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绿色经济发展及其伦理内核。
绿色经济发展是以人为本,遵循生态、经济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本章通过发展观的逐渐演变,以及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内涵、绿色经济的类型、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等进行解析,更清晰地展现出绿色经济发展可以更好的发展生产力、让人们生活的更好,同时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中国梦的必经之路,是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以实现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的必要手段,是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
1.1 绿色经济发展的提出与解析。
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现实形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节通过解读绿色经济发展、梳理发展观的演变,呈现出人类发展观念的变革,对自然迥然不同的态度,更清晰地展示出绿色经济发展的科学性与伦理精神。
1.1.1 发展观的演变。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发展是个硬道理".发展,对于一个国家、一个领域、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发展,社会不仅会停滞,甚至会倒退。
1.1.1.1 解读绿色经济发展。
绿色经济发展,是指国家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要走一条既兼顾经济快速增长,还要兼顾生态环境优美和对未来子孙后代生存有保障的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绿色经济是近年来广泛提及并被充分认可的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新理念,是人们在高速、快节奏的发展过程中摸索出的一种新模式。我国在经历了 30 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充分认识到中国不能再继续按照传统的只强调经济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发展,应采取符合中国国情的非传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由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环境研究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合作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2002 绿色发展必选之路》指出,中国的发展之路基于历史和文化根基,有两种较为突出的通向未来之路可选择:一是"增长优先的未来",即延续以前的发展模式,这条道路将使中国面临更重大的危险,即"社会不稳定和环境持续退化",这将使得中国难以继续发展;另一种是"绿色改革之路",这条道路以传统的中国生态价值观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国际社会接轨,不断学习形成自己特色的科学发展的模式。
绿色发展相对于传统的"黑色"发展模式,是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的发展模式,是在我国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分析和比较各种发展模式之后,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系统性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认为,环境与发展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最主要的方面在于发展方式,其症结在利益冲突--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绿色经济发展就是应对这一危机的可行办法。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发展规律,其包含了作为自然前提的绿色环境发展、物质基础的绿色经济发展、制度保障的绿色政治发展、内在精神资源的绿色文化发展四个部分的内容。
"绿色环境发展"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保持生态平衡,使得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绿色经济发展"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产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方面,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生态健康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前提;另一方面,环保要经济,即实现"从绿掘金",通过政策调节和定向开发使得维系生态健康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政治发展"则将自然关怀和环保理念引入政治维度,不仅挑战了人类中心论的发展观,而且扬弃地发展了生态中心论,力图通过民主制度构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政治结构模式,建立公正、平等、和谐的生态社会新秩序;"绿色文化发展"基于人与自然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绿色理念、环保意识和生态价值取向,依附于经济、非经济、政治等活动而进行的绿色文化行为,希望人们可以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绿色发展"这一系统中所包涵各子系统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正是上述各子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有机地构成了绿色发展不同于以往任何发展的独特内涵,才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得以实现的途径,通过绿色发展观的实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相信如《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认为的那样,"绿色发展将勾画出一个不同的未来。".
1.1.1.2 经济增长发展观。
经济增长发展观就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引导下,以效率为中心,迅速扩大市场,建立起完整的生产体系,产生了物质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倾向。在刘易斯的《经济增长论》中,他曾明确表示:我们的兴趣不在于分析分配,而在于分析增长。单纯将经济的增长看作发展,认为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利益会自动分配给社会全体,经济增长会自动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期望通过物质财富的增长来稳定政治上的霸权地位,因此理论和实践中都以物作为价值尺度,只追求经济增长,将人与自然对立,自然变成经济发展的掠夺对象,导致了对精神的否定和排斥,文化价值的分裂,社会分配不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增长发展观过分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排除了对发展价值观层面上的反思和批判,重视物质追求却忽视了人性的需求。因为发展的必然性并不等于发展的合理性,所以,这是一种片面的、畸形的,没有道德规约的发展观。
1.1.1.3 社会综合发展观。
1972 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该报告指出环境问题应该提高为"全球性问题", 粮食生产、人口、工业化、污染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都在以指数倍增长,而地球的资源却是有限的,人类如果继续以这样的方式发展下去,最终将会达到地球承载能力的极限,人类社会将面临崩溃和毁灭,其唯一的办法就是限制增长。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第一份研究报告,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过去"以物为本的"经济增长发展观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综合问题,使得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一系列的问题使人们开始反思经济增长发展观的合理性。发展应该是一个综合协调的系统性工程,应该是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并使得各因素得以共同、协调地发展,经济的增长必须能够与社会的发展完全等同起来。经济增长是手段,而社会的进步才是人类发展的真正目的,经济增长发展理论不能反映和解决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因此,有学者提出"发展应该是全面的", 并有学者清晰地指出发展应该"是集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即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人们日渐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关注的中心应该由客体转向主体,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使发展理念更为全面深刻,且具有进步意义。但其并未表现出对自然的伦理关怀,忽视了生态系统的的平衡和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只强调了当代发展的各种综合协调问题,未提及代际伦理,发展依旧不具有可持续性,具有一定认识上的缺陷。
1.1.1.4 可持续发展观。
1987 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首次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正式地提出,其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且不损坏地球生命系统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发展".(WCED,1987)其核心理念是公平与共同的环境利益,认为可持续发展包含了三个特点:一是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还是与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及生态系统相互协调,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二是兼顾代内和代际公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考虑后代人的发展空间的问题,因为后代人现在无法在任何政治与经济的活动中发表任何意见,因此现在制定的政策如果不考虑他们的利益是很不公平的;三是必须强调生态制约,尤其是经济活动必须限制于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不能逾越环境服务和废物排放的限制。"我们要变革人类沿袭已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工业应当是高产低耗,能源应当被清洁使用,粮食要保障长期供给,人口和资源要保持相对平衡等。"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改变的过程,对于投资的方向、资源的开发、科技发展的决定与制度的改变都要兼顾社会公义及现在与未来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反思之后提出的具有科学性的发展观,是现代人类发展应遵循的必要原则。
1.1.2 绿色经济的类型。
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以及能源、粮食等多重危机下,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发起的倡议,试图通过绿色经济的发展推动世界产业革命、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从而复苏和提升世界经济。绿色经济主要包括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等类型。
1.1.2.1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物质的不断循环利用,其生产模式不再是单一的"生产--排放",而是形成为一种反馈式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模式,由此经济活动升级为一种组织流程,使得所有原料和能源在这一持续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循环经济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点是减量化。这一特点主要针对的是输入端,通过管理升级、技术改进等一系列手段,使得原先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量在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时减少,但与此同时却不影响既定的生产、消费目的的实现;第二点是再利用,其重点在于过程,通过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增加产品的通用性、耐用性及多功能性,在不影响其功能、作用发挥的条件下重复利用;第三点强调再循环。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输出端,把废弃物变成资源再次利用,减少最终处理量。主要通过原级再循环,如废纸生产出再生纸和次级再循环,即废弃物变成与原来不同类型的新产品这两种途径实现。在这里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尽可能减小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活动范围,最大限度的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使得人能够与生态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打破历史贸易壁垒,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1.1.2.2 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是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一种理念,它指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出现了很多矛盾,不同于经济乐观论和环境悲观论,生态经济论认为社会经济系统是生态这一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态系统限制着经济系统的发展范围,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等相互交流循环,价值增值规律一致。生态经济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复合,深入研究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研究经济社会生态系统运动规律的学科,从中探索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其内涵主要是使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共同促进、和谐发展的状态,逐步减少自然生态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矛盾、恶性循环,以实现社会、经济、自然三者的平衡状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良好的"双赢",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的局面,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实现高度统一。
生态经济的分类可以从多角度划分,如从产业角度可以划分为工业生态经济、农业生态经济、森林生态经济和水域生态经济等;从区域角度划分可以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等,我国的生态经济实践就是从这一层面上开展的。
1.1.2.3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的产生主要是为解决大量消耗化石燃料,过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量,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冰盖加速融化、海平面升高等问题。地区性的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直接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发展,低碳经济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通过制度与政策的制度和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时刻注意节约资源、不断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关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为降低生产对人自身生产和发展产生的危害,应积极应用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新技术技术,促整个社会的经济由高耗能、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新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实现"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1.1.3 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由此经济发展的模式必须将发展与环境进行整合性思考,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1.1.3.1 非线性的生产方式。
传统的经济生产观认为只有人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其生产模式是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单向的线性流动,即原料--产品--废料。这种线性的非循环生产,造成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以及无法消除贫困的虚假的经济增长,高投入、低利用、高排放使得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最主要的特点便是非线性的物质循环利用,不仅人有价值,而且投入生产的自然资源和劳动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其生产模式是从原料--绿色工业--产品--剩余物--产品的循环过程。这种物质循环利用的生产在资源开采、资源消耗、社会消费、废弃物产生和资源再生等环节,综合开发、回收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得生产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降到最低,使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量达到最小,实现无废料和无污染,对资源进行了分层次的多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因此绿色经济发展就是以高生产率为主的生产,以循环经济为主的新型工业化,以低碳排放为主的新型城市化和可持续消费的新型现代化,将资源投入到可以长期改善生活质量的方面,保持福利的持续增长,改善生态基础和生活质量。
1.1.3.2 经济的生态转型。
现代文明受科学的指导,以科技谋求经济发展,但未置于伦理框架之内审慎操作,反而成为一个唯提高生产工具效率是从的工具。资本主义则只重视谋利,价值观也与效率、物欲、经济增长等密切相关,抛弃了在此以前人类重视广泛的生命,包括社群及自然环境的存续的生态伦理观念。传统经济发展具有片面性和缺陷,没有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造成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错位,使得变革迫在眉睫。绿色经济发展追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赢,认为经济发展必须是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可以承受的,不会因为盲目追求生产增长而造成社会分裂和危机,通过经济的生态转向,调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之间的关系,逐步摒弃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矛盾、对立与恶循环,使科技服务于人类的幸福生活,谋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双赢".在绿色经济模式下,环保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被转化为生产力,通过保护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把对自然的干预限制在一定生态承受范围之内,要求经济必须由趋利性、征服性和扩张性转向调试性。例如生态农业不用杀虫剂,利用生物圈内部不同物种之间相生相克去控制虫害就是调适性技术。绿色经济发展建立在一套视野宽广、重视生命的伦理价值观之上,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以及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一种平衡式经济发展方式。
1.1.3.3 从物质经济走向非物质经济。
为了使得人类可以持续的发展下去,既享受了较高水平的生活,又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就需要将传统的以物质消耗为主要发展方式的经济转变为尽量减少或不产生物质消耗的为主要方式的经济。"非物质"是指尽可能的少用或者不使用自然资源、能源,大力发展服务业、文化事业等,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最高福利经济.非物质化不说单纯的指生产过程中使用更少的原料,或者使消费非物质化,而是在整个生产、消费的过程中去思考非物质化,以弥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之间的破裂,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系统两端的物质减量化,即从生态系统进入经济系统的物质的量与从经济系统输出到生态系统的废物的量同时减少。封闭物质循环,尽量回收利用,在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的条件下减少物质总投入,减少系统排向生态系统的废弃物,使得经济增长不直接导致物质消耗、生态退化。另一方面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使用更少、更坚固耐用、更环保的材料,将环境压力降低到最小,维持环境经济系统动态均衡,最终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这一理论将经济系统看作生态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对于我国降低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了解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以及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规模的限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启示。
1.2 绿色经济发展的伦理意蕴。
伦理学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和人的本质认识,是一种世界观,它支配着人的思想、行为。而任何学科的理论体系中都隐含着某种伦理思想,所以伦理既是一切社会科学的起点,又是他们的归宿,绿色经济发展则内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观念。
1.2.1 绿色经济发展的道德价值。
绿色经济发展的伦理意蕴首先便体现在其道德价值之上,道德以一种柔性的力量制约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以实现人的价值。
1.2.1.1 绿色经济发展激发了节约环保意识。
绿色经济发展是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节能减排节。通过在经济生产中广泛地实践节能减排,可以潜移默化地激发人们节约环保的意识,也可以在生产中了解、掌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措施。节能减排,分为节能,减排两部分,节能指节约一切需要消耗能量才能获得的物质资源,节能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一是节能的范围十分宽泛,从能源生产到终端消费各个环节上减少能源浪费和损失、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的可能;二是节能手段十分丰富,包括任何有利于减少能源浪费和损失的经济、技术、法律、行政、宣传教育等手段。节能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两类。直接节能是指在能源系统流程的各个环节,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能源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生活在实现直接消耗的能源数量的减少。间接节能是指在整个间接和社会生产过程中通过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等简捷途径来实现节能。减排指尽可能地减少一切环境有害物的排放、维系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这二者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当前很大一部分环境有害物质诸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排放是由于能源的消费引起的,因此节能本身就是在减排,从源头预防污染,另一方面,减少环境有害物的排放、保持优质的生态环境也能够减少环境治理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也体现了广义的节能。通过生产中节能减排的实践,可以使人们广泛、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行动起来,将节约环保意识深入骨髓,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处处留意,共同保护护我们这个共同的家园。
1.2.1.2 绿色经济发展维护了公平正义。
绿色发展强调的是全面的发展,以绿色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公平正义为准绳,实现经济发展、道德提升、社会进步和生态良好,全面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可以从两个层面去划分公平正义:首先从程序的角度看,程序的公平正义即过程的公平性,要求对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平等地适用和执行法律制度,强调法的普遍性原则,实现法律程序的公平正义;最后为结果公平正义,其根据字面意思便可以理解,即追求最终结果的公平性,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实现社会中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其谋求福祉,强调应该对不同的人和不同情况应该给予不同的对待,对于弱者应多一点照顾倾斜,使起点相近,实现最终结果上的公平。绿色经济发展打破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强调广义的公平正义,不仅追求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要求尊重后代人和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力,强调种际公平、代际公平、社会正义,反映了人们从道义上追求利益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种际公正通过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推翻了人是万物的的尺度的伦理观念,清晰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自然不仅具有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工具价值,也有其自身固有的价值,并且自然对人具有制约性、先在性和基础性。并在绿色经济发展观念的引导下改变自然"无价"、"无主"、"无限"的观念,建立保护自然、建设自然的观念,以自然为友,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双向价值交换,将索取与奉献相结合,使人类成为自然的享用者和维护者,实现真正的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因当代人占有时空优势,而主要强调当代人不能过度利用资源而使得后代人无资源可用,甚至破坏或毁灭后代人的生存基础。应当使得当代人与后代人可以共同享受自然的馈赠,满足各方的发展。社会正义则是指不同国家、地域、种族、性别、群体之间的公正。强调在同一时空下享有自然资源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对应。在生态文明的社会里,人、自然、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发展权都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保障体系健全,以维护生态系统全体的公平正义。
1.2.1.3 绿色经济发展保障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呈现出一种全面异化状态,人失去了其本应该具有的本质。首先,人与自然的矛盾激烈,人的自由活动被恶劣的自然环境所限制,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焦虑不安和疾病;其次,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畸形,尤其是劳动者不是以人的状态存在,而是作为一种商品、一种工具而存在,异化的劳动使自然界与人本身相异化,产生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变成物与物之间的交换,人无法体现其自身的价值而只有交换价值,过度消费充斥着整个社会。绿色经济发展是彻底摆脱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恶性循环的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的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发展首先使人摆脱商品性,使人从商品拜物教中解脱出来,真正作为独立的人存在于社会中,作为个体生存发展的基本实践而存在,作为生命个体的人从事劳动活动,人的异化的铲除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提升人的素质,促使人正确处理自身与自然界的关系,提供科学的人文价值的导向,提高社会和人各方面的协调能力,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全社会更加协调、更加有机、更加系统化,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良性发展和人的各种能力的提高。绿色经济发展摒弃掉过去对待自然环境的极端思路,即牺牲生态环境来保证经济发展,将这种非此即彼的思想转化为通过改变经济运行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方法,引导环境向良性方向转变。因为人是自然人、经济人和社会人三者的统一,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都置于生态环境这一大系统内,人类活动作为子系统必须与大系统中的其他系统保持和谐。因为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必须依靠自然生态系统,人们从自然吸取原料,又将废弃物返回自然,形成了生生不息的大循环。并且人是自然系统中唯一具有思维能力的主体,应当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自然环境,对自然负责。由此可见,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孤立地存在,社会经济活动也不能离开自然而孤立地发展,人与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共生共荣。
在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类的发展不再是被动的、被束缚的,而是自由自觉的发展,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是和谐的、相统一的。在人类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二者相互村级促进、相互影响,人与自然实现自觉的发展,排除人的本质外的异己力量,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内在相统一。
1.2.2 绿色经济发展的道德性质。
绿色经济发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去约束经济发展,认为人是整个生态网的一个环节,其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网的完整性,人对自然的利用应以不破坏它为前提,以使得自然持续,良好的发展为行为指南。由于在传统经济伦理的指导之下,人们已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地球千疮百孔,因此绿色经济发展将担负起这个重要的社会责任,恢复生态环境的正常功能。绿色经济发展内在地涵盖了两个方面的道德意蕴:一是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二是人类遵循的伦理准则。
首先,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权利义务的界限就是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存在着工具价值,在其中人对自然具有权利义务,相呼应的自然对人也产生了权利义务。一方面,人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人有权利用自然,人类的生产、生活都依赖着自然的供给,人类通过改变物质的状态,以获取自身生存所需求的能量、物质,与此同时人类也不能为所欲为地掠夺大自然,人类的行为应该具有一定的限度。另一方面,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依附着自然生态这一庞大的系统,人类应尊重自然、维持自然规律,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向大自然索取生存需求的同时向自然提供一定的补偿。在该条件下,对人与自然的权利义务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修复已经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绿色经济发展要求人类克服"主客二分"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坚持生态权力,承认非人类的生态权力,尊重生物生存权力、生物自主权力和生物生态安全权力。
其次,人类应遵循的伦理准则,即环境利益负担的正当分配。大量的环境利益和负担的不平等分配现象,使人类不得不重视发展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社会都倾向于把环境负担最大限度地施加于穷人、有色人种和发展中国家,由于阶级、种族和国家间的权利和机会区别,使得社会成员间不平等地承受着环境负担。环境公正原则不仅要求阶级、种族、性别和国家间的平等,而且要求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平等,虽然绿色经济发展仍以"经济人"为假设前提,但其内涵更多的是"整体经济人",并且是包括后代人的整体。同时生态公正还包括人类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组成生态系统的异种之间的的和谐公正的种际正义。由此可见,绿色经济发展以正义原则为基础,追求代内、代际、种际间的公正,各群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应该公平对等,以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为目标,要求自然资源分配与责任担当的公正。
绿色经济发展分别从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的层次和人类文明伦理关系的层次,表明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应所遵循的伦理准则,蕴含了全新的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它出自人类理性的思考,是人类理性自由选择的产物,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结构,衍生出的新的环境道德,以引导人们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自然的观念态度,改变人们原有的环境道德,进一步推动人类的发展行为向着更科学、更先进、更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方向发展。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结论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其自身等原因导致我国中小企业一直面临融资难的难题,而融资性担保行业成为了缓解这个难题的一个重要选项。从银行方面来讲,融资担保活动充分降低了...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是近年来,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及利用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公众没有形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环境道德意识较为薄弱。高等院校是进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
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利润低、抵御风险能力差,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追求短期以及自身经济效益而忽略长远及整个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而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环。...
(四)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的概念界定。ThomasCDaffern认为,绿色大学是建立在优秀学院的最高标准之上的一个发展的,激进的,神圣的教育论坛,目的是为追求更高的知识和学问,它调查、研究、学习并传播与绿色思想、绿色行动、绿色习惯相关系的知...
一、引言根据2012年6月巴西里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的决定而成立的专门就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开展系统工作的联合国开放工作组(OWG)已经召集了一系列会议③,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零稿方案④.在国际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进程中,学术团体、非政府机构和...
传统建材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很严重的危害,近年来室内装修中毒事故频发,由于建筑建设和室内装修过程当中传统建材的应用使得人们的身体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题目: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施的必要性二、我国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三、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五、结论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生态环境是人...
生态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虽然生态环境破坏并不像今天这样严重,其文献中对生态经济思想也没有进行专门的系统论述,但是解读其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许多着作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为我们坚...
第5章凤凰光学绩效评估及发展战略研究5.1绩效评估5.1.1实施绩效评价的作用通过对国防军工企业过程中的相关措施进行评估和判断,可以进一步判断,国防军工企业在军转民的过程中,相关的政策措施,那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哪些价值大一些,哪些价...
一、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的发展1、小额贷款公司的起源小额信贷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孟加拉国,着名经济学家穆罕穆德尤努斯教授在孟加拉国创办了孟加拉农业银行格莱珉试验分行。他提出改变原有的资本模式理论,针对穷人贷款困难的问题,通过建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