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身体史研究的问题、开展及其意义(2)
来源:教育研究 作者:周洪宇;李艳莉
发布于:2017-06-22 共8573字
(二)教育身体史的跨学科性。
教育身体史具有跨学科特色,具有多维学理支撑。由于“身体的主题总是处于历史、医学、人类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种族、性别和经济的交汇处”[7],因此,教育身体史研究必然具有跨学科特色而呈现综合研究。
在研究理论与方法上,不仅应从历史学,而且也应广泛借鉴和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
从历史学来看,教育身体史呈现过去教育参与者在教育活动中的“身体”,直接刻画位于特定时空中教育参与者的器官、喜怒哀乐、疾病、服饰、发型等细微之处,给予教育历史场域中生动立体的人,它使得我们研究教育史,更重要的是懂得了教育史中的人,赋予生命关怀于其中,因之避免“只看见了历史遗骸,却不见了历史灵魂”[8].可以说,教育身体史研究中“身体”的进入,进一步促使史学研究的人本走向,推动史学研究变革。
从心理学来看,教育身体史中的“身体”,会突出历史上教育参与者身体的构造、功能等物理属性和感知觉系统与心理体验紧密联系、互相影响。通过对历史上教育参与者身体的物理感受、感觉运动图式等进行再现,以其与认知的紧密关系,分析他们表达的抽象思想和复杂感情,力图勾勒一定历史情境下教育参与者的身心互动。
从生理学来看,教育参与者的“身体”是一种生理存在,教育身体史研究势必需要融合人体生理解剖学等相关知识,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参与者身体构造,注重展现某一时期教育参与者的生命活动特征,细胞、神经、内分泌等身体调节系统的特点,还会在与考古实物资料、体检资料等资料对比中,延续性突出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教育参与者生理体征的变迁,这是当时教育活动开展的最基本前提,可以理解当时采取此种教育活动的初衷及展现不同教育活动的实效。
从人类学来看,教育身体史研究的所有成果都与教育参与者的“身体”发生关系,紧扣与其身体相关的民俗和禁忌、象征意义及互相影响等,本身与人类学、教育人类学①不谋而合,而教育身体史研究者利用人类学的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口述史等扎实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时,既保证其“在场”从教育参与者的口述、感受中获得更为可信的资料,又使其以“身体”的文化建构为研究对象时,几乎“成为不折不扣的人类学家”[9],力求真实、动态还原当时不同文化情境下教育参与者“身体”变化和生命、生活体验,文化和身体间的塑造、影响等,实现对教育参与者生命关怀的最终诉求。
从社会学来看,教育参与者的“身体”不仅是“自然存在的产物,它受到社会规范和社会经验的影响”[10],是一种公共符号系统。社会形塑、规训教育参与者的“身体”,由他们“身体”串联的诸如服饰、发型、性别、美容等蕴含的各种复杂象征意义,就会体现教育参与者的社会身份、社会分层和各种社会关系,所处的时空位置也可以揭示当时宏观社会结构的风貌、观念以及分层、流动和变迁等,同时,教育参与者围绕“身体”的主动设计和开发等,传达了他们在特定社会时空背景下个体社会化及主动施力于社会变革。
从政治学来看,我国古代政治学乃是一种扎根于身体的“身体政治学”,强调身国合一,[11]因而教育参与者的身体与政治学间的密切关系值得研究。无论是儒家提倡的修身治家,还是朝代更替中的剪发易服等,都离不开身体这一核心以实现重塑身体政治。教育场域中的各类教育参与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权力推广与影响,而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和被重塑身体政治。就教育生态圈说,师生、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如何认识自己的身体,这些会影响其对教育管理、教育活动的认识和行为等。通过教育身体史与政治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透视政治折射下的教育参与者身体重塑,亦可以身体这一全新视角重新理解传统的教育管理思想和制度。
二、教育身体史研究的开展。
教育身体史研究的开展,需要重视扎实丰富的史料支撑、视情而定的研究方法,这决定着研究的整体构架,是研究顺利进行的基础。除前述两点奠定的基础外,还需要绝佳的内容展现,“内容是根本,表现力是检验研究方法的重要参照。”[12]因此,教育身体史研究还需要着眼于学术表现力。
在史料上,树立大史料观。着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之新潮流。”[13]因此,挖掘新史料或重新精读旧史料,是史学研究革新的途径。目前,史学研究、身体史研究、教育史研究等已经注重采取新史料,如形象史学注重运用传世的岩画、造像、铭刻、器具、书画、服饰等一切实物作为证据,结合文献来考察史实,[14]有些身体史研究则利用地方志、出土文献等进行。研究者已经拓宽的史料需要教育身体史研究者予以借鉴,除已有文献资料外,还要充分利用与教育参与者相关的教具、留存的教育建筑物、服装等实物资料,且需要拓展医学体检和诊病记录资料、“民间宗教材料、礼俗资料、笔记文集、报纸杂志、政府档案乃至于田野考察与口述史料”,以及“小说、散文、歌谣、词曲等文学资料”.[15]通过直观真实、原汁原味的史料,清晰再现教育参与者的“身体”生成。
在研究方法上,坚持“视情而定”研究方法。教育身体史研究坚持教育史学研究的“三维系统方法论”,并根据研究所需择取三个层次的相关方法。教育史学研究的“三维系统方法论”包括研究的理论基础、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次。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决定理论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等史学理论;另一方面,是指兰克、斯宾格勒及布罗代尔等人的史学理论中值得借鉴之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是哲学思维方法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应用,有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分为两部分,一是历史学科一般使用的历史考证法、文献分析法、口述历史法等,二是跨学科的田野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心理分析法、计量分析法等。[16]教育身体史研究首先注重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强调教育参与者的主体性和社会对其的施力。在此基础上,会根据研究不同群体的“身体”的不同特点采取比较法,也会因再现某一群体的“身体”发展趋势使用计量分析法,研究某一个体的“身体”采用个案研究法,或倾听过去教育参与者“身体”的真实故事采用口述历史法,或再现教育参与者身心统一等采用心理分析法。在具体研究中,教育身体史并不刻意追求堆砌研究方法,秉持尊重研究内容所需,采取合适合理的研究方法。
在学术表现力上,阐述事理和逻辑分析并行。教育身体史研究首先要尊重史料,如实展现教育参与者“身体”的历史,还要注重融合如下两点。第一,教育身体史研究要重视教育叙事的表现形式。教育参与者的“身体”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在翻阅他们留存的日记、回忆录等或采取口述史的形式对健在的教育参与者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身体的舒适与否直接影响日常生活。在此,教育身体史与教育生活史一致,要采用叙事的手法,应用文学语言生动描述教育参与者身体的生成等,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并在较强的可读性中感知历史上教育参与者身体的“遭遇”.第二,教育身体史研究还需要深化逻辑分析。教育参与者的“身体”是一个复杂构成,集生理和社会存在为一体,在对教育身体进行如实生动再现时,还需要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刻分析,为读者建构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思考,提升研究的理论性。
原文出处:周洪宇,李艳莉. 教育身体史:教育史学新生长点[J]. 教育研究,2017,(01):132-138.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