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从谓语构成分析陈述句句末“了”的省略机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15 共3753字
论文摘要

  “了”在句末时,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语气词,写作了2,二是作为语气词兼助词,写作了1+2。有时“,了”也与其他语气词合并,成为新的语气词(了啊 = 啦),这也在本文考虑范围内。汉语作为意合性语言,在分析能否省略“了”,应先从句意角度分析,分析“了”是否适合所处语境,再从下文所述的形式角度分析。本文对“了2和了1+2”能否省略的考察,有这样几个侧面“:了2”或“了1+2”省略之后,句子无语病“;了2”或“了1+2”省略之后,语义重心发生了变化,在一定的语境下可以使用,或在口语中可以使用“;了2”或“了1+2”省略之后,句子有语病。总体来看“,了”在陈述句句尾,表达新事物新情况的发生,起煞尾成句的作用。下文从谓语的构成角度出发,分析陈述句句末“了”的省略机制。

  一、名词、形容词、动词单独作为谓语

  1.名词单独做谓语带了2,表示事情的变化。例如:春天了。(言外之意是:现在到春天了,前几天还是冬天呢)还锦州呢,都山海关了。(行程地点从锦州转移到了山海关)此处了2一般不能省略,这种句子一般很短,“了”的出现不仅能表达变化,还能舒缓语气煞尾成句。但也有例外情况,有些时候,在文学作品中,想要单纯地表达时间地点,这时,可以不加句尾煞尾语气词。这样的表达大部分在段首。例如:春天。那一年……巴黎埃菲尔铁塔。那个地方……再比如名词谓语句:今天星期三。如果不加“了”,想传达的语义是今天星期几;如果加“了”,想表达的意思是:现在的时间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不是星期二;另一方面可以表达时间流逝、变化。

  2.形容词单独作谓语带了1+2,表示性质状态的变化。例如:苹果烂了。(原来没烂)冬天日子短了,下午去没有意思。———钱钟书(冬天之前日子不短)这种情况和上一种相似,句子大多不长,而且同时兼有了1的作用,因而一般情况下不省略。

  3.动词带了1+2,表示情况的变化和推断。例如:雨停了。(之前雨下着,现在不下了)小明不吃了。(言外之意是小明以前吃)此处了2有时可以省略,但必须有语境。例如在“小明不吃了”这个句子中,如果省略了2,需要有以下语境:———爸爸:小明病了吧,给他弄点药吧。———妈妈:小明不吃。这个例子中“小明不吃”含有妈妈的主观情绪,妈妈这句话表达的是对小明不吃药的埋怨与无奈,通过省略“了”,表达妈妈的不高兴的情绪。再比如:———你们来不来?———我们来了。/ 我们来(“来”重读)。“我们来了”表达客观情况的变化,从没来到来。而“我们来”重音在“来”上,实际想表达的意思为我们不愿意来,迫不得已。这种用法隐含说话人的主观情绪。句中动词的重音和语气是表达语义的重点。再比如:(老师)———你还写不写作业了?———(学生)我写(重读)。这类例子都强调说话人的主观情绪,而不是客观情况的变化。同时,句末“了”在动词后,还可以表示推断。例如:

  再胡说,我就打了。这里“我就打了”表示说话者推断“再胡说”的结果,此处“了”不可以省略。再比如,如果你不看,我就把电视关了。“关电视”是推断“你不看”的结果,两个分句隐含着推测的语义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此处“了1+2”,在表达客观情况变化时,不能省略,如果去掉“了”,则句子的语义就发生了变化,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绪,同时,去掉“了”,必须出现在会话中,不能单用,因为没有“了”煞尾,句子不完整。

  二、述宾短语作谓语

  述宾短语带了1+2。表示动作情况的实现。例如:真好,涨工资了。由于这种情况是“了”兼有语气词和助词,因此“,了1+2”可以拆开。

  例如:我吃饭了。= 我吃了饭了。这里还有一种情况:述+ 了1+ 宾 + 了2。这里了2可不可以省略呢?试对比一下对话。【1】
论文摘要
  
  由此可以见,二者的语义重心不一样。不省略了强调动作与情况的完成;省略了则强调宾语,我吃了饭强调的是我吃的是饭,不是别的。类似的形式还有:述 + 了1+ 数量短语+ 了2。了2的存留表达不同的语义,如果保留了2,强调行为的结果,如果省略了2,则强调数量短语。对比下面两句话:

  (这个作业)我写了一天了。(这个作业)我写了一天。(强调一天,语气没有上个句子舒缓)第一个例句强调写一天的结果———暗含写的时间长,而第二个例句则只强调写的时间,如果没有具体语境,则看不出句子的隐含语气。再比如:我吃了三碗了。我吃了三碗。第一个句子强调吃三碗的结果———吃得多。第二个句子强调吃得数量,不表达吃多吃少的语义。我们可以用补充语境的方式观察两个句子的差别。对于第一个句子,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对话:———你还饿吗?———不饿,我吃了三碗了。(表达吃三碗的效果———吃多了———不饿) 对于第二个句子,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你吃了多少了?———我吃了三碗。(表达吃的数量。)三、述补短语作谓语。。

  述补(结果 / 趋向)短语 + 了1+2。表示行为的实现。例如:作业,他写完了。他今天很累,刚回家,就躺下了。躺下不久,又站起来了。述补结构中,如果补语是结果补语“,了”负载的实现语法意义中要更强烈一些,因而一般情况下不能省略。如果补语是趋向单音节补语,一般也不能省略;如果是复合补语,可以将“了”移位,第三个例句可以说成是:躺下不久,有站了起来。在这里,由于复合趋向补语很难成为语义的焦点,因而了2一般省略,了只负担助词的功能。

  四、“述补宾”或“述宾补”作谓语

  述 + 补(结果 / 趋向)+ 宾 + 了2和述 + 宾 + 补 + 了2。

  1.“述 + 补(结果 / 趋向)+ 宾”作谓语。如果补语为结果补语,则“了2”不可以省略;因为结果补语表现了一种状态的变化或情况的改变,符合“了2”的使用条件。例如:我闻到(结果补语)饭菜的味道了。(从没闻到到闻到的变化)。我看出(结果补语)她情绪的变化了。(从没看出到看出的变化)如果补语为趋向补语,一般情况下,不加“了2”,在这里,不同于述补短语(没有宾语时)作谓语,这种“趋向”指向宾语,这种句子成分较多,一般不需要语气词煞尾成句。有时“了”加在补语后作“了1”,有时则不用“了”。例如:我们走进(趋向补语)了(了1)他的房间。房间里跑出来(趋向补语)了(可以省略)一个小姑娘。

  2.“述 + 宾 + 补”作谓语。当补语中含有数量时,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了2”,但不是一定使用。例如:我等了你好几个小时(了)。可以省略。他去过昆明两次(了)。可以省略。

  补语在宾语后的情况不多,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趋向补语也可以放在宾语后,例如:给我拿碗饭来(趋向补语)。这种情况和趋向补语在宾语前相似,一般情况下不加“了2”。但是,趋向补语后置有时表示说话人主管的决意语气或现在就要的语气,这时“了2”则不可以省略。例如:都弄好了吧,弄好了我张罗人去了。(表示说话人想法一定,现在就要行动。)
  
  五、连动句

  例如:小红出去散步了。(这里的意思是:小红已经在做这些动作了,此处了表示动作的实现)有时,了的出现也可以表示动作没发生。例如:我出去散步了啊(了啊 = 啦)。

  (这里的动作还没有发生,说话者是在表达即将发生的状态)但此处“了”可以省略。这句话需要在对话中先使用,如果是答话者想表达同样的语义,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例如:———你要干什么去?———我出去散步。在这里,“了”必须省略。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动作没发生,在对话中必须省略,以为这不符合了的使用条件。如果不是对话,了可以省略,由于连动式多个动词连用,语气比较急促,如果添加“了”,则可以舒缓语气,达到特定的交际效果。连动句有一种特殊形式:重动句。即在述宾结构之后继续试用一下述宾结构中的动词。例如:她看书看累了。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分析句子中动词的意思,如果表示状态的恒定,则体现不出“了”的使用条件,不用“了”,如果动词表示状态的变化,则要分析句中第二个动词之后的形式。

  1.表示恒定状态的情况:第二个动词后加“得”在加有程度副词修饰的形容词时,句末“了”必须省略。例如:他唱歌唱得真好听。(句中有“得”和程度副词“真”)。他写作业写得很认真。(“得”“,很”)他办事办得极其无耻。(“得”“,极其”)
  
  2.状态恒定与状态变化结合的情况:句中如果有“了1”,则句末“了”可以省略。例如:他写作业写了三天。(“他写作业写了三天了”,也是正确的句子。)但是,两个句子在语气上有细微的差别,句末有“了”,其加强语气的作用,强点重动词之后的成分所带来的效果,拿例句分析,强调作业写了三天的效果———写的时间长。再比如:她做饭做了大半天了。这里也是强调做饭耗费时间之长。

  3.状态恒定与状态变化需要分析的情况:动词加(得)加形容词。这类句子句末“了”不可以省略“,了”在句末要起完句作用。例如:我洗衣服洗得累了。我看书看闹心了。注意:这种情况下有可能表示状态的恒定,例如:她跳舞跳得好。这里表示她跳舞一直具备的状态,则不能加“了”。

  六、兼语句

  1.使令式。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这类句子后通常不加“了”。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学校号召同学们节约用电。

  2.爱恨式。前一动词时表示心理活动的及物动词,他是由鉴于后面的动作或性状引起的,前后谓词有因果关系。这类句子后通常也不加“了”。例如:我感谢你告诉我这个事情的真相。他夸我这件事儿办得漂亮。

  3.选定式。前一动作表示选择,后一动作表示选择的结果。这类句子通常也不用“了”。例如:我选你当代表。我称他为活动先锋。

  4.“有”字式。表示存在或领有。这类句子一般也不用“了”。例如:他有个妹妹很能干。综上:兼语句一般不使用“了”。

  “了”字的使用研究起来既复杂又琐碎,本文从陈述句句末这一角度分析“了”的省略原则以及句子中“了”字有无造成的语义变化。而汉语作为意合性语言,但从本文列举的条框来分析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辅助语义与语气,达到合理的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S].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吴福祥.语法论丛[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汉语言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