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医院有本能的反感,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此时,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病情发展的不同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沟通方式,使用不同的语言,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儿童心理护理与成人的护理有明显差异,儿童受语言理解力、词汇量、接受能力等多种因素限制,因此,儿童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43例患儿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加强语言技巧应用,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伤口治疗的患儿86例,均行伤口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1岁~12岁(5.8岁±0.5岁);换药30例,拆线13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1岁~11岁(5.7岁±0.4岁);换药29例,拆线14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包括健康宣教、转移注意力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语言沟通技巧应用,具体措施如下。
1.2.1.1语气耐心轻柔,避免粗暴动作让患儿感到亲切,赢得患儿的信任与依赖感,消除对医院的陌生感[2].医护人员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陪同患儿玩耍,以不影响患儿的康复为原则。医护人员要关爱患儿,通过游戏与交流增进与患儿之间的关系,减小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排斥感,患儿的恐惧、害怕心理也会随之减少,而患儿的父母也会更加信任医护人员,为以后的医患沟通建立了基础。
1.2.1.2语言要简单明了,避免使用医学名词由于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词汇量受到限制,因此,在与患儿进行交流时,不仅要温柔耐心,更要简单明了,避免使用医学上的专业名词,用患儿能接受的语言来交谈,充分理解患儿的想法。例如患儿需要做耳朵护理,很害怕不愿意配合,甚至以哭闹来反抗,对此,医护人员在与患儿交流时,可以告诉他"你的耳朵是不是非常难受啊,因为里面长了一只小虫,现在我们要用水清洗,就像妈妈给你洗脸一样,洗完了小虫就走了,你的耳朵也就不痛了,妈妈也会陪在你身边跟你一起洗耳朵".这样的交流可以让患儿对清洗耳朵的操作流程有了大概了解,消除患儿对护理操作的恐惧感,增加患儿的配合度。
1.2.1.3避免使用消极的言论多用积极的语言鼓励患儿,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例如你要给患儿静脉输液,你可以告诉他"你生病了,需要打针,你只要把手放好,在心里默数3下就好了,很快的,也不会痛,妈妈也在这陪着你,要勇敢一点".让患儿适应几次,患儿就会减轻对打针的恐惧,甚至会主动配合其他治疗。
1.2.1.4多使用积极乐观的语言,避免使用打击性语言大多数儿童喜欢别人夸奖自己,多使用夸赞性的语言,可以改善儿童的消极情绪,容易配合护理操作与治疗。可以经常说"你今天怎么这么乖啊,妈妈有没有奖励你"等夸赞性语言,让患儿知道自己的表现很出色。对于过度依赖父母的患儿,要温柔、耐心地开导他,用鼓励性的语言告诉他,这一点点疾病是不会打败他的,要积极地与疾病做斗争,告诉他要做勇敢听话的好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2.1.5用暗示性的语言把对希望患儿达到的目标逐步传达给患儿。例如你想要得到患儿的配合,可以告诉他"昨天打针是不是不会很痛啊,你只是哭了一下下,今天打针肯定就不会再哭了,还会主动把手伸出来给阿姨打针的,是不是啊?"或者可以对同病室的其他患儿说"这个小朋友昨天打针很勇敢,今天肯定会更勇敢".经过多次暗示,患儿一般就会逐渐接受打针的这项操作。
1.2.2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依据配合度分为良、可、差3级。良:基本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可:经诱导、哄逗、安慰可进行治疗;差:经诱导、安慰无效,需强制进行治疗。依从性良好率=(良+可)/总例数×100%.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语言的沟通对儿童心理护理和临床治疗有很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应该加强对语言沟通技巧的练习,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的功底,增强自己语言应用的能力。在患儿入院时,向家长简单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和生活作息等,详细了解患儿在家中的生活习惯及爱好,根据掌握的情况制订护理计划,实施具体的护理方案。
儿童病人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会主动地模仿成人之间的互动,成人间的言行举止、行为作风都对患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较小的儿童不能完全用语言与成人交谈,他们的情绪、生活需要、痛苦基本上都是通过表情、手势、哭闹来表达,医护人员不但要照顾好他们,还要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表达,满足他们的需要,缓解他们的痛苦。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医学道德,一心一意奉献到护理事业中,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个患儿,急患儿所急,痛患儿所痛,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此外,还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过硬的知识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等,以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说服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面对患儿时,态度要和蔼、动作要轻柔,创造适合儿童特点的环境和气氛。积极了解患儿的心理问题,不仅具备一般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更要具有儿科护士的特殊心理素质和护理道德,掌握丰富的学识,与他们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以取得他们的信赖,并不断与家长交换信息,全面了解患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适合患儿身心发展的护理措施。本研究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实施语言沟通技巧,患儿依从性明显提高,观察组患儿依从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应用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童病人心理护理中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捷,吕红梅,刘桔慧,等.沟通技巧在地震灾区学龄儿童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7):2893-2894.
[2] 王艳丽,姜涌.心理护理中语言艺术的应用技巧[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1):365.
精神病是在临床上是较常见的疑难类疾病,很多地区或国家已经将其例为不治之症[1],临床上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大都给予保守性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稳定和改善患者的情绪,并且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更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在心理护理的同时,加上合理...
为探究在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中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6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66例精神病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50例,年龄18~60岁,平均(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课题研究之前,抽取我院的71例精神病患者资料。经过整理得出,71名患者的年龄在21~58岁之间;其中,男性患者39人,女性患者32人。在71名患者当中,有37例是还有精神分裂症,存在一定的心境障碍,31例是癫痫所引发...
目前各地精神病院仍有相当一批精神分裂症患者需长期住院,这仍是精神康复中的一大难题。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加强与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够使治疗疗效更接近预期.我们现将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的...
0引言瘴病是神经症的一种,又叫歇斯底里,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有一定的目的性,发病时没有任何病理变化,只有生理上的改变[1].瘴病的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症状是抽搐、不能说话、呼吸加快、感觉障碍、肢体瘫痪、瘴病性失明、失聪等,有时候类似哮喘病发...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经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各种各样的精神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精神病已经成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