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

关于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来源:科教文汇(中旬刊) 作者:徐凯;方东玲;高小明.
发布于:2018-04-02 共378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第一篇) 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精选5篇)
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第二篇) 关于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第三篇)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
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第四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本问题探析
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第五篇)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及推进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第二篇】;论文题目:关于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摘要: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也有了显着进步, 这主要表现在体育基础设施增多、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增长等方面。但是, 在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如果任由这些问题继续恶化, 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将受到巨大阻碍。本文将首先阐述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意义, 然后具体阐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社区体育; 可持续发展; 问题; 对策;

  1 引言

  体育事业是每个国家都必须关注的关系国计民生的事业, 体育事业发展得好, 国民素质就高, 祖国就有未来, 这实际上是在为其它各方面事业的建设发展打基础, 体育事业发展不好, 国民体质差, 经济发展的劳动力基础得不到保障, 科技发展的智力基础受到破坏, 最终会严重阻碍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由此看来, 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被提到日程上来。

  2 重视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6年8月, ***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没有全民健康, 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 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很多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颈椎病”等以往发病率极低的疾病, 现在却成为了许多城市居民的常见病, 各种现代病的高发, 对于提升我国城市居民的幸福感非常不利, 也与我国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相违背, 因此, 重视城市社区体育发展, 就是切实为人民做实事、切实关注人民的身体健康, 这实际上体现了国家、社会对人民身体健康的关注, 这种关注将极大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1]。

  3 目前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社区体育组织受到的束缚较多, 形式单一化

  提到“体育”, 我国城市居民可能比较熟悉, 但是提到“社区体育”, 城市居民就可能有陌生感。社区体育是一个区域性质的概念, 主要是指在居民生活的小区内组织体育运动这一行为。

  目前, 由于我国城市居民对社区体育的了解不多, 但是政府又大力提倡建设社区体育组织, 于是, 政府成为了社区体育建设的主力。当前我国社区体育组织主要是由政府牵头寻找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构建, 政府拥有的资源较多, 能够搜寻到的组织人才也较多, 这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建设固然是一件好事, 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由政府牵头的城市社区体育组织中, 城市居民的自主性往往较低, 各种活动中受到的束缚也较多, 这对激发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非常不利。

  其次, 居民经常活跃于居住区周围, 对社区中存在的问题感受最为深刻, 但是由于目前多数城市社区体育组织是政府牵头, 居民的积极性尚未被调动, 于是, 许多居民就算发现了问题也不愿意主动提出, 这就使得许多问题尽管存在, 却没有人去解决。且居民参与度低, 还直接导致社区体育组织的形式单一化, 任何活动的举办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群众基础, 只有社区居民参与进来, 社区体育组织的各种活动才会有意义[2]。目前这种参与度低、积极性低的情况, 非常不利于组织形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3.2 社区体育消费总量低

  社区体育消费不仅与居民的收入水平息息相关, 还与社区居民对体育的热情有关, 社区居民对体育的热情高, 社区体育消费水平必然会提升, 反之, 则必然下降。我国经济发展至今, 社区体育活动可选择的内容逐步丰富, 涵盖60多个健身项目, 包括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游泳、自行车、健身走等普及程度较高的项目, 武术、太极拳剑、健身气功、空竹、健身秧歌、风筝、象棋、围棋等传统体育项目, 轮滑、体育舞蹈、台球、门球、广场舞等现代体育项目, 还有柔力球、健身球、可乐球等新创健身项目。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健身项目和内容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多数城市居民都有能力承担参与体育活动的开支, 尽管如此, 社区体育的消费水平依然较低, 不难看出, 问题出现在我国城市居民参与体育建设的热情上。根据数据显示, 我国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 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曾经到营利性体育场馆进行过消费, 且消费的主力军是中青年男性。从文化程度上来看, 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与文化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 研究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最高, 平均为每年1378元, 小学文化程度的体育消费水平最低, 平均为每年119元。这个数字与国外相比, 差距较为明显, 如日本这个国家, 其体育消费水平在1992年就达到了人均每年两千元人民币。我国在2000年, 作为体育消费水平最高的研究生群体的消费也仅仅是达到了每年1300元左右的水平。另外, 我国的年均体育消费情况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 东部的体育消费水平要远远高于西部的体育消费水平。

  从总体上看来, 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依然不高, 人们对体育消费的热情尚未被激发。

  3.3 基础设施老化, 经费不足导致难以更换

  由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居民对社区体育的热情不高, 社区体育设施的使用情况也被人忽略。社区体育设施直接关乎使用者的安全, 体育设施的老化会带来无数安全隐患, 尤其是对于老人和儿童, 一旦出现问题, 后果不堪设想。然而, 社区体育设施的更新换代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我国在体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尚且不足以支撑城市社区的体育设施更新换代, 这就导致设施更换进程的停滞。甚至有些社区体育的设施由于长时间没有更换和维修, 被挪为他用。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4 解决对策

  4.1 加大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 调动居民积极性

  城市居民对体育的热情度较低, 主要是因为多数人尚未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及其给我们带来的重要意义。针对这种情况, 社区的相关负责人可以通过粘贴宣传海报、派发宣传页等方式向居民宣传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 社区负责人还可以邀请一些着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到宣传中来, 向社区居民切实讲解有关体育运动的知识, 并与他们分享其它建设情况良好的社区所发生的趣事, 由此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 社区相关负责组织还可以开展大型的体育健身活动, 如:面向群众的趣味运动会;以家庭为单位的邻里文化节等活动。多开设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如拔河, 跳绳, 桥牌, 掼蛋等。力求做到人人知道、人人参与, 这种方式可以促进社区内人际关系的建设, 从而为群众性的体育运动的开展做铺垫, 还可以起到极大的宣传作用, 可谓一举两得。

  4.2 积极开展与各体育品牌的合作

  为提升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及热情, 社区组委会可以寻求与当地体育品牌的合作, 允许一些合法合规的体育品牌在社区内摆摊设点, 在摆摊设点的同时增进与社区居民的交流, 传播体育文化。另外, 社区组委会可以与体育品牌寻求商业合作, 要求体育品牌对商品进行打折、促销等以提升社区居民在体育上的消费, 同时又可以降低居民的消费成本, 最终达到普及社区体育的目的。

  4.3 切实反映情况, 争取财政资金

  在城市社区体育建设中, 政府应当起服务作用。社区的体育相关财务负责人应当组织专项小组对社区体育建设需要资金的项目进行专业评估, 评估项目不仅仅涉及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还应当包括各种活动建设、宣传所需要的支出。在这个过程中, 还要积极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其中, 为社区体育的建设出谋划策, 向他们咨询自己认为的还需要加强建设的地方, 然后再做出最终的报告, 如此一来, 报告才能兼具科学性和民主性[4]。另外, 如果财政资金远远低于社区的合理要求, 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上级组织反应, 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合肥市为例, 社区体育的举办资金主要来源于合肥市体育彩票公益金, 经费的用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全市每年约投入1000万用于组织各类体育活动, 有针对社区居民的, 也有面向全球的竞技类体育赛事。2.用于场地设施建设。十二五以来, 全市每年投入800万左右, 建设多功能运动场、全民健身苑、社区体育俱乐部等, 这些投入完全放在社区, 直接惠及辖区居民。3.建立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全市每年投入15万用于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建设。截止到目前, 四大主城区已陆续建成国民体质监测站, 内有许多仪器设备, 可免费为辖区居民测身高、体重、量血压等, 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提供指导和服务。由此可见, 一旦资金有了保障, 各项社区体育活动将顺利开展。

  5 结语

  城市的发展其实是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 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会对全国社区体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 研究城市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也将为我国其它地区的社区体育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另外, 作为体育事业的工作者, 我们有义务重视身边的体育事业建设, 并竭尽全力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提升人民的身体素质不断努力, 应当是每一个体育事业工作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泽.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理念及策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 28 (4) :32-34.
  [2]姚绩伟, 杨涛, 丁秀诗, 许文鑫, 陈华伟.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概念溯源、概念界定及含义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6, 33 (1) :48-56.
  [3]林政梅, 汪君民, 许文鑫, 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溯源与重新界定[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 26 (5) :409-413.
  [4]杨明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区体育建设的分析[J].赤子:上中旬, 2015 (8) :72.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

 

原文出处:徐凯,方东玲,高小明. 关于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2):88-8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城市可持续发展论文可持续发展概论论文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
返回: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