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货币银行论文 >

货币银行学论文(精选5篇)

来源:中国商论 作者:宁盼盼
发布于:2018-04-02 共376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货币银行学论文【第一篇】 货币银行学论文(精选5篇)
货币银行学论文【第二篇】 影子银行系统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与建议
货币银行学论文【第三篇】 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机制及货币政策协调
货币银行学论文【第四篇】 基础货币相关知识探析
货币银行学论文【第五篇】 抗日时期鲁西银行反假货币斗争

展开更多

  【第一篇】论文题目: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摘要:近年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我国的金融业受到了打击, 也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眼光转入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是价值规律的创新性发展, 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和刺激新的经济增长点, 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和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本文就将两者的关系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货币政策; 银行风险承担; 政策;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国家制定的货币政策, 不仅可以调节市场经济内部, 还会影响各大商业银行的风险容忍度, 从而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本文将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主要内容即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1 银行风险的分类概述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运行过程中, 因为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使其原有的资产准备受损和经济收益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银行风险与一般企业风险不同, 呈现出许多独有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属于高负债经营模式, 而且银行的经营产品即对象不是一般的产品而是货币, 所以银行面临的风险有着很强的负外部性。银行是我国经济的中枢, 在资金流通、货币贷款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承担的主要风险按照表现形式可以主要分为八类:信用风险、战略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
  
  1.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指债务人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预期的金融责任, 使银行遭受各种可能发生的损失, 俗称“违约风险”.信用风险基本上是所有银行内部都会存在的风险, 银行面临的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 八类风险的主体, 也是最难处理的风险。
  
  1.2 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是银行内部指定的政策和短期目标与实际管理的过程, 可能会存在超前或者滞后的行为阻碍着银行未来的发展, 成为一种潜在的风险。
  
  1.3 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是指由于本国与外国在国家层面上经济往来可能会因为一些不可抗的因素 (通常是债务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 , 威胁到本国的国家银行的经济效益, 一般发生在国际金融活动中, 金额巨大且一般难以挽回。
  
  1.4 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银行在遭受一系列的经济损失之后还可能面临一种隐形财产--自身的信誉受到损害, 这是银行的众多财产中最难获取、最难修复的一种, 所以说是最为特殊的一种。一旦银行的社会公信力受到损害, 其社会债券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动荡, 这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财政安全极为不利。
  
  1.5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当面对客户提出的新要求不能通过增加成本或本身的资产不被损害来满足产生的流动需要时, 银行因此而可能产生损失的可能。
  
  1.6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内部人员因为操作不当或者程序的冗杂造成的对银行资产的损失, 这是银行各类风险中最为活跃的一类, 由于界限的不明确, 操作风险还可能转为其他门类的风险。
  
  1.7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在法律调节的范围内, 银行由于无法满足法律提出的要求或者金融行业的规则而越界或者违反条例带来的纠纷, 给银行会造成损失的一种风险类别。许多银行可能会因为无法应对法律风险而收到法律的传票, 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甚至导致银行破产, 相关人员会因此锒铛入狱。
  
  1.8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 可能会产生的利率波动、外汇波动、股票和商品价格的上下起伏使银行内外部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的风险。
  
  2 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原理
  
  2.1 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是针对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而总结得出的一种经济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如果一个人的货币收入保持稳定不变, 他日常购买的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 那么单位货币购买的商品量就会减少, 换句话说就是单位商品交换需要的货币就更多, 而这个人的实际收入其实是减少, 并不是表现为货币的稳定不变, 随之而来的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就会下降。反之, 一个人的货币收入稳定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跌, 单位货币购买的商品量就会上升, 单位商品交换需要的货币就会减少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会上升, 这个人的实际收入呈增长的趋势。这种商品价格和实际收入、商品需求之间的反比关系就是收入效应。具体变化如表1所示。

表1 商品价格和实际收入、商品需求关系

  
  2.2 逐利机制
  
  逐利机制是指银行出台的相关低利率的金融理财产品, 当客户看到低利率时会认为低利率就是实际的低收益, 所以会转向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从而获得高额回报。与无险投资相比, 银行会为了满足自身的盈利目的选择主要开始风险投资, 但是如何在风险、利益与客户信赖之间做到平衡, 是银行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银行会选择与客户签订合同协议等来承诺客户可以得到预期的收益, 宽松的货币政策下, 银行可以通过风险投资获得可观的收入, 还可以满足客户在理财等方面的需求, 保证了银行的收益和客户对银行的信赖及银行本身的声誉。紧缩的货币政策下, 低利率投资不能满足客户在高风险投资中预期的收益, 银行就会承担风险进行更多的高利率投资, 也就是说追利机制驱动银行去承担更大的金融投资风险。
  
  2.3 快速反应机制
  
  快速反应机制是指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来临之后, 由于它事发突然且极不稳定。当央行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市场以及公开先有政策时, 市场上会产生一些波动, 这些波动会造成市场内部参与者的骚动和不稳定, 这就要求银行在面对不可知未来的不确定性, 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防止风险膨胀。
  
  2.4 习惯效应
  
  银行中不同客户各自背景差异和消费习惯不同, 也会反映在市场上不同类型的投资产品的价格浮动。投资者也是消费者, 他们在决定投资意向的时候也会受自身思维定式的影响, 也会受到社会大环境变动的影响。
  
  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时候,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人民经济水平大幅提高, 消费意愿要高于紧缩货币政策时期, 投资者也更青睐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不太重视风险的规避, 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活跃发展, 让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3 改善措施和建议
  
  3.1 促进金融监管的完善
  
  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区别很大, 其监管难度和审查制度也尚未完善, 本来有很多可以规避的风险钻了空子, 破坏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秩序, 银行的信誉受到损害, 政府公信力也受到威胁, 因为就要政府和银行合力构建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 明细各类规章制度, 使制度治国这一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在金融业和经济领域。另外, 要加快金融行业相关法律的设立, 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和金融诈骗, 司法部门也要开展相关普法活动, 不要让金融领域成为犯罪分子的温床, 建立平等公正公开透明的金融法制体系, 合力抵挡随时可能到来的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
  
  3.2 加强货币政策制定与银行的沟通
  
  以往货币政策的制定是独立于各个金融机构单独进行的, 这样极容易造成政策对金融的冲击起伏, 不利于金融业的稳定发展。金融业内部体系的三个部门政策的制定方、银行、监督部门承担的责任和目的都不尽相同。如何使货币政策更好的服务于金融行业则是三方都应认真考虑的问题。政策制定当局应该加强和银行的紧密联系, 使银行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第一手的信息, 加快信息流通速度, 将财务状况和负债情况加以整合, 及时制定出规避风险的方案, 或者推出更加有市场竞争力的投资方案。银行的规模不一, 面向的客户人群也有很大差异, 制定货币政策时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链条不能间断。银行的逐利机制和金融业的稳定发展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 如何能在两者间找到一个适度的平衡, 既能维护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又不损失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法利益则是一个热点问题。
  
  3.3 从宏观调控角度干预货币政策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 政府要简政放权, 要让市场经济自发受到调节和控制。但是同样政府也要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 要想维护好国家金融领域的长治久安, 政府必须运用好这只看得见的手, 对货币政策的实施进行干预, 从宏观的角度使货币政策服务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 实施与当前经济制度相匹配的紧缩或者宽松的货币政策, 灵活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 创造性地促进金融行业的稳步发展, 制定出合理的货币政策才能引导金融业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还要加强各个银行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稳定各个金融机构内部发展动态, 提升金融业整体的防范风险的能力, 推动金融经济这种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助力。
  
  4 结语
  
  本文就货币政策和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了几点浅显的分析, 望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此有创新和发展。综上, 货币政策是国家为了稳定当前社会环境和金融市场做出的经济措施, 银行则是这项政策落实的根本承担者, 必须一直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去应对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的风险, 在合法获取自身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积极承担相关社会责任, 树立良好的金融信贷形象, 不断促进我国金融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流闻, 彭静静。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J].浙江金融, 2014 (12) .  
  [2]金鹏辉, 张翔, 高峰。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银行业整体的研究[J].金融研究, 2014 (02) .  
  [3]王晋斌, 李博。中国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J].世界经济, 2017, 40 (01) .  
  [4]王丽, 徐明东, 陈学彬。货币环境、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J].金融研究, 2012 (07) .

原文出处:宁盼盼.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J].中国商论,2018(03):34-3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货币银行学论文
返回:货币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