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的对策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2-30 共4128字
论文摘要

  美丽中国, 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词汇和新思想。 它包含着自然之美、人们生活的和谐之美和我国的发展之美。 它融汇了多个学科概念的精髓,将各个学科高度统一,并且把时代的发展趋势、人民的共同愿望和集体智慧高度统一。 人们永远不会停止对美的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 因此,建设美丽中国是民之所向的事情,是利国利民的事情。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解读

  建设美丽中国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和行动。 就从它的内涵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之美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河水,绿油油的大地,是人民群众对美丽中国涵义最直接的解读。 自然之美体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美在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那些原本的鸟儿歌唱、溪水潺潺,山间的青草芳香、蓝天白云,才是人们真正所向往和渴求的东西。 为祖国披上美丽的绿装,让我们生存的家园山水秀丽,空气清新,才是真正的自然之美。

  (二)发展之美

  有了美丽的山川河流,还要有发展之美,要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也就是在追求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要将这二者真正的融合到一起。 离开经济发展而只重视环境保护,国家不能实现国强民富;而离开环境保护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也不是可持续之路。 可见,想要建设真正的美丽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是不可分割的。

  (三)和谐之美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要保护大自然和生态环境,同时也要求我们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发展经济的始终, 目的是能够通过发展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与自然的关系从被动服从到主动征服, 从单纯利用到全面保护, 在人与自然的位置不断转变的过程中让人们意识到了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 没有大自然作为人类的依靠,人类终将走上末路。 而人类的活动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和谐的社会环境、全社会齐心合力去为建设生态环境而努力, 这些都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因此,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够让发展更加稳定、迅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奠基石。

  二、发展循环经济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作用

  受工业革命遗留下来的“人类是自然的统治者”的片面错误观点的影响,人类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意识、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大自然改造成理想的样子。 人类只关注经济的发展却忽略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把大自然的资源看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索取,并将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不加有效处理, 直接盲目排放到大自然中,将大自然当做是天然的、填不满的垃圾场,完全忽略了资源、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和承载力。 这种“高投入、高消耗、 高污染” 的粗放外延式发展方式给人类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自然资源的大幅度减少,还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损害。 而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口数量迅猛增长,意味着人均资源数量少,而对食物及各种矿产品、用途空间、水、土地等需求量大幅增加,在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存在更大的压力。

  面对生态恶化、 环境污染和公民环保意识淡薄等具体现状,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 经过宣传教育、观念转变、制度建设和具体行动,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也不断的透露出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限制因素。 因此,要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源上解决目前生态环境的问题。

  毫无疑问,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经济活动为前提,以经济的增长来保障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经济增长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 但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对人类的持续发展是没有益处的。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人类应该将目光放眼于未来,应该为长远的持续发展做打算,不能只顾眼前暂时性的经济增长,应该理性的区分增长和发展的概念。 既要追求量的增加,也要追求质的提高。

  在严峻的环境危机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面前, 人类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对环境破坏的严重程度。 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在地球上,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一个崭新的发展战略和模式产生了, 即循环可持续发展。 传统经济的链条是由“原料———产品———废料”所构成,其物质流动是单向的,即意味着想要创造更多的财富,就要消耗更多的资源,相应的也会产生更多的废弃物, 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就会越大。 而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中,人们以越来越高强度的方式开发出地球上的物质资源和能源, 并把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一部分废弃物转化为产品再利用, 把原本粗放的、一次性的链条变成了节约的、废物再利用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链条,即“原料———产品———废料———原料”,这样做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在更有效的节约、 保护资源的情况下,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助于达到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保持了经济的增长;实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保持了经济的增长。

  循环经济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也是促使经济增长的一种新战略。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符合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 在按照自然界生态物质原本的物质循环方式进行运作的情况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的基础上, 再进行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 它的特点是节约资源,封闭生产,循环利用,减少排放,安全环保。 因此,广泛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和推广。

  在目前我国资源严重短缺、环境严重恶化的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可以有利于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使得资源永续利用可以成为现实;其次有利于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这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再次有利于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最后能够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希望演变成现实。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的对策措施思考

  美丽中国是全国人民共同向往的美好前景, 建设美丽中国这一理念是我党根据我国现在国情所选择的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向。 着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认为:“我们 30 多年的经济增长得比较快, 但相比较而言,和经济相关的包括文化的、生态的、社会的其它方面相对来说有些滞后。 ”因此,我们要在发展中不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不断研究应对举措,解决那些不足之处,使我国更快更好的发展起来。 基于我国目前的现状,要实现美丽中国这一宏伟蓝图,需要有一些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举措:

  (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中国国情的最大特点之一是人口基数大, 国民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严重。 因此我们应该科学制定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控制政策。 加强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尤其是对于落后地区的人口与素质问题,要更加注重。

  发展教育、文化等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 将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转为大量的人才数量。

  (二)发展绿色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发展绿色科技事业,降低能耗、控制污染、节约资源,实现排放的污染度最低。 利用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革落后的生产技术, 将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相结合,实行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策略。 经济发展是基础和主题,而科技发展是手段和工具。 注重建立全面、和谐的发展,把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三)健全法制,强化管理

  由于我国资源储备不足,人均资源少,分布不合理,开发强度大,能源的利用率低,浪费大,造成的污染严重,因此必须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政策, 实行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征收资源消耗补偿费或资产占用费及资源税。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将资源经营权和使用权交易。 采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方式,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企业资源环境的加强是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基础。 企业要建立资源节约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制度。 建立监督岗位轮班制,做到有效监督,真正的实施综合利用、有效清洁的生产过程。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也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重视起来, 确立好专门的部门和负责人,做到彻底落实这一发展模式。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要经常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活动, 将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更广泛的宣传给广大群众,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丰富他们的环保知识,引发全社会树立一个正确的环保消费观。 鼓励人们使用绿色环保产品,并把垃圾分类回收, 让广大群众能够自觉的为环保贡献出一份力量。 此外,公民也应实行监督的职责,发现身边有浪费资源,或者有工厂排放未处理的废气、废水,积极的举报给有关部门。

  只要每个人节约一张纸,少用一双方便筷子,少用一个塑料袋和方便盒,积极的参与到生态环境监督的活动中,日积月累,将会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美丽中国是一个万众瞩目的中国,是一个人人向往的中国, 而循环经济对建设美丽中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因此,实现可循环经济发展、建设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美丽中国,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用我们的行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将离我们不再遥远!

  〔参 考 文 献〕
  
  〔1〕刘 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 〔M〕.北 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米 都斯 .增 长的极限 〔M〕.长 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3〕胡中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建设好绿色美丽垦区〔J〕.农业经济管理,2013,(01).
  〔4〕曹 世雄.论我国环境保护问 题的若干思考 〔J〕.科 技信息,2008,(40).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6〕刘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M〕. 北 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