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拓展研究

来源:考试周刊 作者:何兵权
发布于:2021-03-10 共3987字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广大农村教师带来了新的考验与挑战,同时为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拓展带来了机遇。学校与教师应当紧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多途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培育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农村教师,从而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 农村教师; 专业成长; 路径;

  一、 引言

  随着"互联网+农村教育"战略发展的不断推进,教师行业逐步向完全专业化的道路迈进,对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有着现实意义。任何学校都应当在贯彻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等教育要求,实现高层次发展的同时,自身存在的教师能力问题不能忽视。解决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是深化教育改革与推动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应采取多措并举方式优化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以改善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整体状况。

教师

  二、 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堪忧。首先,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进程相对缓慢,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不到及时提高,甚至出现了退化的倾向。农村教师接受培训教育的系统性与层次性差,缺乏参与高层次教育研讨活动及专业培训的机会,教学处于长期机械重复的状态,教学质量与效率停滞不前。其次,缺乏专业意识与专业精神。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相对于自身能力发展,更注重完成当下布置的教育任务,甚至满足于做教书匠,专业发展动力严重缺失。同时部分教师的心态浮躁,学风教风不扎实,体罚学生等不良行为普遍存在,不利于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以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后,专业发展失衡。部分的农村学校教育,严重缺少外语、美术、体育等学科的专业教师,教师年龄结构的层次化,部分上了年纪的教师严重缺乏信息素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与能力差,不会使用网络教育资源,无法在课堂上高效地融入现代教育技术。

  三、 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我国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普遍存在教育理念滞后与教学设施滞后及校本教学开发力度不足、课程资源库匮乏等问题,问题原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客观原因

  从客观影响因素入手分析,除教师原因外,也与学校及政府、社会等各界因素有关,体现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保障基础不足、学校领导不重视、教研组教师的关注度低、学生配合度差等方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虽然注重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对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但政策保障执行与落实形式化。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差,进修学习的机会少,严重阻碍了教师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进程。

  (二)主观原因

  从主观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即农村教师的自身问题导致。教师是专业化发展的参与者与实践者,在信息化与专业化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想做到与时俱进,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与职责理念,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前言信息,灵活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保持课程教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促使课堂体系逐步更新与完善。但大部分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不高,更新课堂体系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不足。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实践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专业化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互联网+"时代发展,对农村的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展开将面临更多的压力与挑战。由于教师缺乏基础先进技术与知识的机会,导致自主学习的主观意识逐步弱化,促使其处于信息化与专业化发展的落后地位。

  四、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一)政府职能部门层面

  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改革与学校现代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密切关注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状况,不断提供充足的网络学习机会。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职能部门应当深入了解与全面分析农村教师发展现状,根据学校资源等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扶持计划与政策方针,以加速推动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进程。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与指导,配置齐全的信息化设备,做好及时的更新与维护管理工作,给农村教师提供更多接触现代信息技术的机会,引导其摸索性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当提供更多农村教师接受信息技术学习培训的机会,给予政策等层面的支持,以此夯实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成长的基础。

  (二)农村学校层面

  首先,应当建立与完善培养机制。积极设立信息化管理机制,带动农村教师更新专业的知识技能。加大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力度,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化教学活动顺利展开。教学信息化设备的配置,应当根据学校的规模进行,设立相应的测评制度,确保教师明确掌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操作要点,从而能够积极展开现代化教学。在其基础上,选拔出信息化教学的小组长,在其引领下快速完成互联网+教学体系的建设。定期举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教学的课堂大赛活动,促使农村教师快速掌握与自如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辅助教学设备。

  其次,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加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学校可通过教研活动的契机,积极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信息化教学拓展交流的渠道,引导农村教师展开积极的讨论与学习,最终实现优势互补与取长补短。交流平台的建立与应用,应当指派专业人员充当领队作用,确保平台作用的最大限度发挥。在教学活动模式的优化方面,充分了解学校情况是重要前提,确保活动模式的匹配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教研活动,全面更新农村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实现传统教育模式的积极转变,将教师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态度中脱离出来。

  再次,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切实强化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学校应当定期举办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活动,带动教师的教学信息化知识与技能更新,满足教师能力发展需求。通过培训教育活动,实现校校通与班班通及人人通的三通,以及资源平台与管理平台两个平台的信息化1.0,逐步向以一大与两高及三全为发展目标的信息化2.0过渡,抓住5G时代的发展机遇,全面构建"互联网+农村"教育的大平台。通过培训教育,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与信息素养不断提高。要求全体教师能够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信息化教学,以推动数字化与智能化校园的建设进程。在信息化教学中应当加强实践经验总结,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逐步加速信息化教学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步伐。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注重对教师信息化知识结构的更新,让教师的业务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而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再其次,注重校本研究,积极贯彻现代化教育理念。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符合学校发展情况的校本课程体系,避免校本课程的趋同性与不适用性。校本课程建设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贴合学校教学特色、突出显示主体地位、突出教师引导作用、能够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推动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这也是学校在校本课程研究中应当注意的要点。

  最后,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与高效利用,切实发挥组织连片的帮扶作用。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拓展课堂的容量,优化教育资源,同时能够带动农村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快速提升,更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捷径。学校在政府管理部门的组织下,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与共享课程资源库,与区域内的学校共享资源,更利于农村教育改革。

  (三)教师层面

  "互联网+农村"教育体系的发展步伐加速,衍生了各种新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态度及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对互联网充满了好奇心,利用互联网展开教学,更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与效率的提升,这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与管理。教师是学生获取书本知识技能的重要媒介,对于知识学习需求逐渐的学生教育来说,应当加强职责理念转变,对"互联网+教育"战略发展的意义与作用价值进行充分的了解,将其融合到农村教育发展与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从而积极转变教师角色,满足时代发展对教师能力转变的要求。

  作为农村教师,首先,应当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能够多途径利用互联网技术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通过网络研修等途径,不断更新知识技能与教育理念,掌握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思想与方式,迎合学生就近发展区等学情,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积极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将学生从传统学习氛围与环境中脱离出来。

  其次,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应用的指导。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预习或知识巩固等自主学习,更利于学习质量的持续改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快速养成。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教学能力,采取翻转课堂等多种网络教学方式,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与感受,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及专业成长,促使教学活动高效展开。

  再次,教师应当积极运用网络途径去积累与搜索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更利于教师信息筛选与甄别的能力提升,这也是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备的信息素养。

  最后,教师应当积极参与信息化培训与教学活动,珍惜能够带动自身业务能力提升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及资源,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摸索性的引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从而带动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飞速发展。

  五、 总结

  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要求教师具备课程整合与开发及设计等新课改要求的基本能力,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等现代教育理念,以确保教学有效性。因此,学校方面应当积极落实配备信息化教学设备与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及构建课程资源库等措施,积极改善教师工作成长环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村教育事业改革的推动。教师自身应当珍惜培训机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从而走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朱宁波,崔慧丽。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品质提升的要素和路径选择[J].教育科学,2018,34(6):52-57.

  [2] 孙军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1):59-61,75.

  [3] 郭绍青。"互联网+教育"对教育理论发展的诉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4):25-37.

作者单位:高州市根子镇根子中心学校
原文出处:何兵权.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研究[J]. 考试周刊,2021,(18):10-1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教师专业成长论文
返回:教育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