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听障高校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特点和疏导策略

来源:太原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作者:欧阳叶
发布于:2019-08-08 共10926字

  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疏导及其矫正

  摘要:听障大学生具有追求感官刺激、喜欢自我补偿、情绪自控力弱、社会适应性差等心理特点, 这些特点容易使他们沉迷网络、滋生网络过激行为, 网络过激行为具有非理性、爆发性、伤害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听障大学生的网络过激行为应通过认知改变法、情绪宣泄法和意志锻炼法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与自我调适, 并通过健全班、院、校三级心理健康安全预防体系, 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和开展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等进行心理行为矫正。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 网络过激行为; 心理分析; 心理疏导; 行为矫正;

  作者简介: 欧阳叶,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分院讲师, 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特殊教育研究, E-mail:81271688@qq.com。;

  收稿日期:2018-09-14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立项资助课题“新媒体背景下特教生网络过激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干预研究” (XSP17YBZZ134);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Correction of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in Internet Behavior

  OU Yang-ye

  Changsh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bstract: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hav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eeking sensory stimulation, liking self-compensation, weak emotional self-control, and poor social adaptability. It is easy for them to get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and breed excessive online behaviors, which is irrational, explosive, hurtful and repetitive. Dea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behavior should be changed through cognitive,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in the form of will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self adjustment, and through the country will perfect the three-level ( class, school, and college) school 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prevention system, build the network new mod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nduct professional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ical behavior modification.

  Keyword: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internet aggress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behavior modification; behavior modification;

  Received: 2018-09-14

  听障大学生正处于青春躁动期, 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干扰性、欺骗性和暴力性的信息, 他们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和侵蚀, 极容易产生网络过激行为, 如在聊天社交时因观点冲突侮辱谩骂他人、恐吓他人等。这些行为不仅侵犯和损害他人的精神和心理, 也对听障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育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网络过激行为的频繁产生及其严重后果应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所以研究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疏导及行为矫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界定与特征

  (一) 网络过激行为的界定

  网络过激行为是网络偏差行为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网络过激行为是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中以书面语言为形式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如在使用互联网中用恶毒语言侮辱他人, 散布谣言公然诽谤他人、欺骗他人、侵犯他人隐私等。[1]网络过激行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语言攻击型, 指在网络中使用“白痴”“脑残”“变态”“婊子”“下流”等污秽恶毒的词汇侮辱他人。二是散布谣言型, 指在网络上, 通过发布虚假信息公然诽谤他人、中伤他人、制作虚假的评论侮辱他人的名誉和人格。三是侵犯隐私型, 在网络环境中制造虚假身份侵犯他人隐私进行报复。

  (二) 网络过激行为的理论基础

  1. 挫折—侵犯行为理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 挫折容易引发某种形式的过激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将挫折和侵犯联系起来, 认为挫折与攻击行为存在某种形式的因果关系, 即所谓的挫折—侵犯行为理论。[2]从某种意义上讲, 侵犯行为的产生是由心理上的挫折导致的。着名社会心理学家伯克维茨进一步修正了挫折—侵犯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为人类出现侵犯行为并非只有挫折一个影响因素, 还需要客观考虑侵犯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性。[3]挫折是由于某个有其他行为选择的人阻碍了我们的目标, 由此产生的愤怒, 这是攻击行为侵犯意念的准备状态, 是过激行为发生的条件之一。

  2. 需求层次理论

  马克思指出需要是人类社会进步及个体发展中的原动力, 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4]这说明需要是个体发展的必备条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要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是由生存需要和社会需要两大任务组成, 高层次需要的产生是以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为基础的, 认为需要和行为之间存在某种紧密联系。[5]着名心理学家勒温认为, 个体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促使个体身心产生紧张与不满的压抑情绪, 从而使心理失衡, 产生挫败的情绪体验。[6]这意味着, 需要的满足是避免网络过激行为的重要条件。个体在需要的心理压力下会产生消极情绪, 这种积累的心理状态超过个体心理承受力的极限, 就会以不正当的过激方式发泄出来, 从而演变为网络语言攻击、网络散布谣言、网络语言报复等网络过激行为。

  (三) 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特点

  一是非理性。由于听力损失, 听障大学生在情绪、个性及社会化发展上呈现出特有的行为表现。他们的网络过激行为往往受攻击性、冲突、敌意、易怒等极端情绪所驱使, 表现得易于冲动、任性、波动、失控、毫无理智。此时的行为往往受制于低级情感和消极情绪, 而不是受自我意识的主宰, 因而非理性的情绪化表征突出。

  二是爆发性。由于大脑成熟度不足, 神经细胞无法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 兴奋状态明显优于抑制过程, 因而造成听障大学生缺乏内部控制力和易于冲动的行为特点, 在短暂的瞬间激发出难以控制的破坏性极大的极端性行为, 表现出强烈的情感爆发力。

  三是伤害性。由于交流不畅, 听障大学生有疑问和困难, 也无法向他人表达, 让他人理解自己的想法, 因而造成他们固执、自我中心、易受暗示等消极的人格特征。他们在消极人格特征的驱使下, 容易在应激状态下给他人精神造成伤害。即便给他人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 表现形式存在差异, 但可以肯定的是侵犯和损害了他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四是反复性。由于社会交往方面发展迟缓, 听障大学生害怕单独接触社会, 缺乏社会常识和社交经验, 社会适应性相当差。在网络过激行为发生后, 他们往往会感到内疚、自责和后悔。但因不善交往等客观原因, 他们在现实交往中内心常常感到孤独、沮丧和退缩, 这种不良情绪迁移到网络交往过程中, 会因为一些外部阻力和沟通不顺, 重复诱发他们的网络过激行为。

  二、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 从我校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分院随机抽取大一至大三共三个年级110名在校听障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包括广告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计算机应用和汽车运用技术四个专业。回收101份问卷, 剔除、删除无效问卷后, 实得有效问卷99份, 有效率为90%。采用李冬梅编制的青少年偏差行为量表, 该量表共分三个维度。本次调查问卷参考其中网络过激行为维度的20个项目, 自编《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问卷》, 并将网络过激行为细分为网络心理需求、网络过激认知、网络过激情绪和网络过激意向四个维度, 共12道题。从统计结果分析来看:听障大学生存在消极的网络心理需求, 以追求感官刺激为主, 与社会现实缺乏紧密联系, 习惯于以不当的排解方式来释放消极情绪。另外, 他们现实人际交往范围狭窄, 有强烈的网络人际交往需求, 更倾向于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维持人际关系, 表现得更为轻松自信。

  (一) 感官刺激的追求

  对于网络心理需求, 61%的听障大学生认为自己属于消极的网络心理需求, 32%的听障大学生认为自己属于积极的网络心理需求, 还有7%的听障大学生认为两者皆有。而在消极心理需求中, 52%的听障大学生选择了追求感官刺激。平时上网耗费最多的时间按比例高低排序依次是:网络游戏的比例占34%;网络聊天、影视娱乐、网络购物、信息收集、其他分别占的比例为22%、16%、13%、8%和7%。54%的听障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刺激过瘾, 27%的听障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 满足成就感;11%的听障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 浪费时间;8%的听障大学生没玩过网络游戏。可见, 追求感官上的刺激是大多数听障大学生的上网动机之一, 一部分听障大学生喜欢看花边新闻、名人轶事、明星隐私和色情资源, 还有一部分听障大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将动人的故事情节、完美的视听效果、高度的参与性, 以及冒险、悬念、神秘、刺激等诸多因素整合在一起, 为听障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时, 网络游戏往往都含有血腥、恐怖、搏杀、色情等内容, 这能大大满足他们对色情暴力的好奇或刺激心理需求。

  (二) 自我补偿的心理

  对于网络过激行为的认识, 78%的听障大学生认为语言攻击、散布谣言和侵犯隐私是网络过激行为, 但有22%的听障大学生认为侮辱性的谩骂不算网络过激行为。这可能是听障大学生与社会联系严重脱节的缘故。由于听力受损, 缺少听觉刺激, 听障大学生较难或无法获得声音信息, 语言的理解和交流较为困难, 获取外界信息受限, 导致其直接与外界、社会实际相脱节, 间接地影响其自我认知发展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加之部分听障大学生因家庭贫困, 比较自卑, 心思敏感, 在交往中存在因缺乏经验、技巧而不善交往与沟通, 因担心他人轻视而不愿交往与沟通, 因性格内向孤僻而不会交往与沟通, 因个性自卑而害怕交往与沟通, 因听力障碍而无法与人正常交往与沟通, 由此造成自我认知偏差, 从而感到压抑孤独。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他们通常有以下自我补偿的表现或心理倾向:在社交网络上感觉自己能被别人所理解, 别人愿意听自己倾诉;当使用网络聊天时, 自己感受到真正的自由;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表现很满意;在社交网络上自己感觉受到他人重视, 能自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经常谈论自己的观点;在社交网络中, 自己不太能控制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的表露。

  (三) 情绪发泄的满足

  48%的听障大学生认为自我控制情绪能力一般, 32%的听障大学生认为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仅有20%的听障大学生认为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强。81%的听障大学生认为网络的各类信息会影响自己的心情。82%的听障大学生认为自己常会在网络上表达愤怒、敌意、冲动和攻击情绪。可见, 听障大学生易于产生不良情绪, 却缺乏正确的宣泄情绪的网络表达方式。75%的听障大学生认为自己不能理解愤怒和敌意的区别, 55%的听障大学生认为自己不能理解攻击和冲动的区别。可见, 听障大学生易混淆一些情绪体验, 这一现象可能与手语作为他们的主要语言交流工具有关。听障大学生通常以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与他人交往。这种情绪的外部表达方式相对来说较为简单, 不利于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以及不能充分地理解他人语言表达的意愿, 这是造成他们语言沟通困难和情绪体验不清的根本原因。还有可能与他们的思维特点和情感体验有关。他们的心智成熟缓慢, 以直观形象思维方式为主, 平时生活中仅限于基本的低级情感体验, 而缺少惶惑、烦躁、苦恼等高级情感体验等情绪, 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去理解把握抽象情绪。

  (四) 人际交往的需求

  对于网络过激行为意向, 超过一半的听障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社交上会因被欺骗、被误解和沟通不顺等情况下对他人进行语言攻击;45%的听障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不小心卷入到网络谣言信息的发布中;5%的听障大学生认为自己会因报复心理而在网络上泄露他人隐私或威胁他人。可见, 听障大学生的网络过激行为意向较为异常。对于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按比例高低排序依次是:网络沟通较为自由和方便的比例占36%、网络中的虚拟性比例占32%、不需要理解他人的比例占25%、其他的比例占7%。从参与调查的听障大学生的朋友圈来看, 77%是聋人、5%是其他身体残缺的人、18%是健听人。这可能与他们承受的社会歧视和人际交往狭窄有关。由于身体的残缺, 人际交流不太顺畅, 他们大多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受到来自周围人群的人际沟通压力。一旦他们在学习、感情、人际关系等方面遭遇到不可预测的挫折, 他们就会陷入迷茫境地, 他们比普通大学生更需要他人来倾听自己的心声, 一起分享自己的痛苦, 而他们的聋人朋友却无法满足他们的现实人际交流与沟通的需求。网络打破了他们人际交流与沟通的障碍, 网络世界的隐匿性和虚拟性让他们可以突破自我的局限性, 能向值得信任的网络朋友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 或者让他们通过网络论坛可以随心所欲地向他人求助及寻求精神寄托。这些往往都伴随着自卑和逃避现实的心理, 将进一步导致他们在虚拟网络空间激发人际矛盾或者恶化人际关系。

  三、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疏导与行为矫正

  (一) 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疏导方法

  1. 认知改变法

  相对于普通大学生, 听障大学生由于听力和语言方面的缺陷, 他们更容易陷入人际沟通和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他们常常在现实中比较容易焦虑、缺乏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 要么不敢与他人交往, 要么不会与他人交往, 内心十分孤独。面对网络社交中的种种诱惑与刺激, 听障大学生更容易迷失自我, 通过虚拟的自我来获得一些消极的心理满足。因此, 作为听障大学生, 应正视网络人际交往不同于现实人际交往, 从以下三方面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首先是正确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听障大学生对现实自我的不满意, 通常具有否定性自我评价和自卑的逃避现实的心理。理想中自己是完美的, 受尊敬与欢迎的人。这就需要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 无条件接纳自我, 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其次是正确处理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矛盾。听障大学生都有渴望与人交往、渴望获得友谊的普通心理。然而, 听障大学生长期面临着人际交流的不顺畅, 不经意间将自己的心灵闭锁起来, 对身边的人存在一定的戒备心理和敌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影响我们情绪和行为的不是事情本身, 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认识和态度。[7]这就意味着听障大学生需要改变他们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视觉优势下, 听障大学生能凭借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力、形象思维能力对网络不良信息作出迅速反馈, 但仅靠视觉信息很容易产生理解偏差。听障大学生需要深刻意识到网络过激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宣泄方式, 在网络上将自己的愤怒情绪宣泄出来, 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负面情绪中, 无法达到情绪调适目的。再次是正确处理网络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在热衷网络交友的同时, 应该清醒地区分虚拟世界和真实生活的不同, 网络的我与现实的我应该统一起来, 提醒自己掌握“普适策略”来缓和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分裂。

  2. 情绪宣泄法

  相对于普通大学生, 听障大学生在体验到负面情绪时容易滋生更多的次级情绪反应, 感觉自己无能为力, 缺乏主动调节情绪的应对策略, 进一步出现更多的难以遏制的冲动性行为。培根说过, 有三种人容易发怒:第一是过于敏感的人;第二是认为自己受到轻视的人;第三是那种认为自己名誉受到损害的人。[8]一部分听障大学生非常敏感多疑, 喜欢自我否定, 在网络交往中有时会因为发怒而大吵大闹, 恶语伤人, 甚至由于无法理性克制情绪而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网络过激行为。因此, 听障大学生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己消极的心理需求和负性情绪, 掌握情绪宣泄方法, 才是解决网络过激行为的根本途径。首先是可运用替代性宣泄法。听障大学生不能通过沟通性的语言倾诉和高歌释放压力来发泄自己的负性情绪, 但可以通过在宣泄室观察他人的宣泄行为学会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 将自己的冲动性情绪理性地宣泄出来, 加强注意配置、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系。当情绪状态不好时, 通过游泳、爬山、打球等体育运动将焦虑情绪发泄出来, 不盲目地掩饰或排斥自己负性情绪的存在, 不夸大自己的负性情绪, 在不违背网络道德规范和不触犯社会法律的条件下, 实现情绪的平衡, 化解负性情绪。还可以通过看电影、下棋、摆弄花草等休闲方式有效地转移注意力, 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是可运用书法宣泄法。对于听障大学生来说, 可能无法体验到愁闷、悲愤、焦虑等高级负性情绪, 也无法表达出来。通过写信、写日记、书法、绘画等形式可以将这些淤积的负能量排遣出来。再次是可运用转移升华宣泄法。转移升华宣泄法采用适当的宣泄方式, 从理性的角度调节因挫折引发的心理不适和攻击情绪, 将遭遇挫败后的压抑情绪转化为设立新的目标的正面动力, 将个人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痛苦转化为奋斗动力, 激发出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3. 意志锻炼法

  相对于普通大学生, 听障大学生多习惯于用视线来探索, 不喜欢辩证思考, 通过动手操作来满足自己认识社会和世界的好奇心, 心理承受能力与意志力较为薄弱。因此, 听障大学生要克服自己对网络的依赖, 克服自卑、胆怯、沮丧和退缩的社交心理, 需要将视觉探索和动手操作的优势结合起来, 通过制订上网计划、时间管理表格、网络行为警示卡等手段来实施意志锻炼法。首先听障大学生要提醒自己, 不应该成为网络破坏者和道德失范者。听障大学生可以给自己制订一个上网计划, 使上网具有时间性和目的性。具体的做法是:当面临上网与否的选择时, 拿出自己的计划表, 提醒自己今天的学习任务有没有完成, 还有没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需要上网前明确目标, 把具体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列在纸上, 估计一下时间, 并附上自己的座右铭对自己进行监督。其次, 听障大学生还应掌握时间管理技术, 充分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会用时间管理表格分配自己的日常事务。具体操作如下:对一天遇到的事件进行重要、一般、不重要的分类安排, 然后做出紧急、一般、不紧急的处理安排。时间管理技术的核心在于帮助听障大学生制定积极的应对网络人际交往冲突策略, 通过培养替代性活动和给予适当的支持, 以取代消极的网络过激行为。再次, 听障大学生还可以制作网络过激行为警醒卡提示自己。列出一天内自己的网络过激意念、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网络过激行为和上网时间。同时, 应设定强制关机时间, 准时下网。通过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活, 科学安排上网时间, 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制力, 做网络的合理使用者。

  (二) 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行为矫正策略

  1. 健全班、院、校三级心理健康安全预防体系

  首先, 构建一级心理健康安全预防网。以班级学生骨干、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为主, 培养一批优秀的心理辅导员、朋辈辅导员和助理辅导员。由于学生骨干与班级同学朝夕相处并联系紧密, 能第一时间发现身边听障大学生的异常心理问题, 可以及时地向辅导员反馈信息。专业教师也应当配合辅导员, 针对班上听障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际交往心理做好监测。辅导员应在做好朋辈辅导员的心理工作的同时, 做好听障大学生心理谈话记录与归档。同时, 不定期调查及跟踪存在网络心理障碍的听障大学生, 及时开展富有特色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其次, 构建二级心理健康安全预防网。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行政人员为主, 培养一批业余的心理咨询师。党总支书记、思政教师、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应主动加入到二级心理健康安全预防体系中来, 鼓励他们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与考取心理咨询师相关证件。学生处应聘请特殊教育界有名的心理专家和学者为听障大学生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团委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形式多样的社团微视频宣传网络过激行为的危害和应对措施;思政教师应在课堂上通过网络过激行为案例来宣传法制教育, 深入浅出地解决听障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和网络行为困惑, 产生即时的思想教育效应。

  再次, 构建三级心理健康安全预防网。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咨询教师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主, 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听障大学生面对面的专业心理咨询有其特殊性, 这对心理咨询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鼓励他们参与特殊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培训与考取手语翻译相关证件。通过问卷、心理测量等科学方法开展网络过激行为调查, 将听障大学生的个性状况、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状况等记录下来, 建立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问题档案,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网络行为心理问题诊断与心理治疗方案, 运用心理咨询技术解决听障大学生常见的网络情绪问题和网络行为问题。

  2. 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首先, 建立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及时满足心理咨询的需求。在网上开展心理信息反馈、危机预防预警、心理咨询服务、心理测量测评、心理宣泄调适等。利用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保密性、互动性、强力渗透性等优势, 吸引更多的听障大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测试和心理咨询中来, 提升他们对网络心理咨询的信任度并能够及时满足他们心理咨询的需求。相对于面对面心理咨询来说, 为听障大学生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具有更大的优势, 这意味着手语不再是唯一的沟通交流工具, 能将所有不具备熟练手语的专业教师纳入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中。

  其次, 建立网上心理互助体系,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听障大学生来说, 开展网络“自助、互肋、助人”活动不仅仅是解决网络心理行为问题的良方, 更是解决他们人际交往范围狭窄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网络朋辈心理辅导的方式开通心理互助热线、短信、邮箱等互动交流渠道, 能满足群体交流、小团体交流、单独辅导等多种需求, 鼓励听障大学生使用网上心理互助平台进行自由交流, 内容不限, 促进他们与更多的普通大学生参与到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调适的专题教育学习和案例探讨中来, 强调网络过激行为的自我教育、同辈教育和朋辈互助, 从而减少他们接触不良网络社交的机会。

  再次, 建立心理阅读微信公众号, 满足听障大学生视觉探索的特殊需求。因听力受损, 听障大学生更需要视觉上的刺激来完成心理成长的探索行为。利用微信的多元互动功能, 可以打造具有特色的心理阅读类微信公众号, 通过诸如心理咨询故事分享、心理小游戏、心理书籍阅读打卡、心理微课、心理图片测试、心理运动等载体, 以娱乐性多样化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呈现出来。其目的是促使听障大学生主动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来有所选择地解决自己的网络过激行为及心理问题。

  3. 开展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

  首先, 确定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体系。确立目标体系之前要广泛了解听障大学生参与网络过激行为团体辅导的个人意愿、动机及充分考虑网络心理状态。一般来说, 目标体系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总体教育目标, 能促进听障大学生以谨慎的态度对待网络过激行为, 促进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整合, 增进其网络心理健康;第二层是自我发展目标, 如针对网络过激行为认知偏差的听障大学生确定“重建认知”的主题目标, 对网上易产生过激情绪态度的听障大学生确定“情绪调适”的主题目标, 戒除对网络和网友的强烈依赖, 进而促进其心理发展, 培养其健康的人格;第三层预防目标, 在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 随着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目标和活动内容的不同, 相应调整每次团体活动单元目标, 促进听障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人, 接纳他人和获得归属感。

  其次, 做好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方案。在设计听障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之前, 先要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理论和听障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组织实施及注意事项。通常来说, 需要做好以下四项重要工作:一是团队分类的设计。大致可以将听障大学生组建成自信心团体、情绪管理团体、人际关系团体、社会适应团体、身心保健团体等五类团体心理辅导。二是团体游戏的设计。适合听障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的系列游戏活动主要有:书写练习、绘画练习、阅读练习、手工练习、运动练习、幻想练习等, 将他们动手操作的欲望充分展现出来, 促进其敞开心扉, 有利于营造融合、亲密和相互支持的人际交流氛围。三是情绪探索主题的设计。不同于普通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以完成自我探索练习为目标, 听障大学生以完成情绪探索练习为目标。围绕着听障大学生情绪外化和情绪认知滞后的特点, 适合他们的直观形象认识情绪的主题有:专注与情绪、季节与情绪、运动与情绪、颜色与情绪、压力与情绪等, 可以帮助他们勇敢开放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四是人际交往主题的设计。普通大学生能通过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运用反应技术、互动技术和行动技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听障大学生却需要通过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协同合作与心理康复来培养自信心, 适合他们的人际交往主题有“沟通礼仪”“觉察他人需要”“了解他人”及“接纳他人”, 促进他们更好地完成自信成长的可能性, 发掘自身内在的潜能, 形成与提升健康的自我形象。

  再次, 做好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工作。一般来说, 团体心理辅导有师生辅导、成员相互辅导、小组集体讨论、行为示范、心理游戏和讲座等方法。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团体心理咨询工作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热身的游戏活动引出主题, 促使他们放松心情, 缓解现实心理紧张情绪和网络焦虑情绪;二是采取寻找相似性、彼此交流、专心聆听、运用练习等措施提高他们参与团体的兴趣, 促使他们愿意与他人交流自身的成长经历, 与他人产生情感与心灵共鸣;三是通过心理剧、角色模拟等心理游戏进行小组互动, 促使他们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辅导, 引导其正确克服网络心理障碍, 共同为改变网络过激行为而努力;四是通过头脑风暴法开展网络过激情绪认识与网络过激行为表现的小组讨论, 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管理情绪的能力;五是通过行为训练法, 设定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情境, 促使他们找到人际关系的困惑, 能主动模仿学习行为示范者, 积极寻求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 学习并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六是通过小组归纳和总结网络过激行为的自我管理方法, 帮助他们订立彼此互相监督的行为契约;七是处理分离焦虑。团体咨询活动的终结可能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分离焦虑, 但由于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建设能力还未成熟, 应特别审慎处理, 帮助他们愉快又充满信心地结束团体心理辅导。

  总之, 心理疏导与调适重视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水平, 听障大学生应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重新调整自我认知、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 采取积极的心态对自己进行心理控制和情绪调节,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潜力和实现自我价值, 维护心理平衡, 克服及消除各类网络行为偏差问题。与个体自我心理疏导及调适相比, 团体心理辅导影响广泛, 效率高, 关键是能为听障大学生精心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情境, 提供行为训练的机会, 以解决听障大学生团体共有的网络心理障碍, 让其转向于易于巩固的咨询效果, 尤其适用于改善人际关系不良而引发网络过激行为的听障大学生。只有结合自我心理疏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 再借助心理健康安全预防体系和各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配合使用, 才有可能最终达到改善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 帮助他们发展某种心理品质和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冬梅, 雷雳, 邹泓, 等.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特点与研究展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1) :95-97+70.
  [2]冯建军.网络欺凌及其预防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 2018 (6) :49-54.
  [3]胡春光.校园欺凌行为:意涵、成因及其防治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 (2) :73-79.
  [4]孙新建.从需求理论看大学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 (3) :118-119.
  [5]孙长玥.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状况及教育策略[J].鸡西大学学报, 2015 (7) :15-18.
  [6]陈莉.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研究[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7 (10) :77-80.
  [7]郝其宏.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23) :63-64.
  [8]冀明武.培根人性论研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5 (1) :1-5.

作者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分院
原文出处:]欧阳叶.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疏导及其矫正[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4):89-9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