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工艺美术浅谈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1 共2715字
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已在华夏大地上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她缔造了我国的文明,我国的工艺史实,中华民族概莫能外。谁也无法否认: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传世的,亦或是考古出土的文物,均证明我国古代在工艺美术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创造出了许多精湛的艺术品,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呈现着两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以实用为主体的民间工艺美术和以观赏为主体的宫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艺美术体系。它们作为在不同社会环境和条件下生长发展起来,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两种工艺文化形态,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功用目的和美学特征。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是自然经济的家庭手工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使民间工艺美术产品完满地体现了实用,审美一体的基本原则,具有朴质,刚健,明快的品质。宫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艺产生于官营或私营手工业作坊之中,迎合贵族和文人阶层的需要和趣味,因而侧重于显示观念意蕴和追求观赏把玩价值,推崇精雕细刻,矫饰奇巧。
生产的官营化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现象。早在西周就出现了隶属于王家官府的"百工",汉王朝则在周秦官制的基础上设立了属于少将府的各种工艺美术作坊和工厂,唐宋时期的少府监显示了官营手工业制度的完备和周详,明代的御用监,清代的造办处和织造局使官营手工业制度更为系统和严格。官营手工业机构大都设在中心城市或皇宫,材料无偿占有,工匠无偿劳役,生产不计成本,产品不参加商品流通。在这种封闭的经济结构中产生了追巧夺末,争奇斗艳的宫廷工艺美术,它作为反映统治阶级精神需要的理想样式,影响和规范着封建时期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崇尚"形而上"之"道",而贬抑"形而下"之"器"。因此,以功用为目的的工艺美术一直被视为"雕虫小技"而属"抑末"之列。这种偏见显然抑制了理论方面的建设,致使中国工艺美术缺乏完备系统的理论着述。但是,中国工艺美术一直是按照自身的思想和原则发展的。其个性化的面貌无疑取决于中国工艺思想和造物原则的倾向性和独创性。很少见诸文字的中国工艺思想和造物原则强调工艺造物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用,追求心灵与物质的交融统一,主张自然性与人工性的中庸和谐,注重工艺造物活动的整体有机性,力求协调天时,地理,材质,技术诸因素间的关系。
我国的工艺美术其成就主要体现在:陶瓷工艺美术、青瓷器工艺美术、玉器工艺美术、家具工艺美术、建筑工艺美术、金银器的工艺美术、中国古代染织的工艺美术、雕刻工艺美术等方面。其中在建筑工艺美术方面有着非凡的成就。 建筑的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艺术的发展。历史学家曾经把文化归纳为理论、宗教和科学三种类型,从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来看,这三种类型均存在,而且在这三种类型中,往往与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是艺术体现其特征的最重要方面。在我国建筑史上虽然决定起艺术性的因素甚多,但是,与其他艺术形态一样,造型和装饰设计仍然是首要的。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与演变
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人类的早年,我们的祖先是不会建造房屋的,那时人类居住在洞穴内,或在树上构木为巢。房屋的出现至少是在农业出现以后。目前考古发现的房屋遗迹是在新石器时代,迄今发现最早的房屋建筑遗址有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等。也是从那个时期以后中国的古代的建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反站历程,逐渐接近顶峰。西周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建筑领域里已经出现了板瓦、简瓦、人字型断面的脊瓦和圆柱形瓦钉等新材料。从战国开始,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不仅使建筑越来越复杂,而且高台建筑也越来越普遍。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以后,由于能汇聚全国人力、物力和网罗各地工匠,因而建筑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比如阿房宫、始皇陵、万里长城、驿道等举世震惊的庞大工程。据文献记载,汉代的建筑较以前各代更为迅速。汉代建筑突出的成就是木构架建筑的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融合,对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的若干因素的吸收,中国文化得以丰富。这一时期,除了原有建筑类型继续发展以外,还因为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勃兴,出现了宗教建筑的新类型。这方面的突出成就是寺院建筑。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外来建筑的文化风格被进一步吸收、融化,大小和形式不同的建筑物,其构件的基本形式,用料标准已经有了定型,在加工上也表现出统一手法。从宋代开始建筑风格一改唐朝的庄重朴实而渐趋柔和绚丽,在布局上也打破了完全对称的单调格局,出现了多样的平面和立面,在建筑类型、使用材料和装饰手法上,都出现了多样化的倾向。元朝统治的九十多年时间,堪称是对外文化对中国的建筑艺术产生巨大影响的时期。随着民族的融合进程的加速和完成,宗教的传播使得中亚地区的文化相互融合使当时的宫殿、寺、塔以及雕塑呈现异域风采。明、清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多重起落时期,其建筑方面仍在迅速发展,并且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最后一个高峰。
二、建筑结构与造型工艺美术
我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严谨而精巧,基本上就是木构架体系。这种结构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到宋、元、明、清时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 建筑的结构设计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外部造型形式,这是因为木构架建筑的形体基本上分为三大部分——屋顶、屋身和台基。无论是文献所记载的建筑还是保存至今的建筑,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虽然都是坡顶,但是变化十分丰富,其原因就是与古人追求的视觉艺术效果有关,但更重要的应当是出于排雨水和屋内采光的处理之间的矛盾。
三、中国古代建筑造型工艺美术举例:
1.城市与街巷建筑 2.陵墓建筑——秦兵马俑等 3.宗教建筑——佛寺、塔、道观 4.园林建筑——苏州古典园林、颐和园
四、建筑装饰艺术:
我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工艺美术,表现十分复杂。因为它不仅包括对建筑结构的装饰美化,而且还包括结构以外的外观、墙面、地面、门、窗等的装饰,此外还与家具的设计、陈设等紧密的结合。这种复杂性与建筑类型、范畴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联系起来,就使我们在探讨过程中容易造成零碎混乱的现象。所以我们应当以一定的历史时期的一些典型的建筑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从这些建筑的装饰艺术设计来反映其梗概,并籍以体现出建筑装饰艺术设计历史发展的延续性与 进步性。其主要经历了六个时期:史前与先秦时期、战国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金时期和元明清时期。
中国的建筑工艺美术史在历史的发展中呈现一路攀升的趋势,它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发展,我想,在今后的人类历程中仍然会这样。尤其在中国,在这个正处于发展中的社会现实中,我们更应该积极的学习研究我国以及世界其他各国的建筑艺术从而使得我们国家在未来的建筑工艺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相关内容推荐
-
-
古代陶瓷在当前社会中的价值表现
在中国古代艺术设计中,用与美的统一,实际上就是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和谐的统一。作为艺术设计的原则,用与美的统一早在先秦时代就被人注意到了。例如,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雍也》说道,文一般指文饰、文彩、花纹装饰、文章。所谓文章也就是指那些精美...
-
有关马形象的艺术品汇总
1生肖是中国人的吉祥物2014是马年,唤起我们对马的钟爱,让马年生肖走进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带出一份诗意、风雅的生活乐趣。青铜器本色金光灿灿,以致古人称之为吉金.中国人对铜有一种悠久的情感,从最早的铜钱、家用的铜锅、铜碗、铜勺、铜...
-
职业院校的苏扇传承与发展研究
在中国,苏州传统工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璀璨的工艺美术史上闪烁着奇光异彩。苏州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门类繁多、做工精细。主要包括:苏州檀香扇、桃花坞木刻年画、苏州刺绣、橄榄核雕、苏作家具等等。...
-
中国陶瓷文化的发展脉络及艺术美学价值探讨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用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陶瓷艺术在我国发展已有近万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明当中最重要的象征,是一种将文化艺术不断发展进而沉淀下来的特殊文化形态。...
-
视觉设计中传统剪纸艺术的运用
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传统艺术之一,常应用于宗教的仪式、装饰和造形艺术等生活的装饰之中。唐朝崔道融的诗中曾言道: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其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艺术作品.在中国传统的礼俗中,女子出嫁当天,嫁妆上通常都贴满了代表吉祥...
-
平安时代之后日本鹤纹的造型简析
第二节日本鹤纹一、日本鹤崇尚鹤也是日本人最喜爱的瑞鸟之一,大和民族也是鹤崇尚的民族之一。成书于公元八世纪初的日本最早的书面文献《古事记》及《日本书纪》中,就有关于鹤的记载,称多豆(田鹤)、芦鹤(苇田鹤)。鹤是日本古代诗歌--和歌中的一个主...
-
传统文化对藁城宫灯审美造型的影响
一、藁城宫灯概述宫灯是一种纯手工艺制作、集装饰与实用于一体的工艺品,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形象符号,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目前规模最大的宫灯制作基地,要数石家庄地区的藁城屯头村。屯头村的宫灯历史悠久。据传,明代...
-
浅析《龙凤壶》的创作过程
1引言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紫砂壶本身根植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又加上历代深谙中国审美特征文人的积极参与,今天的紫砂壶艺日臻完美。紫砂壶之形,是存世的各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美誉。对于这些造型的评价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
-
陶瓷装饰中国画和书法元素的运用
文章分析中国书法和国画元素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密切关系、中国书法和国画的发展概况、中国书法和国画元素在陶瓷装饰中的具体应用等内容,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