣,却对历史课很排斥。分析个中原因,这既和教师有关,也与教材有关。如何才能激发广大高中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为高...
一、引言体验教学源于二战以后英国的一种户外拓展训练,其英文为Outward---bound,本意是一叶小舟驶出平静而安全的港湾,去搏击波涛奔涌的大海。德国着名教育家哈恩(KurtHahn)创办了外展教育学校(OutwardBoundSchool),引导学生在小溪、湖...
一位优秀的教师必然懂得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且注重教学反思,不断纠正教学错误,优化教学活动,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育学生创造条件。从历史学科特点来看,中学历史教学反思应当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如此才能够准确的、...
在我国,由于受多年的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高中历史教育教学都是以学生死记硬背为主,对于枯燥无味的文字,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北京大学公布2014年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只有38人,造成学习历史专业的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就是历史教学过于死板。因此在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