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是一个起病急骤、疾病进展迅速、临床症状重、死亡率高的疾病 , 临床上治疗需高度重视。重症肺炎不但有肺炎极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 , 还伴随有呼吸衰竭与其他系统被累及的表现[1]。所以对于重症肺炎患者临床医生应该高度重视 , 对患者给予精心、细致的专业护理 ,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 配合医生对患者完成救治。本组选取本院2013 年 1 月 ~2014 年 5 月应用呼吸机治疗的 16 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3 年 1 月 ~2014 年 5 月应用呼吸机治疗的 16 例重症肺炎患者 , 其中男 9 例 , 女 7 例 , 年龄45~80 岁 , 平均年龄 67.3 岁。呼吸机使用时间 46~280 h, 平均使用时间 86.6 h。所有 16 例患者均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 2006 年制定的重症肺炎标准 , 诊断为重症肺炎[2]。
1. 2 方法 常规步骤经口插入低压气囊气管导管后 , 以人工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过渡。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 采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呼吸机参数调整为 :潮气量 (VT)5~8 ml/kg, 呼气末正压 (PEEP)7~15 cm H2O(1 cm H2O=0.098 kPa) , 峰压 (PIP)35~40 cm H2O, 呼吸频率为 12~18 次 /min。
脱离呼吸机前应逐步降低以上各参数 , 至连续气道正压模式可耐受后脱机 , 拔出气管插管。全部 16 例患者均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分别统计患者呼吸机应用前及应用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和 氧合指数的变化 , 并进行统计学研究。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8.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 表示 , 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 16 例重症肺炎患者 , 经过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 ,14 例患者治愈出院 , 放弃治疗及死亡各 1 例。治疗前和治疗后 (24、48、72 h) 比较患者自身的 pH、PaO2、PaCO2和PaO2/FiO2、心率、呼吸频率等数值的变化 , 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1】
3 护理方法
3. 1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因为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病情都比较危重 , 护理上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四肢温度的变化 , 密切关注患者的尿量、神志的改变 , 以尽早发现患者休克并及时通知医生针对性治疗。
3. 2心理护理 大量的抢救治疗、监护使患者产生恐惧感 ,特别对于老年患者一般病程较长 , 更容易悲观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
对患者应该用安慰性、鼓励性的语言去沟通 , 使其对战胜疾病产生足够的信心。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使患者保持稳定健康的情绪 , 主动配合治疗[3]。
3. 3健康指导 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 , 使患者出院后尽量避免疾病的复发。给患者提供足够的生活知识指导 , 使其认识到重症肺炎与普通肺炎相比危险性更大。嘱患者回家后多饮水 , 使得痰液湿化容易咳出。劝导患者戒烟戒酒 , 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等刺激性强食物。
3. 4出院护理 患者出院回家后注意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并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 ;注意呼吸道感染者隔离 , 防止交叉感染导致重症肺炎复发。嘱患者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 , 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 小结
重症肺炎患者常常合并意识障碍或生命体征不平稳 , 所以及时气管插管并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 可以方便痰液的排出并能够改善通气。合理有效的护理对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肺炎 , 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尤其在呼吸机应用时的护理显得更为重要 , 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4]。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有利于需用呼吸机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的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唐柚青 , 郭振辉 , 邓青南 , 等 . 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 . 实用医学杂志 , 2009, 7(1): 374-375.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2006, 29(10):651-655.
[3] 欧阳贵珍 , 糜崇达 , 张娟 . 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2, 21(12): 145-146.
[4] 洪慧丽 , 徐英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的监护 . 护士进修杂志 , 1999, 14(2):49-51.
老年患者机体各系统发生衰退,入院后若不能及时适应病房生活,会引发不良情绪反应.近年来,我们对53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06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男60例、女56例,年龄...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胸痹的名称,归纳病机为阳微阴弦,治疗上温通散寒方药有瓜蒌薤白白酒汤及瓜蒌薤白半夏...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出现闭塞情况,使心内血流中断,进而产生心肌缺血性局部坏死,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冠心病之一。该病患者通常具有病情严重、进展迅速等临床特征,其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早期抢救与护理措施是改善病情程度的最有效措施,为了进一...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是继小儿麻痹症后,又一个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
骨髓移植(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BMT)属于人体组织移植的一种,是指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方法[1],用以治疗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肿瘤。但是在移植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渡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由于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该病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
血液透析(HD)这种治疗方法可使尿毒症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提高生存质量,但仍有25%的病死率。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在5%及以下,是降低HD患者病死率和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的增长...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方案的一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末梢血糖监测仪因其操作简单、出结果快速、携带方便,为医护人员及患者了解病情、观察血糖变化、调整...
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是慢性肾脏病的最后一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与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高、疾病负担重有关,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显着增加[1-2]。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
在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支持下,尿毒症患者能够得到长期的有效治疗。但随着透析时间不断延长,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也不断增加,与透析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对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皮肤瘙痒是常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病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