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周期是否会开启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一直以来投资过度,消费不足,要素价格曾长期处于相对扭曲状态,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改革势在必行。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对存款利率下调的空间也会产生较大约束。2014 年通胀压力较小,约 2%的水平,2015 年 CPI 大概在 1.5% ~ 2.5% 的区间。
目前存款利率在 2.75% 的水平,未来能够下行的空间也不大。我国已明显加大存款利率的弹性空间,并加速存款保险制度建设,未来即使放开存款利率限制,预计目前的下限水平有可能就是放开后的大致水平。这个硬约束,也会影响央行降准的频率。银行间市场的资金利率水平,也不可能有大幅降低。
关于下一阶段能否再降低贷款基准利率,笔者认为也有这种可能。从各行业的盈利能力来看,银行业利润过高是不争的事实,可能也是经济结构失衡中需要调整的部分。理财产品利率可部分代表市场化利率,贷款利率与理财产品利率利差最近几年已经在不断下降,只是 2014 年由于风险溢价上升,略有回升。不过贷款利率已经放开,银行自主定价,更多的还是市场供需在发挥作用(见图 6)。
社会融资成本已经下行
由于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必须要考虑经济结构转型这一背景,因此,我国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的政策措施相对比较谨慎。从货币政策来看,没有大规模的放水,而是通过定向调节的方式进行。此外 ,2014 年以来 , 我国还通过着力打通企业其他融资渠道、减少收费等方式降低企业综合财务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激发企业活力。
企业融资包含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
因此,如果要估算社会融资成本,必然要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一并计算,而不能单看贷款成本。对于企业贷款成本,由于整个经济增速下行,各行业营业利润明显下滑,风险溢价必然上升,贷款成本是降不下来的。但整个社会的融资结构正在改变。2014 年 6 月下旬股市 IPO 重启,新三板市场的启动,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大幅下行,都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金融市场融资结构在发生改变,其中,直接融资占比抬升,间接融资占比下降。
从存量上看,截至 2014 年 10 月 31 日,金融市场银行信贷余额约为 80.1 万亿元,占比52.07% ;2013 年 底 为 71.9 万 亿 元, 占 比 为54.12%,2014 年占比较 2013 年下降 2.05%.债券 市 场 规 模 达 到 34.9 万 亿 元, 占 比 22.67% ;2013 年底为 29.97 万亿元,2014 年占比较 2013年抬升 0.11%.股票市场规模达到 33.62 万亿元,占 比 21.85% ;2013 年 为 27.25 万 亿 元,2014年占比较 2013 年抬升 1.34%.另外,各种基金、期货等占比抬升也较为明显。虽然间接融资方式在规模上还处于优势,但是占比明显降低。截至目前,直接融资方式与间接融资方式相比已几乎平分秋色。
从增量上看,2014 年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渠道直接融资的比重明显提高。1-10月份,社会融资总额新增 13.6 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约 8.2 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约 2.1 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约 3300 亿元(IPO从 6 月末才刚刚重启),上述三项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60.4%,15.5% 和 2.4%.而 2013年 这 一 数 字 分 别 为 51.4%,10.5%,1.3%. 因此,企业债券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明显提升,而人民币贷款的占比也出现了大概9% 的提升,主要是信托贷款占比下降部分形成的。
信托贷款 2013 年底占比 10.6%,2014 年 10 月占比 2.5%,较 2013 年降低了 8.1%,与信贷比重上升部分大致相当,也就是原来的非标业务从表外转到表内,导致的信贷占比的提升。而这个变化,减少了企业融资环节,也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这种变化既是政策发力的结果,也是由于房地产行业调整,使商业银行对于房地产项目投资更加谨慎,主动收缩非标业务的结果。
笔者大致测算了 2013 年以来社会融资成本情况。主要依据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五项,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企业债券融资,人民币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融资和信托贷款(见表 1)。
从测算情况来看,社会融资成本已呈下行趋势(见图 7)。此外,如果再包括中小企业通过 P2P 等市场融资,以及通过新三板上市融资等方式,那么综合社会融资成本会下降得更多。
未来,随着各项制度的逐步完善和融资渠道的拓展,以及融资平台陆续搭建,社会融资成本会有趋势性下降。(图略)
第三章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国际经验分析市场是经济调节的杠杆,在资源的配置中起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货币的利率是货币的价格,也是借贷货币的成本,其价格高低也是由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是需要在市场中由市场的价格机制决定,所以利率要求市场化也是...
第二章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分析一、利率市场化:金融抑制理论向金融约束理论的过渡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形成的格局框入市场内,逐步削弱政府调节的手段。由金融机构根据市场上货币供给和需求匹配、利润等影响因素,形成自我调控的利率,以此作为指引市场资源...
第四章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分析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市场是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作为反映和调控金融活动的重要指标--利率,也应当交由市场来调节完成。首先,在20世纪末,我国一直以来的计划经济已经不能作为规划国...
第五章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中的问题与对策一、阻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因素虽然我国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利率市场化革新,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因素,因此这些困难不容忽视和小觑。(一)商业银行短期经营困...
结论本文对利率市场化的研究,以金融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涵及意义。通过采用历史归纳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美国、台湾以及智利的利率市场化进程进行研究,得出它们在改革背景、改革路径、以及改革结果上的不同。然后,从这些不同发展...
美国联邦储备局(简称美联储、联储)基准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是基准利率构建的成功典范。联储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窗口、存款准备金三大传统政策工具及证券市场放款、消费信贷、道义劝告等选择性工具。目前,联储的货币政策...
引言我国自1996年开启利率市场化改革,近年来,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13年7月贷款利率下限被取消,实现了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2015年3月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逐步放宽存款利率...
第一章导论一、选题的背景意义首先,利率是资本金价格的一种外在表现方法,其本身也是有价格的,它的价格形成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货币市场中资本的投入、运动和退出。因此,它也是符合市场规律,反映市场中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矛盾的统一体,本应该属于市场自...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各国金融市场混乱,问题层出不穷。经济的衰退直接影响到国家政局的稳定。因此,为了稳定本国政治局势,恢复经济建设,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严格的金融管制政策。上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