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最初感知是从自身运动和空间环境开始的,因此空间关系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关系。人们生活在空间世界,并且随时通过各种感知器官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判断物体的空间关系,引导自己的行动。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维的工具,是人们认知空间、表达空间、对空间进行范畴化的重要手段。
体现空间关系的方位词的使用与人类对空间领域的认知密切相关。“上”是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位概念,学者们( 蓝纯,1999) 对这一概念早有关注。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选择方位介词词组“在……上”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语料来分析“在……上”的空间语义,并将“在……上”与英语中的对应概念作以比较,以期发现空间方位描述中的认知特征。
一、意象图式
空间图式是最基本的意象图式。认知语义学认为意象图式结构是最重要的语义结构。我们通过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体体验( 如: 感知环境﹑移动身体﹑发出动力﹑感受力量等) 形成了基本的意象图式。人们在获得基本的意象图式之后,就可以用它来组织较为复杂的思维,它们会以各种方式交织起来,从而形成了概念网络,也就建立了语义系统,人类的理解和推理正是凭借着它们进行的。
既然意象图式规定并制约了人类的理解和推理,那么语言中意义的形成就可以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加以描述和分析。认知语言学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利用意象图式及其隐喻的观念可以对语言中错综复杂的语义现象( 尤其是多义现象) 作出简单而统一的解释。
从意象图式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意象图式是相对简单的、在我们的日常身体体验中反复出现的结构。
这些简单的认知结构包括: 路径﹑作用力﹑容纳等,以及上- 下﹑前 - 后﹑部分 - 整体﹑中心 - 边缘等空间方位关系。
Langacker 对意象图式的组成结构作了说明,认为意象图式主要由射体( trajector,缩写为 TR) 、界标( landmark,缩写为 LM) 和路径( PATH) 三部分组成,体现的是 TR 与 LM之间某种不对称的关系。
Langacker 提出的射体( TR) 和界标( LM) 等术语以及对图式结构的理解,也常为不少语言学家用来分析语言中的各种意象及其结构,尤其是用来描述位置介词所体现的空间关系。本文也采用 Langacker 所提出的射体( TR) 和界标( LM) 的概念来分析和描述词组“在……上”所体现的意象图式。
二、在……上的空间语义分析
介于篇幅限制,本文仅探讨“在……上”的空间语义特征。通过程序从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检索“在”与“上”之间分别间隔 1 ~6 个汉字的“在……上”词组,并统计它们的使用频率,最终主要以频次超过 100 的“在……上”词组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比较与分析,发现具有“面”特征的界标与“在……上”的搭配在语料库中最为常见。因此,本文以“面”作为研究的起点。
( 一) 界标为“面”
经过整理,本文将具有“面”特征的界标分为六类,通过两个表格来体现。【表1】
在本统计中,并未显示射体,只显示了界标( 参照物) ,通过分析界标的特征来分析词组的空间语义。因此,类别的划分是根据界标的物理属性。在第一组中,界标较小,如桌子﹑椅子等室内设施,比较容易测量。第二组中界标的范围比第一组略大,如赛场﹑操场等,但是有明确的边缘界限。第三组分类中的界标属于更广阔的空间,一般没有固定的范围,至少目测很难确定。列表( 1) 中的界标范围越来越大,但是都有一定的界限,而下一列表中界标的界限则不明显甚至是无界的。【表2】
水域虽然也有范围,但是界限不是很清晰﹑明显。比水域更为界限模糊的是“天体”。“世界”与“在……上”的搭配频次也很高。作为整个词组来说,“在世界上”可能更多体现的是抽象意义,但是本研究仅考虑参照物( 界标) 的物理特征,因此仍将其作为空间意义考虑。
( 二) 界标为“线”
除了上文探讨过的“面”,与“在……上”搭配的界标也可以是一维的“线”。统计结果如下:【表3】
虽然在实际的物理空间,“街”﹑“路”﹑“道”的范围可能很大,但是人们在认知心理上通常认为它们是具有线性特征的。因此,此处将它们列为“线”的范畴。
( 三) 界标为“体”
在语料库中,“在……上”与交通工具的搭配是很突出的一类。实际上,这一类词组也可列为“面”的接触,但是笔者认为,大多数交通工具都是具有“体”的特征。【表4】
本组统计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在……上”与交通工具的搭配。除了“马车”与“马背”具有“面”的特征,其他交通工具如“火车”﹑“飞机”﹑“汽车”和“列车”都明显具有容器特征,因为射体实际存在的处所常常是它们内部的空间。在这一用法上,“在……上”相当于“在……里”。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论语义观认为,语义的基础,不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说话人对于情景的构建。因此出于交际需要,人们常常会突出物体的某一部分特征,而另一部分特征被忽略。当使用“在……上”时,突出的是人所接触到的这些交通工具的地板,而使用“在……里”时,则突出的是交通工具的容器特征。
( 四) 界标为“点”
与“在……上”所搭配的界标具有“点”特征的出现频次不高,但是在语料库还是能找到相关的实例。
( 1) 这两个手杖在我的手指上保持平衡,使它们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因此在一点上交叉。
例( 1) 中的界标为“一点”。在以上四种情况中,界标的维度不同,但是都是和射体有接触的。
( 五) 射体与界标无接触
“在……上”也可体现射体和界标没有接触的情形。以下句为例:
( 2) 令我难忘的是,一次我刚下公共汽车即遇倾盆大雨,忽然一把花伞撑在我头上,抬头一看,打伞的是一位身穿白衬衣、黑裙子的姑娘。
很明显,“伞”与“头”肯定是不接触的。因此,例体现的是射体和界标没有接触的情形。从本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上”所体现的方位关系中,界标主要是“面”,然后是“线”和“体”,界标为“点”以及射体和界标没有接触的“上下”关系是比较少见的。“上”在汉语中本是用来表示上下关系( 表示“位置在高处”) 的方位词,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种纯方位意义淡化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表示附着在参照物( 不分点﹑线﹑面) 上。以上的统计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三、分析与比较
本文的统计比较详细地列示了“在……上”词组的搭配。
从频次上看,与“在……上”搭配频次最高,范围最广的是具有“面”特征的界标,从室内的坐椅﹑室外的场地﹑开阔的平原﹑到水域甚至天体等从有限到无限的空间; “在……上”可以与在心理认知上具有“线”特征的“路”﹑“道”等搭配,也可以与交通工具等具有“体”特征的界标搭配; 语料库中也有“在……上”与具有“点”特征的界标搭配的例子,虽然数量有限。
“在……上”也可表达界标和射体没有接触的情形,如例( 2)中的“在头上”所示。“接触”与“附着”是“在……上”词组构成的最重要因素。有些物体的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显着的平面特性,例如地板﹑桌子等,这些物体充当参照物与“上”组合时,常侧重那部分平面状的表面。例如,“桌子上”,虽然从理论上说不限于指“桌面上”( 如“把狗拴在桌子上”) ,但对于听话者来说,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信息,对“桌子上”的首选理解是指“桌面上”,不会是桌子以外的表面。这是我们的认知经验在起作用。
由此可以总结出: 与“在……上”搭配的界标可以具有点﹑线﹑面﹑体等特征,射体与界标可能是有接触或者无接触的。不同的语言依赖不同的语法手段来表达空间方位关系。
汉语表达方位需要有参照,即介词需要加上方位词,如“在……上”﹑“在…… 下”以及“在……里”。英语表达空间关系属于一步到位,直接是“介词 + 名词”,如“on the table”。
可以说,英语中的介词分工比较明确。按照维度的顺序,“点”的关系用“at”体现,如: These lines converge at a certain point( 这些线集中于某一点) ; 参照物是两维的“面”或一维的“线”时,“附着”关系一般用介词“on”。最常用的例子是: There is abook on the table( 在桌上有一本书) ; 英语中“体”的概念是用“in”来体现的,如“在房间里( in the room) ”; 如果射体和界标没有接触,在英语中必须用“above”或“over”来体现。“a-bove”体现的是界标以上无限大的空间,“over”有接触的趋势,但是当表示“接触”时,它体现的是“覆盖”的含义。“在……上”这一词组搭配在空间方位表达上相当于英语的 at,in,on,above,over 等方位词的使用。由此可见,在表示同样的方位概念时,英语中使用不同的介词,而在汉语中只是笼统地用“在……上”表示,即“在……上”可以体现多种维度的关系。“汉语表达方所关系的形式属于‘分析式’,英语表达方所关系的形式属于‘融合式’”。
这是与两个民族的不同认知和思维方式相关的。因为语言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结果和体现,会受到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因此,不同的语言在表达相同概念时会具有个性特征。
本文从认知的视角,分析了汉语介词词组“在……上”的空间语义。研究发现,与“在……上”搭配的界标可以包括点﹑线﹑面﹑体等广泛的空间概念。英语中的介词有明确的分工,“在……上”相当于英语中 at,in,on,above,over 等方位词的使用。这反映了英汉两个民族在认知和思维上的差别。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让人们意识到语言使用中具有系统性和理据性。从认知的角度对于汉语语言现象的分析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仅限于对与“在……上”搭配的界标的物理空间属性进行分析,未涉及词组的抽象语义,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补充。
【参 考 文 献 】
[1]文旭,熊荣敏. 参照点与空间指示[J]. 外语学刊,2010( 1) .
[2]缑瑞隆. 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J]. 语言文字应用,2004( 4) .
[3]童盛强. 也说方位词“上”的语义认知基础[J]. 语言文字应用,2006( 1) .
[4]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 第二版)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5]张敏.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属于虚词范畴,与其他词语组合起来才能充当语句中的直接成分,所以介词在语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介词在过去的研究中被认为是从古代的动词延伸来的。在一个句子中,我们可以把介词固定为某一个修饰成分,既可以修饰主语,也可以修饰宾...
知道的是p,不知道的是q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如:(1)知道的是在救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部喜剧片。(2)知道的是买教辅,不知道的,还以为学校搬到书城里来了。句法上,以上三个句子中两个小句之间没有显性的关联词,构成一个无标复句;语义上,两个...
1问题的提出在语言学中,每个音节包含两个语音单元:音段信息(即构成音节的单个音位信息,如元音、辅音等)和超音段信息(即由音位或音位群负载,包括音高、强度、时长等声音线索,如声调,重音等),超音段信息也被称作词汇的韵律信息[1]。汉语中的一个...
从语言本体角度来看,汉语的词语数目有限,要用有限的词语表达无穷的意思必然会产生词语的多义性,这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当然新义项的产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与本义有着某种相似或者相通性,我们往往称之为隐喻。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基本的思...
1.引言语义趋向(semanticpreference)与语义韵(semanticprosody)是Sinclair[12]基于共选研究(co-selection)提出的扩展意义单位中的两个要素。较之搭配(collocation)、类联接(colligation),语义趋向与语义韵的研究突破了以语法为中心的研究...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并反映着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不同民族由于地理、种族、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表达同一理性概念的词,在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作用下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文化内涵,这就是词语的国俗...
一、引言。请观察下面一组例句:(1)我买了一本语法书。(动词性谓语句)(2)现在的孩子太娇气。(形容词性谓语句)(3)他留学生。(名词性谓语句)以上三例在汉语中都是完整的限定性小句,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例(1)的谓语是述宾短语;例(2)的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