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

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4-28 共6857字
论文摘要

  1、前言

  生态环境及所含资源,是发展经济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必然要依存、干预生态环境,只有将建设环境,和开发利用统一起来,才能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从宏观生态环境、微观技术领域,阐述如何从外延、内涵上促进经济发展;研究深化改革中,社会生态系统对建设环境,发展经济的促进作用。

  2、生态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支柱

  生态环境中的热量平衡、物质分布、生物构成等基本因素,是人们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正常社会生产的根本条件。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资源、自然生产力,属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所以生态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支柱。

  2.1历史上生态环境现状,曾直接影响经济发展
  黄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先秦时黄河中游森林覆盖率达50%,平坦下游湖泊较多,导致中下游气候温和、湿润;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我国早先进入农耕社会。至汉焚林垦田,水土大量流失,生态环境变劣,造成黄河泛滥。东汉至隋,生态相对恢复,促使经济发展,乃有贞观、开元之治。唐以后生态状况,日益变劣,资金积累力低,抑制了宋、明萌芽的资本主义经济。建国后,结束了人为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推行了一些有利于环境政策、措施,使经济很快恢复到历史上较高水平。1958年却大伐森林,又严重破坏了生态,遭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从宏观趋向看,黄河流域生态破坏后,经济转向生态优良的长江流域发展;隋大运河及唐开元运河的开凿,就显露了这种趋向,形成了今日南粮北调局面。就局部而言,水热条件好的韩江流域,农民等量劳动所获,为别区的三倍;晋后的七、八百年间,北方气温下降,生态趋向恶化,促使少数民族南迁;今之科尔沁沙地,宋时水草丰美,生态良好,促使辽国经济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延安狠抓绿化造林,恢复农田生态,粮产量超过该地历史上水平。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多发生在生态脆弱、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之域。当今发展经济,必触及生态环境及所含资源,历史经验、教训,不可不察!以资借鉴。

  2.2生态环境是资源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生活资源,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劳动资源。马克思说:
  “外界自然条件,可从经济方面分为两类:即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如肥沃的土地、富有的鱼类、水等;及劳动手段的自然京源,如汹涌的瀑布、可航的河道、树木、金属、煤炭等。在文化初期前一类起决定作用,至较高发展阶段,后一类起决定作用”。故生态环境是对经济建设“起决定作用”的支柱。东方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生态环境及所含资源,无价值可言;西方认为生态环境及所含资源不能买卖,也无价值。无价值观导致对生态环境及所含资源的无偿占有,掠夺开发,浪费使用,形成‘生态破坏,资源损毁,而使环境恶化。国家富裕程度,不仅用国民生产总值衡量,还应用生态环境的再生能力、资源的储量产衡量。可惜我们国民经济核算体制,只重经济产值,而忽视环境、资源的再生能力;形成经济产值短时增长,环境、资源持久削弱,易导致资源日趋贫乏。尤其区间攀比,掠夺开发,会削弱支柱,不可望经济能持续发展。为此,应将“建设环境、保护生态、增殖开发、综合利用、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作为贯彻基本国策的有力方针;仅提“环境保护”,似乎笼统、被动。
  把生态环境及所含资源,作为基础产业来抓,变无价为有价,纳入商品经济轨道,有偿使用;由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生活生产资源管理委员会,统一建设、管理;统一建设,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保持其再生能力水平。有如此方针和运行机制,才可使环境长期成为经济建设的支柱。

  3、对生态环境与经济既依存,又干预,只有两者协调统一,才可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虽是人类依存的物质基础,但不会必然发生相应的社会生产;只有用科学去认识,技术去开发,才可提高生产力,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故人为干预必不可少。而人类违反生态规律的干预,则将受到自然惩罚,乃至毁坏所依存的环境。

  3.1以“人天合一”观干预环境
  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古代称天)间之关系,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新石器时期前,天、人浑然一体,是“天人一体”阶段;之后,社会发展,人的思维“灵气”增长,以已比喻自然,对自然现象产生神秘、畏惧感,屈从自然,为天主人客的“天人对立”阶段。至农耕自然经济时代,因生产上顺应自然,进入“天人合一”阶段。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进入了工业社会,经过了征服自然的“人天对立”阶段。由于传统工业生产的“原料一产品一废料”技术路线,带来了掠夺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迫使人们掌握自然规律,根据生态学原理、建设、开发、利用自然;使当今时代进入了生态革命的“人天合一”时代。我国环境资源,具有西方难以比拟的多样性,却因封建社会的“天人合一”观的限制,未突破“天”这个主体,未使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建国后,又沿袭西方的工业生产模式,走了“人天对立”之路,未处理好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因而阻滞了经济的发展。历史教训证明,我们必须持人主天客的“人天合一”观;掌握自然规律,运用生态学原理,投入现代科学技术,“胸有成竹”地主一动建设自然生态环境,增殖开发,综合利用。如此干预才可促使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

  3.2依存、干预中,存在“生态环境促进发展/导向干预的社会经济”的关系式
  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其丰富资源,在社会技术相同的条件下,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说:“一把资本主义当作前提假定,其他事情不变,……剩余劳动的大小,就随劳动的自然条件,特别是土地的丰度而变”;说明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能促进经济发展;宋、明之际,我国商品经济萌于南方,即叮证明。但生态环境、资源差异,随地域不同。
  生态不良之域,可施加人为干预,使之发展;按环境特点,完善生态结构,使之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就可促进生物资源再生、增殖。资源特异之区,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非传统生产技术工艺,综合、多级、循环利用,创制出新的产品,促进与异地交换关系的发展;所获经济效益,又反馈于环境建设。如此导向干预,则闪促进生态不良、资源差异之域的经济特续、高续发展。当前问题是:往往对环境、资源,以违反生态规律去干预;用高耗资、耗能的生产技术去干预、开发、利用;或用局部节资、节能措施,而宏观上仍用传统生产技术,就必然阻滞经济发展。;立反生态规律的干预,教训不少:60年代我们大面积改牧为农,导致农田沙叱,生态规律仍选择了牧业。
  58年在黄河下务大蓄、大灌、大引、引水漫灌,只灌不排,使地下水普遍上升,导致土地盐碱化、沼泽化;只好毁引水道,炸河坝,以排定引,排灌分设,才消除了后患。当前一些乡镇企业,用高耗资、耗能的设备技术,来追求经济指标,不仅不能发展经济,还矿坏了生态环境。其干预若对物流、能流、价值流有所补益,经济仍可发展。北煤南运,南粮北调,海产内运.商品夕{·销,矿产扩散,均可得到互补。
  日本农业、矿六资源不足,却以甩子技术优势发展经济,再以价值流反馈干生态环境建设,使森林覆盖率在国际领先,消除了工业对环境带来的负效应。阳一至今日,只要我们坚持“人天合一”生态观,按生态规律建设环境,用社会生态系统的科学、技术、价值流,对环境、资源导向干预,上述关系式就存在。正确运用此关系式,即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3深化改革,建立环境与经济间非传统的运行机制,促进经济发展。
  成功的改革,能创造新明经济、环境间的运行机制,则可提高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
  目前,改革尚未深入到人与自然关系的运行机制上去,虽有国土、森林、环境、水资源、矿产资源、自然保护等法规,但却未形成新的生产技术路线,和统一管理、协调的社会生态系统。1980一2020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随着收入向中水平过渡,生产规模、经济总产值迅速增长,国民经济结构不断变革,消费数量、生活质童将同步增长,对外开放带来的“示范效应”等,会形成过高、过急的消费期望,及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一切压力,都指向基础脆弱的环境、资源。因不明压力指向,是刺激消费,还是增加投资来发展经济,长期争论不休。经济速胜论者,只从单方面去追求经济产值,不明白发展经济会受到人口、环境、资源、能源、粮食的制约。如此等等,有必要建立人与自然关系间的运行机制。较之发达国家,我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差异性,导致对资源的不同消耗水平和承载负荷,构成了我国长期发展经济的不同模式,即有别于发达国家传统现代化发展模式。其模式大体为:实行低耗资、耗能,低污染生产体系;对工农业生产,应推行生态技术路线;推行适度消费的生活准则;建立稳定、持续、高效益的经济管理体系;实行社会效益、公平的协调体系;实行增殖开发、综合利用、防治污染、建设生态环境的法制体系。像建立人口管理运行机制那样,来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了上述非传统现代化发展经济的运行机制,改革才算深化,经济上才能克服短期行为,才能促使经济长期发展。

  4、从战略上建立生态平衡体系、总体协调方针,促进经济发展

  4.1发展农、林、牧、副、渔生态系统,实现生物资源永续利用
  我国经济是农、工二元化生产结构,而农、林、水、草生物资源,又是支持农、工发展的基础;实现生物资源水续利用,是巩固此基础的重要战略。生态圈演化趋势是初级生产稳定性最好,生产量最大,至极限阶段,净生产量几乎不能增长;而社会又要求生态系统的产品应最多,净生产量要最大;只有用人工增加系统内种群组合,增加人工链、食物链网络,投入一辅助能量、技术,实行集约经营;形成初级、次级、多级生产结构,才能提高再生、增殖能力。农、林、水、草中,增殖较大者又是农、林系统,应当积极建设、发展。
  我国山多地少,宜于山地广泛建立由多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森林生态结构;按不同生态位组成多层次的复合林,林内形成复杂的食物链、网,形成稳定、增殖系统结构;以便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多层次,多环节的综合利用,直接发挥经济效益其涵水保土、调节气候、净化环境、保存物种和/\体保健、游憩等效益,对各生态系统和人群都起着支柱作用。尤其要建立农、林、水、草复合人工群落的土地经营系统,改善小气候,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改良上壤,使农、林、水、草系统在物流、能流、价值流上互补,使农、林、牧系统稳定,相互促进、发展。城市要大力建设平面、立体绿化系统,使之具有一定光合作用的初级生产能力,减少城市文明病,给发展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环境。

  建立生态农业体系,向“三高”农业迈进。生态农业是按生态学原理。合乎生态规律,广泛应用科学技术成就,来平衡生态、保护环境、增殖资源、提供丰富生物产品的现代化大农业。应从五个方面进行建设:(l)建立多环节物质循环利用体系。在生态农业系统内,可组织多环节逐级利用的物质循环系统;于各级生产获产品后,所余“废料”应逐级转化、利用,最后所余有机物再还田,参与循环减少化肥投入,改良十壤,从系统外给必要的补充,使系统输出、输入平衡,增加产品、产量,提高经济收入。(2)依靠生物措施,正确配搭种群,提高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和稳定性,增加抗逆能力,使系统产出稳定增长。(3)维护系统正常生态结构,养护、利用结合,投入、索取并举,使系统趋于平衡;促进再生、增殖,保持水续利用,使经济稳定增长。(4)综合利用土地、生态资源,建立多物种、多生态位、多种经营结构,增加产出。(5)坚持“三高”农业,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本身能提高产出量,要在质上下工夫,引进优良和改良品种,以珍贵品种增加价值流。建设无污染大环境,使农、林、片龙产品,从生产、加工、到成品、运输、出售均无污染,成为“绿色食品”。以高产出、高质量,带夹高的经济效益。

  4.2推行“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净洁工业生产技术路线,提高工业经济效益
  我国工业是西方“原料一产品一废料”传统生产模式,原料利用不完全,部份作“废料”弃掉。我国人均资源不丰,当运用非传统的封闭循环、无污排放的生产技术,即“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生产模式。故应改革部门、地区、全国生产工艺路线,形成整体优化,从内涵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这种改革应按以下几点进行:生产过程中非耗物,如溶剂、载体、催化剂、冷却剂等,在完成一生产过程后,应回入下一生产过程循环利用。
  对初始原料综合利用。初始原料多为各种成份共生,生产中应对冬成份逐一利用,以产出多种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全国各地的工业生产部门,应在技术路线上形成综合利用联合体,发挥各自之长。将社会消费后的排放物,分别回收进入工业生产体系,形成产业型的回收、转化、利用体系。要创建废物回收、转化、利用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市场条件,使之形成可观的价值流。工业化初期,我们选择了重工业倾斜的高耗资、耗能,低效益生产方式;继之“增产节约”、“挖潜革新”,均未触及生产技术路线的改革。因此,当前改革不应限于管理运行机制范围,应深入到社会化的生产模式及生产技术路浅中去,改革才能触及实质。初期社会运行机制的改革,容易成功,触及生产技术路线很难。但下期改革又必须深入到生产技术路线、社会化生产模式中去,才能保证经济持速、高速、健康的发展。

  4.3实行环境、经济总体协调战略,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我国国情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紧缺,矛盾直指环境、资源。现状是:(1)土地资源紧张。我国耕地战国时是“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唐时人均耕地17.88亩;清初人均8.59亩;清末2.95亩;建国前2.7亩;1952年2.82亩;1968年1.94亩:1987年1.33亩,现在不断“圈地”,人均耕地更少,占世界国家的倒数几位。(2)既是贫林大国(人均林地13.2%),又是贫草大国(人均草地33.19%)水资源紧缺(人约通流量31.3%),土地沙化严重;矿资源浪费,“大跃进”矿产资源受到破坏,文革中“五小工业”开花,奠定了污染格局,70年代放权,各自为政,投资膨胀,资源浪费,生态破坏。(3)80年代“放权让利”,使环境资源失控;经济速胜论引起投资、消费过胜:条块分割,削弱了国家对环境、资源的统一规划、建设、保护、管理。(4)生态破坏严重。持续“圈地”,乡镇企业无休止地浪费资源,污染扩展到农村;农民自发掠夺经营,破坏生态。凡此种种,直接危及到环境、资源两大支柱。故必须进行战略性的总体协调,实行“适度消费,节约资源,建设生态环境,建立大农业生态体系,推行非传统工业生产技术路线,促进经济高效、和谐、稳定、均衡发展”方针。在这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发展战略中,首先,要逐步实施“大地绿色计划”,推行区域治理路线;运用生物、生态工程技术,化学工程技术,信息工程技术,对国土全国整治开发。其次,要建立资源节约型配套技术体系。
  在工业实施非传统生产技术路线同时,对原料工业、动力工业中应形成技术上的资源节约型体系。在农业上应建立节地、节水、节能、节肥、节农药的技术体系,形成低投入,高效、高产出的生态良性循环的集约型农业。
  交通运输要在网络结构、空间布局上提高运输率,降低物、能投入。特别要对厂梦、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监督,以及非传统生产技术的推行。其三,要调整能源结构。城市要逐步提高天然气化率、煤气化率;加强推广农村沼气化;大力发展水能,开发风能、核能、太阳能等。其四,对生态环境进行预警研究,研究区域、重点、专项预警课题,预测演化趋势,以供各级党政决策、管理。其五,大力提高全民生态文化水平,普及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艺术,推行生态工程。树立“人天合一”观,推行环境教育制度,使人民了解建设环境,再生增殖,综合开发利用对维护生态平衡的深远意义,使之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潜在意识的作用。

  5、保护环境,发展经济

  5.1建立非传统生态工艺治理技术路线
  传统生产模式在较长时期内还要起作用,因此要排废,排废量可能还会增加。工业污染治理,应率先采用非传统治理工艺,模拟生态结构、功能,形成生态工程。将“废物”在治理系统内,经多级转化而获得新产品,排废量应减少到自然环境能承受限度以下;或将排放物在治理系统内封闭循环,达到无污排放;或用物理、化学、生物手段,形成“自净”系统,降低运行费用。模拟生态系统是“人天合一”观的具体体现;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理的应用。用生态工艺治理污染,既有哲学基础,又合国情;是一条与传统“治理中心论”相对的非传统治理路线,应当积极推行“废物”转化回收的有经济效益的生态工程;它是平衡生态,减少投资,降低运行费用,获得众多产品,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治理技术路线。

  5.2宏观保护环境
  广泛保护环境是我国建设环境的措瓦_一。我国历来对环境均持广泛保护观点。古代“洪水横流”,尧“举舜而敷治焉”,“使益举火”,驱“禽默逃匿”,禹治水患,均是宏观保护环境的措施。(国语》载“里革断署臣君”是保护资源的举措。(孟子)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通过保护进行增殖。(王制)的“五谷不熟,不膏于市”,主张从保护出发,合理利用。汉时奖励农耕,划区保护。以后各代的保护园林、风水林,及封山,水域禁捕,造像、书刻区严禁开厂打石等,均为广泛保护之举。当前的广泛保护,不能仅从“保护”二字上理解;应当是积极建设环境,大面积采用生物、工程措施整治国土,实施“大地绿色计划”,整治水斌平衡水体生态,于建设中求保护,在保护中促发展。对可再生资源,要完善地面、地下、空中结构,发展种群,促使增殖,以再生求保护。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以节约求保护与发展。通过逐渐调整,将传统生产技术方式,转化到与生态规律相和谐的轨道上来,以协调求保护。建立环境、资源的管理、监督、建设体系,实施统一法规,做好政策导向,以法制干预求保护。将区域保护,上升为广大干群共同参与的广泛保护,这样,我国的环境与经济就大有希望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蔡正邦.我国生弃r人化的源流和发展,(四川环境)1994年,第13卷.第2期。
  (2)蔡正邦、张毅,县级以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浅析,(四川环境)1989年,第8卷,第2期。
  (3)蔡正邦,面对环境现状,探索我国环境的发展,(城乡生态环境)1993年,第17卷,第1期。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论文
返回: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