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梁祝”母题从民间传说转变成艺术经典的过程(3)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作者:匡秋爽
发布于:2017-06-22 共8020字
这一经典化路径不仅表明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创造力的文人阶层的参与,对于民间、大众和通俗文艺之艺术品格的提升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它更昭示了一个基本的美学和艺术原则,那就是日常生活、世俗人生的经历本身就能够赋予人”以感性与精神的享受和心理补偿“[16].所谓艺术不过是将这些感性与精神的享受和心理补偿从生活经历中萃取出来,加以集中的阐发和精致化的表现而已。明清时期冯梦龙等人对”梁祝“的关注与再创作,正可视为这一美学和艺术原则的注脚。本文此处并非要阐发”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一人尽皆知的命题,而是意在强调艺术尤其是经典对日常生活、世俗人生所具有的审美救赎可能性。既然艺术中的感性与精神的享受、心理补偿萃取自生活经历本身,那么我们在欣赏和体验艺术所带来的种种享受、愉悦和补偿的同时,更应该以一种反思性的目光来审视生活。事实上,在”梁祝“母题的经典化过程中,它已然激发了人们反思、审视甚至创造性地改变日常生活的愿望,比如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中的人物翠翠的诗句:”平生恨有祝英台,怀抱何为不肯开?“这既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的说辞,更是小说编创者凌蒙初本人的认识,它也构成了笔者在考察”梁祝“母题生成、演化和经典化历程时所捕捉到的第二种发现:民间传说、文人创作之间所存在的互动关系及其对艺术经典化的推动作用,以及艺术本身所蕴藏的日常生活的审美救赎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梁祝“传说在千千万万个民间传说中脱颖而出,引发各朝代、各层次文人的兴趣与强烈创作欲望,其自身不仅具备了一般文学母题的基本特性,而且富有普通文学母题所缺少的无与伦比的独特性---在看似极简单的形式样貌下却具有可无限延展的再阐释性和再创造性。”梁祝“传说的情节内容集悲-喜、离-合、善-恶、人-仙、雅-俗于一体,在叙事中体现人物的传奇色彩,强化反抗束缚争取自由的理念,着重突出世人共有却又震撼心灵的情感表达,正是这些戏剧性与惊奇感共存的、环环相扣的细密布局成为了”梁祝“母题独秀于民间文学之林的根本内因和强大的文化生命力。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在权力意志和媒体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梁祝“母题的文艺样式、作品类别和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并逐渐精致化、典雅化。以越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代表的戏曲作品充分发挥了我国民族艺术和现代传媒相结合的优势,而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代表的音乐作品则完美地借用了西方艺术的创作手段和结构体系表达东方文化的古老神韵。这两部作品使”梁祝“母题的艺术因子得到空前激活,不仅促进了”梁祝“文艺在国内的认知与普及,更使其远播海外,实现跨际旅行与世界传播。我们知道,跨文化传播不仅意味着一种文化形态、要素穿越时空、种族和国别的界限,对另一种文化语境中的人产生影响,它还在传播的过程中,因为传播主体、传播方式的变异,而对该文化本身产生影响。
就此而言,我们在考察”梁祝“乃至其他中国艺术和文化的跨际旅行、世界传播时,除了关注这一文化”母题“在更为广阔、久远的时空背景中如何被更为广大的人群所认识、理解和接受之外,更应该将目光聚焦在其传播方式的变化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对”梁祝“的理解、阐释的变异上来。如果说前者可以提供一种统计学意义上的”传播范围“,以及一种文化心理上的满足,那么后者也就是传播媒介、方式,能够提供给我们的就不仅止于此,而是更为切实、更具现实和前瞻意义的文化可能性了。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17],从这种意义上说,传播的方式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着某种”本体“层面上的重要性,它所改变的不仅是传播的内容,而且还涵盖了受众群体。因此,无论我们回顾、反思和审视”梁祝“的世界传播,还是其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再创作,都不能忽视传播方式、途径及其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体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现代学术体系和学术观念、方法的引入,在”梁祝“的经典化过程中具有历史里程碑的意义。正是由于顾颉刚、钱南扬等中国现代民俗学科创建者们的发轫在前、”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的提出者罗永麟先生倡扬在后,加之以后来的周静书先生等学者所编着《梁祝文化大观》等,”梁祝“最终才确立了不可移易的”经典“地位;而前述学者也因而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史册中。此种学术研究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良性互动,或许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学术启示和意义,兹不具论。
综上所述,在对艺术视野中”梁祝“母题研究的视域下,经由历时的梳理和剖面的解析发现,”梁祝“母题从民间传说走向艺术经典具有以下规律性的启示:第一,根植于民间的”梁祝“传说是其他一切衍生自以”梁祝“为母题的文艺作品的重要根脉和源泉;第二,文人的关注和创作将”梁祝“传说由民间文学延伸至文人文学,助推其走向正统文化和艺术神坛。可以说,文人创作的加入是”梁祝“母题得以经典化的必要过程;第三,”梁祝“母题所体现、张扬的人文精神和普遍性情感诉求是全人类共同向往并尊崇的;第四,民族文艺母题的永恒生命力和强大增殖力是在该母题繁衍的文艺群落的内质与形式不断改造创新中得以实现的,即思想变革、艺术创新和媒介进步是文艺母题保持鲜活常态的核心要素;第五,不同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需求和艺术审美期待,激活并左右着古老文艺母题的当下再生与价值走向,而国家意志、权力与媒介的融合,则为文艺母题的现代重构提供重要条件和必备语境;第六,”梁祝“母题鲜明的民族性与”梁祝“艺术广泛的世界性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文化艺术张力,考察、研究、认知这种张力的成因和结构,对于我们今天和将来更好地构建世界文明格局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描绘当代中国文艺创新图谱,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土有。问道民间世纪行[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1:66.
[2]匡秋爽,王确。梁祝文艺母题的传说形态考论[J].东北师大学报,2014,(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 17.
[4]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论证和文化对话[J].东方文化,1999,(4)。
[5]赵立彬。 崇洋心理与全盘西化思潮---20 世纪上半叶社会变迁的一个侧面[A].中国现代史学会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当代社会出版社,1998:478.
[6]罗永麟。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兼论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关系[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3.
[7]刘万章。海陆丰戏剧中的梁祝[J].中山大学《民俗》周刊,1930,(93)(94)(95)。
[8]匡秋爽,王确”.梁祝“母题的起源、传播及文艺样式考论[J].东北师大学报,2015,(3)。
[9]林惠祥。民俗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3.
[10]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一册)[A].叶春生主编。典藏民俗学丛书(上册)[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9.
[11]顾颉刚。一九二六年始刊词[A].刘东,文韬编。审问与明辨(下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94.
[12]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 20 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6:75.
[1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45.
[14]王确。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J].文学评论,2007,(2)。
[15]H·帕克。美学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0.
[16]王确。中国美学转型与生活美学新范式[J].哲学动态,2013,(1)。
[17]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何道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2.
原文出处:匡秋爽. 现代学术视野与“梁祝”母题的经典化[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155-160.
相关内容推荐
-
独好圣贤之书与着意追摹经典
第3章文章成名:论扬雄文名的树立文章成名思想是扬雄一生立身行事的价值基点。《汉书扬雄传赞》总结扬雄说: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于《仓...
-
文艺作品、民间传说及历史空间中的花木兰
一.文艺作品中的花木兰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和民间传说里,花木兰是一个英雄,她的一生是个传奇。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先后出现过多种以花木兰为题材的戏剧、歌舞剧、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文学作品《木兰辞》以浪漫抒情的华章,讲述了一个女子代父从...
-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观的演变历程
经典的含义在中西方有诸多不同,但二者也有着相似性,即都是指某种权威的、带有典范意义的著作,且最初都和宗教有着密切联系。文学经典研究肇始于西方,近年来方兴未艾,其理论依据也主要来源于西方,其实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观念早已有之。那么,在中国古代文...
-
关汉卿散套[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经典化
古代文学经典文本属于历史的产物,无论内容抑或形式,无不打上鲜明而又深刻的过去式烙印,然而,对其经典化路径却不能完全作如是观。古典时代的终结并不意味着经典化路径的中断,传统的文学经典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经典地位,必须经由在新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