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出现闭塞情况,使心内血流中断,进而产生心肌缺血性局部坏死,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冠心病之一。该病患者通常具有病情严重、进展迅速等临床特征,其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早期抢救与护理措施是改善病情程度的最有效措施,为了进一步探寻有效的护理方式,本次研究对 34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了循证护理模式,获得了满意的预后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2 年3 月 -2014 年3 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68 例,均通过临床检查与病理检验获得确诊。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男 21 例,女13 例,年龄30 ~84 岁,平均( 64. 1 ±3. 9)岁; 观察组男 20 例,女 14 例,年龄 31 ~ 85 岁,平均( 64. 7 ±3. 6) 岁。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存在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开展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其实施方法如下。
①疼痛护理: 在监护病房安排发病患者后,首先需要平复患者心情,讲解监护病房内的各项设施及基础环境,帮助患者消除内心对监护病房的紧张和恐惧心理,配合治疗,保持卧床休息,根据患者病情制订是否需要开展溶栓治疗措施。给予相关的镇痛用药处理,避免发生心排出量增加、心率加速、心律失常、耗氧增加、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没有出现血压降低情况的患者,可根据医生指导注射硝酸酯类药品。同时,监测患者疼痛程度,在医生诊断后遵医嘱,酌情注射吗啡药物,以降低患者疼痛感。
②室内早搏护理: 通过采取心电图、监护仪等设备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尤其注意患者心律、心率数值变化情况,做好心电图前后变化对比工作,从中观察早搏频率、性质变化情况,为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准确参考数据。另外,准备好抢救车、注射泵、除颤仪等抢救设备,并储存一些可达龙、利多卡因等药物,在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时立即采取静脉注射措施注射药物,抢救患者生命。
③发热护理: 向患者和其家人阐述导致发热的病理机制,缓解他们紧张情绪,保证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其次,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同时做好血象监测工作。为确保病房空气清新,以每天 2 次、每次 30 min 的频率开窗透气。依据监测情况制订发热护理措施,可采取抗菌药物配合药物降温法同时使用,或运用物理办法降温。
④便秘护理: 首先依据患者的不同病情,指导患者适度适量的卧床休息或进行小幅度运动训练。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便秘病因、危害性、科学通便办法等,指导患者在早餐后 15 ~ 30 min进行排便练习,帮助建立定期排便习惯。此外,指导患者多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养成多饮水、忌辛辣的饮食习惯。
⑤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在日后的生活当中应该戒烟酒并保持清淡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取量,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愉悦、放松、平稳的心情。
1. 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样本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恶性心率失常发生率,出院前针对两组样本开展护理满意度相关调查,获取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1. 4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17 ± 3) d,抢救成功率为 94. 12%,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8. 82%;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 24 ± 5) d,抢救成功率为73. 53% ,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 23. 53% ,两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 05) 。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7. 06%,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 79. 41%,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 05) 。
2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由于冠状动脉发生急剧供血不足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是该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患者发病后由于心肌严重缺血进而造成心内细胞丧失死亡功能。及时的救护措施是缓解心肌损伤程度的关键,可有效抑制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循证护理是当前临床护理中的新兴模式,通过将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作为基础开展全面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连续性与系统性,护理过程中将症状改善效果作为指导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本次研究中对 34 例急性心肌梗死开展了该种护理模式,分别针对疼痛、早搏、发热、便秘等症状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经临床实施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病情缓解,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宏伟,张艳芹,陈 涛,等. 前位护理路径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J]. 山西医药杂志,2014,43( 6) : 701-703.
[2] 张 玲.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急救观察与护理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 25) : 226-227.
[3] 辛桂兰.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 28) : 109-110.
[4] 杜剑兰.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学术版,2013,11( 9) : 4-6.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胸痹的名称,归纳病机为阳微阴弦,治疗上温通散寒方药有瓜蒌薤白白酒汤及瓜蒌薤白半夏...
本文对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了睡眠情况的调查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03年1~6月,入住我院心内科且符合下述入选病例标准的89例老年心血管病人中,冠心病47例(包括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24例,初发劳累性心绞痛8例,卧位型心绞痛4例,急性心肌...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健康的重视度也在逐渐的增强,而心血管疾病作为内科常见性疾病,发病率呈显着上升的趋势,并且该疾病还具有发病快、病情复杂的特点,假如在临床救治过程中护理不到位或者不及时,就会成为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而对患者...
近年来,心包积液具有较高的发作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一类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临床上一般应用心包穿刺方式进行治疗。该方式主要操作过程为,经患者心尖部或者剑突下体位置进行表皮肤穿刺,然后置入单腔的静脉导管,对患者的液体引流以及临...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失眠是心内科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经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是由于疾病本身引起的身体不适,住院引起的环境的改变及心里焦虑造成。长期睡眠障碍会影响病人的身心健...
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充足的睡眠可以解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除此之外对于心内科患者还能有效预防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猝死等事件的发生[1].因此,良好的睡眠对心内科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对我院143例心内科老年失眠患者失眠原因进行调查,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