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

建水紫陶制壶的要点探讨

来源:红河学院学报 作者:李映禄
发布于:2019-04-22 共6320字

  摘    要: 作为茶具的一种, 壶的形态随饮茶的方式变化而发展, 创始于明代的宜兴紫砂壶为典范。同为四大名陶的建水紫陶在其历史上很少制壶, 直至本世纪初才因普洱茶的兴起而开始探索制壶技艺, 虽在十余年间已取得显着的成效, 但要形成独立的体系尚需进一步明确定位, 对照宜兴紫砂壶所建立的材质美、造型美、工艺美、装饰美、功能美标准, 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在实践中坚持“文人陶”的文化内涵, 坚持陶土泥料的原生性, 坚持“刻填装饰”“无釉磨光”的工艺传统, 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宜兴紫砂壶的造型经验, 广泛借鉴前沿的陶瓷技术与现代陶艺观念, 通过改进原材料的配比、控制烧成温度与窑炉氛围开拓创新, 彰显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

  关键词: 茶文化; 工艺美术; 壶; 建水紫陶; 工匠精神;

  Abstract: As a kind of tea set, the form of the teapot has evolve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way of drinking tea. Yixing (Jiangsu Province) teapot founded in the Ming Dynasty is a model. Jianshui Purple Pottery, as one of Four Famous Potteries, rarely made teapots in its history. It just started exploring skills of teapot mak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because of the rise of Pu-erh Tea. Although remarkable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more than a decade, for establishing a independent system, it needs to define the position and to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Jianshui Pottery comparing with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of materials, modeling, crafts, decorations, and functions established by Yixing Teapot.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literati lottery, original pottery clay,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of carving-inlaying decoration and unglazed polishing in practicing; and on this basis continue to learn Yixing Teapot modeling experiences, draw lessons from a wide range of advanced ceramic technology and modern pottery ideas.

  Keyword: Tea culture; Arts and crafts; Teapot; Jianshui pottery; Craftsmanship spirit;

  壶作为一种茶具, 其形态随饮茶方式的变迁而变化, 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与茶文化相应和的茶壶文化, 经宜兴紫砂的演绎建立起一套审美标准。因此, 若要探讨建水紫陶制壶的要点, 自当从追溯茶与壶的文化历史开始。

  一、茶与壶的文化历史

  饮茶之事, 发于神农, 闻于鲁周公, 兴于唐朝, 盛于宋代,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糅合了儒、道、佛诸派思想, 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对应的审美体系, 如明代屠龙就在其《考盘余事》中将品茶视人品的显现过程:“茶之为饮, 最宜精行修德之人。兼以白石清泉, 烹煮如法, 不时废而或兴, 能熟习而深味, 神融心醉, 觉与醍醐、甘露抗衡, 斯善赏鉴者矣。使佳茗而饮非其人, 犹汲泉以灌蒿莱, 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 一吸而尽, 不暇辨味, 俗莫甚焉。”[1]335

建水紫陶制壶的要点探讨

  由是观之, 饮茶已远非喝水一般, 而是中国人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方式, 并且是十分文雅的方式, 亦即一种体现着形而上思想的形而下仪式。既然是仪式则少不了器具相配, 于是便有了茶具。关于茶具的记述最早可见于西汉的文献, 至唐代已形成从制茶到品茗的一系列复杂用具, 如陆羽在《茶经》中所列的二十余种器具。[2]18-31因唐人多用煎茶法, 以生铁制成的鍑直接烹煮茶末, 所以其中未见茶壶。至宋代, 点茶法盛行, 方有茶壶之形态——汤瓶, 蔡襄在其《茶录》中如此描述汤瓶:“瓶要小者易候汤, 又点茶注汤有准。”[2]89可见宋时的汤瓶之功用在于注水而非泡茶, 其形制即为后来多见的提梁壶, 容量较大。

  随着茶道的精致化, 明代开始出现用于泡茶的小容量茶壶, 宜兴的紫砂壶就是其中的典范, 晚明的文震亨在其《长物志》卷十二“茶壶、茶盏”中有所论:“壶以砂者为上, 盖既不夺香, 又无熟汤气。”[1]161自明正德年间的供春到明万历的时大彬, 紫砂壶从日用陶器中脱颖而出走向成熟, 其后又经陈曼生、杨彭年等大家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独立的审美标准:材质美、造型美、工艺美、装饰美、功能美。这些以宜兴紫砂壶之经典作品为典范的标准, 至今仍然影响着陶茶壶的设计制作与欣赏品鉴。

  相形之下, 建水紫陶的制壶历史十分短, 制作这类小茶壶是从2000年以后才随着普洱茶的盛行而开始的。因此, 建水紫陶壶向宜兴紫砂壶学习也是在所难免的, 就目前的生产与销售情况来看, 能够在市场上获得较高价值认可的多是符合宜兴紫砂壶审美标准的产品。然而, 同为“四大名陶”的建水紫陶如何在汲取宜兴紫砂壶优秀经验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建水紫陶的材质特点、工艺特色、文化气质, 进而创造出建水紫陶壶的独特文化, 则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二、建水紫陶制壶应坚持文化内涵

  陶文化是十分古老的文化, 是人类开始掌握改变自然物质的化学结构的标志。同时, 陶文化也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 在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它不但没有被淘汰, 相反还日渐焕发出活力。此外, 陶文化还有着极强的地域性, 一个优秀的陶艺品种总是与它所在的地方自然、人文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它就是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显着体现。建水紫陶文化亦然, 它根源于临安古城的历史, 取材于本地特有的五色陶土, 经过艺人的摸索创造出了独特的“刻填装饰”“无釉磨光”工艺, 有着“坚如铁、明如镜、润如玉、声如磬”的赞誉。当这种有着古朴、典雅意味的“文人陶”与茶文化交融的时候, 可谓相得益彰。

  当然, 文人审美也是宜兴紫砂壶的文化内涵之一, 所不同的是, 泥料、工艺以及所配的茶, 让它们显现出不尽相同的气质。宜兴紫砂壶所用材料以含砂见长, 其延展性极强, 便于造型, 所成之器轻薄、飘逸。而建水紫陶壶的泥料几乎不含砂, 因而质地细腻, 所成之器敦厚、沉着。就文化内涵而言, 殊途同归, 所以建水紫陶壶自然不必在工艺特征上效仿宜兴紫砂壶, 但要坚持一贯的性情, 通过技艺的研究克服制作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发辉建水紫陶自身的美学优势, 创造出一套适应于普洱茶品味的标准。

  实际上, 建水紫陶壶因普洱茶而兴起是不争的事实, 二者之间神形相合。建水紫陶与普洱茶都产于云南, 虽然具体的产地有一定的距离, 但它们都显着地流露出一种与时空有关的文化特质。就像建水紫陶制作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那样, 可以自然发酵的普洱茶也是要在时光的流逝中才慢慢沉淀出悠长的韵味。慢陶、慢茶、慢生活, 这正是彩云之南高原上的诗意文化所在。

  建水紫陶壶的制作应该坚持三个方面的文化内涵:一是建水紫陶与宜兴紫砂共有的文人文化;二是建水紫陶与普洱茶共有的地域文化;三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回归生活的品位与格调。

  三、建水紫陶制壶应坚持自身的传统材料并探索新工艺

  如前述, 一种陶艺品种的独立性源于其产地的独特性, 其中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泥料。泥料的特征决定了器物成型的可塑性、烧成温度的高低、成品的呈色。建水紫陶的泥料由产地建水本地的青土、白土、红土、黄土、五花土五大类的粘土配兑而成。每种颜色的土有着不同的特性, 不同的配比就会导致不同的泥性。其中, 青土有较强的粘性, 白土有较高的强度, 红土、黄土、五花土起到凝结作用以及色彩的变化作用, 不同的配方决定了建水紫陶器物的工艺和效果。

  因为极其丰富的变化, 建水紫陶无须通过添其他额外的材料就可以制作出多种不同的产品。就制壶工艺而言, 传统的建水紫陶泥料所显现出来的缺陷实际上是因为缺乏相应的需要。十余年来, 经过建水紫陶艺人们的努力, 不但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建水紫陶壶产品, 而且制作的工艺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一现象说明, 建水紫陶的泥料特性有着十分巨大的潜力, 通过探索陶土的配比, 而不是改变材料的来源就能够克服制工艺中的难点。所以, 建水紫陶制壶工艺的第一原则就是坚持传统的材料, 即原生性原则, 只有坚持使用产自本地的五色土才能保证成品的地方独特性。

  除此, 烧成也是决定陶艺产品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早期的建水紫陶都是在龙窑中烧成, 尽管这种传统的烧成方式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 但更多的时候会导致产品的损坏。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气窑使成品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近年内开始普及的电窑进一步改善了烧成环节的可控性。随着市场对建水紫陶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些新技术也就不再只是用于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也成为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烧成的控制, 可以让同样泥料的产品呈现为不同的效果。在这个问题上, 人们熟知的是氧化氛围与还原氛围的差别, 但事实上, 还可以通过烧成温度曲线的控制来达到微妙的质地变化。

  显然, 如果用同样的眼光去审视建水紫陶的整体工艺流程, 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创新产品的途径。也就是说, 可以在不改变建水紫陶传统工艺的整体的前提下, 存在着许多探索新工艺的可能性, 而这些创新将会让建水紫陶克服它原来在制壶方面存在的技术困难, 同时也会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建水紫陶制壶的独特方法体系。

  四、建水紫陶制壶应明确定位, 彰显工匠精神

  作为一种有着自身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陶艺品种, 建水紫陶制壶应明确定位, 即在同已有的经典范式——宜兴紫砂壶的对比中确立自身的发展路径。实际上, 宜兴紫砂壶的形态也在500年的历史中也经历了许多变与不变, 有人借基因学的方法对维系着其造型传承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3]在此, 以类似的方式从材质美、造型美、工艺美、装饰美、功能美各方面对建水紫陶应坚持和借鉴的因素进行探讨。

  建水紫陶的材质美根源于本地陶土的泥性, 其成品的美在于细腻、温润、厚重, 质感多样 (从质朴的哑光到光洁的镜面) , 可以说恰好与宜兴紫砂的轻薄、砂粒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也是确立自身独特文化气质的显着标志, 建水紫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第63号公告) 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因此, 就材质美而言, 建水紫陶壶不仅仅不能盲目模仿宜兴紫砂壶, 而且还要进一步发挥建水紫陶泥料的特性。就造型美而言, 宜兴紫砂已经创造了经典的谱系, 如“曼生十八式”等应为建水紫陶制壶学习和借鉴的样式, 尽管这可能让建水紫陶壶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 在一定的程度上有着宜兴紫砂壶的影子, 但就每一把具体的壶而言, 造型也不过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其最终的审美效果是综合的, 无须担心因此失去自我。同时, 就历史的延续性及文化的惯性来看, 宜兴紫砂壶的造型已经不止是一个地方陶艺品种的特征, 而是有着普遍性的制壶标准, 先做到这一标准再行创造也在情理之中。

  工艺美的基础在乎于材料的特性, 而结果则关联着造型的可能性。建水紫陶制壶一方面要坚持自身的陶土泥性, 另一方面又要学习借鉴宜兴紫砂壶的成就, 其中必然存在着许多矛盾。然而, 就建水紫陶壶近十余年的发展情况来看, 建水紫陶陶土泥性在造型上的困难并非不能解决, 如建水陶人肖春魁就制作了大量类似宜兴紫砂壶花货、筋瓤货的作品, 其造型的象形逼真程度和复杂精细程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 笔者也在深入研究宜兴紫砂壶光货的经典造型基础上, 结合建水紫陶特有的“刻填装饰”制作了不少建水紫陶工艺特色明显的作品, 它们在形制、比例等方面的规范度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甚至还得到一些专事宜兴紫砂壶收藏的人士的认可。此外, 一向被认为不适于制作方形器具的建水紫陶, 近年来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方形壶。实际上, 还有非常多的实例说明建水紫陶制壶完全可以在兼顾自身陶土泥性和学习宜兴紫砂壶造型的同时, 走出一条彰显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当然, 这有赖于在坚持传统工艺 (如“刻填装饰”) 的基础上探索更多的新工艺, 毕竟建水紫陶的艺术魅力就是来自于“工”与“艺”的完美结合。[4]

  建水紫陶“工”与“艺”的完美结合集中体现于“刻填装饰”之上, 即装饰美。建水紫陶的“刻填装饰”从一开始就与文人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早期由王定一和丁吉三开创的“断简残帖”和“淡艳”风格就是“任自然”的文人精神的直接流露, 上个世纪末由向进兴率先探索的“彩填”技法将纸上水墨的效果通过刻填技艺再现于陶上, 进一步拓展了建水紫陶对中国传统书画的表现力。[5]鉴于工艺特性, 在建水紫陶壶上进行“刻填装饰”较之于传统器物 (如尺寸较大且装饰面形态简洁的花瓶等, 或者尺寸虽小但装饰面较平整简洁的烟斗) 要更加困难。尽管如此, 还是有象陈学那样的建水陶人借助微雕技艺将《金刚经》之类的文字刻填于建水紫陶壶之上, 清晰的笔锋渗透出铿锵的金石趣味。此外, 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陶艺家在探索许多建水紫陶传统上未曾应用的装饰手法, 如毕业于红河学院的吴奇霖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建水紫陶壶上做雕塑装饰, 令人耳目一新。尽管目前市场上的建水紫陶壶产品大多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装饰美高度, 但无论是坚守还是学习, 抑或是创新都体现出建水紫陶构建自身的装饰美审美体系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 功能美是工艺美术品的重要特征, 也是彰显工匠精神的最直观途径。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态度, 更是制作过程中细致入微的技术实践。就制壶而言, 首先就是功能上的追求。在这个问题上, 建水紫陶壶和宜兴紫砂壶是没有差别的, 所以, 建水紫陶壶应该借鉴宜兴紫砂壶已经积累的大量有益经验, 用心做好壶的嘴、把、扭、盖、肩、腹、圈足等每一个部件。

  第一, 壶嘴是茶壶功能的集中体现, 出水流畅, 七寸不泛花, 同时还要有形状、大小、疏密得当的孔眼, 既能让水流通畅又要防止茶叶漏出。而这些效果都直接受到壶嘴的形态、长短、粗细、口径、网孔等因素的影响。[6]一位好的制壶人不仅要能够制作出赏心悦目的造型, 而且还要能通过精巧的手艺让其具备良好的使用功能。

  第二, 在形式上与壶嘴对应的是壶把, 它在视觉上与壶嘴形成平衡的关系, 在使用功能上直接关系到手感, 进而涉及到使用茶壶泡茶里的心理感受。建水紫陶在制壶的早期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两大部件, 常常会出现流水不畅、形状扭曲、手感不适等问题 (比较厚重的建水紫陶很容易出现此类问题) 。近年来的建水紫陶壶基本上能够达成这两大部件的基本功能, 但就微妙的体验来说还有待提高, 这一方面需要学习宜兴紫砂壶的经验, 另一方面还应当借助人体工程学的知识, 从理性的层面研究壶嘴和壶把的制作技艺。

  第三, 扭和盖也是茶壶品茗过程中使用非常频繁的部件。在功能上, 扭的起码要求是不断裂, 而盖则需要保证气密性。此外, 肩、腹、圈足看起来似乎功能性不强, 但对追求微妙变化的茶道来说, 它同样影响着泡茶的效果以及冲泡时的手感。在这个问题上, 宜兴紫砂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但由于陶土泥性的差异, 建水紫陶制壶并不能简单地照搬。想要能够随心所欲地制作出一把功能完备、形制得体、手感舒适的建水紫陶壶, 还需陶艺家潜心研究并大量尝试, 而这正是制壶人的匠心所在。

  五、结语

  综观所述, 建水紫陶制壶的要点在于三个方面:第一, 坚持自身的传统, 其中包括材料方面的原生性, 如产自本地的陶土, 也包括工艺的原创性, 如“刻填装饰”技艺和“无釉磨光”技艺。还包括“文人陶”的文化内涵在形式上的体现, 如质地、造型、功能等方面与普洱茶文化的交融, 以及综合效果上要尽力蕴含并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精神的彰显。第二, 学习宜兴紫砂制壶的经验, 尤其是学习造型方面的经验, 尽管在材料特性上的差别, 但仍要努力去克服困难, 做到那些已为世人所公认的形制、比率规范。第三, 借鉴前沿的陶瓷技术和现代陶艺观念, 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探索具有建水紫陶特色的制壶之道, 彰显工匠精神, 既要有显着的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特征, 也要有世界陶文化所共有的普遍之美。

  参考文献:

  [1]屠龙.长物志·考盘余事[M].杭州: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
  [2] 陆羽等.茶经译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3]刘婷.宜兴传统紫砂茶壶的造型研究及其应用[D].无锡:江南大学, 2012.
  [4]孔明.云南建水紫陶中的“工”与“艺”[J].红河学院学报, 2012 (5) :112-115.
  [5]高媛菲, 宣宏宇.“建水陶”的审美内涵与装饰语言新气象[J].陶瓷科学与艺术, 2009 (1) :16-18
  [6]尹家骥.浅谈紫砂壶嘴的造型与出水[J].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 (7) :62-62.

作者单位:云南建水映禄陶艺工作室
原文出处:李映禄.建水紫陶制壶要论[J].红河学院学报,2019,17(02):23-25+3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工艺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