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我国历史课程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过去的历史教学侧重点在于史实的传授和思想的教化,更加强调以史为鉴,这样的教育模式虽然体现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
新时期,我国教育强调的是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 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方法,进而综合提升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就目前来看,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确实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为历史知识本身是以死知识为主,但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却是要求学生能够从深层次了解知识的内涵,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科学教学方法的引导。
就目前来看,比较教学法是比较适合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因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分析,不仅熟悉了事物的表象,更了解了事物之间的差异,从而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及其一般规律,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 因此,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也是历史教学最常用的方法。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好这一方法呢? 下面,笔者以美国的独立战争和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例作一下区别比较。
1.我 们从社会性质和斗争对象方面作对比。 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是英国的完全殖民地,虽然作为资本主义的英国当时已经开始了它的工业革命, 但仍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工厂制刚刚得到推广;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争取民族独立,反对许多欧美列强 ,如英 、法 、俄、德、日等,此时的这些列强大多数已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或者帝国主义阶段,侵略者在力量上的悬殊对比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人民的革命面临更大的困难。 从历史上看,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没有封建制度的束缚,因此,推翻外来殖民统治成为首要的任务;而中国却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文明古国,近代以来,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任务不仅仅是反侵略,而且还要反封建。
2.领 导阶级和指导思想的对比 。 从领导阶级来看,美国的独立战争是由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联合领导的,他们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独立宣言》的发表成为他们共同斗争的旗帜。 而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各个主要阶级先后登上历史舞台, 每个阶级基于各自指导思想、理论的差异,对中国历史前途有着各自的理想目标以及与众不同的社会实践。 如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渴望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所有的艰辛努力都最终由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 没能使中国社会得到根本的改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要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
3.从 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 美国独立之前 ,北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因此,北美独立战争从本质上讲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而在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有多种经济成份存在: 这里面有 1840年以后伴随列强殖民侵略而传入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也有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还有 1927 年之后出现的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这些经济成份的不平衡性、不统一性,使各个革命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难以担当革命重担,因此,不可避免地也会导致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4.国 际环境的对比 。 美国所面临的环境相对有利, 即 18 世纪英国在争夺殖民霸权的过程中与欧洲国家矛盾尖锐,特别是与法国的矛盾最为突出。 美国独立战争正是利用欧洲国家与英国的矛盾,孤立了英国,取得国际上的军事援助和道义上的支持。 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几乎是没有外援的,甚至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国际环境极为险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得到了国际上爱好和平与进步人士的大力支持。
5.从 革命的结果和前途来看 。 美国独立后建立起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的国家,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处于封建制度的情况下,这无疑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起了示范作用。
中国独立后很快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大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同时,年轻的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积极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6.从 对现代民主政治的贡献来看 。 美国独立战争后于 1787 年颁布了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联邦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原则,在此基础上美国逐渐发展成为典型的民主共和制政体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一样成为以后许多国家学习效仿的榜样,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于 1954 年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它以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为其基本原则,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更好地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成功总结,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上述有关美国独立战争和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知识的区别比较,使学生能够透过这两个历史事件的表象去了解他们的本质,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那段历史,也学会了客观地正视历史,正确地评价历史,从中感悟历史带给我们的精彩和人生智慧。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就目前来看,很多学生因为知识面窄,阅读量小,导致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 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用比较法, 便于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学无定式,教无定法,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也要因事因时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调整, 尽量采取最适合的方法进行历史教学, 以达到最佳的理想教学效果。
在历史评价中,没有历史整体视角和人类生存的深刻惫义的背景将是肤浅的,而思想的深度指标也需要有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材料的支持才能言之有据。由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应坚持在主流意识的核心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提供的历史整...
只有将情感教育放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而改进问题,使情感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历史教学。作为教师,必须中重视情感教育,树立起强烈的情感意识,在积极教学中探索改进情感教育的方法,这样才能将情感教育转变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程度。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高中历史...
在现行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乡土史料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史料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全国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史。乡土史可以说与整体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具特色。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高效课堂打造,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也是现在我们历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时下农村中学由于条件限制,普遍存在师源不足的现象。许多小学科的任课教师大多是半途出家,非本专业教师担任。专业知识欠缺...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我的经验告诉我,历史教学效率不高一直是广大历史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改革的积极开展,使得历史教学也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适应国家教育形式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大胆...
鸦片战争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现行初高中历史教材在讲述这一问题时往往一语概之,如清政府组织抵抗很不力或清王朝政治腐败等。教师通常采用客观原因(外部原因)+主观原因(内部原因)+根本原因的模式,同时又将主观原因分解为政治+经济+...
2006年重庆开始自主命制高考历史试卷,2013年重庆首次命制新课改后的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改前后重庆高考历史试卷的命题有很大的变化。通过对新课改前后重庆高考历史命题特点的研究,对今后高考历史命题工作的稳步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同时也能给中学历史...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新课改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诸多的新要求,高质量的历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还对满足高考需求,提高文科学生高考成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和指针,改变教学理念,认真总结高中历史教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