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桐柏毛集林场生态公益林基本情况
国有桐柏毛集林场始建于1960 年 4月,位于桐柏县的东北部,地处豫鄂两省四地五县市交界处,分布在固县、毛集、黄岗、回龙四个乡镇,经营总面积 20.7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 45.5 万立方米,树种主要为松、栎类等,林种主要为防护林。全场现有干部职工 162人,下设 5 个股室 5 个林区及园林绿化队、苗圃场、护林队、桐柏县第二森林消防队、病虫害测报站、野生动物疫情监测站、国家级马尾松良种基地等机构,是一个集良种繁育、科研试验、生态保护、营林生产于一体的生态型营林场。生态公益林 14.84 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 13.82 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 1.02 万亩。
二、国有桐柏毛集林场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参差不齐
林场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处于粗放经营状态,虽然根据生态公益林的分布特点、范围、保护等级和管护难易程度进行分类管理,但林分质量仍存在参差不齐现象,近熟林、成熟林相对较多,部分混交林、疏林地、宜林地、未成林地林分质量较差。
2.生态公益林管护力度不够
每年生态公益林中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有大大小小十余起,导致人力、财力、物力损失,且森林资源破坏;周边村庄侵占国有林场土地现象时有发生,未能有效遏制;少数村民在公益林林区内放牧、取土、采矿、乱扑乱猎野生动植物时有发生,未能及时保护。
3.资金不足,生态资源优势未能合理利用开发
毛集林场生态公益林 14.84 万亩,需聘请护林员进行日常管护,对遭受病虫害、雪灾、火烧木、风倒木等进行清理,对林分质量较差的林分进行抚育、补植补造等抚育管理措施,需大量资金为此。生态公益林中的补偿政策只停留在每亩地 4.75 元的基础上,而群营林林分质量差、管护粗放或疏于管理,每亩地补偿涨到 10 元,15 元。国有林场补偿资金不足,难于为此实际管护和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多年来,林场只重视保护,不重视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使生态效益未能有效的转化为经济效益。
三、主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由于林场多年来只重视保护,不重视改造提升
部分被划入公益林的混交林、疏林地、未成林地未能及时进行补植补造,抚育;对遭受病虫害、雪灾、火烧木、风倒木等林分未及时清理;对未成林地进行粗放型管理,从而使这些林分与其它成林林分相比质量参差不齐。
2.森林防火、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在各主要路口、明显位置设置森林防火标识牌,但每逢清明等国家节假日村民上坟祭祖都采用烧纸钱的方式,造成火灾隐患;在巡查过程中,巡查人员巡查不到位,部分村民利用农闲侵占林场土地现象时有发生,且未能及时解决;村民生态公益林保护意识淡薄、宣传力度不够,从而出现在生态林内放牧、取土、采矿、乱扑乱猎野生动植物等现象。
3.缺乏稳定资金投入,生态资源优势未合理利用
国家对生态公益林禁止或限制采伐,划入公益林大多是用材林、经济林,设计林场的切身利益。大面积生态公益林,特别是人工公益林经营管理,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投入。国有林场大部分收入匮乏,资金缺口很大,由于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使得公益林难以得到高质量的经营管理。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森林生态环境禁止日益受到重视,以生态资源开发促进生态公益林发展,形成共赢局面,才能真正形成生态公益林长效管理机制。
四、生态公益林公里措施与对策
1.多措并举,提高林分质量
疏林地、宜林地、无立木林地和未成林地,采取补植补造等措施进行改造,科学营建高效公益林。其中对生长在陡坡或土层十分瘠薄的灌木林,予以保护;对生长在缓坡且土层较为深厚的灌木林,进行改造提高,使其变为乔灌复层林,提高林地生产力,更好地发挥林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对于疏林地,采用封山育林措施,加强保护,培育次生林,也可按林分内林隙的大小与分布特点,采用均匀补植补造或局部补植补造的方式,形成不同树种或不同起源镶嵌分布的混交群落。对于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绿化造林,着眼建立针阔混交、乔灌结合,高标准质量的生态公益林。对于未成林地,加强抚育管理,尽快培育成为高效林分。
2.加大管护力度,巩固公益林建设
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队伍建设。林场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专业护林员队伍,专职从事生态林管护任务并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管护成效。对管护人员进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管护人员一年一聘,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每月定期召开管护人员、护林员培训会,通过培训,使一线人员知法守法。林场与各林区签订森林管护经营责任书,层层落实公益林管护责任,明确责、权、利;确定保护人员及其管护责任区位置、界线、面积等管护内容,使管护人员真正做到“人员、标志、地块、责任、奖惩”五落实。同时,对管护的范围进行明确的划界标桩,树立标识牌,注明四至范围、面积、林种、管护责任人等主要事项。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在公益林林区实行封山设卡和巡山管护。
3.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
林场积极引进投资商,吸引外资投向林区,以森林景观为主题,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合理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分层次开发,突出林区旅游特色。对公益林的生态旅游实施分层次开发,有资源优势的先开发,为后期的生态公益林旅游资源的培育和开发提供成功的经验和资金。林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寻求差异,切忌照搬、抄袭,否则不能吸收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消费者。
4.合理调整规划采取分类管理的问题
对生态公益林中的重点保护林,应采取严格的封山育林措施,管护经费和所涉及承包户的补偿资金确保到位,使所涉及承包户的生存完全脱离对当地森林的依赖。对被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列为一般保护林的林地,则应区别轻重缓急,分期逐步实施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管护措施。
5.生态公益林才管护经费及补偿金建议
制定合理的管护费用。公益林的管护经费,从现有水平看每年每亩 4.75 元已远远达不到标准,起码考虑国有林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超过群营林,达到15—20元。林场在生态公益林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以保护为主,妥善处理保护,利用和发展三者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结语
国有林场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的主战场,进一步优化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
参考文献
[1] 江洪.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公益林建设问题 [J]. 改革与理论,1995年06期
[2] 曾培贤,曹仁福.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措施 [J]. 中国林业 ,1995年10期
摘要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最低保障线,是国家为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的一种底限思维,用创新的思路解决中国环境危机,处理保护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生态保护红线的提出符合时代特征,通过构筑生态保...
1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1.1城市环境管理的制度和政策不完善1.1.1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目前我国城市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部分城市所制定的管理目标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的同时,也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部...
尽管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但目前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学者对一国经济贸易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其对该国经济利益的影响上,而甚少关注其对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上。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人类在从贸易中得到经...
1加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意识人类是生态环境内的主要成员,依照人类生活环境标准,建立起适合生态环境发展的环境保护管理意识。加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规划管理,提高人们面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保护意识,确保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依照国家政府机构出...
酒店应积极响应国家环保理念的号召,减少废物、垃圾的生产,充分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升酒店管理者及基层员工的低碳环保工作理念,最终提高酒店综合服务水平。...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顺应我国环保事业发展要求,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为依据。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已经取得了一些发展,但若要全面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就必须抓紧调动公众积极参与其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做到加大宣传力度,增强...
建立和健全土地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形成长效补偿机制,明确其在国家规划体系、区域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加快对环境税、生态补偿税、"碳税"的立法,使其成为政府生态补偿资金的固定来源.完善土地生态补偿方面法律、法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为保护地是通过法律和其他有效方式,特别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陆地或海洋.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的核心内容之一,保护地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看作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工具.美国1872...
生态环境包括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等, 是一个复合型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发展过程中, 最让人担心的是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