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庭教育的任务与特征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任务
一、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阿德勒提出过“个体心理学”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对自卑感的探讨,所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家庭教育理论。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最初的决定人类行为的力量,它存在于所有个体当中。人们在生命之初常常喜欢与周围的成人进行比较,往往觉得自己是非常弱小与无力的。这样的一种自卑和无力的感觉会深深地刺激着儿童,反而会激发出他们迫切想要汲取力量来克服自卑的强烈愿望。阿德勒曾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希望加以改变的。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
为此,自卑便在成为推动个体不断前行的过程中成为最主要的动力。同时,阿德勒认为,努力学习合作之道是个体追求优越的主要方式。只有个体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时,才能使他的社会兴趣不断发展,以应付其生活、生存问题。
现代社会,个体最重要的一项素质就是有能力进行合作,而现在的大多数人并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或是合作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今天的教育必须强调重视的一项内容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生命的一个基本意义就是要具备对他人的兴趣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在学习中,儿童学着与他人进行合作,家庭关系、伙伴相处等同样是合作的表现形式。我们要让儿童明白,他是社会中重要的一员,但他又不能摆脱他人而独立地生活、发展。这种认知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儿童主动与他人进行合作、帮助他人,或者在遇到困难时懂得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充斥着与人合作,所以教育必须承担起培养儿童这项能力的重任。要想形成儿童良好的社会兴趣和健康的生活风格,关键就在于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对儿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进行认真培养。
在阿德勒的家庭教育理论中,父母在培养儿童合作能力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阿德勒认为,从角色重要性来看,母亲毫无疑问在儿童早期的家庭教育中是位列第一的,母亲自身与孩子的合作技巧,以及母亲教会孩子与他人进行合作的技巧,都会在孩子以后的生活发展中深刻地影响到与他人的合作。母亲在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时,要特别注意给孩子营造一个值得依赖的可靠形象,同时,又要努力引导孩子把这份信任同时给予父亲及其他人。如果母亲一味只关注自己与孩子的联系,而忽略孩子与他人建立良好的联系,必然会使孩子与他人的良好合作关系受损,甚至包括与父亲的关系。此外,阿德勒还指出,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中,父亲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超越了母亲的影响。在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时,父母双方一定要注意言传身教,父亲首先要向妻儿证明自己对他们和对社会是承担责任的,与此同时,还要在孩子面前展示出对友谊、爱情、职业等良好的应对能力。
二、培养儿童的社会兴趣
在阿德勒的理论里,社会兴趣是指个体拥有的一种先天性需求,是可以与他人和谐共处、共建美好社会的一种需求。其中包含团结合作的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友好共处的愿望等,内涵较为丰富。
人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天生具备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人类和谐生活,友善共处,希望建设一个更美好社会的需求。社会兴趣不光是一种情感,更体现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用他人眼光去看待事物的能力。
社会兴趣含盖的范围非常大,它不仅包括个体之间互相联系感情,或反映人的性情特点的情感,而且还包涵了人们评价生活的态度,甚至对宇宙的感情。阿德勒强调认同感和同理心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具备从他人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周围一切的能力,心理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个体与他人分享的程度以及对他人的关怀程度。法的关系、伦理和美学的评价,这些都是以社会兴趣为基础,因为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生活中的任何问题都具有社会价值。个体心理学的使命就是去帮助人认识这些价值,并以适当的方式去适应生活情境。以这种方式,把“社会兴趣”和“追求优越”带到了同一条轨道。
在阿德勒看来,社会兴趣和追求优越被同时赋予了个体缺陷的补偿机制。在他看来,对于先天的缺陷,最重要和必要的补偿就是社会兴趣。在阿德勒的观点里,恰恰因为社会兴趣的存在,才使得个体能够顺应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在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上,这种适应性都是可以实现的。因此,不难发现,社会兴趣和追求优越其实归属于同一个自然序列,两者都是基于个体的缺陷和无能,它们是最安全的刺激。
虽然社会兴趣通常是依靠遗传得来的,但它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认识上,并且,只有当儿童在社会中生活它才能得以发展。如果这个潜能被忽视了,社会兴趣就无法得到合适的发展,这将带来最不幸的人生。在阿德勒的观点里,像精神病患者、酗酒者、问题少年、罪犯、自杀者等所有的失败者,他们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从属感和社会兴趣的缺失。
阿德勒认为,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面临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职业任务、社会工作、爱情和婚姻,要解决三个问题必须依靠社会兴趣的全面发展。在他看来,生活被赋予的意义应该是奉献、对他人产生兴趣和互相合作。个体无法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必须学着相互协作,相互团结,来解决每个个体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只有通过个体间的团结互助,分工合作,这些问题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三、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风格
阿德勒认为,生活风格的形成是在儿童时代初期。儿童的家庭环境以及幼年时期的经验决定了他们今后形成的各异的生活风格,而这种早期形成的生活风格会牢牢地保存下来,并且难以改变,这就为应付今后出现的问题提供了规则。
生活风格并不完全受遗传的影响,它主要由儿童所在的家庭环境,如家庭的社会地位、经验状况、家庭结构、儿童在家庭中的处境、而穷人家的孩子,也许外形能力都并不差,却往往有一个谦卑的态度。被宠溺的孩子有较强的占有欲,被忽视冷落的孩子较为怯懦。老大的处事风格比较保守,老二则显得好胜许多。因此,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企图常常都是从这种特有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除了家庭因素之外,邻居的特性和各种社会的压力也决定着儿童形成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心理学范畴的生活风格,是指儿童在面对童年挫折时,采取的一种应对方法。每个人都采取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对付生活中的困境,人们概括归纳自己的方法,并把它保持下来,这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具有持续性的生活风格。不难看出,阿德勒同弗洛伊德一样,也强调了早期生活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在生命开始的前四五年里,个体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心理构建上,他把从遗传中获取的材料以及环境中形成的印象加以整合,来配合对优越的追求。在第五年底,孩子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他给生活赋予的意义、所追求的目标、达到目标的方式、情感倾向等,他们都是固定的,即是说,生活方式已初具规模。
生活风格的一个特征是独特性,人人都不尽相同。阿德勒认为,生活风格可以被分成健康和病态的两类,而两者的区别在于超越自卑、追求补偿时,是否考虑了社会利益等因素。病态的生活风格体现为统治支配型、索取型和回避型三类,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和策略。选择这类生活风格的人,通常都喜欢回避或逃避问题,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取得良好的发展。因此,阿德勒认为,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即“社会利益”的生活方式,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努力做到。 具备“社会利益型”生活风格的人,能积极地面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用积极的方式去正面化解这些问题。
四、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强调了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环境和遗传起到的重要作用,他提出的生活风格理论、个体发展、人格动力理论、社会兴趣理论都对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儿童具有重要意义。由阿德勒提出的自卑与追求优越这两个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人格发展的驱动力。
在阿德勒当医生时,他观察到,存在器官缺陷的患者倾向于通过严苛的训练来弥补自身的缺陷,直到他能超越他人,所以器官缺陷可以引起自卑。之后,阿德勒又对自卑这一概念进行了更深的扩展:他认为,在生命伊始,人类都存在心理和社会的自卑感。当个人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并且他明确表示他确实不具备解决的能力时,这就是自卑感。人们会因为自卑去追求补偿,这会成为人们前行的动力。自卑感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也有消极作用的一面。明白生活中人们拥有的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绪,可以帮助我们互相合作协助来解决问题。
阿德勒提到的生活风格,最开始被称为生活计划或指导意象,是指人们独特的追求目标的生活方式。比如:学者通过阅读思考等获得优越;演员通过学习表演追求完美。在阿德勒看来,幼年时期经历的三种状态很容易导致错误生活风格的产生。
第一种是器官缺陷。它很容易让儿童感觉到自卑,从而萌生不健康的自卑情绪。第二种是溺爱和娇纵。如果儿童在事事以他为中心,无条件满足他一切条件的家庭中成长,那么在他长大成人后很容易变成自私自利、缺乏社会兴趣的人。最后一种是被忽视或被遗弃。如果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会认为自己没有存在价值,从而对他人和社会极其冷漠、仇视,不愿相信任何人。
阿德勒认为,环境和遗传给人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客观条件和无限可能。人并不是消极地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而是有自主选择权,可以创造性地选择适宜自身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一种自然的需要,其目的是要实现全人类的和谐生活,并希望建立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它不仅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社会兴趣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选择、参与社会活动、爱情婚姻等。
阿德勒认为,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在于要使儿童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
因此,从教育上看,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阿德勒人格教育具备以下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情感,塑造学生的整体人格,彰显个体的生活意义,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特征
一、家庭教育的长期性
阿德勒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得担任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深远。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在这个遗传关系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先天性的遗传因素,另一个是后天的教育因素。有的人长相和说话声音简直和父母年轻时一模一样,甚至连走路的姿势和爱好也一样。这除了有遗传的作用,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长期耳濡目染的结果。父母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习惯和兴趣爱好等特征,都会影响孩子至深,有的甚至会变成孩子终其一生模仿的榜样。特别是父母的人生观、是非观、道德行为准则和处世方法,只要孩子认可和接受,基本上是难以再改变的。
家庭教育常常能够对子女一生的成长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孩子就像一块神奇的土壤,撒上思想的种子,会收获行为;撒上行为的种子,会收获习惯;撒上习惯的种子,会收获品德;撒上品德的种子,会收获到前途。
在阿德勒的观念里,在人一生所接受的众多教育里,只有家庭教育属于长期性教育。家庭教育优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阶段。在结束学校1阿德勒说过,孩子接触最早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它重点培养孩子性格、品格、习惯和价值观。家庭教育的长期性,是相伴一生的。家庭教育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伴随着孩子,虽然家庭教育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但一直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是民主类型的家庭,父母往往还会从孩子的言行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全面性
所谓家庭教育,指的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阿德勒指出,家庭教育具有全面性。“家庭教育的全面性有三点。其一是指学校教育管的,家庭教育要管;学校教育不管的,家庭教育也要管。二是指社会教育要完成的,家庭教育必须完成,社会教育触及不到的,家庭教育责无旁贷。总而言之,家庭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比学校教育要宽泛得多。三是指参与人员的全员性。只要有家庭和孩子,就必须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完成家庭教育的义务”①。从家庭教育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教育内容和教育范围都得到了更大的拓展。
家庭教育已成为儿童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教育的重要场所。一个孩子自出生起,他从简单的获取食物的能力,到学会照顾自己能够立足社会,这些能力的习得都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在孩子上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孩子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帮助其做好接受学校教育的准备,在孩子上学后,主要任务则是配合学校教育,使其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总之,在一个家庭里,子女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意志品质、行为个性等,都将得到全面地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担负着为国家造就和输送千百万德才1阿德勒认为,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是家庭教育的极终目的,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接受全面教育。无论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或劳动,家庭教育都有责任和义务使它向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这一目的恰恰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全面性。
三、家庭教育的个体差异性
阿德勒指出,儿童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无意识理解和其发展是保持一致的。家中的老大、老二和最小的孩子发展各不相同,而他们各自的发展又与他们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有丝丝缕缕的联系。孩子早期的生活环境为他们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磨炼和锻造。
在阿德勒看来,不宜过早地进行儿童教育。当孩子长大后,他会形成一个特定的规则或程序来指导他的行为和他应对不同情况的反应。如果孩子还小,我们只能觉察出来他未来行为模式的端倪。几年前的练习之后,这种行为模式就会形成,并且固定下来。孩子的行为并不是主观的反应表现,而是受自己早期经验的无意识理解的影响。如果他错误地理解了某一情境或应对某一情境的能力,那这种不正确的理解和判定就会影响他的行为。一旦这种最初的、孩童时期形成的看法没有得到矫正,那么,任何数量的逻辑或常识都不会改变他成人后的行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里,总会存在一些独特的主观的东西。教育者必须了解儿童独特的个性,不能对每个儿童都采取千篇一律的法则来教育。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把同一教育原则运用到不同儿童身上,却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另一方面,当儿童几乎总是采取相同的方式来应对同一情境时,不要认为这是自然法则在起作用,实际情况是,当他们对情境缺乏理解和认识的时候,他们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一般认为,当一个家庭降生一个新孩子后,早出生的孩子会心存嫉妒。
在阿德勒看来,还有许多其他的情境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中一个好而另一个坏,其实只要稍加研究,就会发现那个坏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过于强烈,试图控制所有人,并尽力控制周围环境,家里时常充满了他的叫喊。相反,另一个孩子则安静谦逊得多,他往往是家里更受宠的孩子,是那个坏孩子学习的榜样。对于同一家庭中出现两个截然不同修改的孩子,父母往往难以理解。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孩子发现优秀的行为可以得到更多的承认与认可,并成功地战胜了坏男孩的竞争。显然,当这两个孩子加入这样性质的竞争时,那个坏孩子就不可能通过更多的行为来超越这个好孩子,于是,他便采1孩子在未来的生活里常常优于他的兄弟姐妹。同时,经验也告诉我们,强烈的优越感渴求常常会使他朝着某个极端的方向去努力,在学校常常会看见这种情况。
阿德勒指出,即使两个孩子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成长,也不能由此推断他们今后会变得一模一样。任何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性格和思维,这就注定家庭教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四、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性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如果说家庭像孩子的一面旗帜,那么父母就好比孩子的一面镜子。总之,父母给予孩子的影响是最早也是最深刻的,父母恰恰是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阿德勒认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孩子。
孩子一出生就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父母遗传给孩子的不仅是生理基因的优势,还包括孩子人格品性的塑造。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到有独立的思想来看待世界的成人,在这个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功不可没。作为家长,只有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出发,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有一段这样的父子对话。父亲问孩子,“儿子,你天天都玩游戏机,就不能多花点功夫在学习上吗?”儿子回答道:“你凭什么说我呢,爷爷也经常劝你不要总玩麻将,你还不是天天熬夜玩呢?”这位父亲顿时哑口无言。可见,孩子常常会模仿自己的父母,父母言行中失妥的地方也会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甚至成为犯错的理由。因此,在日常生活里,家长应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经常互相交流提醒,尽力树立一个良好形象,给孩子造成积极健康的影响。例如:在工作中,父母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在与人交往时,父母应该用真诚和热情对待别人;在为人处事上,父母应当言行一致、一视同仁。此外,家长还应该避免任何不恰当的行为。比如,不宜在孩子面前经常讨论金钱问题,以免给孩子带来负面效应。
阿德勒曾说过,孩子是父母的反光镜,从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的做人准则以及为人处事的哲学。事实上,一个吝啬自私的家长难以教出一个有奉献精神的孩子,一对心胸狭窄父母也无法教育出一个胸怀宽广的孩子。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应浸入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生活习惯、家庭氛围、家长爱好等,都会潜移默化地浸入到孩子的心灵里,尤其是父母的思想和言行举止,更会给孩子带来深远影响。 所以,我们必须格外重视家庭教育给儿童带来的重要影响。