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

江南水乡可持续建设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08 共2868字

【题目】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困境探析 
【绪论】江南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绪论 
【第一章】江南水乡形成演进及可持续发展基础 
【第二章】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第三章】江南水乡开发中的不可持续问题  
【第四章】江南水乡不可持续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江南水乡可持续建设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江南水乡河湖密布、气候怡人、水量充沛、山清水秀,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传统。对于江南水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建筑、规划、旅游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而缺乏对江南水乡环境、经济、文化等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

  江南水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是富饶的水乡泽国、鱼米之乡。但是,江南水乡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生态环境退化、农耕经济破坏、水运经济衰落、文化空心化趋势加剧。导致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征服自然观的盛行、GDP 主义的信奉、辨证生态思维缺失、生态价值观的偏颇、环境道德意识薄弱等主观原因,也包括高速增长带来的“三高”问题、环境治理技术落后、社会绿色教育不足、生态文明制度缺失等客观原因。

  要使江南水乡恢复以前山清水秀、小桥流水的自然环境,同时,又要使经济保持较快发展,这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观和生态学为研究视角,提出一系列江南水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思想、科技、经济、文化、制度几个方面来进行江南水乡的可持续发展,使江南水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让居民的乡愁有所寄托。


    参 考 文 献

  一、学术着作

  [1]费孝通。费效通论文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年版),2009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M].吉林:长春人民出版社,2000

  [6]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李培超。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余谋昌。环境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胡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

  [10]约翰。贝米拉。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刘仁胜&肖峰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1]周国荣。泱泱老苏州[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

  [12]沈成嵩。江南乡村民俗[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二、期刊论文

  [13]祝怀刚。农村城镇化研究述评[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10):450

  [14]赵敏。生态城市思想源流[J].长沙大学学报,2003(3):19

  [15]邓楠。迎接新世纪挑战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3):1

  [16]邢怀滨,陈凡。城市可持续发展机理初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34-35

  [17]冯贤亮。史料与史学:明清江南研究的几个面向[J].学术月刊,2008(1):136

  [18]朱谋隆,蒋文蓓。水乡城镇的现代化与文化回归[J].时代建筑,1995(6):33

  [19]张环宙,汪波。从水因子的角度对江南水镇的历史地理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61-64

  [20]马晓,周学鹰。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化社会科学版,2007(9)∶69

  [21]李书有论江南文化[J].江苏社会科学,1990(3):66-71

  [22]中国太湖史编委会。太湖流域历史发展轨迹[J].江南论坛,1998(4):44-46

  [23]陈尧明,苏讯。长三角文化的累积与裂变[J].江南论坛,2006(5):16

  [24]朱松节,刘龙娣。江南古镇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庄古镇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1(2):55

  [25]刘立夫。“天人合一”不能归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哲学研究,2007(2):67-71

  [26]王俊涛。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J].生态经济,2004(12):62

  [27]王建明。论“以人为本”的环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环境伦理学视野[J]江海学刊,2005(8):48-49

  [28]李青。树立生态文明观 加强生态道德建设[J].凯里学院学报,2007(5):21

  [29]祝黄河,吴瑾青。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的重要内容[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4):20

  [30]叶小利。碎片化-全球化进程的另一趋势[J].嘉应学院学报,2011(1):44

  [31]苏春敏。对江南丝竹生存与发展原因的研究与思考--仅以太仓地区江南丝竹状况调研为例[J].艺术百家,2008(11):200

  [32]张晓冬。浅议地域文化的差异对巴蜀和扬州古典园林的影响[J].美术大观,2008(4):121

  [33]刘德龙,江帆。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进和现实反思[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50

  [34]米红,郭书君。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状况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3):32

  [35]尹向东。单位GDP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特征[J].产业经济研究,2009(5):67-73

  [36]张炳,毕军,葛俊杰,等。江苏苏南地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8(5):376-379

  [37]蔡永海,谢滟檬。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紧迫性、问题及对策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2):71-75

  [38]谢磊,刘奇。论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的基本内涵[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1-23

  [39]王清荣。论生态伦理与以德治环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29

  [40]耿晓芳。欧美发达国家水环境治理技术现状与反思[J].北方环境,2011(4):83-84

  [41]李智。浅析土壤污染的防范与治理[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6):58

  [42]赵春海,唐旭日。重金属对土壤污染以及修复[J].生命科学仪器,2007(4):38

  [43]雾霾天气引反思。扫描国外治理空气污染办法[J].共产党员,2013(2):50

  三、学位论文

  [44]丁旭红。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绿色教育研究[C].[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12:43

  四、报纸文章

  [45]姜丽钧。上海能源消耗远超纽约东京[N].东方早报,2013-8-29(A10)


    致 谢

  时间过得真快,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回想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我真是有许多的感慨呀。在这三年里,我受到了苏州科技学院浓厚的学术熏陶,使我从一个对学术一知半解的人,到懂得了学术,知道做学问是怎么回事。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也使我的专业知识与个人素养得到了提升,为我以后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王建明教授作为我的导师,是我首先要感谢的。自从进入苏州科技学院读研开始,王建明教授就对我进行耐心的教导,特别是在改论文方面,更是如此。王老师为我的题纲一遍遍地修改,为我的论文不断地提意见,不断地帮我完善论文。在我攻读研究生期间,王老师作为老师,为我解疑答惑,细致耐心;作为长辈,从生活人关心我,照顾我,为我的人生指明了方向,也为我毕业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感谢支持我、帮助我的同学们,他们与我一起共同渡过了三年快乐的研究生生活,使我的研究生生活丰富多彩,同时,我们一起研究学术,也使我的学水平术得到了提高!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