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绘画论文 >

克里姆特装饰性绘画语言的表现特征分析

来源:艺术教育 作者:翁健凯
发布于:2020-04-16 共3420字

  摘要:在克里姆特的画作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缤纷璀璨的色彩,还有极富有装饰感的绘画符号,即装饰性语言的表达。形状各异的几何图案、纷繁多样的纹理,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在他的作品中浑然天成,富有独特美感的同时,也开创了全新的装饰性绘画艺术。文章选取了克里姆特的几幅代表作进行分析,探讨装饰性的语言在其作品中的运用。

  关键词:克里姆特,绘画,语言,表现特征

绘画论文

  克里姆特是奥地利最有名的象征主义画家之一,他的作品极富有象征和装饰意味。在绘画创作中,他常常采用具有装饰感的绘画符号和绘画纹样来表现自己的绘画理念。在每次创作之前,他从画面构图,到主要角色的位置安放,都无不进行一番深思熟虑。特别是在画面中,看似无关紧要的一些装饰性符号元素,徘徊于主体物与画面背景之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无形中衬托着主体物,让二者相得益彰[1]。

  无论哪一种艺术,要想在世界艺术之林永远长青,就一定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表达语境和艺术精神。克里姆特正是如此,他在绘画这门艺术中融入自己独有的生命经验和生命感悟,潜心钻研各种绘画语言,并运用到创作中,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中,克里姆特超越宇宙、超越自然,挣脱各种束缚,将自己的个性和生命感受热情奔放地挥洒在画纸中。此外,他的每一幅画作都展示了不同的美,不仅蕴藏着自己的创作理想,也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

  克里姆特的画作乍一看虽然狂放热情,但其实暗暗隐匿着创作者对人生的遗憾和伤感。比如在作品《女人的三个阶段》中,克里姆特将人的一生分为少年、中年、老年这3个阶段,他运用大大小小的圆圈为画面打底,这些圆圈如同人的细胞一样,密集盘旋在人的周围,蕴藏着生命回归之意。在人物勾勒中,画作中一位幼儿恬静地熟睡在妈妈的怀抱里,这位妈妈脸上的皱纹纵然千沟万壑,却依然气定神闲,神态十分安详。这一老幼人物的强烈对比,一方面表达了创作者对生命消亡的惋惜和悲恸;另一方面,却也折射出他内心的浩渺无垠——人生下来必将走向虚空,没有什么值得大喜大悲的。

  一、装饰绘画色彩语言的表现性

  克里姆特在他的装饰性绘画作品中,大量使用金粉、银粉或金粉混合颜料,大多用平面化手法进行刻画。此外,克里姆特还喜欢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色块对画面背景进行铺陈,这些色块颜色缤纷、错落有致,为画面带来了极具活力的色彩[2]。

  克里姆特十分擅长将各种色号的金色挥洒进自己的画作中,进而体现自己的风格。在他把金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时候,也就是他的绘画风格逐渐变得成熟的时候,这个时期被称作他绘画历程中的“金色时期”,其代表作之一就是上文提到的《女人的三个阶段》。

  克里姆特非常擅长发挥色彩的作用,从而使画作充满象征意味。在其作品《达娜厄》中,克里姆特将希腊神话作为参考题材,用缤纷且尺度拿捏得当的色彩,勾画出女性的强烈情感世界。金色的短线化身为雨点,密集且急促地落下,右下角的紫纱与金色的雨点交相呼应,蕴藏着女性与宙斯爱意难分难舍,金色与紫色将画面情绪刻画得十分生动饱满。

  二、装饰绘画线条语言的表现性

  线条是克里姆特绘画作品中的又一个杰出特色,他的线条有时粗放豪迈,有时又细腻平和,他的线条将东方的意蕴之美与西方的理性严谨相结合,独具一番风味。克里姆特的线条特征可以分为以下三点:第一,克里姆特画作中的线条塑造了人物画面形态,并创造了空间之感。在克里姆特的绘画中,他先用线条勾勒出人物的整体轮廓,然后再用稀疏错落的线条,进一步刻画人与物的空间距离及明暗关系。这种刻画手段不仅有一种虚实相间的迷离感,还有一种独特的空间关系组成。

  第二,克里姆特画作中的线条在追求轻盈曼妙之时,也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克里姆特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一般只注重勾勒人物的基本形态轮廓,对人物的刻画也只停留在造型动作上,并不注重对人物细节的描绘。他将更多的画笔线条倾注在画面背景或人物衣服装饰上,粗细不均、错落有致的线条在画面上起伏蜿蜒,三角形、圆锥形、半圆形、环形等几何形状,交织勾勒成千变万化的节奏。此外,克里姆特运用大批量的抽象线条,破坏了原本统一和谐的画面形态,不仅营造出一种属于克里姆特的和谐韵律,而且还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极富有装饰和观赏效果。

  第三,克里姆特画作中的线条蕴藏着创作者自身的人生价值、情感世界和精神导向。线条分为两种,一种是直线,一种是曲线。克里姆特的线条中,他把直线细分成平直线、垂直线和斜线,把曲线细分成单一半个半圆线和波浪线。克里姆特画作中的线条,如同折线图一般,清晰地展示了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

  例如,直线通常让人感觉到理性、坚定。在克里姆特的作品《吻》中,男性人物角色就是以长长短短、粗细不均的直线铺陈而成,为画面塑造了一个坚毅果敢的男性形象。而曲线与直线相比,则充满了轻松愉悦之感。在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少女》中,大面积的曲线线条,让少女在画面中仿佛飞了起来。

  三、装饰绘画构图语言的表现性

  克里姆特在创作中,常常使用装饰性构图和点线面的表现手法,克里姆特特别擅长将画面的空间形态通过线条的排列组合,变化成带有极强主观意识的二维平面效果。此外,克里姆特的画作中,往往会构成一种简单与复杂、密集与稀疏以及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比,这使得画面层次更加丰富饱满。在他的肖像作品《弗里查·里德勒》中,画面主要人物身体部位的细节刻画得非常细致,但画面背景好似将画笔随意一挥而绘出的各种几何图案,且使用各种大色块拼接交融,最终实现具有统一性的二维平面效果[3]。

  此外,在克里姆特富有装饰性的画作中,随处可以感受到他在点、线、面之间的游刃有余,点与点交织、面与面相交、线与点交融,共同组合成一种丰富的和谐之感:大大小小的点,富于变化地坐落在画面的边边角角,不仅可以自成一派,而且还有效烘托出画面主体人物;线的巧妙运用让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更加独树一帜;克里姆特画面中的面,在随着点和线而变化的同时,又被点、线分割成形状各异的块面。

  四、克里姆特对装饰绘画创作的影响

  阅读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导论》时,笔者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艺术家往往以童年经历为原型、内心诉求为动力进行创作,把他认同的自由向外传播,这样就往往产生一种结果,即读者得到了艺术家曾得到的精神与情感领域的宣泄。以克里姆特绘画作品为例,他借助线条这个媒介,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以显露出来的欲望展露无遗,并且将外在的环境对他的捆绑、压迫展露无遗。克里姆特的作品融入了他对生活的观察和看法,把那些苦闷的情感,如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与坦然、男女情爱带来的痛苦纠葛等都是人们能够感受到却无法触碰到的,但正是这些组成一个人的思维,表现了一个人的本质。克里姆特似乎总是陷于矛盾中,他既向人们展现丑陋的灵魂,被压抑被扭曲的人格,有时又向人们传递美和一切好的追求和愿望。这也在另一种程度上证明克里姆特在不断思考人生、不断追求着艺术。

  克里姆特曾直言不讳地说明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唯一可能与大部分人不同的是他热爱绘画,并且不分昼夜沉迷其中。他还告诉人们,如果有人想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只能借助于他的作品,通过他的作品了解他的身份、他的性格,甚至是他的追求。绘画作品有的时候就像是一面镜子,它借助线条与色彩的相互作用,给我们带来美好享受的同时,还可以将画家的情感投入我们的视野,并且通过委婉、优雅的画面,表现创作者理性思想的光辉。

  在对克里姆特的作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难看到他对西方传统油画表现形式的大胆创新,并且在颜色、线条中有了自己的感悟与突破。此外,克里姆特将东方艺术传向西方世界,他对世界民族艺术文化的发展壮大也有巨大贡献。例如,他曾吸收中国画独特线条的特性并在绘画实践中加以运用,也正是他启发我国画家探索中西合璧的方式方法。克里姆特创新成功的事例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并指引我们:尊重本土文化,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借鉴异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创作出宣扬民族情结的艺术作品[4]。

  结语

  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语言表现出他在装饰性表现形式运用上超强的天赋与实力,作品中的构图、造型、色彩,吸引观众眼球,同时又不乏内涵,往往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可以说这种独树一帜的构图、造型、色彩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他自由又具魅力的表现手法。克里姆特极具装饰性的绘画艺术风格也成为现代艺术重点学习的对象,其也为现代艺术发展带来了深刻启示。

  参考文献
  [1]孙欣.克里姆特绘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高兵强.装饰艺术运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3]詹葡.世界艺术大师——克里姆特[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
  [4]邵亮.19世纪上半叶西方艺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原文出处:翁健凯.浅谈克里姆特装饰性绘画语言的表现特征[J].艺术教育,2019(09):160-16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绘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