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论文独家整理范文10篇之第八篇:分析国内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率问题
摘要:近年来, 民办高校逐渐兴起, 在社会上的受关注度日渐增加。因此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就业质量更引发大众的关注。本文理论联系实际, 关注当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国内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率问题分析, 发现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有助于民办高校毕业生更好的择业、就业。
关键词: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毕业生; 就业问题; 就业率; 相关对策;
本文以民办高校毕业生为切入点, 从社会各个层面分析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并就如何提高就业率提出相关对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 民办高校教学培养模式较单一
民办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新生入学阶段就应让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民办高校课堂虽然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但是所讲授课程的老师的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学校应多重视就业教育, 重视特色教学。因为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门槛上就不敌公办高校的毕业生, 毕业生刚就业时各方面都很不成熟, 缺乏工作经验与阅历, 人际交往与表达能力各方面都比较薄弱。这时院校的特色就显得相当重要, 院校应采用特色教学, 增设就业相关的精品课程与职业素质教育。纸上得来终觉浅, 只有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课程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地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 使学生走好就业的每一步。
(二) 教学专业设置有局限性
民办高校就业问题的凸显, 其中的很大原因源于民办高校本身的缺陷。如:1.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的局限性。民办高校专业设置通常是社会热门专业, 只追求社会的热度与需求, 不考虑毕业生实际的就业情况与问题。误区认为热门专业未来就好就业。2.民办高校的教学教育培养模式, 大多可能沿用或者照搬公办院校的一些模式, 没有立足自身办学的实际, 生搬硬套,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社会竞争力。3.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存在一定的缺陷。缺少能让学生动手的实操课程与相关的实践课程, 学生们仅仅学习书本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三) 就业指导服务存在缺陷
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调查表明:民办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远比不上公办高校的体系就业指导服务。但无论是民办院校还是公办院校, 其中有九成的学生都表明需就业指导服务。而民办院校就业指导服务存在缺陷的原因在于:1.就业指导服务投资不足。民办高校往往更重视于学校的招生投入, 从而忽略了就业教育相关模块的投入。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投入不足还体现在, 校方没有主动推广自己, 仅仅是靠用人单位和网络传播单方面的主动, 这些效果和作用都是有限的。2.学校与毕业生的联系相对较少。民办高校与毕业生的联系较少, 毕业生校友建设不到位, 信息沟通交流较少, 走出校园就再无联系, 这其实是一个致命点。许多的机会与资源都不能充分的利用。3.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服务没有形成。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单靠学生辅导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多方共同配合指导, 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才能更好的落到实处。
(四) 学生自身素质欠佳
在人们的认识里, 民办高校的学生质量可能欠佳。首先, 体现在学生的思想上, 许多学生初入社会, 自我认同偏高, 对就业工作要求高, 但自身能力又欠缺, 这就容易导致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不高。其次, 民办高校其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相对弱, 体系发展不成熟更难得社会认同。再次, 社会认可度不高还体现在社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歧视。举个例子, 一些企业单位在招聘时, 在门槛设置上就已经体现出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不友好。比如:有的用人单位面对民办高校的毕业生, 在潜意识里就存在就业歧视与用人误区。企业单位招聘岗位的学历要求都相对偏高, 基本都要求本科学历以上, 或是研究生、博士学历等。许多企业单位认为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不如公办高校的毕业生优秀, 招聘要求又相对高。因此, 许多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企业招聘要求学历高, 然而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有待考究, 民办高校本科建设相对于公办院校来说稍有欠缺, 而且民办高校的专科教育培养质量更有待加强。民办高校大多为综合性的院校, 学术研究、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都没有公办院校浓厚, 这些民办高校的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大多都是模糊的, 大多自我定位不清, 安于现状, 懒惰不思进取。容易导致这些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占优势。再者, 尽管是用人单位录用了民办高校的毕业生, 但是在企业的发展空间、薪酬待遇、公司福利等各方面, 都不如公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歧视与企业招聘门槛等表现出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容易损害这些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 进一步影响其就业率。
二、民办高校提高就业率政策
研究民办高校的就业情况, 主要目的是更深入的了解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情况、就业发展前景、就业率高低等。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民办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实行的政策:
(一)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解决民办高校就业质量的根本问题, 要从根源解决民办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成功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成功的范例,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形成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专业就业指导培训教师的师资一定要严格把关, 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师生间良好的互动, 帮助大学生涉猎更多职场技能, 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二) 加强校企合作
简而言之, 就业率的提高得益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常言道:"毕业即失业。"高就业率就表明, 我们要减少甚至杜绝"失业"情况的发生。在大的社会背景下, 学校与单位企业的合作一直备受关注。校企合作, 签约实习实践就业基地, 创造实习实践机会, 让学生积累就业经验, 拓宽学生视野, 有利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三) 关心学生职业规划诉求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实行不同的就业指导服务, 贴合学生学习实际。积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经调查发现, 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在初入职场时, 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的自我定位都是很迷茫的。针对这些问题, 学校可以安排相关的专业就业指导团队, 对这些即将进入职场的毕业生进行引导。在初入职场时, 企业单位会对新人进行岗位培训, 其中就会存在有的用人单位对新人培训期过长或培训期过短的问题, 学校要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提前运用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这种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培训, 更容易引导学生, 帮助毕业生走好就业之路的第一步。
(四) 鼓励自主创业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国家大力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 他们壮志凌云、有想法、有志气, 自主创业会是更好的选择。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给大学生创造的这个平台, 推波助澜, 打造新生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学生产业。
(五) 社会多方配合
把控民办高校毕业生质量, 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单靠学校、学生的配合是远远不够的, 更需社会各层面, 政府、企业用人单位的配合。政府应对民办高校毕业生采取有利政策, 大众眼中, 民办高校的毕业生资质可能不如公办高校毕业生, 甚至有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政府应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对民办高校毕业生有利的政策。为了消除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歧视, 社会企业用人单位要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 注重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民办高校是社会中一股新兴力量, 我们要正确认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分析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只有学校、师生、形势政策等各方共同配合作用, 才能实现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大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张高辉, 高耀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9.
[2]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0]84号) .
[3]杨全印。民办高校师资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2.
[4]许永梅。论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2010 (2) :128-129.
[5]蔡颖, 陈文定。毕业不失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高度关注就业问题。报告中指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
基于此, 针对提高民办高校就业率的对策进行分析, 为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摘要人口老龄化一直是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2%,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6.96%,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尽管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间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人口老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