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解析“梁祝”母题从民间传说转变成艺术经典的过程(2)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作者:匡秋爽
发布于:2017-06-22 共8020字
  像孟姜女故事、”梁祝“故事这样的民间传说研究,在 20 世纪前期紧张的”革命“语境中,或许比之于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研究来说并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但在他们看来,”固然,我们研究的东西也许是社会上很需要的,也许现在虽没有用而将来可以大用的,但这种斟酌取择,原是政治家、社会改造家、教育家的事情而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尽力于研究还来不及,哪能顾到这一方面呢?“[11]从这种意义上说,以”学问“经世致用是其研究的终极目的;而就现实情形而言,保持相对的”学术自律“而不是完全转向功利主义的学术研究,是顾颉刚等人的民俗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梁祝“作为融入了民众日常生活的文化母题,在反映”生活方法和意欲要求“方面,自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它很快就进入了钱南扬等学者的视野,成为继孟姜女故事后,中国民俗学界通力合作的研究对象。此后,赵景深先生和钟敬文先生分别发表了《白蛇传考证》和《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等文章,相继对白蛇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展开系统、科学的研究。由此奠定了孟姜女故事、”梁祝“故事、白蛇故事、牛郎织女故事在民俗学界的知名度和重要地位,所谓”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四大传说“的说法也就呼之欲出了。回顾这一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梁祝“之所以能进入”四大“系统,成为中国民间传说的典范代表,一方面固然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与中国现代学术尤其是民俗学建立之初的那种将”经世致用“与”学术自律“合二为一的学术品格关联密切,可以说,前者构成了”梁祝“走进现代、实现其现代转化和再经典化的基本素质、充分条件;后者则为其提供了社会、学术和文化等方面的必要条件。当我们考察”梁祝“的现代转化及其成功走向高雅艺术的舞台之路时,不能不将顾颉刚、钱南扬、罗永麟等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研究的先驱和老一辈专家学者的贡献考虑在内,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梁祝“才得以从浩如星海的中国民间传说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典范。
  
  三。
  
  讨论”梁祝“传说的经典化历程及路径,是一种以现代学术理念为底色的学术行为,因为在传统时代,”传说“是不登大雅之堂、无从考信的,人们对传说大都采取”姑妄听之“的态度[12],从不认为这些关于特定人物、事件、地点等的”口头故事“具有经典的地位,即便这些口头故事从源头上来说可能确有其事[13].然而,即便搁置这种清醒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仅从”梁祝“传说本身的生成、丰富和演化历程来看,在长达 1600 余年的历史时空中,日渐丰富的情节、故事的融入,以及各种文艺体裁、样式的呈现,也暗示出人们之所以选择以”梁祝“为对象来驰骋自己的才情与创造力、寄托自己的期待与追求并非偶然之举。”梁祝“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的经典地位虽然是现代以来人们赋予它的,但在”梁祝“作为一个文化母题的生成与演化过程中,已然沉潜了经典的诸多特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在表达人类对于生命之真谛、命运之奥义的认知上的突出代表性。王确先生在论述文学经典的生成时曾说:”人们的认知能力或者认知可能性虽然也会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而放大,但相对于人类认知对象的扩容,前者应该说是相对稳定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认知对象的总量越大,就越需要经典,需要代表。“[14]
  
  就此而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基本品质,便是具有人类认知意义上的代表性。”梁祝“之所以在不可胜计的古代传说、故事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集中显现了古人对于生命、爱情和自由的认知与理解。”梁祝“在源头上而言的”义妇“故事之”义“,即对现世情谊的坚贞执着,对现实和命运的不屈抗争,再加上”化蝶“所蕴含的超越现世的自由意志、生命精神,构成了”梁祝“故事在不断的演化和嬗变中最为稳定的基本文化内涵。而不论是”义“,还是”自由“,对于中国古人而言,都是超越了具体时空、人物和事件的普遍价值追求,诸如”舍生取义“(《孟子》)、”指与物化“(《庄子》)等妇孺皆知的经典格言即是其显例。”梁祝“以一种审美的方式,将执着的情感、自由的意志和生命精神等认知和价值融为一炉,因而这一文化母题便被赋予了认知上的代表性,从而使人们在聆听、欣赏和沉思这一传说时,在面对生命的困顿、现实的无奈时,能够唤起一种类似于帕克所言的”沉思性精神“所具有的那种”审美补偿“和”审美超越“机制:”对于我们所不能控制的那一部分生活,我们的态度却必须是欣赏者的态度,而不是创作家的态度。我们无力干涉大部分生活,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它,并且在想象中改变它,那时我们就可以像看待一件艺术品一样来看待它。“[15]这是”梁祝“传说历经千百年而不衰、日益走上经典殿堂之路上所积淀的内在经验之一。
  
  因此,”梁祝“召唤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关注、欣赏它,并且将自己的才思、情致、愿景、创造力投射其中。回望”梁祝“这个古老传说在近 1700 年的历史长河中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和无形资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以”梁祝“传说为母题的纵贯线上,繁衍、增殖出种类多样、数量可观的文学与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和不同的社会观念都赋予了”梁祝“母题不同的文艺阐释方法和建构旨要,无论是在形式上所运用的文艺样式的多元化,还是在思想内容上对”梁祝“母题解读的多视角性,其细节的层层推进、深入与演变都绝非偶然。在东晋至南宋的近千年里,一个由”义妇“故事的雏形逐渐丰盈起来的”梁祝“传说母本诞生,并在文人的关注与记述之中进一步完善、发展,甚至被权利和政治阶层所用,演绎为教化百姓、垂训后世的忠义英雄故事。这一历史阶段的”梁祝“传说源自民间、传在民间,即便上升至文本也是基于文人笔记性质和史料记载目的,尚未进入到正统文学和主流艺术视野中,然而,这并不影响积蓄千年的口头流传与民间文学样式的”梁祝“传说最终成为以”梁祝“母题为宗源的庞大家族谱系的衍生基点与动力。至元明清时期,借助戏剧、小说、诗词及散文等文人创作和文艺样式的多重介入,”梁祝“母题开启了由民间传说到文人创作、由通俗文艺到高雅艺术的经典化路径。
  
原文出处:匡秋爽. 现代学术视野与“梁祝”母题的经典化[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155-16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民间艺术论文
返回:古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